復活節是我們天主教最大的節日,可是我們對「復活」沒有經驗,我們只能用奧跡來稱呼(理解)。
復活的奧跡是什麼?
一、耶穌的復活不是屍體還魂。例如耶穌復活了門徒納匝祿,他死後四天復活,但後來還有沒有再死?當然人最後還是要死的。當耶穌被處死後,他的門徒想當然爾必須死,因此也追殺納匝祿,他和他的兩位姊妹—瑪利亞及瑪爾大逃到了現今法國南部(馬賽),在那裡建立了第一個教會,納匝祿是當地第一任主教—最後也是殉道了。所以,復活,並不意味著屍體還魂。屍體還魂的意思是身體壞了、器官衰竭了,經過醫護搶救又活了過來,還魂即回到原來的身體。然而,復活,不是退步,而是進步、進化。我們的生命進入圓滿的境界。那何時我們的肉體會達到圓滿?人的身體與宇宙萬物息息相關,當整個物質界都進入圓滿,就是所謂的世界終球,萬物復興的時候,才有復活。
二、復活是超越時空的。我們是都是活在歷史中的,猶如一條歷史線,最左邊是Alpha、最右邊是Omega,即元始與終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都不會因誰變快變慢,這是歷史線--現在、過去、未來,而當我們的生命經過死亡的門檻之後,就跳脫了歷史線--在線上畫一圓圈,我們進入圓圈,進入超性,超越時空的。所以「復活」,不是重返歷史。「復活」不是現在、復活後沒有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永恆的現在。剎那即永恆,千年如一日。瑪竇福音第22章就是關於復活的議題:福音上記載這個姐妹活著時所嫁的丈夫,在死後升天堂,這位姐妹是七個丈夫中誰的妻子呢?耶穌如何回答?耶穌回答:「你們大錯特錯了。」意即復活後的生命不娶也不嫁,像天上的天使一樣。為什麼我們「錯了」?耶穌說:「你們不了解經書,也不了解天主的大能。(瑪22)」所以我們才又回到了歷史物質界,「你嫁我、我娶你;我們是夫妻關係,然而到了天國,我兩沒有關係。」為什麼?我們要了解,我們不是要回到人間歷史線,而是進入永恆圓滿的境界。其實,復活的奧跡部是用來「懂」的,而是用來宣報、用來接納的。所以我們要把這信仰的核心—耶穌的復活—這一精神活出來,它是我們的希望,因為將來我們都要復活,儘管現在過得再苦、再悲慘,將來我們都要進入圓滿,享永福,就像聖母瑪利亞是滿倍聖寵的。那麼我們可以懂的是什麼?可以活出來的是什麼?最重要的以下三點:
1、復活節是勝利節。
復活節的拉丁文,念作巴斯卦(Pasque),真正的翻譯是逾越節,逾越就是越過—關關難過關關過。復活節就是勝利節,我們每個人,一定要活出勝利的生命,不要老是失敗。老是發脾氣、動不動就想不開,這都是失敗者的表現。我們是勝利者,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勝利者,祂是在十字架上完成救恩,在十字架上成為萬王之王。所以,不要怕!好好過日子,每一天都過好日子,是個勝利者。
2、復活節是生命節。
復活節的英文,happy Easter,東邊,意即從東邊來的那一位。旭日東昇,太陽升起黑暗落下,一片光明。復活節的第二個意思即是光明節。我們不要偷偷摸摸的,作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光明磊落,一片陽光,凡是黑暗的,都不要做。例如生病象徵黑暗,經濟壓力象徵黑暗,一切的負面象徵著黑暗。一個人看起來很陽光,周圍的人都會很快樂,所以我們要活出光明的生命。
3、復活節是生命節。
復活節的日子定在春分之後的滿月,滿月後的星期日。因為春分之後,萬物興興向榮,生氣勃勃,因此復活節的第三個意義是「生命節」。教會為何反對死刑、反對安樂死、反對墮胎?因為我們生命無價。我們推廣生命文化,反對死亡文化。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尊貴無比、無可替代的,我們尊重生命,因為天主才是生命之主,天主將生命託付予我們,我們必須好好的活,活出平安、健康、快樂、有意義的生命,進而再活出復活的生命。
------114年4月26日黃敏正主教彌撒講道--於梅山天主堂朝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