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政府不要小鼻子小眼睛 從政治意識形態上仇中 變成棒球上反中?
2025/11/25 22:04
瀏覽62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我的結論 

一如兩岸關係  合則]兩利  讓台灣棒球選手可以到對岸打初中以上球隊

讓這些選手在中國打出好成績之後  回到台灣打職棒 或去美日

反之  一味歧視中國選手  又如讓對岸觀光客來台灣欣賞職棒比賽

當中國球隊與球員強了 

美國大聯盟也可以把兩岸球員放在一個天平上甄選成為美職一線球員

**

這一篇由資深媒體人  幫人間福報撰寫的社論

應該是邇來最客觀  中肯的論述

因為這幾年中國也在學習如振興棒球運動

或許是起步太晚 

基層學校棒球不如台灣四級棒球有計畫源源不絕的拉拔苗

加上中華職棒透過有效的運作拉抬競技的氛圍

加上美日韓等列強給予台灣棒的激勵

年輕好手紛紛選擇到美日接受洗禮

因為種種因素讓台灣的棒球選手有努力目標

因為台灣實力的提升  棒球迷的增加 台灣棒球水平在進步中

對比對岸中國選手  即便是被評估有潛力 

但在美國職棒農場還是無法出人頭地

對比中國選手代表隊參加國際球賽 結果輸多贏少

尤其親綠垃圾媒體在中國輸球後嗤之以鼻地朝嘲諷只多不少

**

稍早中國選擇發憤圖強 煞有其事的嘗試成立棒球聯賽

但是徒有投資球隊  礙於選手甄選不易窘境

遲遲看不

到球隊雛型與運作

遺憾!

**

之前我們的辜董選擇泰國等東南亞球隊給予人力及經費幫忙

希望亞洲不能只有日韓與台灣三強競爭

稍早更把重心在對岸中國的棒球也能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老實說

台灣即便有六支職棒 一軍加二軍 總計高達360名好手

但是每年被釋出的球員  或回到業餘  或轉為教練

但如果鼓勵期前往對岸成為球員 另起爐灶 讓渠等有第二春機會

可惜台灣的垃圾綠媒總是百般予以奚落 嘲諷

讓這些有心前往中國打球的球星怯步

當中信辜董不敢大聲對這個垃圾政黨建議

當蔡其昌先生更是噤若寒蟬 不敢表態

當對岸得不到台灣職棒的奧援  中國的棒球成長遙遙無期

可惜啦

**

我的結論 

一如兩岸關係  合則]兩利  讓台灣棒球選手可以到對岸打初中以上球隊

讓這些選手在中國打出好成績之後  回到台灣打職棒 或去美日

反之  一味歧視中國選手  又如讓對岸觀光客來台灣欣賞職棒比賽

當中國球隊與球員強了 

美國大聯盟也可以把兩岸球員放在一個天平上甄選成為美職一線球員

為者長成

台灣政府不要小鼻子小眼睛  從政治意識形態上仇中  變成棒球上反中?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489629

人間福報

社論--從大陸發展棒運談起

THE MERIT TIMES

 2025-11-24 08:31

 

社論

亞洲棒球近年來表現突出,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台灣隊奪下WBSC世界棒球十二強賽事的冠軍,美國道奇隊的大谷翔平等三位日本球星扛起全隊戰績,並拿下美國職棒大聯盟的二○二五年世界大賽。即將於二○二六年一月開打的「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趕上這一波熱潮,但未演先轟動的是,由於「上海兄弟」隊徽因與中職「中信兄弟」過於相似引發爭議,對此政府的說法是,有一家熟悉台灣棒球生態的行銷公司,想在大陸複製台灣發展經驗,將密切關注是否出於政治動機。

棒球在大陸不是主流運動,與足球、籃球相比,地位相當邊緣,如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如此大手筆組建聯賽的做法,的確不尋常。但市場也有許多不同的面向,如從美國大聯盟或國際棒球總會的角度來看,大陸此舉,符合他們在全球推廣棒球運動的方向,龐大人口隱含的市場潛力更不容忽視。大陸之外,今年底將主辦三十三屆東南亞運動會(Southeast Asian Games, SEA Games)的泰國,也把棒球列入正式比賽項目,此項運動似有從東北亞跨向全亞洲範圍的新趨勢。

為了開發大陸市場,CPB聯賽把「廣招跨境球員」列為發展政策的一環,每隊除至少十名大陸本土球員與十名台港澳球員,在此原則下他國外援不設上限。這樣的做法,可讓競技實力明顯提升,並透過高水平比賽創造話題,快速壯大市場,也因此,台灣棒球人才會否被大量挖角到對岸,引起各界關心。

從專業機構的評估來看,除非出現極特殊情況,大陸棒球發展初期,對台灣的影響應不大,畢竟我們擁有的棒球土壤與一定的市場規模,加上選秀制度的設計,以及指標球星陸續出現億元合約等情況,並不容易被一個新出現的市場快速取代。

換個角度想,目前是棒球運動朝全亞洲發展的時刻,對於棒球從業人員而言,不論球員、教練或技術層面的支援人力,也擁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以中華職棒的現役球員來說,六個球團的六十人名單之外的選手,都可能得到更多的發揮空間,而表現佳的明星選手,也有了美國、日本之外的新舞台,如此產生的良性循環,可使有更多優秀的運動人才,願意投入職棒這個領域。

此時棒球環境是否足夠完善,對於吸引人才就相當的重要,可惜台灣對棒球運動的管理並非如此。例如,今年台南球場長期無法使用,使統一獅隊到處租用主場疲於奔命;拿下年度總冠軍的樂天總教練未被續聘,也遭到議論紛紛。

一旦棒球運動在全亞洲風行,這些問題就不只是關起門來談,都會被拿出來比較檢討。但包括陸委會在內相關部會,評論大陸發展棒運的看法時,態度並不友善,小至隊徽設計的爭議,中到擔心棒球人才出現外溢效應,大則從統戰角度來看待大陸發展棒球的用意。如何完善台灣的制度與環境,則鮮少被拿出來討論。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