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趁著國民黨總統黨內提名紛爭之際 這個小董口中的垃圾政府逮到機會升格農委會讓陳吉仲...高升扶正為農業部長?
2023/05/18 09:31
瀏覽697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前言

趁著國民黨總統黨內提名紛爭之際   這個小董口中的垃圾政府逮到機會升格農委會讓陳吉仲...

對立法院三讀!農委會升格「農業部」的期許

林泉利

 立法院會於(16)日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規定行政院為辦理全國農業、林業、漁業及畜牧業行政業務特設農業部,並明定其10大掌理事項,及設立農業金融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等8個次級機關。尤其是看到由陳吉仲所領導的農委會表現可以說是在行政院內閣部分會中表現差強人意至極,值此2024政黨可能面臨倫體之際,執政黨選擇在野的國民黨棄守之下支持農委會升格「農業部」,如果一如預期,首任「農業部」絕對是陳吉仲先生,相信社會各界會是嗤之以鼻!

 

這在陳吉仲主委任內的表現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兩岸屬於農漁業的貿易部分,頻頻被中國拒絕之後的窘境,對我們善良純樸的農漁民叫苦連天卻不能夠透過民進黨政府取得完整「彌補」,如果加上陳主委打從「意識形態」堅持反中,基層農漁民只能透過農委會的公帑補助,抑或是藉「班班有鳳梨」與「班班吃石斑」等噱頭,現在讓內閣中最爛的首長「扶正升官」,天理何在?

 

稍早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台灣在1988年發生大規模的農民運動,又稱520農民運動,而成立農業部為當時的7大訴求之一。歷經35年,農業部組織法今天三讀通過,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令人欣慰。換言之,劉立委回應記者的談話一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是回應35年前農民運動的訴求。未來農業部將持續讓農漁民所得增加,讓消費者買到安全的農產品,以讓台灣農業永續。

 

 最大的在野國民黨或許已經因為配合立法院三讀讓農委會升格「農業部」,已經錯過了第一次,未來在新的會期如果能取得執政機會,在續任「農業部」部長部分,希望國民黨能推薦一位學養行政兼具的優秀人士擔任,如果加上國民黨完善與中國的最棒的兩岸互惠政策,相信現有無辜無奈苦可憐農漁民會做妥善的補救措施…如果在相關政策「農漁民至上」考量,應該會是農委會升格「農業部」最好的結果吧!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841965.html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302764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516001588-260407?chdtv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295727

 

立法院三讀!農委會升格「農業部」 掌動保法規等10大領域

2023/05/16 10:32:00

三立:

立法院會今(16)天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規定行政院為辦理全國農業、林業、漁業及畜牧業行政業務特設農業部,並明定其10大掌理事項,及設立農業金融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等8個次級機關。

在委員會排審農業部組織法草案的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台灣在1988年發生大規模的農民運動,又稱520農民運動,而成立農業部為當時的7大訴求之一。歷經35年,農業部組織法今天三讀通過,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令人欣慰。

全案今天在立法院會處理,保留條文經表決後,通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提修正動議。

三讀條文規定,農業部掌理的10大事項,其中包括農業政策與法規、農業資源永續利用政策與法規的規劃等;畜牧業、動物保護政策與法規的規劃等。

至於農業部的8個次級機關,三讀條文明定,分別是農糧署、漁業署、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農田水利署、農業金融署及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

 

農委會升格農業部 環保署晉為環境部

工商時報 李青縈 2023.04.12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行政院組織法條文修正草案」,農委會升格「農業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改為「環境部」並增改下屬組織為本此組改的兩大重點,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等單位也同時進行調整。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施政環境背景的持續變動,是本次行政院組織架構調整的主要原因。

依「行政院組織法第3條修正案」,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其中,林務局整併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改制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另一方面,因應近年新興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趨勢、淨零轉型目標,及改善事業廢棄物處理等政策,環保署改為「環境部」,並新設「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環境管理署」,而環境檢驗所及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整併為「國家環境研究院」。

除此,經濟部方面新增了「商業發展署」、礦務局及中央地質調查所整併為「礦業管理及地質調查中心」;而交通部觀光局、中央氣象局分別改成觀光署、中央氣象署。至於內政部營建署,則拆分為「國土管理署」和「國家公園署」,而配合兵役政策的調整,不再設置役政署,相關業務納入內政部本部。

「原子能委員會 」改制為獨立機關「核能安全委員會」,並納入所屬「放射性物料管理局」業務,另「核能研究所」改制為行政法人「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

由於國際間對減碳議題日益重視,目前由環保署主責的淨零碳排相關業務,由於缺乏人力,讓碳盤查、碳費等議題推動困難。環保署日前表示,希望能儘快升格為環境部,補足相關人力,讓減碳議題與國際接軌,促使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目前環境部修法剛出聯審會議(一讀),部分爭議條文將交付朝野協商。

因應行政院組織法調整,經濟部也做出相對應的次級機關調整,包括新增商業發展署、產業發展署,升格國際貿易署、能源署、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等。

經濟部官員表示,「經濟部組織法」正在立法院進行逐條審查。

院三讀》農委會升格農業部!陳吉仲:終於回應35年前農運訴求

2023/05/16 10:03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自1988年農民發起「520農民運動」北上請願已過35年,立院今(16日)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草案」,農委會正式升格為農業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業部成立是回應訴求35年前農民提出的7大訴求,未來農業部將持續讓農漁民所得增加,讓消費者買到安全的農產品,以讓台灣農業永續。

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等了超過半甲子,陳吉仲指出,蔡總統上任後,改變台灣農業存在340年的問題,他表示隨著水利會升格為農水署,擴大灌區服務,目前擴大灌溉服務面積已達3.2萬公頃,明年就會增加到8.8萬公頃,陳吉仲表示,當年八田與一建設的嘉南大圳提供的灌溉服務面積為10萬公頃,擴大灌溉服務後,以南投埔里大坪頂地區為例,農民用水成本降低4成,平均獲利增加35

不僅提升基礎建設,陳吉仲表示,農業要永續,重點還是在於農民的收入須提升,他表示,農產品價格過去都由少數供應商決定,如屏東恆春半島生產的洋蔥就佔全國產量6成,過去都是由少數業者決定洋蔥產地價,隨著冷鏈系統建置,洋蔥於34月採收後可儲存到8月,期間還能分級包裝後再與通路對接,洋蔥的產地價隨之大幅提升,也連帶提升農民收入,「不只是洋蔥,紅豆、鳳梨、畜產品也都一樣,現在是冷鏈空間來決定市場價格。」

農委會近年也拓展外銷市場,過去台灣農產品外銷大幅度倚賴充滿不確定因素的中國市場,隨著調整外銷結構,美國、日本躍居我國農產品外銷前兩大市場,生鮮水果外銷中國以外市場占比提升,農產品外銷到高所得消費市場如日、韓、加、澳等國都為增加的趨勢。

隨著基礎設施完善,蔬果平均發發價格都有升,以蔬菜來說,2018年台北批發市場平均蔬菜每公斤24.7元,2022年已成長到33.2元;2018年台北批發市場水果每公斤38.1元,現在則已成長到49.3元,產地價、拍賣價的提升,以及讓農民減少用水成本等,也帶動農民收入,2016年專業農家所得為153萬元,2021年專業農家所得已提升到187萬元。

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後,內部機關將改組,其中水保局將升格為「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陳吉仲表示,未來該署不只會持續執行維護國內山坡地、處理不安定土砂等水土保持工作,升格後將會用更大力到投入農村規劃與建設,「要解決農村沒有完整規劃建設與發展的問題。」陳吉仲透露,未來農村將會明顯劃分為生產區、生活區等,並重新規劃農村的馬路等基礎設施,也會讓更多農村如花蓮瑞穗等農村一樣,各自透過農產品產業帶動農村發展。

 

 

歷經35 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 立院三讀通過組織法

10:562023/05/16 

中央社

 

中央社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規定行政院為辦理全國農業、林業、漁業及畜牧業行政業務特設農業部,並明定其10大掌理事項,及設立農業金融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等8個次級機關。

在委員會排審農業部組織法草案的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台灣在1988年發生大規模的農民運動,又稱520農民運動,而成立農業部為當時的7大訴求之一。歷經35年,農業部組織法今天三讀通過,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令人欣慰。

全案今天在立法院會處理,保留條文經表決後,通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提修正動議。

三讀條文規定,農業部掌理的10大事項,其中包括農業政策與法規、農業資源永續利用政策與法規的規劃等;畜牧業、動物保護政策與法規的規劃等。

至於農業部的8個次級機關,三讀條文明定,分別是農糧署、漁業署、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農田水利署、農業金融署及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編輯:蘇龍麒)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