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有全球23%的晶片產能,所以美西方國家看重台灣
2025/08/06 07:33
瀏覽69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目前全球晶圓產能分佈是這樣的:台灣占23%,中國大陸21%,韓國19%,日本13%,美國10%,歐洲8%,但中國大陸產能增長快速,預計2030年產能將占全球30%,超過台灣成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市場。

28nm及以上成熟製程晶片,舉凡類比晶片、射頻晶片、功率半導體、MCU等晶片,中國大陸憑藉成本優勢佔據主導地位,承接全球60%至75%訂單。至於7nm及以下先進製程晶片,舉凡高性能計算:CPU、GPU、AI晶片、通信用的基頻晶片,被台積電(62%市場份額)、三星(28%)及英特爾代工製造把持整個市場。但要知道全球使用的晶片70%以上屬成熟製程的晶片。

所有晶片美國本土產能僅占10%,但消費全球57%的晶圓,嚴重依賴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代工產能。

可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具舉足輕重之地位,尤其對美歐日韓等主要工業大國的重要性,要是這時台灣被中國大陸統一了,那這些重需求晶片的大國如何是好,所以怪不得他們不時地發出不許中國大陸改變台海現勢的聲音啦!但問題是不多久中國大陸即將主導全球半導體產業,那時美西方國家能奈何呢。

既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對美歐日韓等主要工業大國何等重要,那麼對已經崛起的中國大陸打壓不住還是要打壓,遏制不了也得遏制。而軍事威懾可是最後終極手段,美國不用説,對中國大陸的武力恐嚇還少嗎,現今已然是過去式的歐洲傳統強國,還過在四五十年前的軍事強權夢裡,也要學美國到亞太來耀武揚威擺弄一下,是不知趣呢,抑是夢裡回魂三兩回,亦或是魂牽夢縈上世紀。

前些時候美國再度許可出口AI晶片H20給中國大陸,一時大家還以為美國為了中國大陸的稀土,所以解禁,NVIDIA CEO趕緊到中國大陸賣貨。隨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説了,因為中國大陸類同的晶片已經進入市場賣了,為了搶佔市場並以價格傾銷打垮對手,因而再次解禁,所以説美西方國家一直在怕哪天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翻過來了,難怪現時的他們得看重現時的台灣半導體產業。

  這些先進製程的晶片,中國大陸也是有等同H20、H100晶片的昇騰910B、920晶片,但是由於美國打壓無法購得更先進的光刻機關係,因此受限的中國大陸晶片製造廠商無法量產更多需求的AI晶片,如此需求美國的H20亦是不得不了。明知美國不安好心,但是中國大陸為了自己AI企業的生存及跟上腳步,總得忍一忍,以時間換取空間,加快速度趕上再超前。前些天中國大陸的幾家公司的AI大模型例如阿里開源的千問3-Coder趕超美國實屬不易。

  要是馬上台灣被解放軍解放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立即歸給中國大陸,那中國大陸的先進製程晶片不是即刻得到緩解,那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晶片之戰不也結束了嗎,那美國的科技不正式敗退給中國大陸了嗎,那美國的老大地位不是動搖了嗎,所以説現今的美國會輕易將台灣放手給中國大陸嗎?

美國老大地位不穩時,歐盟、日本、韓國、澳洲、加拿大都只是個屁,所以他們跟在美國腚後偶而充當一下攪屎棍可以理解,只是會臭了他們自己。

  上一篇文中説道美國多少年來不少以軍事力量對中國大陸恫嚇,但是2016年中美兩軍南海對峙可以説是美軍敗陣,自此之後,美軍雖然依慣例依然在東海、南海、台灣海峽對中國大陸施以武嚇,然而次數少了也不再囂張。以全球老大自居,自擔世界警察的美國,自帶威懾巡行全球各地就許她面子給予方便得咧,但是你們這些歐洲國家哪來的警棍也要到亞太地區來喧囂喧嘩湊熱鬧。

  雖説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軍事恫嚇少了,但是卻不少派遣美軍顧問、教戰兵員和訓練人員到台灣深入到作戰部隊,是否美國開始對台海的戰略模糊轉至戰略清晰了呢,那中美兩國有啥好説撕破臉了唄,事實也差不多是啦。

  為了圍堵就差美國一步就全面領先美國科技的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美國因此在軍事上對中國大陸施壓。我説了不管美國對中國大陸發起經濟戰、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乃至金融戰的最後都很可能爆發軍事衝突,這已到最後決勝負關頭。上一篇文中我説道美國現今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即所謂的“分布式殺傷鏈”,目標是要將中程導彈、防空系統、衛星協調形成閉環來應對中國。但這關歐洲甚麼事,歐盟硬是要參和進來。

  法國的《印太戰略》報告中,已經有所謂的“反對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者脅迫的方式改變台海現狀”的表述。實際上相關的言論最早是美國所提出,美國多次通過國際或者地區會議,顯然所謂的不許解放軍以武力統一台島的言論,並且還有帶動日本推出了不許中國改變現狀,以及不許中國破壞秩序的言論。

  就這樣今年3月,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執行“克萊蒙梭-25”印太任務穿越南海時,試圖利用新型人工智慧系統追逐中國潛艇。結果原先自以為是“獵手”的法航母戰鬥群瞬間變成“獵物”,法軍驚訝地發現,自己竟被中國大陸海軍約40艘艦艇組成的強大陣容包圍。

  因此,法國航母編隊原定穿越台灣海峽的計畫被悄悄放棄,法軍最終選擇低調繞行,戴高樂號北上停靠琉球群島港口進行補給也被拒,法國軍方輕描淡寫解釋:“穿越台海沒有意義。”,在我看,法國從氣勢凌人到小心翼翼,也只能自我調侃這樣説了。

  上述法國航母編隊在南海遭遇是英國媒體爆出的,英國居然不記取法國教訓。英航母“威爾士親王號”結束在新加坡一周的訪問,2025年6月29日,高調宣佈將穿越南海北上日本,參與美日聯合軍演,但是劇情反轉,7月1日英航母編隊,在南海南部突然轉向,穿越巽他海峽駛向澳大利亞達爾文港。

  2025年7月27日,英航母抵達澳大利亞達爾文港,英國防大臣竟叫囂英國要“通過實力維護和平”,一旦台海爆發衝突,英國已準備好在太平洋地區作戰,如有必要,英澳兩國將並肩作戰,才説完,發現不妥馬上找下台階了,所以我説歐洲那些過氣的大國真不知如今僅剩幾斤幾兩,常常找不到北在哪。

  自視甚高的法國可説是過氣的公子哥兒,是歐盟主要國家之一,尚且自不量力擺弄拳頭示威中國大陸,更有那些不知死活的歐盟27國,都還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中國大陸指指點點,真不知他們哪來的高鼻子翹嘴巴,不過二戰被鬥敗的德國似乎好些。

歐盟被美國予取予求地接手俄烏衝突的一切後果,還幫著美國對中國大陸大小聲吆喝著,也不秤一下自己幾斤幾兩。也難怪跟幫習慣了,狐假虎威敲邊鼓,幫襯著也是有苦難言,一起跟著美國搖旗吶喊對中國大陸説“不許中國大陸改變台海現勢”,但還是得無奈的接受美國確定的高關稅。日本都投降了,歐盟還咄咄逼人的要脅中國大陸,行嗎,這不,歐盟也對美國舉白旗,受辱更多。

歐盟向來都是居高臨下審視中國,但是2025年7月24日中歐會談結束後的記者會,先是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説的意思是:對話和協商存在歐洲人的血液DNA裡,因為歐盟有此實力,否則就會是弱肉強食。這次中歐會談規劃的是中歐未來的50年,而未來的50年應該是平等的,不再是歐盟居高臨下的50年,因為中國大陸有了強大實力,所以對話和協商自然就有了。

一直自視甚高的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會後記者會應該是同意柯斯塔所説,她的意思是以後的歐盟會面臨“痛苦”,痛苦啥呢?痛苦未來的50年中歐關係是平等的,不再是居高臨下的審視中國大陸。

歐盟明明要在2025年7月27日美歐會談上向美國投降,卻還要裝模作樣於之前大張旗鼓地對美國的關稅戰喊打喊殺,並於2025年7月24日同中國大陸在北京來個中歐貿易談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真是假惺惺演戲演到家。

美國的主軸戰略思維便是除美國之外世界亂,美國即是最大受益者,所以再怎麼著,這世界沒國家亂沒地方亂,美國就去製造紛亂,這樣美國即可從中獲取利益。

美國重返亞太是美國的大趨勢,她不點燃亞太的大動亂,也很可能將美國的內部矛盾轉為對外發生戰爭,而戰爭的主要對象是中國大陸,但是美國依然不放棄拿台灣打代理人戰爭,中國大陸看透也看穿了,要打就是中美雙方對壘,換句話説就是中國大陸只和棋手對決,不與棋子鬥毆是也

Hallyeh 2025/7/28

註:信息來自tom’s HARDWARE網頁的一篇文“China could be the worlds top semiconductor foundry hub by 2030 — despite US curbs, nation to hold 30% of global installed capacity, surpassing Taiwan”

文章開頭才説根據上段網文,目前全球晶圓產能分佈中國大陸21%,但是就在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後的2025年7月3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社交媒體發文,説2025年中國大陸晶片自給率升至26%,這才年中耶。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