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時代在舍衛城有位做首飾的工匠,他每天都供養一位比丘,一日早晨,工匠在處理一塊肉,波斯匿王派人送一顆紅寶石過來,請工匠鑲嵌戒台,工匠就先將紅寶石放桌上,進屋洗手,此時,他養的寵物鳥因肚子餓就將紅寶石吞進肚裡。
工匠洗完手出來,發現紅寶石不翼而飛,問妻子是否見到?妻子回答沒有。工匠再問比丘,比丘也說沒看到,但工匠認為只有比丘在場,因此他的嫌疑最大,他氣憤的告訴妻子,要鞭打比丘,讓他認罪。
妻子告訴工匠過去這些年來,比丘一直是他們的宗教老師,何況現場無人看見他做任何壞事,不可以隨便對比丘毀謗,寧可接受國王的懲罰,也不能隨便冤枉修行人。
然而工匠卻聽不進妻子的勸告,他找出繩索將比丘緊緊捆綁,拿出棍子將他打得遍體鱗傷。此時,寵物鳥見到血,以為是肉,就快速飛到比丘身上,工匠正在氣頭上,一個揮棒剛好打中小鳥,比丘見小鳥落地,就對工匠說:「是小鳥吞下紅寶石的!」
工匠聽見比丘這麼說,就剖開小鳥肚子,果然在胃中發現紅寶石,工匠此時驚覺自己犯下滔天大禍,懇求比丘原諒,比丘告訴他:「這是我們累世所結的業緣,是我們輪迴的債,我沒有絲毫恨意,因為是我進入居士家的後果,從今後再也不踏進任何人的屋內,只站在門口。」
不久,比丘因傷重不治,但已證得涅槃,小鳥輪迴為工匠的兒子,工匠命終,墮入惡趣,工匠之妻因善心對待比丘,命終往生天界。《法句經 惡品》
本篇佛典說明為人處事,不因一時憤怒而冤枉無辜者,凡事應明察秋毫,才不會做出後悔莫及的事來,有時事情發生時機的巧合,無法讓人掌握,只用懷疑的心,是無法讓真相水落石出。如果當時波斯匿王不派人送寶石過去,如果當時比丘不進工匠的家門,如果工匠沒有飼養小鳥,如果工匠能順手將紅寶石收好,這許多的如果,假如不成立,所造成的因果是否就會不同?因果是一種真理,世上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果報的呈現,因果是一種定則,不是迷信。
然而眾生總是習慣先用外在的力氣解決事情,不懂先以內在的理智來面對,這就是對因果的無知,一旦鑄成大錯,才醒悟自己的魯莽,後悔已遲。因此只要造了惡業,這個業是如影隨形的,如何讓惡業消除?就是誠心懺悔,恆修福智,不再起惡念。
比丘因一顆紅寶石,無端喪命,人命竟不值一顆石頭?究竟是物質的價值高?還是人命的價值高?工匠心中是寶石的價值大於生命,他只見到身外物質的虛假,沒有見到內在的真性,才會怒氣將比丘打死,最後換得墮入惡趣的果報。世間再美的鑽石都會毀壞,人命亦無常,在《佛說無常經》中指出:「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每個人在世,所見一切都不久長,當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浪費有限的生命為了物欲迷失自心,生活中就不會顛倒執著,拼命向外追求比生命還不值得之物質,認假為真,只是徒增力氣浪費生命而已。
是以,每個人當勤修自身的善福,善法就在自己的心中,福報是來自於善法的薰修,這顆珍寶,才是永恆不滅的真藏,人人都可以去挖掘,累積愈多福澤,生命就會越光明,沉穩做事,一念無為,自己的福慧就會更加俱足圓滿。
(*1)本圖片為筆者所拍攝2012年南投貓羅溪畔沙雕藝術節系列活動,以電影為主題的大型沙雕,如賽德克巴萊及艋舺等國片造型沙雕非常精彩。
- 11樓. 牧羊女--黑笛2012/02/28 00:29悟緣起
謝謝水羚分享
一切皆緣起
緣起不可思議
- 10樓. WOND42012/02/26 22:16明察秋毫
前世因
今生果
今世因
來生果
凡事應小心求証
明察秋毫
避免犯錯
謝謝分享好文
Dear WOND4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說的是!
因緣果報的牽連是不可思議
明白生命本身是無止盡的輪迴
人類許多事就要謹慎處理
以免又是另一個因果的形成
祝您闔家安泰 福星高照
水 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12/03/01 23:29回覆
- 9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2/02/26 02:01謝謝分享
好厲害的沙雕 - 8樓. 葉雨南2012/02/24 23:48紅寶石
顏色的經典
最唯美的抽象藏在寶石裡搖動
價值我是不知道 因為我是顆石頭
但是我清楚
泥土是必備的芬芳
~雨南
Dear葉雨南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生命之源
終於了悟
脫離塵世的桎梏
我是那不起眼的塵沙
曾經濃郁的烘托下
清靜超脫
雖然我是如此的平凡
千年的等待
灑落地面的金光
是否別具芬芳
祝您闔家吉慶成就輝煌
水 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12/03/01 21:52回覆
- 7樓. How R U2012/02/24 20:51今生來世
今晨靜坐與師閒聊 (修寬心、養天性)
師父您好
師父:嗯。那邊請坐。
我說: 請問師父,昨晨您說『道難修』問題,應該還有很多關卡,師父您能不能再細說詳情?
師父︰ 道區分五等仙,『人仙、鬼仙、地仙、神仙、大羅金仙』,每一等級,皆由累世行善功果累積,進而升等至神仙,大羅金仙則不受輪迴限制。
每一升等皆有不同修煉,當世皆須苦盡,苦盡須親身去體驗,非讀讀經書即能感受。
所謂『道行』,『道行二字,有多重涵義』道須實際去做『非口說、非眼觀、非經典說』,須身體力行方能體悟,何謂︰『人情如紙,恩重如山,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等等,隱藏世人內心深處,那份虛假與真實,『亦因去做方能分出,道行深與淺』,僅用讀,焉能體悟人溺己溺之心。
『為何吾常言,空讀經書不知『道心』有何用?』
• • ( 101 )
師父: 經書總括涵義,世人求學時,老師皆有教公民道德,何謂仁、義、禮、智、信,故而大道理眾生皆知,唯缺行不予履行,讀更深經文,又何用?
『故而吾厭惡與世人,論經說法,喜論世間事』。
『何謂修?如牆倒須修,則表須動手去整理,非動口,牆即可復』。
『為何修道須磨其心志?其實應說︰擦亮心眼』,為何須擦亮心眼?
『物質越豐富,人性越貪、越癡、越無情』,而考驗人性不變法寶,乃
是權、名、利,世人太多口說道義,心無肚量尤其錢財。
修道磨越苦財失越多,但得到將越多,因越苦越窮,越能看出人性那份偽善,口中慈悲心無心量。因為苦,無錢財必會與親朋好友借貸,此時必可悟出,平時親友長親友短,稱兄道弟之友,善良與醜陋嘴臉。
『道乃講究修心養性』,故而擦亮心鏡,乃是為反射照己,使自己心眼放 寬方能體悟,當有朝一日他人面臨此窘境,勿須其開口你將感同身受, 自動會予協助不求回報,因為你曾受羞辱過,這就是『 修寬心、養天性 』,是道也是理,方不會淪為口中慈悲,有難免談,假道學。
• • ( 102 )
師父:『僅讀經書能體悟此道理嗎?身無力行,紙上談兵能作戰嗎?』
『吾不信僅讀經書真能放下,若能放下,何來那麼多修道人,受盡屈辱 呢!』
道當然難修,因為諸仙佛為保護自家弟子,皆會讓其『嚐盡世間辛酸苦,看盡人性醜陋面』。
『目的有二,(一)體悟他人辛酸之苦,(二)看清世人假情假義』,免受小
人禍害,為看盡世間醜陋面,當然會嚐盡人情冷暖,此亦是為何修行『 道行越高』之人,其心越孤獨之因,因其看透世人假象,爭有何用?
故若逢此類修道人,莫再譏其瘋,是你瘋非他瘋,仙佛是在教他,如何看透你『假慈悲齷齪心』。
吾平生最欣賞默默行善之人,最厭惡滿口佛道理,擇利損人,台灣有許多行善義工團,默默為人修橋鋪路,造房修繕,出錢出力,未曾言功言德,此乃真正修行。
吾常逢觀世音菩薩,未曾聽其言佛論法,卻常聽︰混沌世間,該如何讓世人放下呢!回去吧!
我說:是。謝謝師父開示 寫于二○○七年十月四日晨02:30Dear How R U 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人生在世,舉手投足都是修行
擦亮心眼最重要,凡事不貪求
心量無限大,默默行善
真心待人,就是真修行
祝您闔家光明福運亨通
水 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12/03/01 22:11回覆
- 6樓. 莫莉﹝忘川﹞2012/02/24 14:45因果
沒有明察秋毫,就致人於死地,難怪要墮入惡道.....所以不要讓人有瓜田李下之嫌~
書寫四季風雲 輕夢掠過流浪的軌跡 相聚與別離都是恆長的定律Dear莫莉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是呀!這位工匠也太衝動了
所以說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一些問題
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思考
這樣才能讓事情得到更圓滿的解決方法
祝您闔家幸福法喜如意
水 羚 祝福
- 5樓. 如予今盼:忙,暫休。2012/02/24 08:21充實內在
紅寶石雖美,但饑不能食,寒不能衣。(有如:外求。)
還是充實內在,讓優美的氣質自然流露於外在,才是真實。
如含苞之花朵,給人無限期待與希望。
--如予今盼Dear如予今盼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說的有理!
一般人只見到財寶
卻見不到生命的珍貴
為了一顆寶石而殺人
最後自己也造了一身業
如果能明白外在的東西不久長
就不會汲汲營營想獲得外在的東西了
祝您闔家健康天賜鴻福
水 羚 祝福
- 4樓. ez2012/02/24 04:17無巧不成書
沒有明察秋毫
註定鑄成大錯
Dear ez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所以我們做事,凡事都應該明察秋毫
抽絲剝繭,才不會錯冤好人
即使不懂因果,人心也應該慈善
為了一顆石頭而殺人,人命還不如寶石
祝您闔家光明千福雲集
水 羚 祝福
- 3樓. 山畝2012/02/23 09:21寓意深遠
一顆紅寶石的價值
寫出人間的貪瞋癡
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感恩水羚樂善好施
Dear山畝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呵呵~ 山畝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這麼悠遊自在的就逛到水羚家來了
是呀!寶石只是一顆石頭
為了石頭殺人,造成了無盡的果,人類當深思呀
難怪佛陀會對弟子說「金錢是毒蛇」
如果隨緣的心,金錢就能發揮大效用
如果貪婪的心,財寶就成為毒蛇了
祝您闔家平安增益添貴
水 羚 祝福
- 2樓.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2012/02/23 00:44明察秋毫
問候水羚菩薩安好
眾生無明 不知凡事前因後果
果又變成下回之因 因因果果
果報不遠 即使推理亦可推出
更何況還有現世報的例子
為人不易 凡事當明察秋毫
祝您法喜
俗客祝福Dear俗客菩薩您好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俗客大人說的是,眾生因眼睛看不到的事,就認為是「迷信」
一旦有大成就者能夠見到宇宙不思議事,眾生又說是「妖言惑眾」
對於宇宙現象,不迷亦不疑,人類唯有在謙卑中,才能看得更深廣。
祝您闔家昌吉五福臨門
水 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12/03/01 22:2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