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鞏慧藏禪師和西堂智藏禪師,都是馬祖道一的入室弟子,石鞏的名氣雖不及西堂,但其詞鋒犀利,衡善機巧,無不讓人景仰崇敬。
一日。
石鞏問西堂:「你知道要怎樣捉住虛空嗎?」
「當然知道!」西堂回答。
「那你怎樣個捉法?」石鞏再問。
西堂心想:既是捉虛空,就要『應無所住』,若用語言回答,不就落入『有為有相』?乾脆不回答,做個手勢好了,於是便伸出手在空中胡亂比畫抓取一番。
石鞏見之搖搖頭說:「你這樣哪能捉得住虛空呢?」
「師兄!那你如何捉呢?」西堂疑惑的問。
於是石鞏對著西堂的鼻子使勁用力捏扭,痛的西堂大聲哀叫:「太粗魯用力了,快把我的鼻子拉掉啦!」
「必須這樣捉虛空才了得!」石鞏抓著西堂鼻子笑著扮鬼臉。《宗鑑法林卷十三》
本篇禪文以「虛空」來探討人的自性,無形無相,不可捉摸。禪宗以深刻的涵意,不落跡象的言語彼此問答,相互啟發,如箭觸機稱為「機鋒」。禪與虛空不同的地方是,它具有靈覺的作用,不是死寂頑空的思維。重點在於「捉」這個動作,當石鞏禪師問西堂禪師會不會捉虛空時,這是師兄弟二人相互激勵,在安住覺性的考驗中,使不起煩惱。然而西堂卻回答:「會啊!」瞬間便掉入陷阱之中了。石鞏再問他怎麼捉?雖然西堂這次沒有回答,但他卻伸出手做出捉虛空的動作,這是犯了第二步錯,接著又問石鞏「怎麼捉?」是第三步錯。
接連三迷惑,最後石鞏禪師便用手捉他的鼻子,讓他痛得哇哇叫,石鞏為什麼要用力捏他的鼻子呢?讓西堂痛中清醒去體悟,一個行者覺性重,他的煩惱就輕,覺性輕,煩惱就重。對這兩位師兄弟而言,修為已超乎常人之上,世俗名利如過眼雲煙,最大的煩惱不是一般的貪嗔癡慢疑,而是忘忽了覺性!因此當西堂回答:「會啊!」那就大錯特錯了,瞬間立即掉入陷阱。「虛空」雖有名,但卻無相無貌,如何捉得?心外無法如何覓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想要識得自性,不可以脫離見聞覺知,如果離開當下的覺知,向外馳求所謂的自性,就會離自性越遠。
唐肅宗李亨向南陽慧宗禪師請示問題,但禪師卻不看他一眼,肅宗非常生氣的說:「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禪師不正面回答,反而問唐肅宗:「君王可曾看到虛空?」,「看到!」 「那麼請問虛空可曾對你眨過眼?」肅宗聽完無話可對。
生活中,每個人看事情總是患得患失,希望得到對方的恭敬,渴望得到肯定讚美,這些都是心外求法,了不可得。
是以西堂當時心中既然想到:「既是捉虛空,就要『應無所住』,若用語言回答,不就落入『有為有相』?乾脆不回答。」但是他卻又多此一舉的伸手在空中胡亂比畫抓取。錯把念頭放在心外「捉」的動作上。真正覺悟者他的念頭不會一直在那些相(虛空、捉)上打轉,不受影響。因為真如佛性是無形無相,不即一切法,亦不異一切法,非動非靜,卻又不離動靜。而禪的特性即是如南陽慧宗禪師對唐肅宗的提問般不做正面回答,讓對方自己去悟出道理來,自性人人本具,無須向外抓取。
你~捉到虛空了嗎?
《

《

《

《

《

《

《

《

《

《

《

《

《

《

《

《

《

《


- 10樓. Caleb2024/11/27 12:10我是Caleb,這是一篇好文哦,謝謝您的分享!二胎房貸
- 9樓. 普觀2023/05/23 22:05
兩位都是高手耶!
實相即空相 空相即實相
因外在是內在的投射 他是你 你也是他, 這是說心
我心獨嘯宇宙
到山頂,都市景不見了 實相無相
到都市 景來了 出實相 空又變有相
連結山景都市成一相還是眼前有相
眼睛一閉 啥相都沒了 眼前是空相
如果眼前一片黑境算相的話 切勿驚慌不出
留存你能見的 那是你的實相
如此大功告成 那就是【明】
Dear 衡陽 您好
謝謝來訪
不知衡陽所說的兩位是指哪兩位呢?
看來您對人生處世看得很開
是一個無煩惱之人,也是一個幸福之人
祝福闔家 善福廣得 萬象光明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5/26 22:50回覆 - 8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2023/05/22 17:55美女
Dear 郭大師 您好
謝謝來訪
大師的佛畫菩薩及神祇
一揮而就,畫龍點睛,真是妙手丹青
讓人驚嘆不已啊 !
尤其您個人在創作上的感應想必精彩絕倫
這表示大師創作的清淨心與菩薩是相應的
為您的慈悲而讚嘆 !
祝您闔家 光明燦爛 五福臨門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5/22 22:40回覆 - 7樓. 中子(東籬居士)2023/05/21 18:22
你要相信在這個「爾虞他詐」的時代你看到、聽到的影音嗎?稍一不慎,可能就被誤導、誤聽、誤信,墜入「無間道」了。也因為真偽難辨,虛幻多於真實,佛家難免要看空一切,提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了。
<藝文志>杜鵑、櫻花及綠繡眼-論影像的真偽與虛實
Dear 中子 您好
謝謝來訪
確實如此,人類不斷創造發明,科技的進步,卻沒有帶給人類更美好的心靈領域,人類再不覺醒,最終將會毀在自己手裡。
科技與物質的發展日新月異,「智能與智慧」究竟誰會獲勝?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會因人工智能而發生巨大的變革。然而當物質發展到極限時,人們就會產生更多的精神層面需求,對內在寧靜的需求,及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雖然科技的發展滿足人類大部分的需求,但對人類更高層次心靈的覺醒還無法解決,例如生命的存亡與煩惱等問題,因為至今人類還在追求外在的假相。始終活在如您所說誤導、誤聽、誤信,真偽難辨,虛幻多於真實的世界中。現代人會被騙多由於不用智慧做事,只知向外貪取,不懂思考所致。
因此人類唯有減少創造發明,「知足是一種智慧,常樂是一種境界」,懂得知足常樂才能惜福得福,永保安康。
祝您闔家 善智圓滿 法海成就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5/22 22:24回覆 - 6樓. 鬼頭刀 ^ _ ^2023/05/15 00:40^ _ ^
喜歡水羚說的「平常心才是真道」這句話,我們都當如是 ......
^ _ ^ 順心 ~
Dear 小刀詩人 您好
謝謝三訪
詩人遠道而來真有心
平常心是真道,真道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但是許多人卻不知往內尋找
分不清什麼是內?什麼是外?
因此覓不到真心
因為真心就在簡單的平常之中
祝福闔家 隨心所願 歡喜自在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5/20 23:23回覆 - 5樓. 鬼頭刀 ^ _ ^2023/05/03 23:28^ _ ^
如果抓住的是半個,這恐怕才是真正的虛空。
而問題的本質在抓,抓是從腦子裡腦子裡萌生的念,佛陀主張無念,無念之後這個抓自然不生,就如同水羚比喻的空中造梯這般,讓此梯置於半空無從依恃,如此可令抓之念無可生,異曲同工。
佛陀教育人隨順,隨順境遇並觀察自己,進而找出自己的狀態,再對照外在的處境,以此來定位並歸復自己這顆心不離開初始。
而這個不離初始的意思並不是做出起點的折返,這個不離初始的意思是回歸置軌道上頭,因為這是畫圓,畫圓的時候並不需要在意終點在哪,畫圓需要的只是讓自己安穩地走在軌道之上,所有於軌道之外的都可以視為虛空,這時若是抓取,則人必然離開軌道,這之後,原本的終點(也就是起點)必然發生脫離,此時人已經畫不成圓,更別提圓滿這件事,所以看懂這個禪宗公案的重點在於〝事件本質上的虛無〞,當然把自己投入去思考抓這件事的時候,不管他想得著的方法是什麼,他其實都已經把自己帶出了軌道行走的範疇,那才是真正的虛無、是念,所以這麼做的人最後被重重地捏了個鼻子,意思是該醒了,這才是禪師的目的!!
這個世界美女很多,可這個世界的自己只有一個,多也是這樣,少也是這樣,對於心來說,知道那個一是一,這與多少從來沒有關係。
^ _ ^ 水羚,順心 ~
/
Dear 小刀詩人 您好
謝謝再訪
小刀詩人開示的好,可是笨笨的水羚不懂抓住的是半個,那還有半個小刀究竟藏到哪去呢?快拿出來吧?水羚怎麼找就是找不到?問虛空,虛空笑答也不知,一個不嫌多,半個不嫌少,不知要去哪兒找那半個呀?
「這個世界美女很多,可這個世界的自己只有一個」不知小刀看過世界幾位美女呀?不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嗎?哎呀!水羚眼拙一個也沒看到,羨慕小刀真是艷福不淺呢?
總歸一句,「禪」就是要啟發一個人的心,是一面鏡,可以照明人的心境,也是一盞燈,可以指引人的心路。藉助禪這盞燈,不僅可以清凈自己的心路,亦可消除煩惱,減少困惑,對修行者將可受益。
世人只知在利益中爭奪,只圖「表面」的虛假,而迷失了真實的自我,不知「平常心」才是真道。
祝福闔家 增益添貴 善福廣得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5/07 12:11回覆 - 4樓. 米若絲2023/05/01 19:58那麼多美女,要抓沒半個,就是虛空。
Dear 米若思 您好
謝謝來訪
呵呵呵~原來米若思是被美女給吸引過來的呀?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美女要用抱的,用抓的當然沒半個呀?嚇都嚇跑了,又不是抓小雞,這回虛空可就成了空虛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因此佛陀告訴眾生不要執著於色蘊,心中不執著於色,不執著於聲、香、味、觸、法,做到心無所住,此心即能圓通無礙。
祝您闔家 福祉千祥 萬象光明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5/02 00:47回覆 - 3樓. 鬼頭刀 ^ _ ^2023/04/30 21:17^ _ ^ 讀文心得 ......
拿一支筆,在手掌心寫下「虛空」兩字,然後將手握起來,如此 ...... 虛空就捉住了。
但其實虛空並不需要人去捉住它,因為人的腦袋裏很多、生生不息的多 ......
^ _ ^ 順心 ,水羚 ~
Dear 小刀詩人 您好
謝謝來訪
您說拿一支筆在手掌心寫下「虛空」兩字,然後將手握起來,這樣就捉住虛空了。
呵呵,原來小刀看多了《西遊記》,齊天大聖所向無敵,在如來佛手中寫下「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啊?但是就算齊天大聖多麼有能耐,終究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呢!
哎呀呀!都跟小刀說不要心外求法了,小刀就是這麼調皮還故意說把虛空寫在手掌心,要不要打屁股呢?不過詩人好主意,寫在手掌心,一掌定江山也不錯!
好吧!那水羚也來玩一玩遊戲嘍!
如果石鞏禪師問水羚:「妳知道要怎樣捉住虛空?」
水羚:「當然知道,只怕說出來您不相信。」
石鞏禪師:「只要妳說,我就相信,那到底是什麼?」
水羚:「等我去砍些竹子做成梯子,然後爬到天空把它捉下來。」
石鞏禪師:「天空怎能放梯子?」
水羚反問:「不然您想怎麼捉呢?」
嘻嘻嘻~禪師不要打水羚屁股,要打就去打小刀詩人的屁股吧!
虛空如同眾生的自性,一個人如果能開悟而明心見性就能心包太虛,如同虛空般無邊無際,要想假借外力成就,就像費盡心思搭梯子想求取虛空之寶,最後還是會白忙一場。
祝您闔家 諸法成就 善願圓滿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5/01 23:42回覆 - 2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23/04/30 12:16完全超乎我的鈍根之外。有看没有懂,慚愧!慚愧!
Dear 【無★言】 您好
謝謝來訪
呵呵呵~無★言厲害了,沒有懂才是真懂啊!說真懂不一定懂!
《法華經》中曾描述:世尊要講一佛乘時,在座有五千弟子離開。佛陀時代,祂為弟子們講法,弟子還是有不信的,甚至有人自立門戶。
所以佛陀雖然說法四十九年,但是祂說祂沒有說一個字,如果說佛有說法就是謗佛。
佛陀認為祂所說的一切法,在這個宇宙中本來就存在了,不是祂說了才有,自性是每個人身上本來就有的東西,祂只是來告訴大家,讓每個人都懂得開啟自己內在的光明。不必向外尋找,向外是找不到的,唯有往內觀照找尋,才能找到自己的自性光明。
祝您闔家 佛光普照 福慧吉祥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4/30 16:45回覆 - 1樓. 安歐門2023/04/30 08:13
我的世界從來沒有虛空,真實永遠存在,
面對現實就是真實,虛空幻想俱皆自編自導。
Dear 安歐門 您好
謝謝來訪
您說「面對現實就是真實,虛空幻想俱皆自編自導。」說得非常好喲!
但是再把面對現實就是真實給放空,不住相就更棒了。
佛陀說眾生所看到的「真實世界」,都是幻影而已,《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然而一切既然都是虛幻,都是空的,那人類是不是就不要努力奮鬥呢?
其實佛法並不是去否定或認定世間所感知的際遇,佛陀告訴眾生人生如夢、幻、泡、影,是表示「世事萬象」一切感受都是由人心所呈現出不同觀念所界定的準則,而人心亦不斷變化無常,如同幻影,萬象雖「存在卻不實在」,這個本質叫「諸法無生」,是「虛幻」的。
佛法更指出眾生「不應執迷於人生感知」,亦非否定其存在過程。佛法說人生如夢如幻,是教導眾生如何用智慧去面對夢幻,非「否定夢幻」。因為每一個人所做的事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抓住昨天的事,因此世間也就沒有真實永恆的存在。因為房子會倒塌,汽車會損壞,人有生老病死苦,沒有一樣東西會永遠存在。
雖然如此,每個人還是要隨順隨緣盡心面對生活一切,人生是內心創造的幻影,存在的一天就要面對此「虛幻的人生」,萬象如夢幻泡影是指「表象與感受」都無常,因此人生要盡心過日子卻不要執著沉迷,當幻存在的時候,幻就是真,當一個人在位時,懂得不被權位的相困住,當有錢的時候,不被財富困住,一切都要不住於相,如如不動的心,如此就不會被外在的假相給迷惑,而迷失了自我的真性。
祝您闔家 五福臨門 吉慶光明
水羚 祝福
水 羚 於 2023/04/30 16:0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