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打上去的
2020/12/14 21:46
瀏覽2,654
迴響3
推薦18
引用0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則故事。
楚國首都郢城有人寫信給燕國的宰相。由於是在晚上寫的信,燈火不夠明亮,因此就吩咐旁邊負責拿蠟燭的僕人說:「舉燭!」意思是,你把蠟燭拿近一點,舉高一點。結果竟然就無意之中,把「舉燭」這二個贅字,寫進了信裡。(*無有堂曰:應該是大官口授,秘書筆錄。負責刻寫竹簡的人聽到這二字,就依樣畫葫蘆地刻了進去。)
結果收信的人可開心了!燕國宰相收信「大說」─大大開心,還借題發揮說:「舉燭者,『尚明』,是尊尚賢明的意思。他要我尊尚賢人,而且要重用賢人哩!」因此稟告燕國國王,沒想到國王也大大地捧場,國家因此大治富強了起來。
上面這個故事,跟今天的「行政院統編」事件,相似雷同之處在哪裡?
如果事後寫信者與收信人二造對質,那個楚人一定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啊?舉燭?我什麼時候寫過這句話?」
僕人只好硬著頭皮:「我自己打上去的。」
行政院統編也是「店家自己打上去的。」
註:故事裡的燕國宰相是「大說」,所以我們的宰相也不可以生氣,不可以去查水表,查消防。
楚國首都郢城有人寫信給燕國的宰相。由於是在晚上寫的信,燈火不夠明亮,因此就吩咐旁邊負責拿蠟燭的僕人說:「舉燭!」意思是,你把蠟燭拿近一點,舉高一點。結果竟然就無意之中,把「舉燭」這二個贅字,寫進了信裡。(*無有堂曰:應該是大官口授,秘書筆錄。負責刻寫竹簡的人聽到這二字,就依樣畫葫蘆地刻了進去。)
結果收信的人可開心了!燕國宰相收信「大說」─大大開心,還借題發揮說:「舉燭者,『尚明』,是尊尚賢明的意思。他要我尊尚賢人,而且要重用賢人哩!」因此稟告燕國國王,沒想到國王也大大地捧場,國家因此大治富強了起來。
上面這個故事,跟今天的「行政院統編」事件,相似雷同之處在哪裡?
如果事後寫信者與收信人二造對質,那個楚人一定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啊?舉燭?我什麼時候寫過這句話?」
僕人只好硬著頭皮:「我自己打上去的。」
行政院統編也是「店家自己打上去的。」
註:故事裡的燕國宰相是「大說」,所以我們的宰相也不可以生氣,不可以去查水表,查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