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胡適,俯首樹人
2017/08/26 22:46
瀏覽2,420
迴響4
推薦13
引用0
我想,如果有人以為,今天我有幾分重視古文教育的言論,是因為「道統」或是「大中國意識」,那是徹徹底底地搞錯對象了。
我一再強調的是:文化不等同於政治;熱愛中國的文化不代表認同每一件帶著傳統的事,也不表示我願意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順民。
文化台獨與政治台獨,基本上是二件事。
根據我們的島目前的慣例,做完以上的表態,我們總算可以回來就事論事了。(感覺可悲嗎?)
我想說的是:語言的演進,是無法割裂的連續性過程。特別是當有政治意圖涉入,武斷專橫地用二分法塑造「古文─白話」vs「正義─邪惡」,然後用民粹的方式,冀圖畢去中國化的功於一役,這個,對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是有害的。
而且,我們現在慣用的語言裡,所謂「文言」的部分,比我們想像中的多得多。「自求多福」?來自詩經;「金玉滿堂」?典出老子;「不到黃泉不相見」來自左傳,而「天長地久」「叱吒風雲」,它們,都是千年前的古人智慧的結晶。
因為,本來文言與白話之間的分際就沒有那麼清楚。文言文某種程度上,只是白話文精鍊後的表達方式。它協助我們增進溝通的效率─可能本來得用上五句話的,現在我用一二句古文或成語,就可以清楚表達。(當然,也有相反的狀況。盲目的崇古與盲目地排古一樣可惡!)
如果以胡適與魯迅這二位二十世紀初,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巨匠為例,即使他們,都還不能褪除古文或是某些人深惡痛絕的「對仗」的影響。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大膽」與「小心」,難道不是對仗?而「横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又有誰看不出來「横眉」「俯首」或「千夫指」「孺子牛」之間的關係?
何況胡魯二先生的年代與今相較,情隨事遷,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當時「救亡」壓倒一切,所有舊中國的事物,都被認為罪大惡極,都是中國衰弱不振的幫兇。不只古文,家庭、中醫、地主、春節,都成了該被打倒的對象。
所以當梁啟超的腎臟手術,被烏龍西醫割錯,把健康的右腎切除,導致他病重不治的時候,他卻一再為醫院醫生辯護,因為不希望別人以他的病為藉口,阻礙「科學的西醫」在中國的發展。他還說:「我們不能因為現代人科學智識還幼稚,便根本懷疑到科學這樣東西。」
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流行」打文言文,就像我們現在流行去中國化一樣。
一百年過了,現在,我們可不可以有任何不幫對方戴帽子,而就事論事的空間?
就像我們今天在醫學上,不用再為西醫掩藏任何醫療事故,以免「妨礙科學」一樣;如果談中文教學,中國古人寫的古文,也不必因為它「太有中國味」或是不利文化上的去中國化而被排除,是不是?
更不用說特地要用非華人寫的古文來代替!
我一再強調的是:文化不等同於政治;熱愛中國的文化不代表認同每一件帶著傳統的事,也不表示我願意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順民。
文化台獨與政治台獨,基本上是二件事。
根據我們的島目前的慣例,做完以上的表態,我們總算可以回來就事論事了。(感覺可悲嗎?)
我想說的是:語言的演進,是無法割裂的連續性過程。特別是當有政治意圖涉入,武斷專橫地用二分法塑造「古文─白話」vs「正義─邪惡」,然後用民粹的方式,冀圖畢去中國化的功於一役,這個,對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是有害的。
而且,我們現在慣用的語言裡,所謂「文言」的部分,比我們想像中的多得多。「自求多福」?來自詩經;「金玉滿堂」?典出老子;「不到黃泉不相見」來自左傳,而「天長地久」「叱吒風雲」,它們,都是千年前的古人智慧的結晶。
因為,本來文言與白話之間的分際就沒有那麼清楚。文言文某種程度上,只是白話文精鍊後的表達方式。它協助我們增進溝通的效率─可能本來得用上五句話的,現在我用一二句古文或成語,就可以清楚表達。(當然,也有相反的狀況。盲目的崇古與盲目地排古一樣可惡!)
如果以胡適與魯迅這二位二十世紀初,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巨匠為例,即使他們,都還不能褪除古文或是某些人深惡痛絕的「對仗」的影響。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大膽」與「小心」,難道不是對仗?而「横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又有誰看不出來「横眉」「俯首」或「千夫指」「孺子牛」之間的關係?
何況胡魯二先生的年代與今相較,情隨事遷,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當時「救亡」壓倒一切,所有舊中國的事物,都被認為罪大惡極,都是中國衰弱不振的幫兇。不只古文,家庭、中醫、地主、春節,都成了該被打倒的對象。
所以當梁啟超的腎臟手術,被烏龍西醫割錯,把健康的右腎切除,導致他病重不治的時候,他卻一再為醫院醫生辯護,因為不希望別人以他的病為藉口,阻礙「科學的西醫」在中國的發展。他還說:「我們不能因為現代人科學智識還幼稚,便根本懷疑到科學這樣東西。」
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流行」打文言文,就像我們現在流行去中國化一樣。
一百年過了,現在,我們可不可以有任何不幫對方戴帽子,而就事論事的空間?
就像我們今天在醫學上,不用再為西醫掩藏任何醫療事故,以免「妨礙科學」一樣;如果談中文教學,中國古人寫的古文,也不必因為它「太有中國味」或是不利文化上的去中國化而被排除,是不是?
更不用說特地要用非華人寫的古文來代替!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4) :
- 4樓. Andylove2017/08/30 08:30美国为台湾独立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大于从台湾独立获得的好处!
- 3樓. Andylove2017/08/30 08:28台湾就算独立也需要依赖中国大陆。
2樓. 討厭文言文?2017/08/29 03:5530年前,遇到一位香港人
他說國語歌是很優美的,
因為,國語歌,很多都是詩詞
廣東歌,都是白話
語言最珍貴的是文字,尤其是詩詞
詩詞,簡潔有力,讓人回味
沒有文字的語言,很快就會消失
- 1樓. blackjack2017/08/27 00:30
古文不因是不是華人寫的才有價值,乃木希典的漢詩也很多中國人也會欣賞
重點是寫得好不好,與"誰"寫的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