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菜 (Mussels),這道歐洲人吃得蠻普遍的原生海產,一般是生在湖海裡的,多為用繩線養殖,水質,便決定了品質好不好囉。多為中小體積,與台灣能吃到的孔雀貝淡菜大小差很多,但也因此,特為嫩甜。食譜五花八門,蒸煮炒炸各式各樣,在這兒想念台灣的蠔貝蛤仔時,就是拿牠們來解饞的…
十幾年前在倫敦念書,住的和科芬園 (Covent Gerden) 很近,有時會和同學們去那兒著名的 Belgo 連鎖比利時淡菜啤酒餐廳,去體驗一下比利時人的鍾愛:煮淡菜配啤酒與薯條,一人一盅一公斤重,真是海派…
其實,在餐館吃淡菜,處理的乾不乾淨很難說,一定蠻貴,有時做得又會過鹹。幸運的我住的小鎮有家很好的超市Waitrose,海鮮櫃便常常新鮮供應蘇格蘭深湖裡養殖的黑淡菜,讓願意下廚做羹湯的人可有福了。
我特別喜歡的料理方式,是用炒的,並加酒煨熟,特別是加上紅洋蔥芹菜與胡蘿蔔後,整體的鮮味更添一級! 至於入菜的酒,我用過乾爽酸度均勻的白葡萄酒 (像New Zealand的Sauvignon Blanc) 、自製的保加利亞蒸餾棗子酒 (Rakia)、比利時人特喜歡的小麥啤酒 (Witbier)、用過德國傳統的小麥啤酒 (Hefeweizen)、巴伐利亞淡色麥酒 (Helles Lager) 、也用過比利時的強度淡色啤酒像是Duvel等… 最喜歡的,真是用Witbier,原因正是那清爽的橘皮、辛香料味與較乾的整體酒質,與淡菜的鮮甜交響出互補的奇妙滋味。
但這次,特別選用老牌的捷克皮爾森淡色啤酒 – Pilsner Urquell (Světlý Ležák) – 來做。原因呢,是想看看這酒裡那股獨特的淡淡奶油味,與厚實但不過甜的麥芽與清香酒花基調,會不會與淡菜的甜味相得益彰,甘味更提一層樓?
材料
· 新鮮黑淡菜 (Mussels) 1公斤 – 用清水好好洗淨,去除連結的繩線與破掉的屍貝
· 洋芹 (Celery) 3根 - 切0.5cm見方的末末
· 胡蘿蔔 (Carrot) 3小根 - 切0.5cm見方的末末
· 紅洋蔥 (Red Onion) 1大顆 - 切0.5cm見方的末末
· 啤酒 (Pilsner Urquell) 350-500ml
· 酸奶油 (Soured Cream) 50ml
· 大蒜 (Garlic) 末少許
· 香菜 (Coriander Leaves) 末少許
· 黑胡椒 (Black Pepper) 末少許
· 巴西利 (Parsley) 乾香料少許
做法
- 選隻深一點的燉湯鍋,熱鍋,加橄欖油與少許奶油,油熱後加入蒜末與洋蔥末中火爆香2分鐘,再陸續加入蘿蔔與芹菜末不停翻炒,途中灑入乾香料混合均勻;
- 2-3分鐘後,待蔬菜軟一些,便可加入黑淡菜轉至大火一起翻炒(主要是讓淡菜與蔬菜香末接觸均勻),這時徐徐加入啤酒* 並翻攪均勻,加蓋轉小火慢煨。因為鍋深,這最後一段的程序其實有煨與蒸一起來的共同效果。 *這道菜的湯汁,豐儉由人,可多加一些酒,也可少一些。我為得主要是沾麵包吃,所以酒下的少,只有350ml。
- 大概2-3分鐘,揭蓋看看,淡菜們若都心悅誠服的徜徉美酒中,那便是熟了,若還有多數沒開,要翻一翻再煨蒸最多1分鐘。其實有些可能根本不會開,別因為完美主義反而讓其他淡菜同伴都等老了。
- 關火,加入1-2小匙酸奶油與香菜末,並加上適量鮮磨黑胡椒,混合均勻,就好啦!
味道呢?哈哈,真是如我所想像,Pilsner Urquell 的淡奶油味還和淡菜整體味道相配,酒花的苦質溶化至湯裡,與乾香料一同為鮮甜湯汁加了一些奇異的滋味…
這盅海味,配上新鮮穀物麵包與一杯 Pilsner Urquell,成了今晚酒堯酒肆裡的輕調子悠閒~~
--堯 (20/0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