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轉貼: 戴立寧 - 超貸真是那麼十惡不赦?
2007/03/07 21:17
瀏覽1,388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超貸真是那麼十惡不赦?

戴立寧

孟加拉人 (Bangladesh) 穆罕默德.尤諾斯( Muhammad Yunus )和他在 1976 年創辦的格萊瑉銀行 (Grameen Bank) 共同獲得了 2006 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尤諾斯的獲獎具有特別的義意,不在於他是孟加拉、這個全世界最貧窮國度裡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而在於他所創立的銀行,開發出「微型信貸」(“ micro-credit ”)的觀念, 進而發展成一套成功模式,被複製到 100 多個國家,有 250 多個機構依照這套模式運作,在全世界反貧困事業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尤諾斯在 1976 年創辦的格萊瑉銀行,讓貧民也能有融資管道。他的「微額信貸」計畫服務對象,是那些窮到無法提供擔保品、不可能向傳統銀行取得資金的農村婦女,提供他們非常小額的貸款來做豢養家畜或編織草蓆等小生意。

那一年,他自掏腰包,拿出 27 美元借給村子裡 42 個製作竹凳子的農婦。憑著這一點點的小錢,她們就能夠購買原料,從而做起生意;她們就可以擺脫了那揮之不去、周而復始、無窮無盡的──負債 / 還款的貧窮困境。

如今,經過了 30 年的發展,格萊瑉銀行已經向 240 萬個孟加拉農村家庭提供了 57 億美元的貸款;占孟加拉國內生產毛額 1 %強。 650 多萬名借款人中, 96% 是女性;還款率達 98.85% 。

作為一位成功的銀行家,尤諾斯的成就在於擺脫了傳統銀行只重擔保品的觀念, 落實了授信的五大原則── 5P 。

銀行對企業的放款其實只有兩種:一種是客戶有錢,只是現在沒有。銀行的貸款,主要在填補這段時間差,叫做短期放款、周轉金放款、循環性放款。額度原則上可以循環動用,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銀行審查放款的基本條件,不在於擔保品多寡,而在於資金的用途和還款的來源。

銀行對於客戶的放款,還有一種,是現在沒有錢,將來也沒有。不過,有一個非常好的計畫,假如能夠由銀行貸予資金,把計畫實現,就可以有還款的來源。這叫長期放款、計劃性放款、資本性放款。銀行放款審查的重點是計畫的可行性。

銀行不是當舖,不可以純以擔保品取向。銀行的授信應該落實所謂〈 5P 原則〉。 5P ,就是一、借款人( Person ),借款人的債信不良、經營不善,當然不是好的借款對象;二、借款用途 ( purpose ),錢用於何處?是進原料?付工資?增廠房?千萬不可以以短制長,或移作他用。三、還款來源( payment ), 周轉金的貸款需要具自償性,還款來源在那裏?客票?信用狀?還是有其他類似可以確定還款來源的資料。

經過了對於借款人、借款用途、還款來源的三重考慮,心裡面還是有點虛虛的:借款人的債信未必讓人放心;還款來源不是那麼確實;借款用途無法確實掌握;那麼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四、擔保品 (protection) 作為補充。擔保品英文叫 collateral ,就是補充的意思;補充單純信用的不足。

也許是出於無知,不過我寧願相信那是因為懶惰,我們的銀行授信只會針對擔保品的有無十足思量。而提得出擔保品的人,往往都是有錢人;其結果就是眼前的景象:收受普羅大眾儲蓄的銀行,只會錦上添花, 專為有錢人服務。

金融主管、媒體和輿論, 對於一旦發生的金融弊案,往往不求甚解,萬方無罪、罪在超貸。超貸和掏空幾乎成了同位語,十手所指、眾口鑠金,成了十惡不赦。是耶?非耶?能不令人三思。

( 經濟日報‧ 2007/3/7 . A12 版 )


讀者一定會問,還有1P呢?

5P的最後一P: Perspective 授信展望(獲利的評估). 

    (一)借款戶(People 

    1.
責任感:借款戶主要負責人與其家庭、教育、社會背景、行業關係徵信及訴訟資料、評估品格(誠實信用)及其責任感。

    2.
經營成效:以企業的獲利能力(特別是營業利益)衡量經營能力;主持人或重要幹部有無具備足夠的經驗及專業知識;對繼位經營者的培植情形及行業未來的企劃作業。

    3.
與銀行往來的情形:有無不誠實或信用欠佳記錄;與銀行來往是否均衡;有無以合作態度提供徵信資料。

    
二)資金用途(Purpose資金啟用計劃是否合法、合理、合情。

    
(三)還款來源(Payment還款來源是確保授信債權本利回收的前提要件。分析借款人償還授信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評估信用的核心。 

    (四)債權保證(Protection 

    1.
內部保證,指銀行與借款人之間的直接保證關係。

    2.
外部保障,指由第三者對銀行承擔借款人的信用責任而言,連帶保證而言。

    
(五)授信展望(Perspective指借款人行業的前途及借款人本身將來的發展及風險與利益的衡量做出分析與決定。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自訂分類: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