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斷輪轉,很多事情不斷發生。
忙起來時,努力在生活的縫隙裡提醒自己好好吃飯睡覺運動,
就會騰不出時間來打打網誌。
※
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要跟孜孜說再見了。
雖然他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喜歡,
但是有一個最致命的點:他根本不愛我。
他只是喜歡有個女生陪伴在身邊而已,
現在他愛的人是另外一個女生;
而那個女生,恰巧就像四年前、我剛認識他時的樣子。
我跟他說,我已經脫離了那個階段了,而你仍然停留在原地。
就看他什麼時候要放棄被那個女生玩。
他被那個女生玩得團團轉也開心,面對我、他是充滿愧疚與壓力。
(我以前也是常常去酒吧,釣釣男人、調調情、純粹玩樂開心)
我嘆氣,他說他三十歲想結婚、想定下來,根本只是藉口。
他不愛現在的我,就只是這樣而已。
我改變了、成長了,他仍然是原來的那個他
他仍然喜歡原來的那個、把釣男人當成娛樂的那種女生。
對於這樣的人,我也只能放手讓他去吧。
所以說,外在條件真的只是感情的部分而已,
誰說人美、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又幽默的人,就可以找到相襯的另一半呢?
管你是不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女人,不愛就是不愛。
※
今天特意約了父親一起出來見面用餐。
在言談間,我感受到了很深很深的父愛,充滿憂思的那種。
擔心我未來生活的狀況、擔心我的手足會欺負我,
想要盡量用自己所有的資源、助我一臂之力、過上美好人生。
可惜我就是偏偏往他保護傘觸及不到的地方跑(笑)
我忽然回想起自己一路成長以來與父親的關係,
儘管沒有「今是昨非」的頓悟感,但也看明白了一些。
以前的我真的很鑽牛角尖(笑),所以真的很不願意跟那些「家人」靠近。
他們只帶給我深深的痛苦與憂鬱。
而現在的我,之所以回過頭去開始慢慢建立與家人的關係,
不是因為這段關係不再令我痛苦、而是隨著年歲增長,
開始知道要怎麼去面對不喜歡的人事物、
開始知道有些事情,總是該面對與處理。
所以耐著性子、回過頭去、一點一滴慢慢地去面對,
重新學習與定義「家人」還有「家」。
這種感覺,就好像《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一樣,
從學校畢業之後,在社會染缸中載浮載沉時,意外的又牽起與人生導師的緣分。
於是又開始回去請教、學習。
我在社會打滾過幾年,心思愈趨成熟,
開始可以回頭去面對家庭關係;
然後向父親約碰面、聊聊人生。
如果今天是第一課的話,
主題也許是:人生是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性的發展。
父親眼光很遠、未雨綢繆是他一生的習慣,
他把人生描繪得像階梯,每個階段都該有每個階段該做的事與該完成的功課。
一步一步、踏實的拾階而上,人生也才會慢慢地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首先要投資房地產。然後要獨立,手足不確定性太高。
父親做機械不是因為喜歡或興趣,而是「生存」。
這個時代,願意老老實實學技術的人太少,
所以願意學習技術的人,其實生活不會太差。
我若是要做網路,就要老老實實的把基本功紮好,
網頁前端語法至少要懂。
這個年代,社會階級往下掉落其實很簡單、也很快,就像那些親戚一樣。
可是往上爬,卻是越來越困難。
所以父親才想要在有生之年、在他懂得範圍領域、幫助我跳更高、
甚至帶領我學會飛翔。
※
梢兒有點累了,雖然腦子感覺還有很多話沒說。
今天經期來,又去運動,腹部悶痛著,時間又晚了。
我總是想要測測自己的極限在哪裡,然後又不斷抱怨自己好累(笑)
「我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嗎?」
我來台北之後,常常這樣問我自己。
都柏林雖然不喜歡,但是可以習慣;
牛津一點都不喜歡、也不想要習慣;
台北雖然各種機會多,但是總感覺孤單。
果然還是最喜歡台中。
希望自己可以趕快度過這段修練期。
Sun.09th.Aug.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