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銀併台新金之爭/財政部聯合小股東,大勝台新金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2998
2014-12-10 Web only 作者:刁曼蓬
12月8日財政部與台新金控為彰銀董事會席次之爭,代表官股的財政部以6:3的席次大獲全勝,(四席董事、二席獨立董事;台新金控二席董事、一席獨立董事),扭轉9年來由台新金掌經營權的局面。
雙方爭執的焦點在於台新金合併彰銀。去年傳出台新金董事會提出台新銀行與彰銀以淨值換股合併議案,據此比例換算﹐台新金控掌控彰銀的股權將超過60%。10年前世華與台北市銀行的慘痛經驗,所造成的公庫損失、輿論的針砭,歷歷眼前。其中最受爭議的包括彰銀龐大的房舍與土地資產,未曾辦理重估(以彰銀現於中山北路的總部,帳面價值僅6億元)。加以近年監察院對二次金改的調查,啟動公股的覺醒。對公股管理的財政部皆產生積極作為正面的動能。
財政部長張盛和一反長久以來技術官僚低調的作風,多次以堅定的態度正面宣示保衛公股利益。直到選前一刻,兩大仍相持不下,雙方決以委託書分高下。
反對公股銀行財團化
12月8日的選舉結果全盤推翻上述局面,在選前週末財政部公股管理小組等全體動員沙盤推演至深夜。從來未能成功爭取委託書的官股,本想取得兩席獨立董事,竟意外大獲全勝。股權約為20%泛官股,委託書加總得票率高達48%,竟高出股權近23%的台新金得票率42%。委託書成功收購最是關鍵,反映螞蟻雄兵的小股東拒絕彰銀「財團化」被台新金合併。
*
股東會現場即有小股東發言表示,彰銀若遭台新金合併,賺的錢將到私人口袋。但若是由公股主導,賺的錢會到政府口袋。「因為,財政部長若放到自己的口袋,會被抓去關。」
一位當年高考進入彰銀、服務達30年的高階主管指出,依法行政與金融專業法令遵循為公股銀行的特性,與民營財團銀行負責人意志為先、以利潤為導向的經營風格迥然有異。「企業融資是彰銀的核心,雖然利差小,但對經濟發展有益;不似民間財團市場導向追逐高利,」他舉例,公股銀行對信用卡多視為支付工具,對財務認識不足的年輕族群向來不為業務對象。與民間財團銀行視信用卡為信用工具(利息高達18%)為擴張業務主軸的政策有別。以過去9年的經驗看來,「組織文化不同,兩相合併,謀和期漫長且受傷慘重。」
前兩個案例中顯示被併購公股行庫員工的遭遇──大量的資遣、以及企業文化磨合期間所付之代價,也造成普遍的反彈。前所為見熱烈的場面不是來自台新銀,而是一反常態來自各個泛官股銀行行員。「差一點就是我們,」一家傳言曾遭台新金青睞的公營行庫行員表示。
公股金融機構為公共財
*
由於銀行業資金來自收受大眾存款,以及其高度槓桿創造信用的特性(8%資本適足率、可以創造12.5倍的信用),以為高度監理的行業。其釋股的過程不能以價格為唯一取決考量,尤其應以經營者的適格性做取決。一位政府首長憂心忡忡的說。
他指出,公營行庫具有公共財的性質,涉及社會價值,利潤追求非唯一目的。以台灣發展經驗觀之,當市場失靈、公營行庫經常扮演矯正、輔助的平衡器。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2008年台新金控出現財務危機,即是行政院伸出援手,經由中華郵政轉存700億元渡過難關。台灣金融資產的積累來自兩項:長期正確的經濟發展策略,全體國民辛勤的成果。換言之,公股銀行的代表人雖為政府,其實真正的所有權為國家。
【延伸閱讀】
吳東亮豪賭三六五億 值不值得?
***
金管會呼籲:台新金、財部和諧共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912394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2014.12.11 03:46 pm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午表示,依金控法、銀行法規定,台新金已不具彰銀經營控制者的資格,最慢今天金管會將要求台新金說明彰銀22.55%股權處理方案,原則上,將會比照中信金持兆豐及兆豐持台企銀當初的釋股原則辦理,但台新金148億元的投資損失,仍需在今年12月底前「一次認列」。
曾銘宗表示,金管會不會立即要求台新金全數釋出彰銀22.5%,約17億的股份,但必須是台新金先提出處理辦法,金管會必要情況下會給予協助。
但因目前台新金已正式提告財政部,立委林德福擔心,台新金雖只提民事訴訟求償,但若事後台新金也提出刑事訴訟時,若財政部敗訴,是否會有罰金由全民埋單、及財長入獄的可能性。屆時金管會要幫誰?曾銘宗表示,他仍希望台新金和財政部雙方,能再溝通和諧共治為前提,以全體股東最大利益,不要對股市帶來太大衝擊。
對於台新金提出民事損害賠償,曾銘宗表示,中華民國國民都有提出訴訟的資格,他予以尊重。只要不涉及金融管理法外的,有需助時金管會一定會提出看法。但他擔心官司拖久,對對公司股價、公司營運和公司穩定後續發展有影響,盼雙方不要僵太久。
【2014/12/1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曾銘宗:金管會將要求台新金限期釋股17.8億股彰銀
https://tw.finance.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41211/%E6%9B%BE%E9%8A%98%E5%AE%97-%E9%87%91%E7%AE%A1%E6%9C%83%E5%B0%87%E8%A6%81%E6%B1%82%E5%8F%B0%E6%96%B0%E9%87%91%E9%99%90%E6%9C%9F%E9%87%8B%E8%82%A117-8%E5%84%84%E8%82%A1%E5%BD%B0%E9%8A%80-040022100.html
2014/12/11 12:00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台新金 (2887) 持有彰銀 (2801) 股權22.55%,由於台新金痛失彰銀經營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今(11)日於立法院財委會表示,金管會最慢今天會發文給台新金控限期要求台新金釋股17.8億股。
曾銘宗表示,金管會持續關注台新金、彰銀案的後續處理進度,金管會希望金融機構能穩定發展,銀行大股東之間也要和諧,才有助於金融機構穩定。
曾銘宗進一步表示,金管會最慢今天會發文給台新金控,可能會按照過去案例,即限期要求中信金釋股兆豐金、兆豐金釋股台企銀2案,也限期要求台新金釋出彰銀的17.8億股。
不過,曾銘宗強調,金管會一定會先確認台新金控的本意,並給台新金一個合理時間,希望釋股時,不要造成股市太大衝擊。
***
彰銀爭奪戰:贏得一役,輸了一戰?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23023.shtml
【經濟日報╱社論】
2014.12.11 02:07 am
彰化銀行董事會日前改選,身為第二大股東的財政部,傾其所能掌握及影響的資源,透過爭奪委託書、精準配票取得三分之二董事席位;而原先最大股東台新金控則從原本有過半董事席位,變成喪失對彰銀的控制力,面臨須承認溢價購買彰銀股票的148億損失。
單純從本次董事會改選,財政部算是贏得漂亮一役;但是台新金以九年前標得彰銀股權,財政部有允諾得標人可取得彰銀董事會過半席次及經營管理權為由,認為財政部公然撕毀與民營企業的書面協議,向台北地方法院對財政部提告,希望藉由法律途徑,恢復對彰銀經營權,也對財政部提出賠償100億元請求。
本次彰銀董事會改選,財政部號召公股行庫及公營機構購入彰銀股份、委請15家券商代為徵求委託書,再加上精準配票,大敗台新金。財政部採取各種手段與窮其影響力,取得其他股東委託書、讓外資放棄投票,可說是「比市場派還市場派」,已成為「公權力」在控制權爭奪的經典案例,引發「裁判兼球員」的批評。由於兩大股東對簿公堂,彰銀控制權問題又要繼續拖三年,而且兩大股東在董事會難再和諧,對彰銀的經營與外部股東影響很大,因此前行政院長陳冲評論此案帶來「國家信譽受傷、投資人何辜,彰銀的未來怎麼辦」的疑慮。
九年前,彰銀因要打銷巨額呆帳,導致資本不足,而對外增資募集資金。當時,台新金以每股26.12元、溢價40%,取得22.5%股權,投資總額為365億元,對彰銀打銷呆帳有所幫助。相對地,財政部與相關官股的持股降為約18%。每三年彰銀的董事會改選,台新金控與財政部二大股東都要為董事席位分配而協商,過去維持台新金獲得過半董事席位、指派彰銀董事長,財政部派任總經理,形成民股、公股共治的局面。
去年2月台新金董事會建請財政部支持由彰銀合併台新銀,但是財政部認為一旦合併案完成,財政部持有彰銀股權從原先具有「相對影響力」的持股,稀釋成類似純粹投資的持股。而台新金對彰銀持股,則從相對最大股東變成「絕對最大股東」。但財政部認為台新金未事先協商就送董事會,堅決反對,並聲明此案如予同意將嚴重違背大眾利益。自此事件後,大大衝擊財政部與台新金之間的互信。今年董事會改選,增加新的變數,因為金管會要求銀行的獨立董事須從原本二位增加至三位以上,藉以設立審計委員會,排擠彰銀二大股東的董事席次分配。由於審計委員會可審查併購案,兩大股東不僅要爭取審計委員會主導權,又不想減少一般董事席次;在雙方缺乏解決問題的誠意下,終於爆發以委託書爭奪經營權的戲碼。
九年前財政部發函同意支持所引進的金融機構,取得彰銀的經營權;而且之後的董事會改選皆讓台新金擁有過半董事席位,即使是2008年政黨輪替也沒改變。本次財政部取得彰銀三分之二董事席位,當然奪回彰銀的經營權,這已經違背當年的承諾,如果影響政府招商引資,將使國家信譽受傷。另一方面,本次兩大股東相爭,雖然財政部贏了,但是隨後兩日,不僅台新金股價共下跌7.1%,彰銀股價也下跌3.3%;兩個交易日兩家公司股票市值減少145億元,可說這兩家公司的全體股東是最大輸家,投資人還真無辜。
再者,彰銀未來何去何從?三年後兩大股東勢必又要腥風血雨的爭奪委託書,而這中間台新金控告財政部的訴訟程序,都會使彰銀的經營權紛爭變得更不穩定。目前財政部算是贏了一役,但是財政部、台新金可不要輸了彰銀健全經營之戰。
【2014/12/1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彰銀改選 公股大勝…台新提告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9118251.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郭幸宜、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4.12.09 04:27 am
彰銀臨時股東會昨(8)日改選董事,結果出乎意料,公股大獲全勝,拿下高達三分之二董事席次,擁有絕對主導權。彰銀經營權變天,最遲下周召開董事會推選董總人選,目前規劃由總經理張明道升任董座。至於總經理職位,將釋善意,預留下來與民股協商。
對此結果,台新金決定提告,要求恢復對彰銀的經營管理權,創下公股金融機構中「民告公」首例,訴訟結果會否讓彰銀經營權再度產生變化,備受關注。
公股大勝,但財政部昨天相當低調,次長吳當傑僅作出三點說明,首先強調公民和諧,會繼續朝此努力;他並感謝股東支持並尊重股東選擇;公股董事會與台新董事協商合作,謀求員工、股東及客戶權益共創三贏。
彰銀這次改選應選六席一般董事、三席獨董,財政部與台新金之前的協商,公股提出的主張是「二加二」(兩席一般董事、兩席獨董)」,台新金無法接受。
昨天投票結果,公股拿下「四加二」,合計六席,超乎原本公股配套規劃的「四加一」,連公股都感到不可思議。公股陣營分析,原因應是公股掌握的股權實力、配票策略成功。
昨日選舉結果,獨董部分由公股提名的梁國源、陳上程,與民股法人代表潘榮春出線,將共組審計委員會,並由票數最高的梁國源,出任審委會召集人。
至於普董方面,公股原提名的張明道、梁懷信與阮清華全數當選,還新增公股額外提名、前兆豐金法人代表彭英偉;民股則由陳淮舟與吳澄清兩人當選。
本屆改選之所以受矚目,主因新成立的審計委員會,將握有重大議案生殺大權,牽動公民股捍衛經營權的敏感神經,雙方選前歷經三次協商仍無共識。
昨日股東臨時會也通過「額定資本額從800億元提高至900億元」、「第24屆董事任期縮減為二年七個月」與「第24屆董事競業禁止限制」等議案。
據了解,昨天出席率高達九成,公股掌握的股數及委託書有45%,加上外資支持3%,合計48%,超過台新的42%。
公股團隊昨天向財長張盛和報告成果,功臣之一的公股董事梁懷信認為階段任務完成,當場請辭,但張盛和強烈慰留。
依規定須在15天內召開董事會選出新任董事長,由於彰銀原董監事昨天任期屆滿,財政部決定儘速在一周左右召開,依規定將由最高票當選的獨董梁國源出面召集董事會。對於台新提告,吳當傑回應,一切依法辦理。
台新金昨天下跌0.1元、收14.2元;彰銀上漲0.1元、收18元。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4/12/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彰銀改選董事 八成外資放棄投票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9118259.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郭幸宜/台北報導】
2014.12.09 04:27 am
本屆彰銀改選董事,公民股委託書徵求實力相當,各自握有約四成股權,占比約13%、牽動公民股勢力版圖的外資,基於誰也不得罪的原則,據悉,有高達八成選擇放棄投票。
公民股為了在此次改選中取得優勢,除積極拉攏第三大股東龍巖集團董事長李世聰,並徵求委託書,握有少數關鍵外資,也是雙方重點爭取的對象。據了解,昨日投票結果,多數外資採取「都不得罪」的態度,僅4%參與投票,其中台新金獲得2.5%外資股權支持、支持公股的僅1.5%。
相關人士分析,台新金過去與外資合作關係密切,在尋求外資支持上,自然較公股有優勢。
不過,相關人士認為,即便外資支持台新金,但在不與當地主管機關唱反調的原則下,最後不願表態,投票率因此偏低。
【2014/12/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勝利三人組 打漂亮一役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9118258.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4.12.09 09:38 am
彰銀昨天改選董事結果,公股大勝,改寫歷來委託書大戰公股不可能贏民股的歷史,主帥「玩真的」、王牌律師靈活戰術及動員證券界人脈,是公股致勝三關鍵。
這次彰銀改選董事,公股有把握會贏,但完全沒想到會大贏。過去公股跟民股爭奪董監席次,委託書徵求方面從未贏過,包括開發金、華南金都一樣。
這次改選,公股徵求到的委託書遠超過民股,令外界跌破眼鏡,也顯示這次公股是「玩真的」。
的確,這次改選,主帥財政部長張盛和立場堅定,戰略目標明確,是公股獲勝的首要關鍵。
其次,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在財政部次長任內找來的「王牌律師」公股董事梁懷信,在民間有多次爭戰經驗,這也是公股改選首次引進民股靈活戰術,功成防堵對手,配票成功。
公股穩住江山的第三關鍵是,財政部政次吳當傑動員過去在證券界的人脈,讓券商全力投入委託書徵求,國庫署長凌忠嫄奉命盯第三勢力龍巖李世聰持股,結果也沒讓張盛和失望。
***
喪失彰銀經營權 台新金擬告財部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9117499.shtml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2014.12.08 08:11 pm
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說,今天台新在彰銀董事會改選失利,彰銀已不再是台新金控的子公司,台新金控已喪失對彰銀的經營權,這是不爭的事實,台新已被逼到沒路可走。
饒世湛說,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知道改選結果很平靜,當然唯一會有一點驚訝,因為事先都不曉得財政部會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饒世湛說,台新一向強調在彰銀董事會中官民和諧共治,但財政部卻公然毀諾,台新非常遺憾且驚訝。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即時報導】
台新金在今日彰銀董事改選,僅取得二席普董及一席獨董。台新金晚上舉行記者會指出,已委請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及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向台北地方法院提起對財政部的民事訴訟。
台新金總經理饒世湛指出,財政部竟公然撕毀與民間企業的書面協議,首開政府以市場派之手段強奪民間合法經營權之惡例,對於政府的誠信與國際信譽,無異為重大打擊。
【中央社/台北8日電】
台新金控今天在彰化銀行董事改選大敗,僅取得2席一般董事、1席獨立董事,台新金發表聲明說,將委請律師提民事訴訟,將要求財政部依法賠償損失。
台新金堅持,財政部在2005年7月曾以公函承諾,彰銀經營管理權將移轉由得標人主導;彰銀改選董監事時,財政部同意支持得標人取得過半數董事及過半數監察人席次;得標人於取得彰銀現金增資股而成為彰銀最大股東的期間,財政部將不改變由最大股東主導彰銀經營權的策略;財政部計畫於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全部釋出公股。
台新金聲稱,財政部今年除了在彰銀股東臨時會前號召公股行庫及公營機構購入彰銀股份,還委請15家券商代為徵求委託書,導致台新金雖為彰銀最大股東,僅能當選2席一般董事及1席獨立董事,顯見財政部以公權力不當操作彰銀董事改選,背離誠信。
台新金表示,財政部的作為使台新金喪失彰銀的經營管理權,並造成鉅額損失,將委請律師提起民事訴訟,並對損失依法請求賠償。
【2014/12/08 聯合報】@ http://udn.com/
***
台新金喪失對彰銀經營權 須認列損失148億元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41208/%E5%8F%B0%E6%96%B0%E9%87%91%E5%96%AA%E5%A4%B1%E5%B0%8D%E5%BD%B0%E9%8A%80%E7%B6%93%E7%87%9F%E6%AC%8A-%E9%A0%88%E8%AA%8D%E5%88%97%E6%90%8D%E5%A4%B1148%E5%84%84%E5%85%83-125125802.html
2014/12/08 20:51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董事改選,台新金 (2887) 敗選喪失經營權,總經理饒世湛表示,被迫認列損失148億元,預期12月就會認列,在損益表呈現。
饒世湛表示,彰銀改選的選舉結果,在9席中,台新金最後僅取得「2董1獨」,使得彰銀已經不是台新金子公司,台新金也喪失對彰銀的經營權,公股以市場派手法強行奪取,台新金非常驚訝、也非常遺憾。
台新金累計1-10月稅後獲利138.6億元,不過,因為喪失對彰銀經營權,饒世湛表示,台新金將被迫認列損失148億元,預期12月財報就會認列,並在損益表呈現,但是是認列在台新金、而非台新銀行,對台新金影響很小,台新金資本適足率將從現在130%,掉到120%。
饒世湛強調,此認列和本業經營完全無關,台新金的體質仍很健全,盼股東持續支持台新金。
***
官逼民反!彰銀改選敗選 台新金「告官」提民事訴訟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41208/%E5%AE%98%E9%80%BC%E6%B0%91%E5%8F%8D-%E5%BD%B0%E9%8A%80%E6%94%B9%E9%81%B8%E6%95%97%E9%81%B8-%E5%8F%B0%E6%96%B0%E9%87%91-%E5%91%8A%E5%AE%98-%E6%8F%90%E6%B0%91%E4%BA%8B%E8%A8%B4%E8%A8%9F-120111869.html
2014/12/08 20:01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今(8)日董事改選,財政部公股在一般董事、獨立董事取得「雙過半」的大勝,因為政黨輪替而遭財政部不承認合約的「買主」台新金 (2887) 晚間召開記者會,正式決議「告官」,總經理饒世湛表示,財政部撕毀承諾、操縱彰銀董事改選,使得 台新金只能「官逼民反」尋求法律救濟,該金控已委請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及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共同代理該公司向台北地方法院對財政部提起民事訴訟。
饒世湛表示,彰銀改選的選舉結果,彰銀已經不是台新金子公司,台新金也喪失對彰銀的經營權,公股以市場派手法強行奪取,台新金非常驚訝、也非常遺憾, 台新金最後僅取得「2董1獨」,可能被迫認列損失148億元,預期12月就會認列,在損益表呈現,但是是認列在台新金、而非台新銀行,對台新金影響很小。 饒世湛強調,此認列和本業經營完全無關,台新金的體質仍很健全,盼股東持續支持台新金。
是否出脫彰銀持股?饒世湛表示,暫不考慮,擬先透過法律途徑,尋求財政部履約,而非片面撕毀承諾,因此,台新金暫時不會向金管會提出退場機制。
台新金表示,於民國94年間辦理「94年彰銀現金增資案」之公開招標,財政部當時身為彰銀最大股東,為協助彰銀引進策略性投資人,以改善彰銀財務結構並提高其經營績效,乃以94年7月5日公告及94年7月21日公函承諾:
(1)彰銀經營管理權將移轉由得標人主導;(2)彰銀改選董監事時,財政部同意支持得標人取得過半數董事及過半數監察人席次;(3)得標人於取得彰銀現金增資股而成為彰銀最大股東的期間,財政部將不改變由最大股東主導彰銀經營權的策略;(4)財政部計畫於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全部釋出公股。
基於財政部公函「移轉彰銀經營權予得標人」有關的數項重大承諾,台新金於94年7月22日經公開招標,以365.68億元的最高價,標得彰銀特別股且繳付該鉅額股款,並大幅改善彰銀之財務及績效。財政部於94年、97年及100年三屆改選彰銀董監時,亦均依94年之書面承諾,確實支持本公司取得彰銀過半數之董事及監察人。
不料,因為政黨輪替,財政部不再承認合約,台新金表示,此次彰銀董事改選前,財政部號召公股行庫及公營機構購入彰銀股份、委請15家券商代為徵求彰銀股東會委託書,以致台新金雖為彰銀最大股東,仍僅能當選2席普董及1席提名之獨董,顯見財政部以公權力不當操縱董事改選,民股實無力對抗。
饒世湛表示,由於台新金已喪失對彰銀的經營管理權,且已造成148億元的鉅額損失,為維護該公司全體20餘萬名股東的合法權益,台新金被迫「官逼民反」只能尋求法律救濟。
饒世湛進一步指出,台新金已委請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及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共同代理本公司向台北地方法院對財政部提起民事訴訟,以期藉由法院之公斷,促使財政部踐行94年之書面承諾,恢復該公司對彰銀之經營管理權。由於財政部之不當舉措造成本公司嚴重損失,該公司並將依法請求賠償。
***
台新金輸得只剩3張紙!彰銀改選 公股「雙過半」!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41208/%E5%8F%B0%E6%96%B0%E9%87%91%E8%BC%B8%E5%BE%97%E5%8F%AA%E5%89%A93%E5%BC%B5%E7%B4%99-%E5%BD%B0%E9%8A%80%E6%94%B9%E9%81%B8-%E5%85%AC%E8%82%A1-%E9%9B%99%E9%81%8E%E5%8D%8A-083203822.html
2014/12/08 16:32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今(8)日董事改選,會議冗長,馬拉松式地進行了超過7小時,由於台新金 (2887) 、公股肉搏戰,激出高出席率近9成,創歷屆新高。不僅如此,連董事改選時的監票人,都創下123人競爭登記5名監票員的激烈戰況。經過一番激戰, 公股在9席(6席普董+3席獨董)中拿下「雙過半+2」(4席普董席獨董)席次 ,台新金輸到只剩3張紙(合約、2張公函)。
彰銀董事改選大對決,兩大股東財政部、台新金控也派員全程盯場,股東會創下89.84%的新高出席率,竟然連董事改選時的監票人,都創下123人搶著登記監票的空前盛況,最後抽籤出5人監票,被抽中者宛如尾牙抽中大獎般尖叫激動,顯見選情熱烈。
同時,投票時間內,公股代表再度於場內高舉「支持公股,投票請問我」的牌子做最後的催票,更有公股代表要錄影,但台新金代表激烈阻擋,一度引發雙方人馬肢體推擠,選舉氣氛緊繃。
「重頭戲」 彰銀董事改選今天選出6席一般董事和3席獨立董事,並由3席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取代監察人。
選舉結果公股拿下「雙過半」席次,奪得4席一般董事加上2席獨董,台新金僅取得2席一般董事及1席獨董。當選名單:一般董事為張明道(財政部)、梁懷信(財政部)、阮清華(財政部)、陳淮舟(台新金法人代表)、吳澄清(台新金法人代表);獨立董事則是梁國源(財政部)、陳上程(財政部)、潘榮春(台新金法人代表)。
由於台新金董事與獨董都未過半,將無法與彰銀合編報表、需提列跌價損失超過140億元。此外,台新金一旦無法將彰銀納為子公司,恐面臨出脫彰銀持股。
彰銀股東會已經通過公司章程修訂案及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修正案,彰銀股東會決議,提高額定資本額至新台幣900億元,並將第24屆董事任期修正為2年7個月,第25屆起董事任期回復至3年。
***
甩彰銀包袱 台新金短空長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08000332-260102
2014年12月08日 04:10
黃琮淵/新聞分析
彰銀此次改選,官民股關係幾近破裂,以財政部挾國家資源之優勢,台新金若是敗選,其實也不意外。衝擊固然有,但換個角度想,擺脫了9年要併卻併不成的「如鯁在喉」,或許對台新金是最大轉機。
「時空背景」4個字,足以概括雙方為何各有堅持。彰銀標售時確實體質差、台新金確實也散盡家財救活彰銀,但政府卻也在金融海嘯時拉台新金一把,再加上二次金改疑慮籠罩,雙方確實都很難回到當年。
台新金難忘初衷,是著眼於合併彰銀,資產規模大增,將是國銀一方之霸。但當Nokia都走入歷史,智慧型手機時代來臨,當國銀已經不再討論國內併購,轉向海外時,台新金也該檢討這初衷,還有沒有這麼美。
舉例說,當國內金控都在打亞洲盃、走向海外時,台新金迄今仍無法登陸,已被同業甩在後方;更何況因為投資彰銀卡關,財務壓力甚大,也導致當年錯失紐約人壽。再者,台新金到海外拓點時,一定會發生「彰銀已經有據點,為什麼台新金還要再來」的疑慮。
然這也不代表「放著」就沒事。彰銀此次股東臨時會要討論資本額提高,代表最快明年就要增資,若因改選僵持,無法增資,等於是將彰銀發展綁死。
斷了彰銀很痛、賣掉現賠140億元痛上加痛,但如看看中信金併東京之星銀行後,有148億元的廉價購買利益,還會這麼痛嗎?選輸未必真輸、長痛不如短痛,對台新金而言,或許是短空長多。
***
財部拚過半 台新金力保經營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08000330-260102
2014年12月08日 04:10
黃琮淵/台北報導
彰銀董事席次概況與影響
官民對戰的彰化銀行股東臨時會今日登場,將改選全數9席董事席次。財政部周末兩天加班開會,沙盤推演配票作法,除原本規劃穩拿的2董2獨董外,力拚再拿第3席一般董事,以達「實質過半」目標,倘若變天成真,彰銀將重回公股之手。
台新金自2005年入主彰銀之後,歷經三次董事改選,過去公民股多透過協商方式,和平分配董監席次,但因本屆需設立審計委員會,只要掌握3名獨董,就可決定重大議案、雙方合併走向,因而彼此對席次都不相讓、爭議持續擴大。
加上市場傳出公股想查詢彰銀股東名冊卻被台新金刁難,更讓雙方互信基礎完全瓦解,財政部長張盛和直接挑明「有開戰決心」,除動用資源徵求委託書,更罕見地向持股比重近3成的散戶喊話。
財政部火力全開,就連被視為關鍵第三勢力龍巖集團董座李世聰也轉向支持財政部,保守估計拿下超過4成股數,原「2董2獨董」的基本盤穩固,且因委託書徵求順利,財政部正思考如何精準配票,再攻1席。
券商主管指出,此次改選戰況膠著,讓配票的難度大幅提高,公股若只要拿2董2獨董「躺著選都有」,但要再多拿1到2席董事,恐得再配票上多做著墨,難度其實不小,然這牽動著彰銀經營權是否就此易主。
倘若公股拿下3董2獨董共5席,占彰銀總董事席次9席過半,台新金將失去彰銀控制權,首當其衝是無法編列合併報表,且彰銀持股得認列超過140億元損失或限期出售,對台新金財務及股價將是難以承受之重。
面對財政部進逼,台新金軟硬兼施回擊,上周五發函給財政部,要求落實2005年函,應支持台新金當選5席一般董事,否則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這是公民股紛擾多年來,台新金首度白紙黑字揚言不排除提告。
台新金總經理饒世湛表示,仍會與公股尋求協商機會,到最後關頭都不會放棄。
市場人士分析,台新金轉向棄守獨董、力保過半5席,是相當大的讓步,講直接點是「重大議案全由財政部說了算,但好歹面子(董事過半)要留給台新」,顯見壓力不小,更讓今日登場的彰銀改選大戰受到關注。
***
彰銀今改選 財部握45%股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08000040-260202
2014年12月08日 04:10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今日彰銀董事改選的可能結果及後續演變
彰銀董事全面改選今(8)日登場,由於官民僵局未解,直到昨天都無法協商,財部、台新金將直接以手中股權攤牌見真章!據了解,財政部此次委託書徵求結果「好得超乎預期」,包括外資持股部份,已握有彰銀45%股權,有望一舉翻盤台新金掌握彰銀股權過半情勢。
昨天改選前夕,財部已祭出最新戰略,今天現場增加一般董事應選名額由3席增至5席,公股陣營總應選名額增至8席,以此牽制台新金在一般及獨立董事的配票。
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在最後委託書徵求階段,透過龍頭券商元大證鼎力相助,以及關鍵第三勢力李世聰的支持:「已掌握超過4成股權,若再加上外資持股約有45%!」持股實力與台新金在伯仲之間,使得配票靈活度更高,除了財政部原訂的「一般、獨董各2席」目標之外,財政部可望進一步取得3至4席一般董事,總席次增至5至6席,不僅過半甚至拿下三分之二席次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據此最新情勢,台新金此次改選之後,是否斷送經營主導權、董、總全由財部指派、是否無法編製彰銀合併報表、雙方後續法律爭訟的攻防,反而成為這場官民大戰最新的聚焦。據了解,財政部正與素有「王牌律師」稱號的公股董事梁懷信,商討後續法律戰因應對策,包括94年7月20日函令是否對之後歷次改選有拘束性等。
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10天前親赴財政部協商,當時雙方氣氛一度好轉,但上週在大選落幕之後卻越鬧越僵,台新金周三、周五兩度發文給財長張盛和,在財政部國庫署長凌忠嫄周三具名回覆:「94年令函並未提到要讓台新金董事席次『過半』的字眼」之後,台新金周五的來函,不僅未讓財部感到有任何退讓,知情人士透露,台新金在信函上,除了要求財政部「至少支持」台新金選上5席彰銀的一般董事之外,最後的結尾:「謹請財政部『查照會辦』為禱。」讓公股陣營覺得台新金態度更為強勢,雙方關係反而再度降到冰點。
市場矚目今日投票選舉之前,財部與台新金是否會展開最後協商?不過,據了解,由於財政部與民股協商席次分配:「不是口頭說了算」,還必須由財長張盛和簽下公文確認才能算數,因此協商可能性並不高。公股陣營也有所準備:「這不只是股權,也將是一場法律戰!」今日的官民對決,恐將是一場硬仗。
***
「董事過半」認定 彰銀改選後金管會處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E3%80%8C%E8%91%A3%E4%BA%8B%E9%81%8E%E5%8D%8A%E3%80%8D%E8%AA%8D%E5%AE%9A%20%E5%BD%B0%E9%8A%80%E6%94%B9%E9%81%B8%E5%BE%8C%E9%87%91%E7%AE%A1%E6%9C%83%E8%99%95%E7%90%86-9115917.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4.12.08 02:23 am
攸關這次彰銀改選的金控法「董事過半」認定,由於公民股未能達成共識,金管會堅持選後再說,選後金管會可能需出面「善後」的,還包括若台新金無法將彰銀納為子公司,台新金是進是退,也待金管會處理。
目前彰銀有七席一般董事、二席獨董,其中台新金有五席一般董事,目前是依金控法第4條「董事過半」規定,與彰銀編合併報表,「董事過半」認定則是依現行作法,分子扣除獨董、分母不扣。
這次改選,公民股一度卡在「董事過半」問題,協商難有共識,後來金管會銀行局基於雙方和諧考量,9月11日曾在記者會上說明,可提供新的計算方式解釋,也就是分母、分子都扣除獨董後,來計算「董事過半」。
但公民股重啟協商後,依舊無共識,為避免捲入,金管會決定選前不發函解釋。
外界推測,若選舉結果,出現銀行局曾說明過的計算方式,金管會可能有出面解套空間,但若選舉結果,連解釋空間都沒有時,台新金就難再跟彰銀編合併報表。
另外,如果選舉結果台新金無法將彰銀納為子公司,金管會也必須依金控法規定,要求台新金加碼彰銀持股達25%以上以納為子公司,或要求出脫彰銀持股退出。
【2014/12/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彰銀今改選 台新財部投票決勝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9115926.shtml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4.12.08 02:23 am
彰化銀行今(8)日改選董事,大股東台新金與財政部公股仍未能協商共識,雙方將直接投票見真章。
台新金在改選前夕強調,彰銀改選只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財政部對2005年當時的財政部公告與公函,是否仍會遵循,萬一今天選舉台新金一般董事低於五席,將先請會計師評估損失後,再行研擬依法求償事宜。
點選看大圖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新金在昨天晚間接近6時前公告重大訊息,說明台新金5日發函財政部,主要重申敦請財政部持續履行2005年由財政部所發出的公告及公函承諾,以利實現彰銀及彰銀全體股東的最大利益,該函件為回覆財政部國庫署長凌忠嫄3日公函。
台新金發言人、財務長林維俊昨天表示,依照法令定義,台新金必須一般董事取得五席,才算過半、有控制權,可依權益法認列彰銀獲利。
但若失去控制權,就須按一般投資認列損益,以台新金帳列持股彰銀成本每股26元多,相對彰銀市價18元多,等於每股投資損失約8元,概算台新金持股17.82億餘股,恐須認列投資損失逾140億元。
財政部則面臨能否保住現狀、維護公股權益的壓力,若選輸,以後在彰銀合併案上,財政部將喪失制衡權。新內閣今天上任,今天也是重新上任的財政部長張盛和最關鍵的一役。
對於財政部如果不支持台新金提名的五席一般董事,台新金不排除提告,財政部昨日重申,尊重股東的選擇。
財政部這兩天利用假日進行最後的沙盤推演,國庫署長凌忠嫄將到股東會現場坐鎮指揮。
昨天台新金仍尋求與財政部方面協商的機會,但沒得到正面回應,幕僚則是針對今天改選事宜召開戰鬥會議沙盤推演,直到晚餐時分後才解散。
林維俊指出,今天彰銀改選投票前,台新金都會把握機會和財政部對話,保留協商空間。
【2014/12/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
https://tw.stock.yahoo.com/q/h?s=2801
(主要抄錄媒體網址)
***
《金融》彰銀董事改選,吳東亮盼面議…張盛和婉拒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7/3/4skgb.html
2014/11/17 08:29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針對彰銀 (2801) 改選,財長張盛和昨天也再度重申公股有和的誠意,但如果和不了,也有戰的決心。
台新金 (2887) 董事長吳東亮上周寫了一封署名給財長張盛和的信,再度提出民國94年的公文,並且表示希望再談,但由於從信的內容看來,台新金堅持審計委員會主導權、席次過半都要雙拿的立場並未轉變,因此張盛和旋即以便箋回信給吳東亮,表明若對方真有協商的誠意再來談,否則就先不用碰面,顯見其堅守立場到底的決心。
財政部此次採取「三加三」的提名策略,重點將放在審計委員會的關鍵獨董席次掌握至少2席,另外一般董事,則以能拿下至少2席為目標。
公股人士表示,其實雙方最大的爭執點,是在審計委員會的主導權,而不是台新金的席次是否過半,但台新金一直向外資法人打出過半與否的悲情牌是「混淆重點」。
此外,台新金總經理饒世湛強調,還是希望能與公股達成協議,期盼財政部基於政府行政的信賴保護原則,履行2005年同意由民股取得董、監席次過半的承諾,回歸法治,確保彰銀及台新共40萬股東的合法權益。
饒世湛指出,由於當時的公函內容,同意由民股取得董、監席次過半的承諾,現在廢監察人改設審計委員會,應比照監察人席次辦理,一般董事及及獨董均由民股取得過半,才符合公函的精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呂清郎/台北報導)
***
《金融》彰銀委託書戰,公股拚了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7/3/4skg8.html
2014/11/17 08:2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彰銀 (2801) 委託書本周四寄發,第一金 (2892) 等公股金控將全面動員旗下客戶網羅委託書。據悉,彰銀總行已確定20日起,全面將委託書寄發給彰銀股東,繼先前加碼戰告一段落,各大公股金控火速展開第二階段作戰計畫,全面對旗下客戶展開總動員。
其中,第一金旗下第一金證券已在上周掌握,旗下客戶對彰銀持股狀況至少有5萬張,將全力出擊網羅客戶手上的委託書。
第一金在此次彰銀的董監改選之戰,可說扮演公股陣營重角,一方面是財部爭取外資法人支持的核心,另一方面也是加碼彰銀持股的主力。
在最後階段的委託書徵求戰,第一金也作好總動員的準備,第一金控董事長蔡慶年昨天受訪時表示,第一金控除了第一金證券旗下有25家分公司之外,銀行的證券櫃台還有136處,將全力網羅旗下客戶手上的彰銀委託書。
公股陣營估算,第一金證券、華南永昌證券、以及兆豐證券可說是公股體系裡最具規模的3家券商,合計三家公股券商體系裡,約有10~15萬張的彰銀持股可以全力爭取。
第一金證券董事長林漢奇與總經理陳萬金對此均表示,對於第一金證券客戶所持有的5萬多張彰銀的股票,除了將積極打電話,對於大戶更會親自登門拜訪,爭取支持。
財政部在最後關鍵時刻,也已作好發動「總攻」的準備。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財政部除了委託龍頭券商元大證出面作為委託書徵求的總指揮,次長吳當傑上周也親自召集多家主力券商董事長開會,針對本周四與台新金就要正面交鋒的徵求戰進行演練。
相關人士表示,財政部已確定會「三管齊下」全面發動總攻擊,除了上周已經全面連繫外資保管機構,提出公股說帖請求支持,財政部將在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重點將放在爭取彰銀持股總比重將近3成的散戶股民支持」,希望能藉記者會向股民宣達財政部對參與彰銀改選的理念。(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彰銀董事改選/台新 早有非贏不可的打算
【經濟日報╱記者 邱金蘭】
2014.11.17 03:26 am
有了一年多前台新金強推彰銀合併案的不愉快經驗,這次彰銀改選,被視為彰銀合併案的前哨戰,公民股互不信任,讓雙方難再有協商空間。
這一戰,公股若守不住目前席次,改選之後,彰銀合併案動向,公股也難有任何左右力量,彰銀也等於拱手讓人。
彰銀公民共治多年,今年的董事改選卻非打不可,除了公股對台新欲推合併案有戒心之外,審計委員會的設立,也讓雙方少了協商的彈性空間。
半年多前,公股已發現依法須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問題,建議台新金把現有的九席董事提高,以擴大雙方談判空間,但台新堅持不提高席次。從此也可看出這次戰役,台新早有非贏不可的打算。
從上周公布的委託書徵求候選人名單可以看出,公股依舊「客氣」的在一般董事上尊重台新,只提名三席,反觀台新採足額提名,想要九席全拿,可看得出台新的強烈企圖心。
審計委員會為何如此重要?根據證交法的規定,台新金與彰銀若要合併,因為兩家機構係屬於利害關係人,合併案必須先送到審計委員會。
彰銀董事會已經通過,未來即將成立的審計委員會,將由三席獨立董事組成。三席獨董中只要有兩席同意,合併案就算獲得審計委員會通過。
審計委員會通過的合併案,送到董事會,只要一半以上的董事出席、而且出席的過半數同意,合併案就算通過。
如果審計委員會沒通過合併案,案子還是可以送到董事會,但是必須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出席、而且出席的過半數同意,董事會才算通過此案。
對台新來說,選後若要推合併案,不僅要掌握審計委員會過半席次,更要拿下三分之二總席次,才能穩贏;對公股來說,除了審計委員會搶過半,總席次也要拚超過三分之一,才有能力制衡台新。
【2014/11/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彰銀委託書大戰 金管會盯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E5%BD%B0%E9%8A%80%E5%A7%94%E8%A8%97%E6%9B%B8%E5%A4%A7%E6%88%B0%20%E9%87%91%E7%AE%A1%E6%9C%83%E7%9B%AF-9070457.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4.11.17 03:26 am
彰銀委託書戰況激烈,股東臨時會紀念品擬送平價保鮮盒,避開爭議。
本報系資料庫(註:摘錄略)
彰銀改選戰況激烈,金管會下令集保公司盯緊市場紀律,鎖定三大查核重點,包括委託書徵求通路商不得價購委託書,股務機構須中立及股務機構營業員不得徵求委託書等,一旦查獲不法將依法重罰,甚至撤銷相關業務資格。
財政部今(17)日也將由政務次長吳當傑召開記者會,呼籲公、民股共同打一場「乾淨」選戰。
彰銀下(12)月8日將召開臨時股東會進行改選,委託書徵求行動已在上周五開跑,攸關委託書徵求的股東會紀念品今日也將開始運送,雙方競爭激烈,公股陣營上周五聽到偷跑傳聞後,立即向集保檢舉。
對於這次彰銀改選大戰,金管會高層昨(16)日表示,會請集保公司嚴加查核,不論是委託書徵求、股務代理,一切都須依法辦理。
通常股東會旺季時,集保多會鎖定經營權爭奪激烈的上市櫃公司,展開重點查核,這次彰銀改選在12月8日,雖非股東會旺季,集保依舊秉持「不打烊」的精神,集中火力緊盯,不容許任何脫法行為。
據了解,未來查核主要有三大重點,第一是股務機構是否維持中立;第二,依規定股務機構的營業員不能徵求委託書,這部分也是查核重點;第三是,各個委託書徵求通路,過去常有價購委託書的傳聞,這次主管機關也將加強查核。
金管會高層表示,委託書的徵求必須符合法令規定,不論那一方,只要被查獲違規,不排除重罰,甚至取消股務代理或委託書徵求通路商的資格。
證券業者表示,在委託書徵求上,公股因作法沒有民股靈活,過去幾次在委託書徵求戰中,公股都相對吃虧。主管機關依法維護市場紀律,對參選雙方都公平。
依金管會規定,委託書徵求人及代為處理徵求事務者,在辦理委託書徵求過程,應確實依規定辦理,不得有價購委託書的情事,違規情事經查證屬實者,徵得的委託書表決權不計算外,金管會也將依法處罰。
這次彰銀改選將選出六席一般董事、三席獨立董事,並由三席獨董成立審計委員會,台新金與公股分別在上周,各自提出「六加三」、「三加三」的候選人名單。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4/11/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彰銀問題 台新金財部的3大羅生門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5/1/4sj1x.html
2014/11/15 14:41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4年11月15日電)彰化銀行 (2801) 問題至今延宕9年,今年又將選舉董監事,財政部與台新金控 (2887) 之間戰火一觸即發,事實上,雙方在認知上就有3大羅生門,難怪不易取得共識。
台新金在2005年以每股26.12元、總價新台幣365億元的高價標下彰銀特別股,當時引發外資狂拋台新金股票,在2009年更因為金融海嘯餘波蕩漾,台新金資本結構難以支撐,賣掉旗下金雞母台証證券,導致現在金控旗下仍以銀行獨大,新成立的台新證券市占遠遠落後。
羅生門一:2005年財政部公文。
台新金堅持,財政部應該遵守2005年公文的承諾,包括支持得標者取得過半董事席次、公股若擬出售任一購買人持股不得超過1%、最大股東主導彰銀經營、支持得標者在董事會中提案。
也就是說,台新金希望財政部支持台新金在彰銀董事會中的過半優勢,並支持台新金在彰銀中的經營權;只不過,在財政部的解讀中,至今台新金確實在彰銀董事會中占有過半多數,對彰銀的經營權不代表主導權,當初也未承諾台新金可以合併彰銀。
羅生門二:經營權不等於主導權。
當初財政部標售彰銀特別股,由於官方承諾得標者可以取得彰銀經營權,才吸引包括新加坡淡馬錫、富邦金控 (2881) 、兆豐金控 (2886) 進場競標,最後台新金以黑馬之姿高價搶標,就是看上未來合併彰銀、一舉擴張規模的可能性。
只不過,財政部堅持擁有經營權不等於主導權,也就是當初並沒承諾得標者可以合併彰銀;但就台新金理解,目前的彰銀屬於總經理制,台新金現在僅派任董事長,總經理由官股指定,也不等於擁有完整的經營權。
羅生門三:審計委員會是否涉及經營權。
台新金指出,財政部當初承諾支持台新金董監過半,現在彰銀要將監察人制度改為審計委員會,當然代表台新金要在審計委員會中過半,由於審計委員會成員多由獨董組成,在今年股東臨時會選出的6席一般董事、3席獨董中,台新金有權利要求在一般董事及獨董都過半。
財政部則認為,當初的公文指說「最近一次」的董事改選讓投資人取得過半董事席次,且之後的證券交易法修法廢除監察人,增設以獨立董事成立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是「功能性」的委員會,與經營權毫無關係。
財政部與台新金相爭至今,雙方都稱「對方把自己逼到牆角」,也都表示有與對方和談的誠意,只不過「備戰而不求戰」,無論是財政部或台新金在董事提名名單上都展現互不相讓的態勢,台新金也在10月底發函財政部約見面「喝咖啡」,若無共識,12月8日的股東會恐將烽火連天。
***
公股代表遭台新金羞辱罵「下三濫」?彰銀董座:子虛烏有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5/2/4sj03.html
2014/11/15 11:51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董事改選引發財政部公股與台新金 (2887) 的激烈角力戰,甚至傳出在彰銀日前董事會上,公股代表遭民股羞辱罵「下三濫」一事,對此,彰銀董事長也是台新金法人董事代表陳淮舟表示,絕無公股代表遭羞辱,純屬子虛烏有。
有媒體報導,財經高層官員私下轉述,公股被台新代表「極盡羞辱」,還被罵「下三濫」。陳淮舟表示,根據彰銀當日在彰銀股務代理機構凱基證券並無台新金控代表與會,亦絕無公股代表遭羞辱之情事,更無任何人口出「下三濫」之言論,該媒體報導內容與實情不符,純屬子虛烏有,特予嚴正澄清
陳淮舟說明事情原委,他說,彰銀監察人阮清華在11月12日上午11時由財政部代表陪同,攜帶正式公文至凱基證券表明為執行監督彰銀業務,依照公司法第218條行使監察權,要求凱基證券提供彰銀最新停止過戶日之股東名冊媒體光碟。
陳淮舟指出,基於公司法第218條規定,監察人監督公司業務之執行時,其行使監察權之對象應為彰銀本身,並不及於受彰銀委任之股務代理機構凱基證券。陳淮舟指出,惟因阮清華逕至凱基證券表明行使監察權,彰銀為使阮清華順利取得最新股東名冊媒體光碟,特別指派股務科科長及彰銀委任律師到場配合協助。
當日在場人員包括阮清華、財政部代表、彰銀股務科科長、彰銀委任律師及凱基證券股務代理部副總經理五位,協商過程平和,彼此以禮相待,絕無任何人出言不遜致有遭羞辱之情事發生。
陳淮舟也提到,彰銀基於保護全體股東個人資料之安全,請求阮清華簽立保密承諾書,承諾不得複製、重製或修改股東名冊之資料,或將股東資料交給任何第三人,然而阮清華表示不願簽署保密承諾書,經過在場人員充分溝通之後,阮清華同意簽署保密承諾書,並於取得彰銀最新停止過戶日之股東名冊媒體光碟後,隨即回到彰銀臺北大樓列席當日召開之董事會,並無報導所稱「讓公股代表枯等5小時」之情事。
另外一方面,對「凱基證提供台新金的股東名冊,是方便計算的EXCEL檔,給公股的卻是PDF檔,最後公股一再要求下,才同樣提供EXCEL檔。…」一事,陳淮舟也表示與事實完全不符。
陳淮舟進一步表示,因阮清華已簽立保密承諾書,承諾不複製、重製或修改股東名冊之資料,所以凱基證券擬提供PDF檔之股東名冊媒體光碟,惟遭阮清華拒絕,凱基證券遂提供EXCEL檔之股東名冊媒體光碟予阮清華。
陳淮舟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凱基證券僅提供股東名冊予阮清華,台新金控並未向彰銀或凱基證券申請提供股東名冊,當日於凱基證券現場亦無任何台新金控代表出席。
***
彰銀公股代表受辱? 沒的事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411140341-1.aspx
發稿時間:2014/11/14 19:07 最新更新:2014/11/14 19:07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4日電)彰化銀行今天發出聲明,鄭重澄清彰銀股務代理凱基證券絕無羞辱公股監察人,當場也無台新金控代表在場。
彰銀表示,公股監察人11月12日上午11時由財政部代表陪同,攜帶正式公文至凱基證表明,為監督彰銀業務執行,依公司法第218條行使監察權,要求凱基證提供彰銀最新停止過戶日股東名冊媒體光碟。
不過,彰銀認為,基於公司法第218條規定,監察人監督公司業務執行時,行使監察權對象應是彰銀本身,並不及於受彰銀委任的股務代理,彰銀為使公股監察人順利取得最新股東名冊媒體光碟,特別指派股務科科長及彰銀委任律師到場配合協助。
彰銀澄清,當日在場人員包括公股監察人、財政部代表、彰銀股務科科長、彰銀委任律師及凱基證股務代理部副總經理5位,絕無任何人出言不遜致有遭羞辱的情事。
彰銀指出,基於保護全體股東個人資料安全,當場請求公股監察人簽立保密承諾書,承諾不得複製、重製或修改股東名冊資料,或將股東資料交給任何第3人,但公股監察人不願簽署保密承諾書,經過在場人員充分溝通後,才同意簽署保密承諾書。
此外,彰銀也強調,凱基證僅提供股東名冊給公股監察人,台新金並未向彰銀或凱基證申請提供股東名冊。1031114
***
立委要求促凱基證提供彰銀股東確實名單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3/1/4sdfm.html
2014/11/13 12:35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14年11月13日電)國民黨立法委員費鴻泰今天質詢時表示,財政部官股與台新金 (2887) 爭取彰化銀行 (2801) 董事席次,承辦券商凱基證券提供兩份不同股東名冊,希望財政部硬起來。
財政部長張盛和今天在立法院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民股認為台新金控、彰化銀行不宜合併,就應該支持財政部主導的官股,讓官股在彰銀董事席次從現有的4席,擴增至5席、6席。
台新金控爭取與彰化銀行合併,但財政部主導官股反對合併,因此彰銀董事改選結果被視為合併案的前哨戰。
彰銀董事改選,官股與台新金控都徵求委託書,希望藉此取得較多席次;要順利徵求委託書,股東名冊格外重要。費鴻泰說,負責彰銀此次股東會董事改選的股務代理凱基證券,竟然不願提供真實的股東名冊給官股,財政部、金管會應該徹查。
財政部官員透露,雖然凱基證券提供彰銀股東名冊給官股,但缺少實體股票的老股東,名冊內容較提供台新金的少很多,不利委託書徵求。
***
把公股逼到牆角?台新金:握有彰銀經營權 並不完整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4/2/4sgcp.html
2014/11/14 10:00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董事改選激戰,財政部長張盛和昨(13)日表示台新金已握有彰銀經營權,現在進一步想取得獨董席次過半,是為合併做準備,要「台新金不能把公股逼到牆角」;對此,台新金 (2887) 發言人林維俊指出,彰銀年底改選是依法屆期改選,無關合併;彰銀是總經理制,而總經理由財政部指派,因此台新金的彰銀經營權,並不完整。
林維俊表示,彰銀12/8股東會是依法屆期改選董事,並沒有合併議題,與合併案無關。更何況合併程序尚需經董事會、股東會通過,而最後由金管會准駁。
而且彰銀是總經理制,而總經理目前是由財政部指派,故台新金控目前對彰銀的經營權是不完整的。
對於財政部強硬揚言「不和就戰」,林維俊強調,台新金於10月31日正式發文財政部,仍冀望官民雙方能繼續協商。台新金控僅是「卑微地」希望回歸94年公告、公文精神,請財政部依承諾支持台新於彰銀取得過半董事席次,監察人(獨立董事)過半。
另外,關於傳出凱基證券刁難提供彰銀股東名冊給官股,但卻提供易於統計的Excel檔案給台新金控一事,林維俊也喊冤,表示這根本是錯誤報導,台新金控根本沒有申請彰銀股東名冊,也沒有拿到任何型式檔案。
林維俊表示,依法監察人有權調閱公司各項帳冊資料的權利,據了解,彰銀官派監察人阮清華於今年6月6日、10月16日、11月12日已三次調閱股東名冊。
彰銀年底董事改選,台新金、財政部呈現互不退讓的激戰,在董事候選人提名名單上也都以足額提名應戰,台新金打出「6加3」,一般董事6人分別為:陳淮舟、吳澄清、林政憲、鄭家鐘、高志尚、王文猷,獨立董事3席為許兆慶、潘榮春、邱德彰;而財政部公股祭出「3加3」,一般董事3人為張明道、梁懷信、阮清華,獨立董事3席為梁國源、陳上程、朱浩民。
***
《金融股》彰銀董事改選,16券商挺政府徵委託書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4/3/4sfuo.html
2014/11/14 08:01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彰銀 (2801) 將於12月8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會中將進行董事改選。元大金 (2885) 旗下元大寶來證券受財政部及台灣銀行等公股委任,擔任該次股東會委託書無上限徵求人,昨日已依法完成委託書公開徵求人申報程序,即日起徵求彰銀本次股東臨時會委託書。本次徵得委託書所代表的選舉權,將全力支持財政部提名董事候選人財政部代表張明道、梁懷信及阮清華。
針對彰銀委託書徵求案,為增加對彰銀股東的服務、並提昇委託書徵求成效,元大寶來證券表示,除開放元大寶來證券全台分公司及股務代理部共163個營業據點,受理股東交付委託書外,同時複委任包括富邦、永豐金、群益金鼎、日盛、兆豐、華南永昌、玉山、第一金、臺銀、康和、宏遠、大眾、合庫、大慶、福邦等15家證券商,提供全台共計617多處徵求場所服務彰銀股東。
元大寶來證券指出,為使財政部所指派代表人能進入彰銀董事會,籲請支持財政部董事候選人的彰銀股東,將委託書交付元大寶來證券暨上述15家證券商所組成的委託書徵求團。
***
《金融》捲入彰銀董事改選戰火,凱基證:謹守中立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3/3/4sfoy.html
2014/11/14 07:50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針對被捲入官股及台新金 (2887) 在彰銀 (2801) 的董事改選戰火,凱基證券昨(13)日澄清,絕對謹守服務中立原則,強調最後送交台新金、財部的股東名冊都是Excel檔。
據指出,彰銀在台新金入主前,一直是由彰銀自辦股務,直到台新金入主後,民國97年才轉由大華證券辦理股務代理,去年大華、凱基證合併,才轉由凱基證負責。
凱基證表示,從接手彰銀股務代理後,一直保持中立原則,此次彰銀雖有董事改選,仍保持中立。
對於媒體報導,凱基證剛開始提供台新金的股東名冊,是方便計算的Excel檔,給公股為PDF檔,最後公股一再要求公平待遇下,才同樣提供Excel檔。凱基證喊冤強調,最後送出去的股東名冊都是Excel檔,且給的資料包括所有股東名冊,並未缺少。(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
《金融》凱基偏台新?金管會要求改善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3/3/4sfox.html
2014/11/14 07:49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彰銀 (2801) 改選董監事,財政部、台新金 (2887) 正式「開打」,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13)日表示,已要求彰銀及股務代理凱基證券,必須對所有股東、即財政部與台新金「一視同仁」,不可有差別待遇,金管會將監督所有過程,要求一切依法辦理。
證期局長吳裕群表示,先前傳出財政部向凱基證索取彰銀股東名冊,拿到的格式與台新金不同,已要求凱基證要一致處理,凱期證也已給財政部相同格式的股東名單。
曾銘宗昨天在立院公開以「Dilemma(困境)」,形容彰銀近年經營權不上不下、難以進退的窘境。他直言:「這幾年彰銀這樣,已讓一銀、華銀跑到前頭」,對金融機構發展有嚴重影響,而彰銀在三商銀排名已落後許多。
曾銘宗原本表示「政府是一體的」,但因為如立委曾巨威等要求金管會是監理機關,必須保持中立,因此曾銘宗表示,財政部應有勝算的把握,且強調這次操盤的財政部次長吳當傑,先前在金管會任內即對查察委託書徵求極有經驗,要各界對財政部有些信心。
曾銘宗說,財政部是公股管理、即大股東的角色,會去關心不要有第二大股東與其競爭,金管會則是站在金融產業發展角度,經營權若不穩定,如彰銀這樣空轉多年,讓一銀、華銀都已跑到前頭,三商銀差距愈來愈大,對金融發展來說並不合適。(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
《金融股》財部拚彰銀董事過半,台新金回應:盼信守2005年承諾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3/3/4sfov.html
2014/11/14 07:48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針對財長張盛和宣示拿下彰銀 (2801) 過半董事席次,台新金 (2887) 財務長林維俊昨強調,還是冀望官民雙方能繼續協商,台新金僅是卑微希望回歸2005年公告的公文精神,請財政部依承諾支持台新取得彰銀過半董事席次、獨立董事過半。
林維俊強調,彰銀12月8日股東臨時會是依法屆期改選董事,沒有合併議題,與合併案無關,何況合併程序還需經董事會、股東會通過,最後由金管會准駁。
林維俊表示,彰銀是採取總經理制,總經理目前由財政部指派,台新金對彰銀的經營權也是不完整,對張盛和昨天說法,台新金深表遺憾,但仍冀望官民能繼續協商。
針對股東名冊一事,林維俊表示,台新金目前也還沒有取得股東名冊,也沒有拿到任何型式檔案。另公股監察人在今年6月6日、10月16日、11月12日等3個時間都有去調閱名冊,12日彰銀董事會中,彰銀董事長陳准舟會議中詢間公股監察人,是否有查到不法情事,公股監察人也否認。
因應彰銀董事改選一般董事6席、獨立董事3席,台新金控繼提出獨立董事3席人選後,昨天董事會也通過6席一般董事提名名單,包括現任彰銀董事陳准舟、吳澄清、林政憲、鄭家鐘,另兩席董事提名名單為現任彰銀監察人高志尚、王文猷。
林維俊指出,為恐財部對台新金有所誤解,提出三點說明,一、台新金僅是卑微希望回歸2005年公告、公文精神,請財政部依承諾支持台新於彰銀取得過半董事席次,監察人(獨立董事)過半。
二、12月8日彰銀股東會是依法屆期改選董事,與合併案無關,更何況合併程序尚需經董事會、股東會通過,最後要由金管會准駁;三、彰銀是總經理制,總經理是由財政部指派,故台新金目前對彰銀的經營權是不完整的。(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
《各報要聞》彰銀董事改選,財部拚過半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3/3/4sfor.html
2014/11/14 07:46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針對彰化銀行 (2801) 12月8日董監改選,財政部昨(13)日正式對台新金控 (2887) 宣戰,強調要取得過半席次。財政部部長張盛和更公開呼籲,希望所有民股都投給財政部,讓財政部在彰銀的9席董事中,拿到5席、甚至6席董事,一舉解決彰銀長年來的問題。
彰銀12月8日股東臨時會將改選出6席一般董事、3席獨董,張盛和昨天向彰銀大股東台新金喊話,指財政部不但沒有要把彰銀併入台新金,這次更要結合所有民眾、民股,目標要直接搶下彰銀過半董事席次,解決長年問題。
張盛和指出,戰鼓已響,雖和平是眾人期盼,但若逼到牆角、讓和平絕望,財政部就會全面反攻,畢竟和平不是投降,「不和的話就是戰」,再難打、也要打到贏。
張盛和更直指,台新金一直拿2005年的公文說財政部違法,但他已經問過當初起草2005年公文的發函單位首長,並沒有要讓彰銀給任何單位併購,且民股若投給財政部,讓財政部取得5席、6席,完全不違反2005年公文精神,且現在時間、情況跟2005年完全不同,全都變了,希望台新金「認清事實」。
張盛和說,彰銀另一個大股東台新金,一直希望拿下獨立董事2席,但光是公股的實力,就有2席獨董,股權實力至少有22%,要談「和平」,是雙方雙贏、各退一步,而不是像台新金現在口頭上說官民和諧,但談了10多次後,還是要求經營權、董事席次全都給台新金,甚至還要讓彰銀併入台新金。
他說,台新金一直拿2005年的公文說財政部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但當年的函令是讓得標者取得經營權,是指董事及監察人,當年並無審計委員會,且審計委員會僅是功能性委員會,跟經營權並沒有任何關係。
張盛和表示,財政部2005年的公文也沒有承諾任何人可以把彰銀併入,當時是公開標售,有新加坡商淡馬錫集團、兆豐金、富邦金等來投標,承諾的是經營權,最後在2005年7月22日由台新金以每股26.12元得標,總價365.68億元,取得乙種特別股私募案,並沒有要讓彰銀給任何單位併購。
他昨天也一再強調,和平不到絕望,財政部都願意跟台新金談判,但這不是投降,而是要「雙方各退一步」。(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
台新金備戰 足額提名彰銀董事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3/1/4sewr.html
2014/11/13 18:56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4年11月13日電)台新金控 (2887) 今天召開董事會,確定提名彰化銀行 (2801) 董監改選一般董事名單,台新金決定提足6席一般董事名額,加上之前已提名3席獨立董事,這次採足額提名策略。
台新金財務長林維俊表示,仍希望在12月8日股東臨時會前,與財政部達成一般董事及獨立董事席次分配的默契。
彰銀股東臨時會將進行董事改選,包括6席一般董事及3席獨立董事,屆時也將成立審計委員會,成員由獨董擔任;台新金訴求在一般董事及獨立董事各取得4席、2席,財政部則堅持要在獨董席次中過半。
台新金提出的6席一般董事候選名單,以現任董事為主,包括陳淮舟、吳澄清、林政憲、鄭家鐘,原有的2席監察人高志尚、王文猷也轉戰一般董事,之前獨董候選名單則有許兆慶、潘榮春及邱德彰,身分包括律師、金融界人士及老彰銀員工。
不過,林維俊澄清,彰銀股務代理凱基證券並未刁難公股索取股東名冊,台新金也從來沒有向凱基證索取過股東名單,反倒是彰銀的公股監察人今年以來已調閱過3次名單,依規定,監察人調閱股東名單,目的在查違法失職之處,但在12日的彰銀董事會中,彰銀董事長陳淮舟詢問公股監察人是否查到不法,公股監察人予以否認。
***
《金融》彰銀通過6位獨董資格審查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3/3/4sbxn.html
2014/11/13 08:01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彰化銀行 (2801) 12日召開董事會,通過所有獨立董事審查,財政部、台新金控兩大股東各名3席獨董,合計6席獨董的資格都順利通過審查,12月8日股東臨時會將從中選出3席獨董,結果將牽動後續雙方布局。
昨天也敲定這次的公開徵求委託書相關事宜,徵求人要在股東臨時會的23日前,也就是本周五(11月14日),依規定檢附相關資料表送達彰銀,並副知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目前除了財政部、台新金、彰銀工會三方將徵求委託書,尚無其他徵求人表達將送件。
至於最新的股東持股比率,據悉,由於這次跟編撰年報無關,且這次牽涉選舉,相當敏感,因此預計這次的股東持股比重將不會公告。
此外,彰銀的大陸第二分行東莞分行也已經敲定將在下周三(19日)開幕,將由彰銀董事長陳淮舟領軍高階主管前往。
財政部這次提名的3席人選,除現任獨董梁國源、陳上程,第3席新面孔是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
台新金提名的3席獨董人選,則包含許兆慶、潘榮春、邱德彰,許兆慶為東海大學法學碩士,潘榮春為逢甲大學銀保系畢業,曾任凱威電子監察人及兆豐資產管理總經理,邱德彰為台中商專畢業,曾任彰銀監察人及台新銀行協理。
據悉,財政部積極盤點現有公股的持股比率已出爐,目前除了財政部的持股達12.19%不變,泛公股的第一銀行、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臺灣菸酒公司,以及其他公股銀行等加總後,公股實力已經超越20%,但還是小輸給台新金,因此後續重點還是在委託書徵求。(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
〈觀察〉彰銀董事改選 審計委員會席次 台新金、財政部陷角力
2014/11/11 19:50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的董監改選大戲,敲定明(12)日召開董事會,審查公、民股推出的各3席獨立董事資格,預估爭議不大。但由於彰銀原本的3席監察人,將改由審計委員會取代,而審計委員3席由3席獨立董事擔任,審計委員會又是公司重要決議的第一個把關單位,因此,台新金 (2887) 、財政部都提名滿3席獨立董事,力拚獨董「3搶2」的決心,顯示審計委員會過半席次陷入角力戰。
台新金為彰銀最大單一法人股東,彰銀原本是9席董事、3席監察人(台新一般董事占5席、監察人占1席);但彰銀12月8日股東臨時會董事改選,將改為選出6席一般董事、3席獨立董事,原本的3席監察人改由審計委員會取代,而審計委員3席就由董事會中的3席獨董擔任。
台新金財務長林維俊今天於法說會上秀出「台新金投資彰銀」大事紀的投影片,詳盡說明台新金投資彰銀始末,更揭示了財政部於民國94年7月5日公告以及7月21日的公文,內容允諾支持得標者取得過半董監席次。台新金所揭示的兩紙公文,均是民進黨執政時發布,當時的財政部長為林全。
林維俊強調,財政部不應該因為政黨輪替、首長更換就改變公告及公文的精神,公股應該依法行政、履行承諾義務,也就是公股應該「只賣出、不買進彰銀股票」。
台新金除了公開喊話表示「只是卑微地期盼財政部履行承諾,支持台新金取得過半席次。」
但談到彰銀審計委員會席次之爭,林維俊表示,現在彰銀的3席獨立董事有2名為公股代表,而屆時董事改選,3席獨立董事將擔任審計委員,基於「允諾支持得標者取得過半董監席次」的公文精神,台新金曾向財政部建議審計委員會擴增為4席,以讓公股、台新金各佔2席,但最後財政部並未接納,仍維持3席獨立董事席次。
林維俊坦言,「很無奈」,但表示中華民國是法治的國家,所以仍深信財政部會依法行政、信守承諾,共同維護台新金暨彰銀合計逾40萬名股東的權益。
據了解,財政部不放手,也擬在獨立董事席次上「3搶2」,台新金除了趕在彰銀明天董事會前大動作喊話,其實,台新金也早已進行「防守」,提名「提足」3席獨董名單,分別為許兆慶、潘榮春、邱德彰,也要力拚獨董「3搶2」。
不僅如此,據了解 ,台新金本周四董事會,也將討論提名一般董事候選名單,雖然目前台新金在彰銀坐擁5席董事,但台新金今日一再重申認為應該根據標售彰銀當時的董監事過半原則,所以,預期台新金可能會以提高提名名單,也就是以提足6名一般董事名額來因應,力求一般董事「6搶4」,以做為董監改選角力戰的防守。
彰銀董監事改為審計委員會,從台新金、財政部都提名滿3席獨立董事來看,雙方獨董「3搶2」的決心堅定,也意味審計委員會過半席次陷入角力戰。台新金積極希望取得審計委員會的主導權之外,另一層重要策略目的,審計委員會是公司重要決議的第一個把關單位,其重要性更甚於董事會,唯有審計委員席次過半,才可以先挾審計委員會優勢,把彰銀合併案送進董事會。
***
***
銀彈增援到 寶成集團3億元聯貸案今完成簽約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2/2/4sbo0.html
2014/11/12 21:10 鉅亨網 記者張欽發 台北
製鞋業及運動用品通路的寶成工業 (9904) 旗下的子公司寶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今日上午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與聯貸銀行團完成5年期3億美元的聯合授信案簽約,寶成工業董事長蔡其建、副董事長蔡乃峰及集團執行長蔡佩君均親自出席簽約典禮。
寶成工業表示,此一聯貸案的償還期間自首次動用日屆滿3.5年起,每半年為1期,分4期平均攤還,借款利率若以現行利率估計約年利率1.43-1.5%。
寶成工業指出,寶興投資為寶成工業100%轉投資的重要子公司,寶興投資公司主要從事海外鞋業之轉投資業務,寶成工業間接持有香港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HK-0551) 49.98%股權,其中透過寶興投資直接持有裕元工業48.93%股權。
寶成工業表示,此次聯貸資金用途為借新還舊及充實營運資金,參貸銀行包括台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彰化銀行 (2801) 、花旗(台灣)銀行、瑞穗銀行、日商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法商東方匯理銀行、星展銀行、玉山銀行、第一銀行、永豐銀行、新光銀行及中國輸出入銀行等國內外大型行庫。
***
〈觀察〉彰銀董事改選 審計委員會席次 台新金、財政部陷角力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1/2/4s8db.html
2014/11/11 19:50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的董監改選大戲,敲定明(12)日召開董事會,審查公、民股推出的各3席獨立董事資格,預估爭議不大。但由於彰銀原本的3席監察人,將改由審計委員會取代,而審計委員3席由3席獨立董事擔任,審計委員會又是公司重要決議的第一個把關單位,因此,台新金 (2887) 、財政部都提名滿3席獨立董事,力拚獨董「3搶2」的決心,顯示審計委員會過半席次陷入角力戰。
台新金為彰銀最大單一法人股東,彰銀原本是9席董事、3席監察人(台新一般董事占5席、監察人占1席);但彰銀12月8日股東臨時會董事改選,將改為選出6席一般董事、3席獨立董事,原本的3席監察人改由審計委員會取代,而審計委員3席就由董事會中的3席獨董擔任。
台新金財務長林維俊今天於法說會上秀出「台新金投資彰銀」大事紀的投影片,詳盡說明台新金投資彰銀始末,更揭示了財政部於民國94年7月5日公告以及7月21日的公文,內容允諾支持得標者取得過半董監席次。台新金所揭示的兩紙公文,均是民進黨執政時發布,當時的財政部長為林全。
林維俊強調,財政部不應該因為政黨輪替、首長更換就改變公告及公文的精神,公股應該依法行政、履行承諾義務,也就是公股應該「只賣出、不買進彰銀股票」。
台新金除了公開喊話表示「只是卑微地期盼財政部履行承諾,支持台新金取得過半席次。」
但談到彰銀審計委員會席次之爭,林維俊表示,現在彰銀的3席獨立董事有2名為公股代表,而屆時董事改選,3席獨立董事將擔任審計委員,基於「允諾支持得標者取得過半董監席次」的公文精神,台新金曾向財政部建議審計委員會擴增為4席,以讓公股、台新金各佔2席,但最後財政部並未接納,仍維持3席獨立董事席次。
林維俊坦言,「很無奈」,但表示中華民國是法治的國家,所以仍深信財政部會依法行政、信守承諾,共同維護台新金暨彰銀合計逾40萬名股東的權益。
據了解,財政部不放手,也擬在獨立董事席次上「3搶2」,台新金除了趕在彰銀明天董事會前大動作喊話,其實,台新金也早已進行「防守」,提名「提足」3席獨董名單,分別為許兆慶、潘榮春、邱德彰,也要力拚獨董「3搶2」。
不僅如此,據了解 ,台新金本周四董事會,也將討論提名一般董事候選名單,雖然目前台新金在彰銀坐擁5席董事,但台新金今日一再重申認為應該根據標售彰銀當時的董監事過半原則,所以,預期台新金可能會以提高提名名單,也就是以提足6名一般董事名額來因應,力求一般董事「6搶4」,以做為董監改選角力戰的防守。
彰銀董監事改為審計委員會,從台新金、財政部都提名滿3席獨立董事來看,雙方獨董「3搶2」的決心堅定,也意味審計委員會過半席次陷入角力戰。台新金積極希望取得審計委員會的主導權之外,另一層重要策略目的,審計委員會是公司重要決議的第一個把關單位,其重要性更甚於董事會,唯有審計委員席次過半,才可以先挾審計委員會優勢,把彰銀合併案送進董事會。
***
《金融》彰銀改選,財部盤點公股持股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1111/3/4s5tp.html
2014/11/11 08:03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彰化銀行 (2801) 股東臨時會的最後過戶日7日截止,財政部為維護公股權益,現在已經開始推出三招保衛戰,一是盤點現有公股的持股比,二是結盟盟友,包含民股、外資,三是委託書徵求。
財政部官員分析,上周已開始要求各公股機構回報持股比率,本周就能完成盤點,第一步就是要先確認自身股權,才能捍衛公股。
依照4月22日的前10大股東來看,台新金控持股比率達22.55%,財政部的持股達12.19%,但加上泛公股的實力,包含第一銀行的2.86%、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2.75%、臺灣菸酒公司1%,公股約有18.8%,即使加上近期各個泛公股的加碼,財政部預估,大概也在20%出頭,仍輸給台新金。
第二步是全方位找尋盟友,財政部認為,所有的民股,也是另一個大股東台新金接觸的對象,還是會有跑票的可能性,因此還是要持續努力,財政部也積接觸龍巖集團董事長李世聰及其他民股,外資部分則是發函請求支持。
第三步是徵求委託書,財政部指出,委託書徵求各憑本事,但一定要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財政部一定會緊盯有無價購情形。
彰銀的兩大股東席次,台新金爭取拿下「4席一般董事、2席獨立董事」,財政部則是希望拿下「2席一般董事、2席獨立董事」,兩者差距就在獨立董事的多寡,因此關鍵將是觀察獨立董事席次。(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