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別為我哭泣,富士康!
2010/05/28 17:44
瀏覽5,931
迴響30
推薦59
引用0

這張圖裡的女工有一對死魚眼睛,她的眼睛裡看不到靈魂、活力、快樂、希望,作者寫了篇諷刺富士康、其客戶、美國消費者的短文,題為「別為富士康員工哭泣」,附圖即這張:http://www.crunchgear.com/2010/05/20/dont-cry-for-the-workers-at-foxconn/

台灣的勞工團體真可愛!想搞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嗎?在為富士康員工哭泣嗎?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設在大陸,深圳那裡的廠區發生連環員工自殺事件,人家大陸勞動階級都沒動作,台灣這裡的勞工團體卻替他們打起抱不平來了!今天(2010/5/28),十來個台灣勞工團體跑到土城鴻海總部手拉白布條,大叫:資本家償命!生產線殺人!

抗議勞團賴香伶指出,「你賺那麼多利潤,請問你今天調薪20%,到底在收買人心,還是真的關注?13個年輕人背後,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走上自殺一途,你到底有沒有誠心懺悔」。有幾個資本家會真心懺悔?這些勞運人士真可愛透頂

真巧!筆者今早寫了下文(後來查尋網路,看到香港明報也稱富士康為精神血汗工廠):

古今中外資本家最荒謬、最自大的一個樣本:富士康在中國大陸雇用 80 多萬員工,深圳有三廠,現計 42 萬名員工,龍華廠最大,超過 25 萬名工人生活在佔地 2.3 平方公里的廠區,絕大多數為 80 後和 90 後的大陸一胎化年輕世代。

因此,光只龍華廠已足可匹敵台灣一個縣轄市,例如嘉義市。但它太同質化,太集中化,太軍事化,它等於中國大陸轄域裡頭的一個富士康「租借地」,美國記者形容它為郭台銘的紫禁城。這麼多「市民」在裡頭吃喝拉撒,卻沒有國法地方法可管,裡頭自成一系,以《郭語錄》為聖經,以郭台銘訂立的廠規為法律,以郭台銘任用的人員為「市政府」。

在裡頭,除了高階管理有車,不准汽機車進入,不准奔跑,只准吃準備挺好的富士康伙食,沒有小吃攤,沒有泡麵,到處都貼著郭語錄。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生活園區,縱然民工一進去大多生活在裡面,它不准媒體進入,不准閒人來訪,它不像咱們的學生或工人宿舍任由訪客來訪問。

從物質層面來說,它包吃包住包洗衣,薪資不錯,但從精神層面來說,所有物質提供都附帶禁忌和條件,在裡頭的人精神並不自由,所以它是精神血汗工廠。

富士康會說,我們任由你們來去,沒逼你們做什麼。癥結在此:

一方面提供在大陸就業環境下看似優渥的物質條件,讓心懷需要的民工趨之若鶩,另方面則限制全面生活自由,致使民工將這份工作看成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對這些年輕民工,造成心理學上的兩難衡突:走了沒更好的,不走必須忍受窒息感。

心理實驗使用白老鼠,你讓白老鼠走這路不通,走那路也不通,白老鼠會放棄停在原地,變遲滯呆純。以人類臨床病例來說,父母或其他權威形象對子女,假如一逕打罵,一逕虐待,孩子雖然產生心理偏差,卻比較不致變態發瘋。假使同時一手打罵,另手安撫,在孩子心裡產生無所適從的兩難矛盾,孩子比較容易發瘋。

筆者認為,假使這些案件並非他殺,那麼,富士康年輕民工被迫呆在郭台銘打造的精神血汗王國,或機械人集中營,想走卻無處可走,才會機械化地、蹦地跳樓自殺,也不留遺書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仇家。

冷眼看富士康建立這麼一個廿一世紀、只有在中國大陸才可能建立的機械人集中營,讓人很奇怪大陸政府怎麼可能容許它存在。

很簡單,它違反人道精神。

表面上,富士康不像傳統的血汗工廠(sweatshop),血汗工廠像這樣(維基圖片):1890年血汗工廠 

華爾街日報記者 JASON DEAN 在 2007/8/11 發表「郭台銘的紫禁城」一文,說鴻海這家全球最大代工,客戶包括蘋果的iPod和iPhone、惠普的個人電腦、摩特羅拉的手機、任天堂的Wii電玩遊戲機、諾基亞的手機零件、新力的PlayStation 2、戴爾的電腦零件等,在中國建立他的「紫禁城」,城內遍見郭語錄("Gou's Quotations"),高級員工必須背誦郭語錄;「將全球電子工業生產轉移到中國,沒有人比郭台銘做的更多」;「除了客戶,極少外人獲准涉足他的紫禁城,包括記者」。這位華爾街記者沒說郭台銘的紫禁城是血汗工廠,也沒提一年前的蘋果調查,他的唯一批評大概只有「龍華廠過份擁擠」。(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8677584137994489.html

蘋果公司為什麼要去調查深圳富士康是否血汗工廠呢?「始作俑者」是英國《星期日郵報》的女記者克勞迪亞約瑟夫(Claudia Joseph),她在2006/6/11發表篇題為《iPod之城》的報導,文中披露富士康深圳代工廠裡,給蘋果製造iPod的女工往往每天工作 15 個小時,所賺月薪卻只有 27 英鎊(約合人民幣 387 元)。文章一刊出,哇,國際人權組織就向蘋果公司施壓,蘋果只得展開調查。2006/8/18,蘋果公司發佈它對深圳富士康工廠的調查報告,說它發現富士康雖然並無強迫加班實情,但:

(一)工資結構複雜,明顯違反蘋果公司的供應商行為準則(《Supplier Code of Conduct》);
(二)富士康員工的加班時間超過了《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每週最高工作60小時、至少休息一天」的規定。

記得乃是英國《星期日郵報》2006/6/11的新聞報導引發蘋果去調查富士康嗎?鴻海當然氣炸了頭。其實,四天後,中國大陸的《第一財經日報》在 2006/6/15 刊出《富士康員工:機器罰你站12小時》一文,也揭示富士康工廠的內部員工超時加班及相關管理問題。

郭台銘曾公開表示鴻海將向英國《星期日郵報》提告,出人意表的是,富士康科技集團下屬獨資企業鴻富錦,在 2006/7/10,以名譽侵權糾紛為由,向《第一財經日報》編委翁寶索賠人民幣1000萬元,向記者王佑索賠人民幣2000萬元,並將兩人位於廣州、上海的住宅、一部汽車和銀行帳戶全部查封、凍結。根據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陳乃蔚律師表示,此案係新聞報導引起的名譽權糾紛案件,原告將記者個人列為被告的做法很少見。「由於記者是職務行為,一般都是將報社和報社記者列為被告,列記者個人就是為了整垮記者個人」。(http://biz.163.com/06/0827/19/2PIBHKSC00020QC3.html)

筆者很納悶為何媒體說鴻海在業界口碑很好,因為這裡有幾點很有趣!

(一)蘋果調查富士康,「禍因」實為英國報紙,郭台銘說告《星期日郵報》卻沒告,不告洋人報紙,反而去告中國報紙,是不是杮子揀軟的吃嘛。

(二)不,郭台銘沒告任何報紙,他去告「個人」。報社承擔力大,小記者承擔力小,而鴻海此案是中國歷來金額最大的索賠案件,小記者個人要承擔這麼大的告訴。

(三)不告組織告私人不夠,鴻海這大集團還去查封和凍結小記者及編輯的住宅、汽車、存款。

(四)中國大陸的法庭十分配合鴻海的要求,居然准許查封。這事若發生在英國,郭台銘若想告《星期日郵報》,根本一點勝訴的指望都沒有,更遑論申請查封和凍結了。

其實在2004年,鴻海也曾因一篇報導向臺北地方法院申請「假扣押」了臺灣《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的個人財產,更同時向其個人索賠 3000 萬元新臺幣。請注意:同樣地杮子挑軟的吃,也同樣地只告個人,不把報社同列被告。這起2004年事件如下:

http://biz.163.com/06/0827/22/2PIKEEER000220TV.html
2004年4月29日,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英代爾新平臺--嘉惠鴻海》報導見報。2004年5月,鴻海指曠文琪報導標題雖正面,但文章提及鴻海連接器報價達七美元,暗指產品價高質量有問題,損害公司營銷,使對手得以借機發動耳語打擊,讓鴻海損害商業利益達3000萬台幣,遂向臺北地方法院提供一千萬元擔保金,訴請「假扣押」文琪財產三千萬獲准。2004年6月曠文琪每月薪水被扣三分之一,名下財產亦無法處分,個人財務受到影響。2004年10月,曠文琪申請留職停薪三月。
  2004年11月30日,臺灣記協要求鴻海12月15日前撤回“假扣押”申請,否則,不排除尋求國際記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IFJ)協助,且不排除集結全球新聞同業,對鴻海海內外據點進行一連串示威抗議。 記協表示,郭台銘與媒體互動展現“強烈的個人風格”。除電子時報曾收過鴻海的律師函外,今週刊、壹週刊、經濟日報等媒體都曾因報導內容接過郭台銘親電的“嚴厲指正”。
  鴻海的做法,嚴重侵害新聞自由,明顯以財團經濟優勢欺淩記者,勢將造成新聞工作者未來報導工商企業新聞的寒蟬效應。
  鴻海對記者提出三千萬元“假扣押”,明顯不服比例,且“假扣押”後並未實際提出法律訴訟,“威嚇”記者之用意明顯,將對日後記者採訪鴻海及其它大企業產生不必要的壓力,此舉對新聞自由的打壓不言可喻。
  2004年12月16日,臺灣記者協會發起萬人連署活動,並透過國際記協等團體發函給包括戴爾、新力公司、諾基亞、惠普等鴻海客戶,提醒國際知名品牌慎選「代工廠商」,不要下單給漠視人權、打壓新聞自由的企業
  2004年12月18日,鴻海公司董事長郭台銘親自拜會工商時報,經過詳談溝通之後,決定收回「假扣押」的決定。2004年12月20日,鴻海與工商時報發表聲明,撤回「假扣押」。
  受理「假扣押」聲請案的臺北地方法院,無視企業財團與記者個人的不對等地位,違反比例原則同意鴻海的「假扣押」要求,委實令新聞界瞠目結舌。

注意到了沒有?我們台灣記者協會群策群力,為曠文琪奔走和發聲,這就是我們台灣的第四權。此外,我們台灣的法院和大陸的法院都同樣一付德性,在歐美,批准這類查封凍結或假扣押是難以想像的事情,難怪華爾街日報記者看到深圳富士康,管它叫「郭台銘的紫禁城」了。

回到咱們要不要為富士康的員工哭泣。

下頭是香港《明報》的文章(2010/5/26),寫得很好,標題為「富士康——物質豐腴企業 精神血汗工廠」。它說,富士康並非一般定義的血汗工廠,但是一些非人性化管理措施,可能與慘劇不斷有關。傳統血汗工廠的定義必須環境恐怖、工安危險、工時長、工資低,但富士康的廠區建設、工作環境、廠區宿舍都漂亮得像獨立洋房,幾幢幾層高的宿舍共享一個泳池,綠樹林蔭,民工居住的宿舍雖然密度較高,外表看似香港公寓,廠區內還設有上網中心、運動場、食肆、超市,設施齊全。在工資方面,據一名屬第一線流水作業的工人稱,初來時每月放假1天,工資900元人民幣,5月份改善待遇,變成每周放假1天,工資加到1100元,由早上8時工作到晚上8時(包括2小時用膳及2小時加班),工人認為與其他工廠相比,富士康的待遇已算不錯。

根據《明報》,非人性化方面:上班時不能說話,要找人頂班才能上廁;平日工作間除了單調的機器聲音,寂靜無聲;回到宿舍,因為公司安排同一單位的工友住在不同房間,致使工友互不熟稔,另外,早晚更不同,回到宿舍只見到其他人睡覺,不好意思打擾。它說,「富士康就工廠硬件建設和待遇而言,並非一般定義上的血汗工廠,但是管理上存在一些非人性化做法(例如,被指刻意不讓工友之間熟稔、基層管理人員粗暴、存在責難打罵等),富士康被視為精神上的『另類血汗工廠』,其性質屬於管理問題;另外,管理問題不排除與前線人員執行偏差有關,並非原則性問題,富士康只要肯調整,認真處理,應該可以認清問題真象和拿出解決辦法。」

《明報》還是很看好富士康的,它建議富士康摒棄「機械人管理」模式,還捧了郭台銘一句:「富士康的老闆郭台銘是台灣大商家,他做生意的手法和對待員工一貫口碑甚佳」。(引自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25/4/i7tv.html

下面說,富士康搞自殺專線沒用,宿舍漂亮卻冷漠殺人:

*富士康急聘心理醫生救命‧漂亮宿舍冷漠殺人(2010-05-23)
  富士康廠區設計現代化,但在員工眼中工廠圍牆是冰冷的。員工道出,每天在工場的時間可長達12小時,其間不准講話;回到宿舍,房友來自不同單位,因早晚班不同,“只看到其他人睡覺”,無人可訴心事,冷漠可能就是殺人兇手。

同部門不同宿 疑防工人串連:外界猜測富士康的做法是為了避免工人串連,但受訪員工難以證實。記者發現,富士康的管理為封閉式,四週被圍牆包圍,登高望去,一望無際盡是廠房和宿舍,園區東南西北四個出口均有保安把守,員工出入打卡,即使想帶朋友進入,亦不被容許。但在訪問中,員工很少怪罪富士康,對同事的死只認為:他們自己想不開。

管理層的說辭:自殺均是個別事件,以42萬員工計算,10人自殺比率不算高,流水線不准說話,是為防止員工出錯,因為工廠工人常常換人,宿舍一有空位就要讓新人入住,難以安排同一單位的人共宿。

學者意見:反映中國工業體制瘋狂

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指出,內地每年有200萬人自殺未遂,30萬人自殺身亡,自殺率為萬分之2.6;富士康的自殺率則為2.3左右,看似低於全國水平,“但這不是代表富士康很正常,而是反映了整個中國的畸形工業體制太瘋狂,還有更多比富士康還慘的工人”。周孝正表示,中國近代高速經濟增長建築在三大代價之上:過度消耗資源、嚴重的污染、欺凌式的剝削,他用後者形容中國工廠工人的生存狀態。“過去12年,他們工資平均只漲了68塊!怎麼跟得上通脹?”

記者發現,富士康的員工上班不能談話,同部門的員工不許住同一宿舍,朝夕相對卻形同陌路。周教授指出,“工廠用管理方法打散他們,為的是防止他們串聯,防止他們組織工會爭取權益。幾十萬80後工人都是同一年齡層,他們生活缺乏多樣性,精神麻木,思想容易崩潰,也就容易自殺了。”周教授說,這種封閉性的監獄式管理只是中國企業的冰山一角,“就連我去過的修腳甲院,員工放假都不讓出去,工廠就是一個大監獄,農民工就是奴隸”。

有份聯署的香港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潘毅也認為,富士康已經是內地對待工人比較好的企業,它向員工提供娛樂、圖書館、心理輔導,但這種剝削廉價勞動者的的工業模式,讓工人活得沒有尊嚴。潘毅說:“上一代農民工對農村還有依託,掙了錢就回老家起屋生活,但30年改革開放不斷向國民灌注城市發展價值,加上務農的生活水平與城市相距愈來愈遠,第二代80後、90後農民工已經沒有退路,他們接受了城市價值,卻得不到城市的尊重,政府沒有給他們住房、子女教育和醫療等配套,1000多元工資也不可能在城市生活。”

富士康式工人沒有將來

潘毅說,迷失在農村與城市狹縫中間的富士康式工人生活在沒有將來,沒有希望之中,年齡層也缺乏多樣性,沒有父母,沒有小孩,沒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蒼白,人際疏離,“他們容易自殺,也不關心別人的自殺,人性變得冷漠”。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7095

*此文問:大陸的公權力(警察)在哪裡?(2010-05-19)
這些死傷的員工,究竟和富士康有什麼關聯呢?我們從警方的公信力裏,得到的結論顯然是與富士康無關,都是他們員工自願的——自殺

然而事實上,在過往富士康員工死亡事件中,其實還有不少的疑點沒有解開,值得公眾睜大眼睛。比如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年僅19歲的馬向前在富士康深圳工廠生產線上死去,他的同在該廠上班的姐姐得知消息後,趕到工廠門口要求見其弟弟屍體並想進廠瞭解情況時,卻被廠方保安阻擋在門外,直到1月23日上午8:20,才被允許進入馬向前上班的地方察看死亡現場。當她見到死去的馬向前時,卻是用裹屍袋裝著,她打開屍袋後,只見馬向前鼻孔、口中有大量的血跡,胸部大面積瘀血,肋部也是瘀血斑斑,遍身已是傷痕累累,而且屍體明顯已被清洗過,馬向前上班時穿的衣服已不知去向。原來的馬向前的座位已被拆爛扔在另一角落的垃圾筒裏,拆除的座位上滿是血跡!地面有明顯被水沖洗的痕跡,還留有大量的血跡未來得及沖洗乾淨!馬向前的姐姐找到廠領導,只是被告知馬向前是猝死,並且屍體已運到殯儀館,其他則閉口不談。仔細看看這些細節,這還不夠詭異麽?

富士康這一系列離奇的墜樓案件,我們只有一個唯一的途徑的來瞭解真相:深圳員警,他們給出的真相是,這些員工自殺自殺再自殺所致。為什麼這些調查裏,從來沒有富士康員工的證詞的出現,沒有這個企業員工的生活情況或者員工看法的呈現?為什麼對富士康最直接感受的接觸者的聲音一律沒有,這是為什麼?或者即使有,為什麼呈現的,也永遠不過是子這一筆帶過的員工交流比較少,難道這些員工在這個企業就真的沒有一個朋友,難道這個企業員工相互之間,沒有交流,都是像機器一樣毫無情感,只會做完成工作規定的動作?這種調查,這種企業,都不夠詭異嗎?http://blog.huanqiu.com/?uid-149880-action-viewspace-itemid-653325

*此文說富士康四道防線像集中營,千名保安任我行

一名富士康員工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富士康保安整一名員工辦法之多、手法之厲害。每個員工進厂出厂都要過安檢,保安隨時可以對進出員工進行扣留質詢,拖延時間。而如果遲到,生產車間的管理員是不會講任何理由的,只看結果。

“手下管著上千人的課長因為得罪保安而被整得離職的事情,也发生過。”保安的強勢,還在于他們人多勢眾,一呼百應。而且,在一個地方得罪了保安,只要保安相互打過招呼,員工在通過所有安檢通道的時候,都可能被擋住,只是拖延時間。如果有的員工涉嫌違反安全紀律,保安還能開出一張違紀報告單,這种報告單被稱作傳說中的“紅單”。只要“紅單”一出,被查的員工便必须離職。

四道防线

說富士康的保安厲害,并非個案。

2009年11月12日,“老實”、不善言談的馬向前進入富士康工作,因工作時間不長,熟悉他的工友很少。這其中,一名與其比較有交情的工友告訴馬向前的三姐馬麗群:“馬向前所在的觀瀾基地保安打人特别狠,每個治安亭里都有長達一米多的鋼管。”就此事,《中國經營報》記者3月26日向富士康觀瀾基地的保安進行了求證,對方并不承認。但交談中,不止一位保安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五一”后保安將大幅提薪,普通保安的月薪可能直增20%以上,從約2300元/月躍升至約3000元/月。而根据富士康工會2009年12月的談判結果,普通員工調薪幅度僅有3%。前后兩者增幅的巨大差别,足以彰顯富士康保安在公司內舉足輕重的地位

事實上,保安的權力大,其背后是富士康特殊的安保制度體系。在富士康觀瀾厂區門口,一塊藍色的牌子上寫著“本厂區經政府批准,非本厂人員嚴禁進入”;而在厂區內,還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富士康科技集团生產區和生活區均屬海关特殊監管區,任何信息產品都不得帶出本厂。“别得罪保安,要是真弄得不高興,他叫一伙人把你拉到角落里打一頓,你怎么辦?報警?證据呢?你想告也没得告。”《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当地曾經得到不同人的善意提醒。

在富士康內部給一些儲備干部的培訓課上,講師清楚地指出富士康園區分四道防线管控。

第一道防线是園區周邊的各大門。這些大門依据方位的不同,分别擔負外客來訪、招聘、生活物料送貨等。第二道防线是厂區和生活各門崗。第三道防线是研发場所、重要物資倉庫和重要生產車間。第四道防线是機動巡邏人員。從企業发展所需的高度保密性來說,富士康的四道管控防线有其合理性,但也難免嚴苛。
http://society.dwnews.com/news/2010-05-16/55975259-3.html

結論:還是應該為富士康員工哭泣!原來對於中國農民工,富士康已經算好的,諒必郭台銘也如此想。但是請郭台銘光想一點吧,一個活生生的年輕人就算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好了,十二個小時在生產線一直重複同樣動作,還不准講話,沒有交流,筆者沒聽過這種不合人道的事。假如富士康以外的狀況更差,我們台灣人應該為所有大陸農工哭泣,活在台灣真太幸福了!筆者以前救過一隻受虐狗小黃,被人關在角落暗籠裡,有吃有喝有住,沒有交流互動,牠瘋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社會萬象
自訂分類:其他
迴響(30) :
30樓. 為你哭泣
2011/01/08 02:10
作者思路不清、混亂
寫了一大堆   然思路混亂  不知所云

抄來抄去  正反不分

奇怪的很   作者干嘛時不時丟個英文字兒   想嚇自己嗎?

是嗎? 

不過,您且為您自己哭泣,您的英文會不會太破?理解力會不會太低?膽子會不會太小?

小肉球2011/01/08 06:28回覆
29樓.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2010/06/02 23:06
超級魔鬼幹部 (Gung Ho) HBO

演員:
米高基頓 (Michael Keaton)
咪咪羅傑斯 (Mimi Rogers)
約翰托特羅 (John Turturro)
蜜雪兒強森 (Michelle Johnson)
  (1986)史帝文生(米高基頓 飾,「蝙蝠俠」系列)是賓州一家汽車零件裝配工廠的員工,但是因為小鎮經濟蕭條,汽車工廠就要關門大吉,一心一意效忠工廠的史帝文生,決定挽救倒閉的工廠,於是他說服一家日本的汽車公司,買下了他們的工廠,保留原來的員工,使生產線更有效率。但是不久後,史帝文生看似完美的計劃,卻出現了大問題…一副撲克牌臉的日本新老闆,凡事紀律嚴格、一板一眼,讓一向自由的美國員工大呼吃不消,日本老闆雖有先進技術,但是美國員工卻不動手做,東西方的文化在此形成衝突…此片的導演為朗霍華他另有「艾德私人頻道」、「綁票通緝令」等代表作,片中還有喬治溫德(「今生有約」)的參與

http://www.niotv.com/search_video.php?keyword=%E8%B6%85%E7%B4%9A%E9%AD%94%E9%AC%BC%E5%B9%B9%E9%83%A8+OR+Gung+Ho&name=%E8%B6%85%E7%B4%9A%E9%AD%94%E9%AC%BC%E5%B9%B9%E9%83%A8&item=8&submit.x=61&submit.y=19

第十三章:透過『超級魔鬼幹部』這部電影來探討跨國企業策略管理(S5)
伍. 結語
不管是電影情節中的日本公司到美國投資汽車廠的案例,或者本土的喬山公司到美國投資銷售品牌與經營通路,這些跨國併購的經營活動,在策略經營上或許有不同的思考點,但是在實際的管理上都不能跳脫對於當地文化之尊重與關懷。

六、 問題討論:
【問題一】您對劇中日本的「決策模式」與美國的「決策模式」有何不同?您認為臺灣企業應如何做較恰當?
問題二】在探討「動因」的激勵因素中,日本人較注重無形的榮譽來激勵士氣,而美國則較偏好有形的金錢獎勵,您的企業會如何在此取得平衡?
【問題三】對於目標完成一半,先調薪一半的做法,您同意嗎?
http://tw.myblog.yahoo.com/jw!NMvjY0OLFQSITU4EV.0o_E8EnAByyZU-/article?mid=51

這部片子是老片子,現在在台灣洋片頻道重播,小肉球看過。

1986年出的,那時是日本泡沫經濟巔峰,美國工人換老板換成日本老板,美國工人很不能適應日幹當權,剛開始的時候發生文化衝突,到後來,衝突變成諒解。

現在的日本又不一樣了呢。

小肉球2010/06/03 04:19回覆
28樓. desertfox
2010/06/01 12:29
可不是嗎
現今世, 還不就是這一句話; 大夥湊合著過呗. 一個金錢的社會; 你還能要求什麼?

還好啦!縱使體悟這是一個金錢社會,一個浮華世界,俺沒有悲時傷秋,只因為天天感到很幸運!

不騙你,俺曾花一整天的工夫去靜心思索咱們何等幸運,沒被送子鳥送到海地、衣索匹亞、盧干達、血鑽石的獅子山、北非達佛等處去誕生。

《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伎=嫉恨,不去妒嫉富人,就是無所求,無所求就無欲則剛。

總感覺陸友如此憎恨台商,犯了「伎」這個字咧!

小肉球2010/06/02 05:30回覆
27樓. desertfox
2010/06/01 07:20
時代進步的代價
 因為現代社會的複雜, 人除了在富士康的生產線上會瘋掉外, 在其它地方也是很容易走上自殺之路. 郭所面臨的問題, 只是現代眾多問題之一. 是不是ipad,  ipod惹的禍? 不知道! 但是這個世代我很不喜歡; 因為它越進步, 人就越脆弱, 同時人心也越難滿足.另外最糟糕的是; 因為人心的脆弱和貪, 它也還在不停的製造新的問題; 無休無止!

講的好。所以小肉球的心,一直活在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華騰湖(The Walden Pond)畔。

心始終呆在華騰湖,所以才能夠「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俺同樣很不喜歡這個世代,但諒必其他世代也差不多吧。

小肉球2010/06/01 10:31回覆
26樓. ㄚ買
2010/05/31 18:08
共產主義的形成

這首詩 的原意亦非"貧妒富"

但大陸人濫用便成貧妒富了,

共產黨不是利用這思想成家的嗎?

而今這類思想卻成了pain in the ASS了!

可笑還是可悲呢?

貧人去妒恨富人,與馬克斯原先的共產主義思想,是有相同點與不同點的。

共產主義原本是一型烏托邦思想,目的在匡正當時社會的大不公現象。

工業革命後中產階級(布爾喬亞)興起,造成社會勞資不平等現象,我們從雨果的《悲慘世界》、迪更斯的《塊肉餘生錄》等,便可見一斑,那時的資本家魚肉勞工,造成勞工階級的悽苦無助。

俺認為,馬克斯主義原先並非妒富,原先是很認真地去鍼砭時勢的。

就在共產主義興起的同時,西方資本主義也同步作出溫和社會主義修正,或許是因為看到共產主義掀起的反對聲浪,不得不作出改正。

我們必須承認,任何社會的運轉必須遵從自然定律,人類財富的分配必有不均現象。人性也必有弱點,拿共產主義來說,它妄想分配社會財富,妄想打倒資本家,但分配者(共黨)畢竟由人組成,它變成另一型態的資本家,它當然不叫資本家,它叫「國家」,而國家=黨。於是黨國變成新的特權階級,它擁有至高權力,新的金字塔形成,金字塔底層仍然被支配。

拿資本社會來說,資本家的身份也一直替換,號稱自由競爭,昨日王永慶,今日郭台銘,昨日甲公司稱雄,明日乙公司掛帥。我們台灣必須盯緊的是某些不被替換的資本家王國。陳水扁其實也是一型,昨日台南窮小子,今日搜括聚富。人性弱點使然,果真自由競爭嗎,不會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地去維持和擴大財富嗎?

在那些人之外,是社會公平正義,不妒富,只惜貧,不懈地監督在這社會裡最起碼的公平原則。

小肉球2010/06/01 10:21回覆
25樓. ㄚ買
2010/05/31 16:58
昨日入城去

昨日入城去

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這不是大陸人最愛背的詩嗎?

面對這事兒是否諷刺了?

貧要妒富嗎?

俺不喜歡這種觀點。替香奈兒工作的工人,買不起香奈兒,香奈兒是有錢人的奢侈品,難道香奈兒工人就自哀自憐?

養蠶人回到他自己的窩,要看他那窩是否溫暖,他穿不起羅衣,他有無棉衣,他吃不起山珍海味,他有無香噴噴的青菜豆腐。

說到城鄉,說到貧富,但看鄉民貧民能否溫飽。任何國家必有金字塔,但看在底層的人數為多為少,在底層的族群能否滿足基本民生需求。

基本民生需求才是關鍵,而非綾羅綢緞或山珍海味--或一只勞什子500美元的iphone。

小肉球2010/05/31 17:34回覆
24樓. 麵線
2010/05/31 16:35
1984??

感覺像是1984這部小說的真實版!

共產黨失敗的人民公社, 在鴻海實現了.

麵線的這個說法,想了想,可以成立。

小肉球其實心裡也這麼想,郭台銘跑到中國大陸,參照大陸的民性,大陸的風土人情,大陸的制度,大陸的意識型態,打造出一個在台灣不可能建立、中國共產黨都失敗了的新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其實是烏托邦理想中的反面樣本,郭台銘使盡他的財力和才力,做出一個他心目中的代工工廠版本。

小肉球2010/05/31 16:51回覆
23樓. 精衛填海
2010/05/30 15:45
需要自己该担当就要勇于担当才是负责任的表现。

“ 為了合乎Apple及Dell的標準, 一步步形成”苹果调查报告对富士康员工超时加班已经予以批评,别把什么责任都往别人身上推。需要自己该担当就要勇于担当才是负责任的表现。

还有豢养的保安任意殴打员工制造恐怖气氛也不是APPLE、DELL所愿意看到的吧。

你這兩帖看到,但要遛狗瞭,已晚太多瞭,回來再說吧。 小肉球2010/05/31 07:10回覆

富士康保安毆打員工,在新聞畫面看到過。

俺不會一下子就加上「任意」兩字,會去了解事因是什麼,狀況是什麼,來龍去脈是什麼,有沒有申訴案件。

俺也不會一下子就加上「恐怖氣氛」四字。

不明白狀況,不評論。

俺問了大陸普遍公德心,問了生活習慣,問了秩序保持,你沒答。光看一個毆打,為什麼毆打,保安被賦予的權責是什麼,保安的標準作業程序是什麼,光那一個畫面是由什麼引起的--在在不清楚,資訊不足,所以不能驟下結論。

拿陳雲林第一次訪台來說,民進黨發動大遊行,在台北街頭打砸燒,就差一個搶,他們也拍下鎮暴警察揮警棍毆打畫面。假如單單看他們拍下的畫面,看似警察虐民,但實情並非如此。

俺並非說富士康保安毆打員工沒發生,純因資訊不足,故不置論。

小肉球2010/05/31 17:26回覆
22樓. 精衛填海
2010/05/30 15:40
又是一个只知道感谢的人

“老共吸引外資來大陸投資,台商也是外資之一,提供大量普工就會機會,這種構想並無可厚非。”

仅仅给你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像奴隶一样工作生活,你也觉得无可厚非,需要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黑心资本家。

你實在太偏激了,充滿偏見和仇恨。

你有沒有看到俺努力呈現的各種角度?凡事有正有反,英文叫做 pros and cons,你不能一味只堅持一個你自己的角度,而你的角度又極為偏頗。俺識你已久,知道你本來就小資味道十足,偏偏碰到台商(乃至台灣)就張起獵腥的假道學旗幟。

怎會從俺說的無可厚非,一個箭步跳躍到去感謝黨,感謝人民政府,感謝黑心資本家了呢?

當中國大陸處在赤貧和落後時,它沒有技術,它沒有資本,必須外求資本和技術,所以它開始開放市場,徵求外資進駐,它提供大陸唯一擁有的人力資源,加上各種它能提供的優惠待遇,交換外資和技術。

從理想面來看,這叫做雙嬴互惠,外資獲得廉價人力,遷廠到大陸對外商很值得。

從早先只向台商、港商、星商招手,演進到歐美和日韓,帶動中國大陸的經濟,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確然的歷史,於是中國大陸的經濟蓬勃起來了,人民從口袋裡沒錢,到口袋裡有錢了,生活普遍變好了,你們的政府和人民都高唱大國崛起了。

我們當然可以質疑利潤的分配,為什麼城鄉差距仍巨,為什麼貧富懸殊益深,在這個過程中,為什麼你們的人民政府和你們的專制政黨富到手握驚人外匯存底、歐債、美債,有錢年年增加軍事預算,有錢做國際軍武販子,卻仍然壓低二代農民工的工資,不改革勞工狀況,不要求雇主提升勞工待遇,不矯正腐敗到極點的地方吏治。

你要革命,去革命,你如果認為富士康員工工作像奴隸,去革命。明明貪圖小資情調,卻喜歡扮成想攻陷想像中巴斯底監獄的法國暴民,那麼,請去破壞一切吧。

小肉球2010/05/31 17:16回覆
21樓. Bismarck
2010/05/30 07:26
不想多說,下面這則報導回應博主及none
記者臥底富士康 也被同化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5631426.shtml 

富士康在連續發生跳樓事件讓外界百思不解的同時,中國媒體也紛紛派出臥底記者悄悄進廠觀察。不過觀察的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擔任深圳「晶報」主筆的李鴻文28日在新浪微博上說,根據他的同業臥底回來表示,富士康是個「太正常」的企業,在嚴謹的階層組織、嚴密的監視及規律又貧乏的工作下,竟可讓一名記者忘記自己的身分! 

李鴻文刊出他的同業的「臥底日記」表示,由於是一次「深度」臥底,所以該名同業是從招募中心應徵進去的,而他還與編輯協定好一天一通電話,不寫稿,真真實實地體驗在富士康的生活。 

沒想到,該名同業起先還會與上司連絡,但慢慢地就懶得打電話了,每天上班、下班、睡覺的生活,竟讓他忘記自己是一名記者!漸漸地,他的思考也被工人們同化,主管說一,他不敢說二,甚至連要離職那天,只是去與組長辭別,但一聽到對方喝斥一聲「回來」,他就乖乖地轉身往回走,走幾步路後才想到「我已經離職了!」 

李鴻文說:「這位朋友,體格及精神超健壯,超堅硬,這是他東家挑選他的原因。但回來的他,和我們聊天時,說話不連貫,自始至終都很緊張,感覺完全變成另一個人」。 

該名臥底記者形容,富士康「太正常」,有著嚴謹的階層、科級制,還有處處無所不在的保安,以及其他形式的監視。首先剝奪人的尊嚴與價值,而超時加班,一個宿舍員工錯時休息,更使人心靈隔絕。就連理因靈活、有思想的記者在這樣的制度下,都會無形被「同化」,喪失自己的思考。 

有報導指出,現在在富士康內,有大大小小的「臥底」員工,有的是網友自願自費想了解公司內部的缺失,也有記者想解開這連續墜樓事件的謎團。 

北京中央電視台說,「我們不僅要了解富士康員工是為何死,更要了解他們怎麼活」。

你們大陸新生代朋友,怎麼這麼情緒化?碰到事情,好好去分析便是。

俾斯麥不想多說,俺偏偏要多說:

(一)請先比較南方週末劉志毅的「我潛伏在富士康暗訪的28天」,劉志毅年紀極輕,和自殺者年齡相近,他回來的報導,還算是具有人格自主性的報導吧,但人人俱知,他沒有被--呃--同化。

(二)對照這深圳晶報主筆李鴻文的二手資料,首先,那根本是二手,李鴻文沒有資格去評斷第一手,第一手都沒講話,他們晶報主筆這麼發佈新聞就嚴重違反新聞倫理和新聞原則,套句陳揮文的話:笑死人!不敢發佈,只敢寫博文,對不對?

(三)臥底的不是李鴻文,是他的同事。第一手的同事臥底回來,他臥底多少天?從哪天到哪天?李鴻文的發言是聽聞(hearsay),即李鴻文自謂聽聞同事所言:臥底回來的觀察結果是,「富士康很正常」,俺要請問你俾斯麥了,臥底者臥底回來,呈報的臥底結論不符合臥底預設目的,報社希望有不正常現象可以報導才派人去臥底,對不對?但記者臥底回來說很正常,「大吃一驚」的晶報沒有東西可寫了,所以大吃一驚,對不對?白白派人去臥底了,對不對?責怪記者忘記自己身份(其實是找碴的任務),對不對?會當面責怪他,對不對?給他極大壓力,對不對?

這是P的「深度」臥底呢!本來臥底就要從招募中心應徵進去,本來臥底時就認真臥底,去體驗富士康生活,俺實在不知道李鴻文在講什麼!還規定一天打一通電話報告臥底進度,這叫哪門子的深度!

這些,根本是李鴻文自己主觀的意見,他忘記自己是新聞人。

(一)他說臥底記者忘記自己是記者,沒有證據,俺只看到他們在集體責怪臥底記者,搞不好鬥爭他也說不定。

(二)「漸漸地,他的思考也被工人們同化,主管說一,他不敢說二」,去臥底,本來就違背勞資合約,記者為新聞大義去揭弊,進駐到人家裡頭,本來就存著想搞顛覆的念頭。即便如此,李鴻文形容他臥底同事離職,同事到最後一刻乖乖聽命於上司。請問,他要離職就離職,假如受到虐待,人要逃出魔宮了,逃之惟恐不及,反正老子又不靠你富士康吃飯,假如同化就呆在裡頭做李鴻文口中的「活死人」下去,但此人要離開之前還去向組長辭別--拜託啦,俺只看到他對組長很有感情,他沒受到虐待

李鴻文說,「這位朋友,體格及精神超健壯,超堅硬,這是他東家挑選他的原因。但回來的他,和我們聊天時,說話不連貫,自始至終都很緊張,感覺完全變成另一個人」--請問,有沒有想到幾個可能性?

一個可能性是李鴻文的判斷出自他的個人成見,有人判斷別人說話不連貫,其實是他自己說話不連貫;

另個可能性是這人臥底回來,受到晶報上下極大壓力,晶報乃是此人飯碗所在,報社期待他說出一套話,他沒法子昧良心說出來那套話,他矛盾,他衝突,他忐忑不安,他自覺有負任務所託。

這個李鴻文口中的「富士康有著嚴謹的階層、科級制,還有處處無所不在的保安,以及其他形式的監視。首先剝奪人的尊嚴與價值,而超時加班,一個宿舍員工錯時休息,更使人心靈隔絕。就連理因靈活、有思想的記者在這樣的制度下,都會無形被『同化』,喪失自己的思考」,乃是他們晶報派員臥底之前的預設成見,真笑死人,懂不懂去揭弊應形同白紙,應完全客觀,應不設定預設立場。

臥底員工臥底回來,說很正常啊,晶報就扣違職大帽子,不敢正式扣,說他這記者不像記者,去抹煞臥底員工最重要的記者身份,連記者也不配當--恕俺質疑晶報是哪一種職場!有比富士康好嗎? 

笑死人!這種在微博胡說一通的二手東西也敢拿出來叫新聞報導,還被媒體引述,只有沒腦子的人才去相信它。

簡直把富士康說成科幻魔宮。恕俺小肉球扠腰,對此篇說:呸!

小肉球2010/05/30 10:1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