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後浪推前浪,英雄代出豪傑亡,征衣戰馬干戈動,鳥飛兔走去匆匆;

(喜歡看老實的魯肅被孔明耍得團團轉,老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的橋段^^)

(曹操由擅長奸角的呂福祿飾演,再合適不過)
其他諸如服裝、場景、外景等,不但沒有粗製濫造的感覺,設計得相當精美考究,各場面也在有限預算下,拍出氣勢壯闊的歷史格局,難以想像它在當年根本不是八點檔,而是放在七點到七點半的半小時內播出,更難想像它是近二十年前的戲,精緻的程度令人驚嘆。因此,它得了當年的金鐘獎,是實至名歸。

(可惜劉備這邊少了關公,大概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索性從缺,不正面描寫)
相對地,陳永明雖然也安排孫權暗戀大喬,大喬和孔明互相有意,小郡主曾情歸孔明等『三國演義』沒有的戀愛線,讓不少三國迷覺得「扯」,至少沒什麼太灑狗血的情節、濫情老套的台詞,而且節奏明快,唱詞優美又簡潔有力,整體而言,給人文學性很高的感覺。



(孔明對醜妻其實是很尊重的。歷史上這位貌不驚人的妻子深懷才華,是孔明的最佳賢內助)

當周瑜裝醉,使計令來勸降的蔣幹回家害死曹營兩大將時,可曾顧慮過昔日同窗情誼?當孫權利用妹妹,先是用她為餌引來劉備,後要她在洞房花燭夜刺殺劉備,又可曾顧慮過兄妹之情?若觀眾認同周瑜之計,又何必苛責孔明利用魯肅、小郡主、大喬他們,就是無情無義呢?大家不過是立場不同,各為其主罷了,怎麼選擇,都有它的理由和支撐點,沒有所謂絕對的對錯。只能說從某國的立場來看,某人是錯的。但這樣的評判角度本身就不公正,因為那表示在說話前,已經先選邊站了。


倒是孔明的「利用論」令我印象深刻。這段話出自大喬和孔明的對話。當時大喬偷聽到孔明對醜妻說,他是因為大喬還有利用價值才來找她,傷心之下衝了出去,孔明去追她,我本來擔心孔明會很沒種地哄哄大喬:「我剛才那麼說是因為老婆在旁邊,不能說實話,我那有利用妳的意思呢?」想不到他不但老實告訴大喬他的確在利用她,還振振有詞地說了一番令我不得不佩服的道理:
大喬回答:「(唱詞)如今事過境已遷,我對你的心情非同早前。」
孔明又說:「(唱詞)無論心情怎樣改變,互為利用乃是天地所當然。樹為禽鳥來所棲,鳥為樹木除蟲蟻,即使是父母養兒女,也說待老傳宗基。陰陽相克又相生,籬來傍壁是壁傍籬。」

(孔明和大喬在江邊相別的氣氛營造得很棒)

孔明的雄辯之才不只用在大喬身上,劇中好幾次他都用利劍般的口舌辯倒眾人,比如這段剛到吳國談聯盟時,舌戰群臣的戲:
群臣:「對對對,劉備是大鵬鳥,不然怎麼能從新野一下飛到江夏,不但飛得遠,又飛得高,連曹操的箭也射不著。」
孔明:「(唱詞)時運好壞天所注,暫時退兵未必輸,當年高祖終於勝項羽,因為有個張良好軍師。」
群臣:「這個村夫竟然自比興漢四百年的張子房!」
孔明:「(唱詞)吾主是大漢皇叔仁義主,百姓來歸,豪傑來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目前氣勢,猶勝東吳。蘇秦六國配相印,張儀二度相于秦,我獻破曹之計江東進,莫要狗眼看人輕!」
群臣:「曹操來殺劉備,與我東吳何干?」
孔明:「(唱詞)東吳地廣民又富,糧谷豐登帝王資,曹操若是不爭取,沿江佈陣又何如。」
群臣:「曹操是漢室丞相,東吳是漢室之臣!」
孔明:「(唱詞)曹操乃漢賊為篡漢位挾天子,吾主是皇叔為保宗祧社稷扶。」
群臣:「曹操是曹高之子,劉備自稱皇叔難稽考。」
孔明:「(唱詞)皇叔爵位是皇上按譜欽賜,你目無尊長,讀什麼書!」

說服魯肅幫忙借箭的時候也是。當魯肅因為周瑜「任何人都不准幫忙孔明」的命令,猶豫著不敢借孔明船隻和士兵時,孔明說:
精忠是明辨,是非擇善而忠,愚忠是不分事理猶如犬走鷹揚,公忠為國家社稷處身設想, 私忠為朋友兄弟有始有終。
大忠忠於天理至朝廷,中忠忠於主上至友朋,小忠忠於職務與環境,我問你你盡忠盡在那一層?」
結果,當然是說服魯肅行精忠、公忠、大忠啦XD

(孔明看見白虎星的光芒即將消滅時,表情出奇地嚴肅)

(耐人尋味的是接下來這一瞬間的表情。似乎在惋惜,也似乎有一絲諷刺,像在說「想不到你周瑜果真栽在我手裡了」)

(孔明和趙子龍進入靈堂時,隨時有殺身之禍)
論功你比泰山高,論才你比大江河,論名你比日月皓,論德你比天地多。
公瑾,當年孫策將軍臨終托孤,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你一命先死,強予辜負,今後吳侯國事,與誰商量,向誰吩咐?
公瑾,你看東吳將士個個勇猛,個個忠良,今你一面西向,曹操北面,虎視眈眈,聞你已終,若再南侵,誰來領導,誰人與共。
公瑾,東吳縱有鐵血雄軍,卻似無首蛟龍,你才三十六歲,三十六歲而已啊,二姐與你恩恩愛愛,指望白頭偕老,幼年甥兒,正需要你養育教導,你哪走得開腳,走得放心。
公瑾,你放下二姐年輕喪夫,放下甥兒年幼失父,你放他們變成孤兒寡婦,你如何為人夫,為人父。
想當初,百萬曹軍到江東,你我同心用火攻,若非你,運籌帷幄得妥當,若非你,搭壇讓我借東風,焉能以寡敵眾,將曹軍大掃蕩,赤壁大截建奇功,使得天下無人不敬奉,創下了千古輝煌。
公瑾啊公瑾,你明知曹奸尚未除,東吳隨時有危機,你卻壯志未酬身先死,從今後,漢室的江山誰人來扶持?
我哭,我哮,我縱有破曹的妙計,你死叫我向誰提。
不幸啊不幸,你英年早逝,叫我與誰來共保國家,放眼當今滿天下,知心之友再無第二人。
我哭,我哮,我哭吳軍失良將,我哭吳侯失棟樑,我哭三位小甥兒失了慈父,我哭二姐失親夫。
痛哉,哀哉。
千呼萬喚喚不回。

但我個人比較偏愛『三國演義』的弔詞,寫得真是感人肺腑: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
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丞嘗!
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民。
吊君弱冠,萬裏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
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
吊君豐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
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
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
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
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
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
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
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
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
魂如有靈,以鑒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
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不過,還是不得不提一句,那段唱詞葉青演得真精彩。雖然明知孔明是哭假的,看到葉青悲痛欲絕的模樣,我還是忍不住眼眶泛淚。最後以孔明昏倒作結,更是神來之筆,一切嘎然而止,留給人無窮餘韻,卻已心知肚明孔明和蜀國這下安全了,這樣的結局,真是再好不過。

呵,不過真正的結局其實藏在這裡──孔明完成任務平安回國,大喬在江邊相送。如果觀眾一進片尾曲就按停,就看不到了。

說了這麼多嚴肅的東西,其實這部戲不全是正經八百的劇情,也常出現讓人會心一笑,甚至捧腹大笑的橋段。大多都是角色的動作或應答所造成的,尤其前半段孔明還在吳國當人質的時候,不是把周瑜氣得腮幫子鼓鼓、把魯肅和郡主哄得團團轉,要不就是假仙裝蒜,氣氛超溫馨超可愛,好希望那時光能繼續下去啊。因此,後來孔明離開,我的心情也像望著空船的大喬一樣,說不出的蕭索。

周瑜因為吹西北風而震驚過度病倒時,孔明左邊掏一封「病因」,右邊掏一封「藥理」,超有喜感,差點沒把我給笑死!
- 8樓. azuki2019/05/28 11:32沒有關羽我猜想是因為傳統戲曲演關二哥太麻煩了,聽說還要沐浴淨身,拍連續劇哪有空這樣啊XD
- 7樓. momo2016/05/07 14:56
秦淮煙雨的編劇有點把侯朝宗寫差,聽說前五集是江編寫了讓劇本通過後,之後就是當時女主角的老公編劇,所以第六集以後,人的個性有了改變。我有看過,比起現在沒有一齣電視歌仔戲可看,覺得還不錯,畢竟是最後一齣葉青歌仔戲,覺得他們努力過了,感謝他們的努力,現在才看歌仔戲的我,以前到底怎麼了完全不知情。
才認識葉青歌仔戲一年,是因為網路上看到金縷歌的葉小旦,覺得她美得太有氣質煞到,於是進一步認識葉青,才發現甄宓是葉小生難得的反串。再來第二齣看的就是孔明,讓我馬上再煞上葉小生,孔明是又帥又有智慧又讓人有說不出的愛和討厭。伍子胥真是帥爆了,許仙和皇甫少華真是萌極了,葉青真是神演技,很高興看到板主介紹的孔明,文筆之好,代我說出了許多想法,感謝。
哇!到今天仍然不時有新粉絲出現,真的很令人驚喜耶!這就叫緣份吧~
好幾年前的舊文了,還能像這樣不時被翻出來,被新的粉絲欣賞,真的很開心!
孔明也是我最愛的葉青角色之一,若您喜歡,也很推薦您看看蛇郎君跟人面桃花,這兩齣更是我心目中的經典!
lyo 於 2016/05/23 20:55回覆 - 6樓. 馬麗2014/04/08 16:34孔明三氣周瑜,4/7起週一至週五華視早上11點重播,有空可以收看(willy75813@hotmail.com)
- 5樓. lovelyshu2010/09/24 21:29關於周瑜最後下場的疑問
因為早上在華視看到葉青歌仔戲-玉樓春,上網查資料時才來到這裡,
這邊的資源真不少啊~~喚起了不少小時候的記憶呢~
不過在看到孔明三氣周瑜的文章時,
看到這邊說周瑜是在小喬彈箏時舞劍而亡,不過我印象中好像不是耶?
印象中這時周瑜並沒有死,而是使出了詐死一招,
想令孔明來靈堂哭的時候藉機殺死他。
周瑜自己躺進棺材中,但是把棺材留了一個孔作為呼吸之用,
而孔明在靈堂撫棺痛哭的時候,發現了棺材留有呼吸孔的秘密,
然後就拿了一根木栓把孔塞住;
結果最後沒能殺掉孔明就算了,詐死卻反而把自己真的弄死了。
不過我看這個劇時才國小(也有一、二十年前了),
也許記憶有誤也說不定。歡迎你阿~不過我的心得都是剛看完劇時寫的,你記的劇情大概是其他同名連續劇吧? lyo 於 2010/10/02 22:51回覆 - 4樓. 戲迷v2010/06/23 23:02那給自己取個暱稱好了:)
就叫戲迷v吧~我是第一次來你的blog留言~之前看完就想上網找找有沒有影評~想說會不會年代久遠,壓根沒這東西...皇天不富苦心人,讓我幸運找到你的blog而且裡面好多都是葉姊的作品~~~超開心的阿!我也偷偷期待你看完李後主的心得XDDD哈哈,我有沒有造成你的困擾阿?還讓你另取一個名字...lyo 於 2010/06/25 02:23回覆
要找歌仔戲的評論的確不容易,我很能體會你的心情,因為我也是過來人嘛!現在找得到的部落格大多以舞台或外台演出的評論為主,要找電視歌仔戲的評論,大概只能去百度葉青吧或一些相關論壇才找得到了。(或者是中國粉絲的博客)
我的心得...我真的沒把握自己啥時生得出來,因為最近都在迷丹哥(羞)。不過有人期待的話,我會更有動力寫啦!謝謝你的支持~~~ - 3樓. 戲迷2010/06/22 12:47最近也剛看完!
最近也剛看完這部經典!葉姊真的把孔明飾演的太棒了~其實我覺得角色的編排都很不錯,劇本也走的蠻流暢的!謝謝你這麼精彩的分析,看的真是很過癮!!!我還沒看過『玉樓春』,接下來李後主也是另外一個經典阿~~~感謝你的回覆~(請問你跟下面那位戲迷是同一人嗎?還是此戲迷非彼戲迷?我有點混亂了~sorry)這部戲真的是葉青歌仔戲中的經典之作,很值得一看,當初看完時的感動我還記憶猶新阿~!(另外很值得看的還有:玉樓春、人面桃花、蛇郎君、秋霜燕子飛)。李後主目前我身邊還沒有人看完不喜歡的,就連不愛這部孔明的朋友也沒有快轉地看完了呢!不過我的心得lag到現在還沒寫~期待你再來分享觀後感哦~ lyo 於 2010/06/23 12:20回覆 - 2樓. 戲迷2010/03/14 09:35秦劇大敗筆在導演
太有默契了,三元中。
石惠君的演技給我的感覺非常做作,越是想突破瓶頸,則做作力道就越大,小周后就是這樣,但是有比演“王寶玔”好了點,個人以為她演舞台的效果會優於螢光幕上。
我是很少看評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覺知,「秦」劇雖在公視播出,明顯具提升藝術文化價值地位,個人也認製作單位所投入的心力與表現,但整體而言,卻不得不說,這部劇真是大失敗。
失敗的原因不是製作人,不是後製,不是演員,更不是編劇,是導演。
當看完該劇後非常懊惱的思索這部有點怪,有點花錢,有點讓我褒揚不起來的戲時,才驚覺這齣葉青歌仔戲,非原汁團隊的作品,且最重的演導竟非舊團隊執掌,可惜了這部戲,也可惜了這些投入的資源。
不是對該導演有所批評,是適性問題,且在公視的第一次、在葉青歌仔戲鼎峰之期給摜下來,不僅對個人這長期愛載者,被無形衝進一堆失落的無言嘎住,也失望至極其退步的總結。
不論是取鏡角度或對演員在鏡頭下的表現,該導演都有抓不住其特質的問題,因為第一次合作,第一次玩歌仔戲,第一次與傳統戲劇搭配作品,竟是玩掉葉青歌仔戲的輝煌紀錄。
導演是一齣戲最後的總結人,一齣的生命力是平淡或高亢,導演的導功與能耐就足以讓文字化身在演員身上的飛舞神采。
導演是一齣戲最後的詮釋者,也是他或她將文字動態後想要得到的作品。
文字創作者是劇作開端,導演是作品的收成端,演員則是配合二者的文字與構思表演方式拉出角色的神采。
這就是「孔」劇為何而優,而「秦」劇為何令人惋惜的地方。
同樣的能導電視的導演,也不一定能導好舞台劇,所以導演與適性的位置是很重要的,若不能找到「對」的導演,就算是「最好」的導演,也無濟於事。
三元中是什麼呀?
是的,石惠君演舞台感覺應該會好一點,雖然我依舊覺得"彼岸花"太做作,但聽說她近年來已經進步很多了。正因為她在葉團時太急於表現,因此後期看她演女主角的戲,我都是戰戰兢兢,深怕會因為她戲份太重,讓我看不下去。有些好戲也因為她的表現而在整體水準上大打折扣。我朋友覺得還好,比如益春、小周后她們都覺得石惠君表現得恰如其分,但我始終難以接受她的版本。太小家子氣又太自私了。
我同意一部戲的靈魂人物是導演,也同意能導電視的導演不見得能導歌仔戲。或許葉團是想在公視全新開始,才會做許多以往沒有的新嘗試吧。比如主題曲是請人全新創作的,製作人是由楊懷民批甲上陣的,也找來郭春美等實力派演員助陣,無論結果是成功或失敗,至少這份嘗試我覺得值得肯定。畢竟老將們總有一天會退休,要是不趕緊培養足以接班的人選,電視歌仔戲就會徹底消失了,這是很可惜,我也不樂見的事。 lyo 於 2010/03/15 22:13回覆 - 1樓. 戲迷2010/03/12 11:56最棒的孔明三氣周瑜
在葉姐扮過的角色裡,個人最欣賞的人物有三:孔明、李後主、白玉堂
外加最吃驚的:秦檜(那種嚇死人的眼神,有夠奸仔的)
最喜歡的劇情是:孔明三氣周瑜、玉樓春
個人對秦淮煙雨的評價不高,就詞作部分,該劇編作略遜狄珊女士;論節劇情節奏,則遠不如陳永明先生,導演功力更是讓我驚退不已,明顯可以感受到「秦」劇導演只能在花邊上作特效,或企圖在劇情張力上加點什麼新奇的搞怪效果,但這還是無法遮掩掉其導功不足的缺失。
與你的看法一致,「孔明三氣周瑜」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戲,不論是編、導、演員配置都是個人看過最棒的一齣葉青歌仔戲,以其品質,在當然都比八點檔的強很多,就算拿到二十年後的今天來看,除了特效外,基本上,也不遜於現下武俠劇,是很經典的一部戲。
這個孔明是我看過演得最棒的一位,就如最近的電影「赤壁」,金城武所飾演的孔明,個人總覺得在金城武身上好像少了什麼東西似的---耍計的奸與正氣凜然的眉眼。
呵呵,你列出來的角色,剛好都是葉青自己最喜歡的呢!!這三個角色的確經典,而"孔明三氣周瑜"和"新七俠五義"則並列為我心目中選角最讚的兩部戲,人物形象與原作給我的感覺非常相近。"玉樓春"可惜在小周后,否則也是部經典之作。我周遭的兩個葉迷都覺得這部已經是藝術了。
秦檜還無緣得見,我也是好奇得很啊,非常想看自己害自己是什麼感覺,這一來連怨恨那角色都不行了,編導真是會安排角色,好奸詐!^^;;;
我還沒看"秦淮煙雨",其實是聽多了負評,不太敢看。其實我還蠻想看葉青演"三國演義"那樣子的孔明,飄然若仙,該多令人嚮往啊!陳永明筆下的孔明比較帶著世俗之氣,或許這更貼近現實的孔明吧,我卻更想看看那羽扇綸巾,出塵脫俗,神仙般的人物。至於金城武版孔明,沒看過不敢評,但就外表來看,的確不符合我心目中的孔明形象。聽說央視拍的孔明很棒,不知道你有看過嗎? lyo 於 2010/03/13 02:0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