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0歲的女性,被經痛多年的肌腺症所苦,考慮子宮摘除,以解決多年的痛苦
這些年來,她幾乎各種藥物治療都使用過,卻都不見其效。在不打算要再生育的情形下,決定要切除子宮改善生活品質。
手術前與友人討論,建議不妨保留子宮頸的部份。因為這些年來,抹片檢查都正常,且HPV(人類乳突瘤病毒-子宮頸癌病毒) 的檢查也是陰性的,因此可以考慮保留子宮頸,而且對性生活也不會有影響,同時恢復也快。
朋友建議保留子宮頸,她不禁的也想問:「子宮一定都要全部切除嗎?」
子宮切除是所有外科手術中,除了剖腹生產外,最常執行的手術。
除了惡性疾病外,切除子宮最常見的原因:
- 子宮肌瘤約佔三分之一
- 月經不順,經血過多 (17%)
- 子宮脫垂及子宮內膜異位症
一般而言,在手術前必須先考慮不切除子宮的保守第一線治療方法:
例如:藥物治療內膜異位、子宮血管栓塞法治療肌瘤、子宮鏡手術治療經血過多及不順,使用"子宮托"(Pessaries)防止子宮下垂。如果治療後效果不佳,之後才再考慮切除子宮。
然而不少女性,有不小的肌瘤,卻完全沒有症狀,也可以考慮不手術採觀察的方式追蹤。
當面臨要子宮切除時,就如同這位40歲的女士所考慮的,究竟是要完全切除 ? 或是保留子宮頸 ? 就需要好好的探討一番了。
【理論上不切除子宮頸的好處】
最重要的好處是,當子宮體切除後,手術不再延伸到子宮動脈、及輸尿管交叉的危險三角地帶,減少了出血及輸尿管受傷的機會。
並且至少減少了30分鐘以上的手術時間。"Time is A Gift!"時間就是金錢!病人因手術時間縮短,在恢復上更快。
由於下半段子宮及骨盆的整體改變比較少,陰道及膀胱、大腸相關位置也不變,因此輸卵管及膀胱不會受傷,尿失禁也減少,性生活不受影響。
而且研究也發現,子宮頸保留後,將來並不增加子宮頸癌的機率,而且由本來正常抹片變成異常的機會大約是萬分之22。
保留子宮頸後,大約有7~10%的人,可能會有少量月經來,也有少數人在多年後仍需手術切除子宮頸。
目前初步研究發現不論全子宮切除或保留宮頸的子宮体切除術後病人的恢復都不錯這表示保留宮頸是值得考慮的方法之一
【術前該檢查之事項】
- 身體的詳細評估及檢查,婦科的內膜切片是不正常出血的必要項目。
- 基本「血液」的檢查(血色素至少11以上)
- 有心臟病史及糖尿病者,需行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或各科專科會診。
以上都是在入院前後的檢查。
【某些藥物,必須在術前告知並停用】
- 服用抗炎症藥物之"阿斯匹林"(aspirin),必須七天前停用,以免術中出血。
- Vitamin E 也必須在10~14天前停用,避免凝血不良。
- 口服避孕藥由於術後有血栓之顧慮,必須4~6週前停用。
- 心臟病及其他特殊用藥,必須事先告知。
【手術志願書及說明書】
內容通常包括手術的方法及罕見的意外情況,可能會有些"驚心"的感覺,但仍請詳看。
【卵巢保留與否】
在沒有病兆的情形下,65歲以下可以保留卵巢,因為更年期後卵巢也有作用,而且卵巢癌也並不會因為切除子宮後而上升。
一定要 記得~~~雖然切除了子宮,如果保留了子宮頸或卵巢,所以仍需要做抹片及婦科年度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