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非常喜歡達利這幅畫作《記憶的永恆 》,畫面中的時鐘軟掉了,彷彿時間也跟著一分一秒的融化,慢慢的,停駐在記憶的某個小點,化為永恆。
很有意思的是,達利的這幅畫作是以故鄉克魯斯岬為背景,似乎代表著達利回眸探看當年的自己。畫面中有三個軟時鐘,一個軟趴趴的掛在過往的枯枝上;一個彷彿像時間的長河,沿著桌面緩緩流瀉;最後一個軟時鐘則靜靜的躺在達利自己身上。
咦? 那個躺在地上,有個長睫毛,像鳥兒般的尖嘴,欲言又止,緊閉著眼睛卻又無法叫出聲來,一點也不像人形的軀殼,真的是達利嗎?
如同軟掉的時鐘,我想,「記憶是會變形的」。記憶中的我們,總想抓住什麼,挽回什麼,卻又什麼都無法改變。最後緊緊抓住不放的,往往是固執的自己,不願放掉的記憶。
這個「放不掉」的記憶,就如同畫面中的軟時鐘,黏黏稠稠的絆住了我們,老是卡在記憶中的某個小點,讓自己過不去。就像達利那幅不成人形的自畫像,明明現實中的自己已經長大了,卻一直把自己困在記憶中長不大的軀殼,任由過去的自己在痛苦的記憶中扭曲變形,無法跳脫。
用長大後的眼睛,重看兒時的自己吧。你會發現,有些記憶是自己綑綁自己,讓自己無法呼吸。
敞開自己的心扉,回到軟時鐘最後停駐的那一小點,回到讓你刻骨銘心的那一刻,也許你會很驚訝,即便當年大家擁有共同的記憶,經歷同樣的往事,但每個人對記憶的解讀,留存在腦海的畫面,居然有那麼大的落差,你自以為心如刀割的畫面,對別人而言,早已雲淡風輕,或不復記憶。
-
畫家達利,畫出的是心靈的軟時鐘,它不在現實的牆上游走,卻牢牢的黏附在你的心上。唯有你自己才會知道, 它停留在記憶中的那一個小點? 記憶中的你,真的長大了嗎?
-
文/ 黃淑文 圖片/ 取自網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 盹龜雞~ 六月的野薑花 香味甜淡2011/08/21 22:52達利的畫
滿含曲折幽深的發想 , 我以為我一定不懂的, 沒想到被淑文輕易的拆解了 . 感謝 ~ .
喜歡軟時鐘的創意 , 挺耐人尋味的 .
- 7樓. 阿岳2011/08/20 22:30感謝的記憶
感謝的記憶
也許記憶向那軟時鐘
黏著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
也許過去的當下很討厭
不過現在回頭看都也於雲淡風輕了
其實現在說起以前的回憶
雖然會有點激動
但是卻清楚的知道那些都創造了現在的自己
所以剩下的都是感謝
感謝以前自己遇到的際遇
軟時鐘就像記憶上的刻痕
伴隨著生命不斷的向前進
阿岳對生命的體會真是深刻ㄚ
過去的回憶,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也就是現在的自己,是過去的一分一秒創造的
當你懂得感謝過去,哪怕是糾結難堪的過去,
都能明白那是老天爺帶給你的考驗
表示你真的走過來了,長大了
那麼,軟掉的時鐘,所停留的那揪心的一刻,也就能變成你心上的某條紋路,某個提醒。
繼續往前走吧,加油!!
黃淑文(桂花樹) 於 2011/08/21 10:25回覆 - 6樓. 秋裡( ~賞花思故人 )2011/08/18 20:32謝謝精采導覽
生命成長過程,經過時間長河的淘洗,「曾經自以為心如刀割的畫面,對別人而言,早已雲淡風輕,或不復記憶 。」
然後你會突然省悟,再次調整心態與腳步....
謝謝mellisa
創作的樂趣,就是可以無拘無束的想像
從畫作,戲劇,舞蹈...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出口
過去的教育,比較少打開我們接觸藝術的這扇窗口,很多人欣賞畫作時,總想尋求<標準答案>或擔心自己不是專家,看不懂而打退堂鼓,真是可惜啊。
mellisa 說的好,經過時間的洗滌,我們看待生命的眼光,會因為突然領悟,而再次調整自己。
我也常常有這種感覺,好像褪去舊皮一樣..... ^^
黃淑文(桂花樹) 於 2011/08/18 22:29回覆 - 5樓. 山鷹(寄三平)2011/08/17 21:19用童真的眼睛,看這個老舊的世界
看完妳的復文後,突然想到一句話:
用童真的眼睛,看這個老舊的世界。
大多數人都是年歲長了,童真反而丟失或越來越遠。
我自己也是。
謝謝妳花時間回文。感恩。
呵,山鷹
記得畢卡索曾經自剖,「為了能夠像個孩子般作畫」,他花費了一生的時間。
童心的眼光,是最自由,最沒有框架的
上篇你對永恆的詮釋,挺好的。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角度詮釋,不管自己是不是專家,都勇於提出對藝術,對戲劇,對畫作的想法,在國外好像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真希望更多人,卸下懂不懂的包袱,領略單純看畫的樂趣
謝謝山鷹真誠的回應 ^^
黃淑文(桂花樹) 於 2011/08/17 22:36回覆
- 4樓. 山鷹(寄三平)2011/08/16 22:17太陽有一天會死掉,而時間,還在
這一篇網誌很難,像哲學課。
軟掉的時間停在一點便是永恆,這種想法,讓我有點困惑。
我所知道的時間,自無始來,往無始去。
我們都知道,太陽有一天會死掉,而時間,還在。
那,地球算什麼?人類算什麼?
停在一點的時間如何是永恆?
這樣的永恆算什麼永恆?
達利的畫真難懂,人言言殊。
有人說,用直覺或感覺便懂了。
問題是,有時真沒感覺,只是困獸之鬥。
離題了,望不介意並請見諒。
每個人對<永恆>的解讀不同
山鷹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惑,真是棒極了!!
達利這幅圖,也有中文譯為<記憶的延續>,淑文比較喜歡譯為<記憶的永恆>
達利創作這幅圖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炎熱的午後,看到桌上的乳酪因為室內的高溫變軟了
達利好奇的拿起筆挑起乳酪,看見乳酪軟軟的掛在筆上,突然浮現出<軟掉的時鐘>的意象,因此畫了這幅圖。
至於,這幅畫和<記憶的永恆>,究竟有什麼關聯? 我的想法是:
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裡,常有很多回憶,有些回憶常常只是記憶的某一個小點,一個讓自己刻骨銘心的畫面。
畫面中的自己和家人,常常像照片一樣,停格在當年的年紀,不會變老,也不會變小,就像軟掉的時鐘,最後停格在自己最刻骨銘心的某一刻,不斷在記憶裡重播,變成一個<永恆>很難消失的畫面。
其實,達利是個鬼才,算是超現實主義的前衛大師,作品常引人爭議,卻充滿想像
老實說,正因為這樣,我才會特別喜歡達利的某些畫作。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就算看不懂也沒關係,不認同別人的觀點也無妨。當個率性的觀眾,很自由的。
至於達利真正在想什麼,讓專家去傷腦筋就好了!!
黃淑文(桂花樹) 於 2011/08/17 15:53回覆 - 3樓. 隨寫人◆ 無怨無悔2011/08/16 15:45解讀
當下的心情
事後的回憶
切入點不同
解讀於是不同
我以為可以...
用進步的心情 回首年輕的自己
隨寫人說的好
其實我們每一個當下都在做決定
決定自己用悲觀還是樂觀的態度解讀自己
記得自己有一回寫作遇到瓶頸
我關閉了桂花樹網誌,問自己願不願意繼續寫下去?
如果,我能苦別人所不能的苦,走到別人所無法抵達的深處
那麼,我能不能走出自己的風格?
瞬間的轉念,扭轉了我低潮的心情
所以才有辦法走到現在,寫了四本書。
這關鍵的一刻,就好比心裡那個<軟掉的時鐘>停格在驚險的一刻
每次回想起來,總是塞滿了很多的心情。
黃淑文(桂花樹) 於 2011/08/16 17:23回覆 - 2樓.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2011/08/16 11:56有趣
時鐘變軟了 真有趣
回頭看年少的自己
活在原則下
執著在某個見解裡
都是自己找來的難過
時光 真的存在嗎
我們在當下把過去的觀念轉過來了
的確,
執著在某個見解裡,都是自己找來的難過
年少的我,也是這樣,總有一種莫名的堅持
真搞不懂當時怎麼不會換個角度想呢?
每次寫完一篇文章,總會暗地裡想著
會不會有一個讀者把我沒有說出口的話說出來呢?
靈婆的回應真叫我感動呀
時間,只是約定成俗的存在
真正的時間是不存在的
活在當下,才是真正的存在!!
黃淑文(桂花樹) 於 2011/08/16 12:22回覆 - 1樓. 阿錡2011/08/15 20:53時光機
這幅畫很棒!! 我看完時第一個想到時光機~
搭乘時光機的畫面往往會閃過一個個時鐘
每個發亮的時鐘都不是完整的圓形,都是扭曲的形狀
很像畫中的軟時鐘,這也正因為,「記憶是會變形的」緣故吧
發光的時鐘是記憶的亮點,雖然外型變了、扭曲了、軟化了、模糊了
但時鐘裡頭的數字依然清晰可見沒有錯亂,或許代表模糊了表象,可是本質沒有變吧?!
現在或許要跟兒時的朋友聊天才可以想起過去的片段
小時後追著時間跑,現在被時間追著跑..........
可能再過一段時間,又會追著時間跑了吧.
不管是哪個時間點,都應該好好替它上色,黏在每個角落
在你閒暇時,可以看看那只時間,也挺好的.
阿錡
看到這幅畫時,直覺就想到你。你果然很有想法ㄚ
很喜歡你所說:
<發光的時鐘,是記憶的亮點,雖然外型變了、扭曲了、軟化了、模糊了
但時鐘裡的數字,卻依然清晰可見沒有錯亂,或許代表表象模糊了,但本質沒有變吧?!>
或許,我們的心裡都藏著一個時鐘
童年時,我們凝望生命的時鐘,總覺得它美麗而神秘,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中年時,望著滴滴答答,依然運轉的時鐘,突然很希望它可以走慢一點,讓自己有機會把很多事,處理的更圓滿,更成熟。
這或許也是,達利在畫布畫上軟時鐘,在某個記憶的小點,選擇靜止的原因吧。^^
黃淑文(桂花樹) 於 2011/08/15 21: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