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方人,但對麵食卻有說不出的情感,一部分來自與父親相處的記憶,而絕大部分的情感卻來自於爺爺!
前陣子有個偏激的婦人辱罵老榮民,不由得我想起單身在台的爺爺!
昨天是爺爺的農曆忌日,農曆很容易讓人不小心就遺忘,他在那一年端午節過後一天中風,十天後離世,那一年的陽曆正好是6月28日,正值我的期末考。那段辛酸的日子早已塵封在心裡了!藉由幾張麵食照片弔念他老人家!
饅頭是我們家每個月都會做個兩三次的麵食。
(900克中筋麵粉、100克全麥麵粉、水500克、酵母粉15克)
饅頭的變身就是花捲。
發好的麵糰分割擀平,抹油、撒鹽、蔥花。
自己做的全麥花捲就是扎實,麵香十足!
前陣子樓下鄰居拿來一條她婆婆自己種的瓠瓜,我不知要吃幾頓才吃的完,端午連續假日,吆喝人來包餃子。
跟絞肉拌了
胡亂地擀餃子皮
包了八十顆
蘸白醋與醬油吃
我揉了麵糰過多,剩下的做成麵條。
吃不完放保鮮盒,灑點麵粉防沾黏,存在冰箱,隔天再拿出來煮,口感還是很好。
口感跟山西刀削面差不多。
拌了泡菜,以及燙了地瓜葉一起吃,地瓜葉也是人家種的送我。
閱讀延伸: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玉米蘋果2016/06/25 01:40
Touching...。
蒂兒 於 2016/06/25 07:25回覆 - 3樓. 曉澄2016/06/23 05:37
蒂兒真是有心, 連農曆的忌日都記得, 相信很多人連忌日都不理會了
賭物思人, 又是自己動手, 更是真情
手到擒來, 悠悠閑閑的在廚房中展現美好的傳承, 能有幾人
我家的花捲, 中間還用筷子壓一下
餃子, 白蘿蔔或絲瓜餡, 也挺爽口的
剩下的麵糰, 看似不重要, 但切拉出的那碗麵, 令人垂涎
能幹, 好樣的!
曉澄
我們家的習慣都是過農曆的生日,忌日也是。但我爺爺的忌日已經沒人有空祭拜了,就統一在清明節祭祀。而我父母的忌日,我們幾個兄弟姊妹還是會祭拜。
我爺爺在端午節隔天倒下,讓我太驚慌,頭一天才歡愉過節,隔一天就生巨變,那畫面我一直忘不掉。而我把當時的心情以及日期都寫在日記本裡。日記還保留著。
花捲中間用筷子壓一下很漂亮,還有別家媽媽拉成麻花樣子!各家的花招是我小時候喜歡東家串串、西家嚐嚐的原因,眷村裡就是可以吃到不同種類的麵食。
曉澄的蔥油餅與韭菜盒子也做得很道地。
蒂兒 於 2016/06/23 07:40回覆 - 2樓. 多硯坊 (休)2016/06/22 10:24
物資缺乏的童年裡
一頓水餃或蒸餃餐
滴點香油在醬油碟
再剝一顆大蒜
都是最難忘的美食大餐尤其寒夜中的巷口
麵攤飄來陽春麵及小白菜的香
更是至今最懷念的味道以前假日的下午就是我們這些小手幫忙包餃子的時光!我們幾個蘿蔔頭在飯桌嘰嘰喳喳,爸爸和爺爺在一旁陪著,那是最棒的親子時光。
吃餃子是我們打牙祭的時候,這種幸福感一輩子都忘不了。
多多後面一段的描述就是我們村口劉伯伯的麵攤的景象。
除了陽春麵與小白菜,高湯的香味與紅蔥頭的味道也是記憶的一環。
蒂兒 於 2016/06/23 07:30回覆 - 1樓. the dreamer girl2016/06/22 09:33
從小我就超愛麵食
常常接觸電視烹飪節目竟然也學會了做各種麵食
自己揉麵擀麵皮包出來的水餃剩過機器製造出來的水餃皮
看到您秀出的麵食我又蠢蠢欲動也想如法炮製啦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 米蘭(Milano)
自己擀的餃子皮的水分可以放到百分之五十,所以皮比較Q彈,而外面的機器餃子皮的水分只有百分之四十,方便機器製作,皮的嚼勁兒自然比不上手工了。
這些家常食物在家製作一點也不難。Amanda也可試試。
蒂兒 於 2016/06/23 07:2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