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心血來潮看了一下新聞,中壢市立法委員補選陳學聖敗了,加上新竹與嘉義國民黨都輸,原本新竹中壢花蓮都是國民黨的立委,現在三去其二,說國民黨「敗了」應該不是「替民進黨張目」。
說起來為什麼有「補選」,都是因為這些選區原本的立法委員跑去選縣長了,他們「高昇」之後,原選區沒有立委,只好再選。國民黨敗的三個區域新竹中壢花蓮沒話說,最特別的還是嘉義,嘉義縣長陳明文當完8年的縣長,卸任後再當立委,而原來的立委張花冠當縣長去了,這樣的「換手」還真是妙,再看他們以前是國民黨的背景,政治人物為了延續政治生命居然可以「換檔」到這個地步,從三、四檔換一檔,那可是很傷引擎的。
那為什麼國民黨會敗呢?
這次國民黨選一個民調第三的「強棒」,相信沒有人想得到,派「代打」會派一個老被三振的教練不被罵也是奇蹟了…其實我對陳學聖的印象就是幾年前跟他同黨的人屢屢說他是「藍皮綠骨」讓他落選,後來他連戰連敗,最後又跑來桃園被朱立倫任命為文化局局長。幾年前桃園縣辦眷村文化節時我特地跑去看怎麼回事,他就在台上熱熱鬧鬧辦活動,這大概就是他跟桃園與中壢的「淵源」吧。
中壢市眷村多,陳學聖被「正藍」加持,理論上是「會贏」,加上去年12月的縣市長選舉,中壢市選出史上第一位眷村出身的外省人魯明哲當市長,魯明哲四年議員生涯中有三年在外國讀書,這樣能選上,陳學聖為什麼不能選上?
講了這麼多,我又不是中壢市民,但我常去中壢市,簡單分析一下:
(1)選情冷
如果大家有看中壢市的選舉看版,可以發現這4位候選人都手握拳,做一個「YES!」的動作,我在環中東路與中壢市區看到的這類看版真是多到爆,不知砍了多少樹…,可是,我覺得選情很冷,今天天氣好卻只有這樣的投票率,投票率高一點對藍才有好處,要知道縣長吳志揚可是險勝呢。
(2)金溥聰的選舉策略
為什麼中壢會提名陳學聖呢?雖然他擁有全國知名度,但撇開民調前兩名選他也太奇怪了,如果要堅持「好」而不是「會贏」,那為什麼要讓朱立倫上周錫瑋下?
我唯一的推論是金溥聰想以此練兵,看看「眷村票的凝聚力」,既然「眷村票的凝聚力」可以保送魯明哲當市長,陳學聖為什麼不行?
說實在,陳學聖不是魯明哲,現在的中壢也不是以前的中壢。陳學聖在大家心中就一直是個「台北人」。
(3)泛藍跑票?投不下去?
這個結論一定又會被很多人提起,我倒要做個反向思考,「軍教徵稅」沒做,許多改革都是「拖」,現在的國民黨還是一直父子騎驢看不到朝氣,要改革的票與守舊的票無法兼得的,不要想兩面討好。
(4)被玩弄的選民
朱立倫任期沒做完就跑了,吳志揚立委當一年多也跑,人人都知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的道理,問題是選舉是政治人物對選民的一個契約,隨便就毀約,你們好意思說自己的行為很正當?
國民黨對吳伯雄吳志揚簡直太好了,保送當縣長也沒有這樣的,桃園縣200萬人口也升格不了,其中必有緣故?
台灣的選舉制度有個規定就是選罷法規定區域候選人選舉補助款為每次每票30元,換句話說,吳志揚的立法委員就算只當一天他也有的拿,他一開始就打定主意選縣長,當不到一半就繞跑去成就他們「吳家三代縣長」的威名,置選民於何地?
其他縣也差不多,又加上陳學聖「文化局長」的形象太空氣,如果他是副縣長或許會好些,那個賄選被判當選無效的國民黨立委廖正井就曾是副縣長。
(5)朱立倫的神話
朱立倫在桃園縣的政績以「招商」最顯著,很多人還拿他的高民調自我感覺良好一番,問題是他最後一年的縣民民調大跌10名,大家對桃園縣「虛胖」的情況不滿已久,現在他將去新北市享福去了,全都為了把他化妝成「救世主」嗎?
馬英九的「馬家班」至少有人還可以混出名堂,「朱家班」呢?廖正井與陳學聖的例子還不夠?
或許國民黨還會繼續認為「五都」與「總統」才是大菜。不過,泛藍選民會比國民黨想像中的更不在乎,陳水扁都當過總統8年了,國民黨敗了又如何,又不是欠你的!
總之,沒有實力也要點「誠意」,雖然我不認為民進黨很有誠意,但國民黨實在太沒誠意了。
Written by blackjack
Link:
1.國會助理薪水當然必須受人民監督,法律未賦予立委偽造文書的「免責權」
5.談朱立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blackjack2010/03/08 09:55網路有人說桃園吳縣長天天在深夜,都會到吳餘東先生的競選總部
陳學聖的blog現在似乎是他親自回應,很意外,留了言請他回應
http://blog.udn.com/apollochen
http://blog.udn.com/apollochen/3826207
以下為留言
***********
陳主委不同於本人所見過的政治人物,竟會認真回應網友,令人耳目一新
有兩件事請教:
1.中壢色情業氾濫成災,您應早有所耳聞,在下寫過一篇
藍色的中壢,綠色的中壢,黃色的中壢,http://blog.udn.com/blackjack/3812523
是否可請您反應給吳大縣長與魯大市長。
2.網路有人說桃園吳縣長天天在深夜,都會到吳餘東先生的競選總部。
此事您是否有所耳聞?
https://city.udn.com/3028/3889532?raid=3890117的第一個回應:
據在下的瞭解:
一.桃園吳縣長天天在深夜,都會到吳餘東先生的競選總部。
這豈不是證明:吳縣長與吳榮譽主席對陳學聖的站台輔選,根本是「玩假的」?
請問金秘書長與馬主席:
連我這個和中壢八竿子都打不到的台北人,都知道這件事,難道兩位不知道?
坦白說:只換下桃縣主委,根本改變不了桃園的K黨生態!
(另有一說:吳餘東在吳家的輩分,吳縣長要喊他叔叔!不過,筆者未經查證,存而不論!)
二.陳學聖經此一役,除非有機會擔任中央或地方的政務官,否則,參選重返政壇之路,已經終結。
反觀吳餘東,此次以「以5元拼500」,即使下次不出馬,都會成為任何一位立委候選人爭取支持的對象(他所拿下的3千多票,一定是他的鐵票)!因此,吳餘東反而名利雙收!陳學聖已經回應,我打85分
*********
謝謝您的留言
1.學聖會反映魯市長
2.謝謝您的建言,針對傳聞部份,本次選舉已經結束,放眼未來,學聖會先要求自己加油!
感恩 blackjack 於 2010/03/11 18:01回覆 - 4樓. blackjack2010/03/02 09:32在報紙上看到縣長吳志揚歸咎另兩名候選人執意參選,「這根本是笑話,中壢這席立委是因他才補選,吳志揚擺不平自家宗親,應好好反省。」
桃園/差一點 想贏還須深耕
【聯合報╱記者吳佩玲、劉愛生/桃園縣報導】
2010.03.01 02:45 am
國民黨陳學聖以二千七百多票敗給民進黨黃仁杼,中壢民眾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國民黨輸了選舉、民進黨輸了形象,贏的沒有大勝,輸的未必全輸,藍軍若能團結,兩年後還有機會。
客家人丘天說,國民黨這次提名陳學聖,可以看出馬總統改革的決心,不過改革要因地制宜,陳學聖再優秀、再有知名度,未深耕地方就到中壢參選,短時間不會被接受。
他說,中壢客家人自尊心強,陳學聖面對三名客家人挑戰,想勝選不容易。在報紙上看到縣長吳志揚歸咎另兩名候選人執意參選,「這根本是笑話,中壢這席立委是因他才補選,吳志揚擺不平自家宗親,應好好反省。」
勞工陳騰旺覺得民進黨並未真的贏,只贏得表象,卻遭對手猛批貪瀆、官司而輸了形象;國民黨也未必真輸,候選人投入選戰不到五十天,只輸二千多票,拿到的四萬多票每一張都很乾淨。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昨晚表示,敗選最關鍵的「不是別人太強,而是被自己打敗」。他解釋,被自己打敗意思就是「自己努力不夠」、還有「不夠團結」。
【2010/03/01 聯合報】@ http://udn.com/
- 3樓. blackjack2010/02/28 11:18受到黨的栽培,十件事情九件都順他的意,只有一件不順,就九件不順
今天聯合報社論「只是藍軍選民不投票嗎?」寫的很好:
陳學聖在桃園以兩千多票飲恨,這個差距,藍軍兩個脫黨候選人吳餘東、林香美的得票都超過此數。如果能夠勸退其中任何一人,陳學聖都有勝選的希望;但藍軍不 乏在地有影響力的大老,卻袖手旁觀,看著黨中央難堪,棄同志的死活於不顧。一個政黨,同志之間都表現得如此離心離德,要如何喚起選民支持的動力?
曾忠義被搞掉,吳志揚卻沒「感恩」,看看吳伯雄說過說什麼:
吳伯雄:紀律很重要 含淚開鍘
…吳伯雄表示,黨就像空氣一樣,存在的時候沒有感覺,萬一沒有的話,就會覺得這一生非常空虛,一定會興起“有黨真好”的念頭。 ……吳伯雄說,最近他看到有些人,“已經認識他幾十年,受到黨的栽培,十件事情九件都順他的意,只有一件不順,就九件不順”。吳伯雄認為,馬英九兼任黨主席之後,需要大家體諒、扶持。…
吳伯雄在補選的「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黨國替他的寶貝兒子掃除障礙選縣長,真好命。
但吳伯雄自己又做了什麼?
下次民進黨派個強一點的一軍,吳志揚會很難選。 - 2樓. starpig2010/02/28 01:32樓下的在唱歌?
就算民進黨大勝台灣就變得更好了?
黑黑
不管你是否認同它們的大方向
國民黨執政總算是努力在為國家做ㄧ些事
換民進黨那批賊上台
貪汙A台灣 台獨騙選票 nothing else
其實國民黨要讓人覺得他們真的有做事也不應該再這樣下去了,立委改選前後,國民黨除了人多一點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貢獻
blackjack 於 2010/02/28 10:57回覆 - 1樓. blackjack2010/02/27 19:07分裂再加上低投票率 藍軍飲恨桃園
分裂再加上低投票率 藍軍飲恨桃園
【中央社╱桃園縣27日電】
2010.02.27 06:53 pm
桃園縣立委缺額補選經激烈纏鬥,民進黨險勝奪下艱困1席。從選舉結果觀察,藍營分裂、候選人與在地淵源不深、低投票率,造成長期「藍大於綠」的中壢市淪陷。
國民黨提名立委候選人時,基於司法纏訟考量,勸退民調第1名,具行政資源的中壢市長葉步樑,改提名形象清新的前桃園縣文化局長陳學聖。但黨內無法成功整合其他兩位在民調中分居2、4的黨內同志,造成兩人執意參選,選戰開始即呈「3藍1綠」態勢。
陳學聖選戰之初就面臨黨內外夾擊,幾乎成為選戰過程中的「最大箭靶」。陳學聖雖在桃園經營3年,但主要是限於文化領域,地緣性不及其他3人,連最後1天造勢晚會中,國民黨還不斷消毒「陳學聖絕非空降」,顯見空降議題一直纏繞陳學聖。
服務地方20多年的黃仁杼沒有突出的學經歷與犀利口才,但樸實個性與和在地經營,加上綠營基本盤,整體組織運作比較完整。
選戰初期,藍營陷入提名作業爭議、空降與在地之爭。農曆春節後進入短兵交接,藍、綠兩黨傾全力輔選,整個春節假期的中壢市充滿濃濃政治味,才使得無黨籍的候選人被邊緣化。
脫黨執意參選的吳餘東、林香美儘管得票不高,仍左右整體選情。環顧整場戰局,藍軍分裂造成重傷,加上陳學聖與地方淵源不深,所有組織動員都必須藉其他黨內同志「隔靴式」的操作,成效大打折扣。至於藍營原先估算的眷村鐵票,不敵低投票率,無法發揮左右選情關鍵力量,終使陳學聖飲恨桃園。
【2010/02/27 中央社】@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