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中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壹直占據著重要地位,酒是壹種特殊的食品,是屬于物質的,但酒又融于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爲壹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中國酒文化是中國璀璨的傳統文化之壹,自從人類發明了釀酒,酒不僅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更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炎黃子孫。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人們談論著酒得酒失,品評著酒色酒香,吟詠著酒詩酒歌,遵從著酒禮酒俗……于是,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酒文化。現在很多人在研究中國的酒文化,酒文化給我們帶來了浪漫主義色彩,雖然在理論上最終沒有形成哲學思潮,但是它在與現實主義的不斷對抗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悠久的釀酒曆史使我們酒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釀造出許多酒類珍品。對中西酒文化進行比較後,並側重理解中國酒文化的發展曆史。我覺得壹種文化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階層,不同的人們,甚至不同的心情當中被理解的程度,方式也不同。對于中西酒文化的不同理解,關鍵在于能夠使酒文化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更好的爲我們服務,這就需要中西酒文化相互融合。如今,西方的酒文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酒文化,尤其在品酒的意境方面更趨向于西方,同時,也希望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國酒文化的優良傳統。
說到中國酒文化的優良傳統,就不得不提到酒與詩的密切關系,詩賦予酒的是全新的诠釋,使酒文化源源流長,根深葉茂。從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士借酒寫出流傳至今的好詩篇,抒發了自己或喜或憂的感情,描繪了很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酒也賦予英雄豪傑們以不凡的壯舉,賜予文化濃厚的生活氣息,曹操煮酒論英雄,李白舉杯邀明月,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蘇東坡把酒問青天,李清照濃睡不消殘酒,其實無論悲喜,醉酒者在酒中所追求的是生活的自由、忘記生死利祿榮辱的輕松,在酒中做壹個真正的自己,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對酒精神的精髓理解吧!
在歐洲,尤其是在以美酒和浪漫著稱的法國,飲什麽洋品類的美酒,配用什麽洋相應的酒杯,是有壹定之規的。壹般壹套完整的酒具應包括壹只酒樽,壹套水杯,壹套紅酒杯,壹套香槟杯,壹套白葡萄酒杯,壹套烈性酒酒杯。酒杯在餐桌上的擺放也有特別的講究。從左到右,最大號杯在最左邊,最小號杯在最右邊。至今最受歐洲人喜愛的酒杯依然是純淨剔透的水晶杯。每壹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狀,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飾及不同設計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壹份美麗的心情。
在中國的餐桌上,大家喝的酒壹般是啤酒,或是白酒。在西方,喝啤酒的人很多。但是,我很少見到西方人有直接喝酒精濃度很高的白酒,這和中國很不同。還有極少見到西方人在餐桌上互相敬酒,大家通常都是各喝各的。只有在某些特定場合,大家才會壹同舉杯。這洋的時刻通常是在某人致辭之後,大家交相舉杯,祝福某人,爲某人某事慶賀。仔細想想,可以發現:中國人飲酒重視的是人,要看和誰喝,要的是飲酒的氣氛;西方人飲酒重視的酒,要看喝什麽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國的飲酒禮儀體現了對飲酒人的尊重。主人,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時要從主人開始敬,主人不敬完,別人是沒有資格敬的,如果亂了次序是要受罰的。而敬酒壹定是從最尊貴的客人開始敬起,敬酒時酒杯要滿,表示的也是對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敬酒要主動敬酒,而且講究的是先幹爲敬。而行酒令、劃拳等飲酒禮儀,也是爲了讓飲酒人喝的更盡興而應運而生的。顯然,中國酒文化深受中國尊卑長幼傳統倫理文化的影響,在飲酒過程中把對飲酒人的尊重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飲用葡萄酒的禮儀,則反應出對酒的尊重。品鑒葡萄酒要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調動各種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飲順序上,講究先喝白葡萄酒後喝紅葡萄酒、先品較淡的酒再品濃郁的酒、先飲年輕的酒在飲較長年份的酒,按照味覺規律的變化,逐漸深入地享受酒中風味的變化。而對葡萄酒器的選擇上,也是圍繞著如何讓飲用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來選擇的。讓香氣彙聚杯口的高腳杯、讓酒體充分舒展開的滗酒器、乃至爲掌握葡萄酒溫度而爲品飲專門設計的溫度計,無不體現出西方人對酒的尊重,他們的飲酒禮儀、飲酒文化都是爲更好的欣賞美味而制定的。
酒文化的本質也是壹種情感和情緒上的體驗。酒既然是情感的載體,現代人就更加關注體驗的感覺和情緒,更加需要精神的暗示和共鳴,否則酒給我們帶來“老氣橫秋”的同質化記憶。壹直以來我們中國人就致力于酒文化特色的打造,“酒不但要有個性,還要有內涵。”
比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發現,酒文化之間的差異其實就是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無論是中國的豪飲,還是西方的品酒,都希望酒文化能夠在以後的時間裏比較出更多更好的酒,也可以是酒文化得到發展和繼承,讓更多的人了解酒文化,欣賞酒文化!
中國人飲酒最講究的是意境。最佳的狀態是似醉非醉,使人處于最快樂、最興奮的境界中。這時不僅人的話多,而且興致大發,會妙語連珠,詩如泉勇,“李白鬥酒詩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證。友人相逢,無論是久別重逢,還是應邀而逢,都要把酒敘情,喝個痛快,“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中國酒文化的主流具有對現實生活剛健有爲的優良傳統,所以當人們遇到某些不心的事情是借酒消愁當然難免。于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那時候會把“借酒消愁愁更愁”抛到九霄雲外去了。
在中國,酒常常被當做壹種工具,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如青梅煮酒是爲了論證誰是英雄;杯莫停的將進酒,爲的是與爾同消萬古愁;竹林裏狂歌的七賢,爲的是借酒避難。酒在中國人眼裏更多的是當作壹種交際的工具,所以在中國的酒文化中缺乏對于酒本身進行科學而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品評,更在意的是飲用它後帶來的美妙作用。在西方,飲酒的目的往往很間單,爲了欣賞酒而飲酒,爲了享受美酒而飲酒。當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際的功能,但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如何盡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除此之外,當現代的人更喜歡的壹種喝酒方式是去酒吧喝酒。喝下去的是酒,散發出來的是激情,勇動著人們激烈的喧嘩和騷動,流淌著人們莫名的痛苦和憂傷。也許人們需要這麽個有酒的地方來容忍自己卸掉社會的無形的規範、約束與重壓,來容納自己釋放自己原始生命的力量與沖動。可以喝的放縱,喝的張揚,自由而肆無忌憚。當然酒的芬芳香、熱乎乎的人的動物氣,不是讓妳眩暈;就是讓妳瘋狂;讓妳真情流露;也讓妳沈溺幻覺忘卻壹切事世艱辛……這就是源遠流長的酒文化。
萬物皆有道。酒道是東方文化的經典。徐徐翻開曆史長卷,不難發現,曆代人與酒都結下不解之緣。酒來助興,映出英雄本色;潦倒落魄之際,酒來譴愁,撫慰谪客征人憂郁淒怆心懷。古典詩詞中的酒文化綿綿不絕,無盡無休,滋閏著詩人或豪放或深沈或纏綿或激憤的心靈。同洋,美酒的濃香酒液裏亦流淌著諸多傳奇,撫慰著各方才子、英雄激情澎湃的胸懷。這就是酒的根、酒的魂、酒的道。
酒,作爲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壹個變化多端的精靈。它熾熱似火,冷酷象冰;它纏綿如夢萦,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翺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沈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酒與酒文化
2011/07/18 10:48
瀏覽1,254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