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上首為孫悟空的頭像,背襯圓形圖案,象徵功德圓滿,法輪常轉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塑像
十八盤登山路
十八盤南天門
十八盤路旁的民居
從十八盤路遠眺花果山全景
「花果山」位於連雲港市南雲臺山中麓,原名蒼梧山,亦稱青峰頂,為雲台山脈的主峰;其主峰玉女峰海拔625.25公尺,是江蘇省諸山的最高峰。明代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道:「海外有一國土,名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真個好山……,四季好花常開,八節仙果不絕」。此處描寫的花果山,就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西遊記》的取材地,被譽為「孫大聖故里」。
花果山是連雲港最具特色的風景區,「處處有景,景景有神話傳說」。遊覽花果山,最大樂趣就是把耳熟能詳的《西遊記》,與「四季花果不絕」的人間仙境相互印證。花果山上與《西遊記》故事緊密相連的景點有水濂洞、老君堂、仙人橋、南天門、唐僧家世碑、照海亭、懶漢石、美人松、一線天、九龍橋等。
一到花果山山門,《西遊記》的氛圍便撲面而來。山門是在傳統古城門的骨架上,用現代表現手法加以渲染。正門上首為孫悟空的頭像,背襯圓形圖案,象徵功德圓滿,法輪常轉。北側有唐僧師徒4人西方取經的浮雕,下方有6只圓雕雄獅把門,廣場四周有109只石猴迎賓。山門背面的匾額上鐫「東勝神洲」四字,透過中間的門洞,可看到松林中吳承恩雕像。
從下車開始,就有商家、導遊前來兜生意,我一一拒絕,可能還沒到黃金週生意欠佳,他們閒著也沒事,有幾人便隨著登山,不過我是步行,他們騎摩托車在步道與盤山公路交匯處等我,每次交會都義務為我免費導遊,我則堅定拒絕;如此行行復行行彼此攻防,直到九龍橋才逐漸離去,後來知道他們都是在山上開餐館的,千辛萬苦只是為了把我拉進餐館用餐。
我沿著仙人橋、竹節嶺、十八盤登山。在略顯狹窄的山道兩邊,不斷躍入眼簾的是那些泛著層層綠光的壟壟茶樹以及在風中搖曳不停的簇簇金黃色竹林,還有朵朵使人陶醉不已的不知名野花,它們與周圍的青山綠水互相襯托、相映成趣,在平緩的山坡上形成了大塊大塊絢麗多彩的圖案,遠遠看去,真像一幅幅美麗的油畫鋪滿山崗。
十八盤路側有一塊石頭形似鯉魚,頭在地面,半截身子在地下。相傳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穩,派許多陰陽先生到各地查訪和破壞龍脈,有一位來到雲臺山,發現鯉魚石,又見這條嶺上有個第一天門,知道鯉魚只要跳過天門便成了龍,托生在山主家,長大就會搶奪皇帝的江山。
陰陽先生找到山主,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他。山主很高興,便問怎樣才能使鯉魚跳過天門;陰陽先生說,只要在鯉魚石旁修個十八盤,就能順勢飛上天門。於是山主雇人晝夜施工建起了十八盤,陰陽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原來鯉魚跳過天門才能成龍,若是落在十八個盤子裏,那只能是人間的一道菜,風水也就這樣被破了。
攀上十八盤,走不多遠便是南天門。在《西遊記》裡它是玉皇大帝靈霄寶殿的外大門,每次孫悟空上天求救兵,都是先經過這裡通報。南天門舊有關帝廟,毀於日寇戰火,林則徐曾在鴉片戰爭前到此遊覽過,並留下三首著名的七律。
由南天門下行抵九龍橋,九龍橋為花果山的主景之一,位於群山環抱的幽谷之中,有九條大澗在這裏匯合,然後奔流向山下的大海。過去香客從南天門小路下至谷底,稍事休息便可鼓氣繼續向上攀登或搭纜車至三元宮。九龍橋建於明代,為磚構拱橋,不僅方便了過往行人,也為後人留下一座藝術精品。
站在歷史古老而久遠的九龍石橋上,輕撫石欄上那古樸遒勁的精美雕刻和變化多端的九條石龍,心裏不禁無限感歎古代能工巧匠們那精湛絕倫的手藝和靈活多變的設計。古橋旁是兩株略顯蒼老但仍然粗壯茂盛的銀杏已近千年,是宋代遺物;令人不禁投以驚詫的目光,不僅是驚詫于它們粗壯有力的軀幹,更加驚歎於雄雌兩樹之間纏綿悱惻千年生生不息的愛情故事(簡介牌上介紹一棵為雄樹,一棵為雌樹)。
隨著縷縷清風的徐徐輕佛,銀杏樹的條條枝葉在風中翩然起伏,發出陣陣的「沙沙」聲響,就好像在用無數雙臂膀為遊人加油鼓勁!它用濃密的綠蔭籠罩著九龍橋,橋上山風陣陣,橋下流水潺潺,松濤盈耳,鳥語花香,把遊人的疲勞消除得一乾二淨。橋南有九龍將軍廟,也就是九龍橋的橋神廟;北面高處是茶庵,過去專供遊客休息品茶,現闢為「吳承恩紀念館」。
沿山路攀登可至三元宮,三元宮是雲臺山區主廟,也是花果山主體建築。三元信仰源遠流長,早在東晉時代,甘寶《搜神記》上便載有東海人陳光蕊,生了三個兒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的記敘。明代蘇北、魯南三元信仰非常興旺。萬曆十五年(1587年)淮安人謝淳破家擴建三元宮,奠定了三元宮建築群的基礎。
吳承恩更是三元的堅定信仰者,《西遊記》中說唐僧是東海陳光蕊的兒子,這廟裡的三元也就是唐僧的骨肉兄弟了。近年三元宮易名「海寧禪寺」,改塑釋迦牟尼佛,三元聖像已移至東配殿。
大雄寶殿面前有兩棵千年銀杏,顯示著三元宮古老的歷史;銀杏是花果山的一景,千年樹齡的全山有19株。抗日戰爭時三元宮遭受日寇飛機狂轟濫炸,這兩棵樹雖然枝幹斷裂遍體枯焦,但在春風吹拂下又綻發新芽,結出累累果實。三元宮近年經過多次修茸,已逐漸恢復原貌,只在東南部位的下方,保留下一塊當年的殘垣斷壁,作為歷史的見証。
玄奘紀念館後門
玄奘紀念館前門
三元宮登山道
三元宮大雄寶殿
三元宮旁千年銀杏
三元宮御碑亭
背景音樂-吳靜-西遊記插曲-女兒情
更多相片請點閱(江蘇連雲港花果山)
『尋訪美麗天涯』系列電子書放入購物車請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