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溫宿縣天山神木園Google衛星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路邊有成熟的麥子閃爍著黃燦燦的光芒連忙拿起相機抓拍到這絕美的瞬間
從阿克蘇至天山神木園的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天山峰頂被白雪覆蓋
太陽揮灑出光芒,照在白色的雪山上,遠處悠閒的馬兒低頭吃著草,連忙拿起相機抓拍到這絕美的瞬間
一條水澗,導山泉而下,滋潤一方水土
D22(10.14)阿克蘇-喀什
一早在阿克蘇市區閒蕩,想認識這個城市,這趟來了或許再也沒有機會重來這個遙遠的城市。在英巴札人民路市場,看到很多蹲在路邊、頭上戴著黑高氊帽子、手裏拿著饢在啃的維族老人;也看到戴著各種頭巾的維族女人上街購物。我順著市場從團結路出發,沿人民路走向西大街,一直穿過大十字,走到東大街;一個小時走下來,鞋子佈滿著塵埃,這果然是一座沙漠中的城市,到處都是塵土飛揚。
對於阿克蘇,雖然知道這是南疆一個大城,是地區的中心,但阿克蘇到底是甚麼也說不清楚。不像庫車,庫爾勒,因為長期歷史、地理課本的記載,基本上還有一個概念;但對阿克蘇,即使靜下心來,對這城市還是說不清楚,很少會對一個城市感覺如此模糊,以致回憶這段旅程也覺得模糊。這才意識到這裏來是多麼的無謂,內心突感寒傖,是一種想落淚的衝動,所有的一切在這一刻湧到我的眼底,在心中翻絞。我只是在做一件自己一個人的旅行,是不是走到哪其實都無所謂?
全長有5.7公里,南北走向的多浪河,是阿克蘇的一條人工河,以灌溉為主。多浪河是阿克蘇的命脈,在城市的西側蜿蜒流動。一如大陸其他的城市,形象的大工程此時正在政府規劃中進行,主要是多浪河景觀水系的大規模改造建設。這個水域面積達56.7公頃的河流,資料上說枯水期時,像一條淺淺的小水渠。我走到河邊,卻看到沙土堆積在河岸兩旁,淺淺的水面,水流卻依然湍急、清冽。
溫度在零度上下,穿著厚裘行走在多浪河邊規劃帶的道路上,胡楊樹枯黃的乾葉鋪滿地面,還有一些繾綣高墜枝頭;旁邊還是一排旱柳,柳絲斜垂,樹旁的灌木乾澀的枝條因風鼓瑟。有一種滄然的感覺,二十幾天就這樣自駕而行,呆立枯寂的路樹旁,感觸油生。如果此時的多浪河,像一條流動的綢緞綿延不絕、充盈飽滿;駁岸邊綠意盎然,旱柳垂絲、胡楊高舉、灌木涵泳、黃刺玫色彩紛披…..;是否還會有觸景傷情,胡思臆想的無謂自苦,我就這樣在多浪河畔水天一色之間。
路邊有賣烤包子的攤子,真是太好吃了,吃了一個就想吃第二各。烤包子和平常吃的包子有很大的區別,在於包子外皮是白和烤得黃亮亮的差別。口感也大不同,普通包子吃在嘴裏是軟綿綿的,而烤包子的皮吃到嘴裏是脆脆的。原來關鍵在一個烤字。注意到包子從饢坑取出的時候,老闆大喊了一聲,不知他喊的啥玩意。後來才瞭解原來他喊的是一個人名,這個人是幾百年前當地有名的廚子,他做的烤包子非常好吃,後來人們就用這個人的名字來作為招牌,招來顧客。
再吃一口仔細品味,輕輕的咬了一口外皮,啊,好酥脆哦!皮很薄,還沒準備好就輕鬆的吃到了裏面的肉,肉層嫩嫩的,而且味道很鮮,香噴噴的。就好像包子的皮都融入到了嫩嫩的肉和香香的油當中了。包子的餡感覺是羊肉做的,而羊肉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像愛吃羊肉火鍋,這包子真是從裏到外都讓人讚不絕口。
該出發去天山神木園了,神木園在阿克蘇以西72公里,可從城西高速公路環型匝道上一塊指引北面來車的路牌。從阿克蘇至天山神木園的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天山峰頂被白雪覆蓋;天氣不錯,近處路邊有成熟的麥子閃爍著黃燦燦的光芒,驚豔般連忙停車走進田地裏,這時太陽揮灑出光芒,照在白色的雪山上,黃色的麥穗上,遠處悠閒的馬兒低頭吃著草,連忙拿起相機抓拍到這絕美的瞬間。
去天山神木園一路可謂歷盡艱辛,有很多路段被大水沖斷,或正重新翻修;由於路況較差,顛簸了很長時間才到達神木園。它位於天山托木爾峰南側前山區,海拔1700公尺,占地600餘畝、被稱為戈壁明珠。公園內古木悠悠、芳草萋萋;園內百棵存活上千年的古樹,形態怪異。是一處生態、人文和地質相互融合的獨特景觀,有九龍攪海、還魂柳、千年箭楊、鱷魚出潭、快活坪、聖水泉等。
在炎熱的大戈壁灘旁,神木園最奇特的在於它的位置,從吐木秀克往前走,便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樹、沒有草,除了能看到遠處的山和近處的沙石外,其他再也沒有什麼了。越野車走了幾十公里後,遠遠地才看見戈壁灘上出現了一個小綠點,那就是神木園。神木園方圓不大,坐落在一片沙丘之中;在這裏,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綠洲和戈壁之間非常明顯的分界線,讓人感到大自然的不可思議。
天山神木園門票不便宜,且地處偏遠,不過既然來了,也只能買票入園一遊了!也或許楚於遙遠的戈壁灘地,到神木園遊人並不多,卻也是南的靜寜;如此才使得遊人能靜靜地徜徉於其間,靜靜地享受於其間,靜靜地思考於其間。這真是一處極怪異的景觀-放眼望去,眼前儘是一堆一堆的,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山丘,這些山丘全是那種南疆漠地最為常見的灰白土色的光禿禿的泥沙堆成的成群的山丘;唯有中間一個山坳,竟然意外的升騰起一片蔥蘢的林木。
天山神木園中樹木的種類很多,有楊樹、榆樹、柳樹、白蠟樹、還有核桃、杏樹等。這些蒼勁的古樹,有的曲折盤旋,貼地而伸;有的匍匐在地,猶如龍蛇之狀;有的軀幹壯碩穩固,枝條隨風起舞;有的樹頭與根部相連,分不清哪是根,哪是枝;有的樹倒地後,又從根部生出新枝,筆直向上,長成參天大樹。園中有一棵斜長的大樹,根部早已腐朽,而樹冠依然生機勃勃。園中最高大的一棵楊樹,據資料介紹高96.23公尺,直徑6.25公尺,幾個人都抱不過來。
走進這片滿佈橫七豎八林木的園子,滿眼都是豎著的、躺著的、歪著的、斜著的、活著的、枯著的林子;幾乎所有的樹木,皆可稱之為巨樹或老樹,都粗大得須數人才能合抱,以致枝葉參天茂密,樹幹老皮斑駁。既來之當然要走入觀賞,感覺是一種不安地走進樹叢,林蔭使人驟感壓抑;此處再強烈的陽光,滲進來後亦變得暗淡,令人連氣也透不過來。撩開濃密的樹蔭,撫摸滄桑的樹幹,凝視不朽的死木,令人感慨生命短暫,不禁有幾許的愁緒,更多的是悲愴,頓時齊聚心頭。
愁緒的是生命,悲愴的也是生命;倒下的樹寂寞地死去,或者爭扎求生;而站立的茂盛地活著,或者走入生命末端。生命週期短暫消逝,不管曾經瀟灑或綻放,最終塵土相依,也是正常現象。樹與人相仿,既有生命,也曾經瀟灑或綻放。園內的神木們,為何耐得住乾旱,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滄桑,默默地生於斯、長於斯、茂於斯?若在台灣,如此古木並不稀奇,那裡雨量充沛環境優越;可在西北新疆,在大戈壁中,這般老樹實在難得,草都難生的戈壁上,哪能容得下樹?
在神木園內,我不禁生出無限的崇敬,是那種對遠古而來的頑強的生命的崇敬!屏息傾聽,果然有潺潺水聲傳來,循聲走去,林與山之間,有一條水澗,導山泉而下,滋潤一方水土。這是生命之水啊!近年來,隨著年齡漸長,筋骨衰退使得腰痠背痛隨之而生,好奇眼前上千年的老樹,是否也有腰酸背痛?樹雖皮乾骨瘦,但葉卻鮮綠欲滴,是否因為樹對自然索取不多所致?而人是不是對世間需求太多以致形銷骨瘦呢?神木園是否在暗示人們,生命需要得越少,才能越滋潤?
雲雨變色,歸途無語。車走了很遠,回頭再向神木生長的地方望去,暗淡的天穹下,仿佛蘊含著無限生機。我想,樹之勃發,在於無慾無求;人生煩惱鬱結,卻也因有慾有求。人追求生命精彩,不欲如樹木般枯立無為;樹不需精彩,故能勃發,而人是否能無慾無求而活得輕鬆瀟灑?人,是否能如樹般簡單活著?這天山神木園不僅是觀景之旅,也同時是一場心靈之旅,特別是在一片戈壁,一片綠意之間。或許,生命回到原點,一切回歸本然,人輕鬆瀟灑,樹也一片蔥郁。
天山神木園位於天山托木爾峰南側前山區,海拔1700公尺,占地600餘畝、被稱為戈壁明珠
公園內古木悠悠、芳草萋萋;園內百棵存活上千年的古樹,形態怪異
匍匐在地,猶如龍蛇之狀
百年核桃王
園中最高大的一棵楊樹,據資料介紹高96.23公尺,直徑6.25公尺,幾個人都抱不過來
背景音樂-天山神木園 1/4-4/4
更多相片請點閱(新疆阿克蘇至溫宿縣天山神木園來回風光)
更多相片請點閱(新疆阿克蘇溫宿縣天山神木園風光)
- 2樓. 杜慧2013/03/01 00:46圖文並茂
文情景色皆美,很是喜歡。 - 1樓. Reed2013/01/30 00:44其實內容還是普通,但因於生存環境的艱困,植物勇於生存的痕跡歷歷可見,反是最大的賣點,感謝回應 zhuzhu 於 2013/01/31 20: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