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心針--道德經05
持盈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為人處世之道,應知進退的分寸,凡事適可而止,勿自誇張自大!!!因為過份自信自滿的人,有如盛滿水的杯子,往往氾溢而失,得不償失,不如謙虛和讓,反而能安謐恬適.
自恃驕傲聰明才智之人,鋒芒畢露,往往受眾人排斥與嫉妒!這樣的人,不能受到眾人的愛戴與支持!
金玉滿堂,孰人不愛,世人為之癡狂,任勞任怨,拼死爭活,忙得不可開交!!!縱然爭得天下寶藏,一旦無常扣門,任憑帝王將相,也只是暫時擁有!
富貴之人,如驕傲自大,滿身銅臭!唯利衡量得失,鄙視窮弱,反而招致眾人遠離,唾棄與批評,因而招來禍殃!
故世人應常靜深思,自我觀照己心,能常養天地浩然之正氣,常行光明善仁之道,才能與天地契合也!!!
玄德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論修心修道,任何勸善宗教都一樣,說是容易也容易,說是困難也很困難;因為心猿意馬,魂與魄就相離,我們能保持心神不外遊蕩,意念不散亂嗎?
我們能守住先天賦予的潔淨元神,就如嬰兒般的赤子之心,保全天真柔和的本性嗎?
我們能滌除貪婪執著之心,自淨其意,使心靈,清靜澄澈晶瑩剔透,毫無瑕疵嗎?
我們能心想,如果在愛國愛民或治理國政之時,能保持天真博愛,自然無為之心嗎?
人的心為主宰一身,當前在喜怒哀樂,出入動靜之時,是否能常守住安樂柔和呢?
我們能在完全明白事物後,還能保持不以聰明為驕傲,而守住無為無慾,平和的境界嗎?
其實以上這些道理,實則為要效習天地真理,因涵養萬物而不自恃,為主人翁,如此高尚 最深遠 最厚 最高 最難 達成的德行,便是天地之玄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