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2016年)改編自美國華裔小說家姜峰楠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Stories of Your Life).我在《科幻小說淺談》(2017年2月26日)裡說過姜峰楠的科幻小說注重科學理論,這篇小說用物理學的《費馬原理》(Fermat's Principle)來示範外星人預知未來的能力.
物理學家發現光線要從出發點到目的地一定會採取最快的路線,這就是《費馬原理》.姜峰楠在小說裡舉一個例子來解說:一束光線要從空氣裡的A點到水裡的B點(見附圖一),它並不是直接從A到B,而是先從A到C,再從C到B.為什麼?因為空氣和水有不同的光折射率,如果直接往B去,到了水中就需要調整才能達到B,結果會比A-C-B的路線慢,不合《費馬原理》.其它的可能路線也是一樣,這似乎暗示光在出發前就能預知未來,預選了最快的路線,而不是盲目的出發再適時調整.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你一生的故事》裡的外星人就有類似的能力.
附圖一:
姜峰楠在書尾的筆記裡說他跳過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物理學裡非常重要的一門理論)對這現象的解說,我大學時讀過量子力學,它的內容博大精深,我其實不甚了了,只能算是略知皮毛.在部落格瞎扯反正不犯法,在此把我對這件事的了解講一下:量子力學認為光從A到B有無數的可能路線,這些路線同時進行,不過大部分路線因干涉(interference)效應而互相抵消,最快的路線(A-C-B)因為沒有被完全抵消,所以能被科學家觀察到.從這個角度來看《費馬原理》就沒有那麼神奇了,而且不適用於姜峰楠的故事,所以他略而不提.
不過量子力學有另一個聽來很科幻的概念.量子力學有不同的詮釋,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多世界詮釋》(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根據量子力學,每一個事件的未來發展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可能,但是一旦發生後我們只能觀察到其中的一個,其它的到那裡去了?主張《多世界詮釋》的物理學家認為我們只能觀察到其中一個的原因是每一個未來事件各自發生在不同的世界(宇宙)裡,所以在我們的世界裡只能觀察到某一個.這個「多世界」的概念不是比前面所說的《費馬原理》還神奇嗎?
把《多世界詮釋》理論應用到人生的話,我們每次感覺錯失了一個機會其實只是走入某一個未來的世界而已,在另一個沒有錯失機會的世界裡我們會有不同的人生.我在1998年看過一個電影《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女主人翁有一天下班回家在路上不小心掉了耳環而錯過了地鐵(Sliding Doors指的是地鐵的車門已關或是沒還沒關),她的「一個」人生就是這個偶發事件和後續事件的綜合結果.電影同時又讓我們看到她那天運氣好趕上了地鐵,因而引出不同的後續事件,她在另一個平行的世界裡有不同的人生.我看這個電影時馬上想到《多世界詮釋》的概念,不過據我所讀過的報導,編劇人好像不知道有《多世界詮釋》這個理論,他只是想像「如果這樣,如果那樣」又會如何而已.話說回來,《多世界詮釋》裡的每一個平行世界也會引出許許多多的平行世界,如此綿綿不絕,太複雜了,也不適合拿來說故事.
- 5樓. CatCat2017/03/20 18:41你們台灣偶像劇"終極一班2"的故事背景就是平行世界, 不同的時空有類同的人物.謝謝提供這個資訊給大家參考. 吳怡仁 於 2017/03/20 23:40回覆
- 4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2017/03/19 14:57我猜想
格主不是基督徒,其他宗教我就不知道了。
所謂「多世界詮釋」在我這個基督徒看來,就像大人聽小孩子在家裏跟父母說理一樣,煞有介事。
聖經上保羅很明確說過,人有很多意念,一心要行善,行出來的未必是善。靠自己是有善因,卻未必得善果。因果之間常常不是直線,遇到轉折,結果就有了差誤。誰能算得準,在什麼地方會有轉折,會遇到什麼樣的阻力或助力,改變了原來的路徑?
所以說「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神的人得益處」。因為神在主宰,如果相信神,即使本身做得欠缺,神會補足。如果不信神,自己能力高強,也會受到阻擾。
- 3樓. Catherine L.2017/03/19 11:14在"多世界詮釋",有另ㄧ個同樣思考的我? 似乎不可能!如果你要走上這條思路, 那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你, 不只兩個而已. 吳怡仁 於 2017/03/19 23:16回覆
- 2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2017/03/19 10:29多世界詮釋
經過科學家的觀點,我覺得像是科學家的「牽強」理論。
我覺得「神在主宰」的觀點更有具像。
- 1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2017/03/19 10:25費馬原理
第一次聽說這個跟水有關的原理,受教了。
這讓我想到兩件事:
1. 打撞球是不是用得上這個原理?
2. 海市淳樓跟這個原理有沒有搭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