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解析】福無雙至 今朝至 禍不單行 昨夜行
東晉 王羲之 :《春聯》:
「上聯:福無雙至 今朝至
下聯:禍不單行 昨夜行」
王羲之(西元303年~西元361年)另一版本(西元321年~西元379年),字 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 臨沂)人,後徙居山陰(今 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 王右軍、王會稽。
王羲之 楷書 師法 鍾繇,草書學 張芝,亦學 李斯、蔡邕等,博采眾長。他的書法 被譽爲「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給人 以靜美之感,恰與鍾繇書法,形成對比。他的書法 圓轉凝重,全然 突破了隸書的筆意,創立了 妍美流暢的今體書風,被後代 尊爲「書聖」。
王羲之作品的真蹟 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 楷、行、草、飛白等體 皆能,如楷書《樂毅論 》、《黃庭經 》、草書《十七帖 》、行書、《快雪時晴帖 》、《喪亂帖 》等。他所書的行楷《蘭亭集序》最具有代表性。
注釋:
1.福無雙至:指 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
2.禍不單行:災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意譯:
幸運事 不會連續到來。今朝卻連續到來。
災禍事 常常接踵而至。昨夜卻接踵遠離。
解析:
有一年,即 將過春節,王羲之 剛喬遷新居,也算是一樁喜事,正所謂 人逢喜事精神爽,大書聖,拿起筆來就在紙上寫下一副春聯: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於是就把這幅對聯 貼在新居的大門上,哪知當時王羲之的書法收藏價值就非常高,很快就被王羲之的書法「粉絲」悄悄 揭去收藏。
羲之 見此情況,微微一笑,再次,又寫了一副春聯:
鶯啼北里,
燕語南鄰。
之後 又把這幅春聯 貼在大門上,還是和之前情況一樣,沒有多久,這幅春聯又被羲之的書法「粉絲」偷偷揭去收藏。
眼看就要到除夕了,這可急壞了王羲之的夫人,王夫人催王羲之趕緊補寫一對春聯貼在大門上。
王羲之 沉思了一會,立即 拿起文房四寶,再次 寫下一副春聯,但 這次他讓兒子王獻之 將春聯攔腰截斷,只在大門上 貼了上半截: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結果是 這下貼出去 果然 沒有人 來揭春聯,畢竟 這次寫的不是什麼吉祥的話。大年初一的黎明,王羲之 親自把春聯的下半截貼在門上,全聯為: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此聯一出,街頭巷尾 紛紛 稱讚 王羲之,「乃奇才也!」
清 周希陶《增廣賢文》:
「上聯:龍游淺水遭蝦戲
下聯:虎落平陽被犬欺」
《增廣賢文》書名最早見之於 明代 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 可推知此書 約 寫成於明代 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此書作者一直未見於任何書記載。只知道 清代 同治年間,周希陶 曾進行重訂,以平、上、去、入四韻重新編排,而成此文。《增廣賢文》很可能是 民間創作的結晶。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 選編而成,其內容 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但其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除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外,許多關於社會、人生方面的內容,經過人世滄桑的千錘百煉,成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
注釋:
1.龍游淺水遭蝦戲:另 有版本,龍「離滄海」遭蝦戲。龍「困淺灘」遭蝦戲。
2.平陽:就是 平原的意思。地勢平坦的地方。
3.虎落平陽被犬欺:另 有版本,虎落平「原」被犬欺。
意譯:
龍游到淺水灘會遭到小蝦戲耍。虎到了平原上會受到小狗欺負。
解析:
蛟龍在華文化中的是個極為傳奇的存在,牠 經常活動在滄海,但牠困在淺水區的時候,牠自身的作用發揮不了,
只能任由小蝦戲耍。
老虎是 勇猛貓科動物, 牠的生存環境是山林,這樣便於隱蔽自己,對獵物發動突襲。一旦牠到了平原地區,沒有了叢林的掩護,它自身的勇猛和突襲優勢 就不復存在,連獵人們的獵犬 都不會懼怕牠。
此對聯 比喻 英雄在失去權勢時,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正是所謂:「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