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網上花樣
對於不懂上網、不懂電腦的人來說,對網上的各種花樣名堂,總被搞得像霧裏看花“霧查查”。我不止一次被問“什麼是電郵?”“部落格又是什麼?”“臉書又是什麼?”
電郵:是最早在網上互動交流的一個名稱,它現已完全 取而代之於我們生活中的書信往來。電郵,只需在網上登記一個電郵的地址,從此你可以在這個私人的地址裏收信和發信。發出的信件可以在一秒種裏令對方收到,非常的快捷和方便,而這個郵箱需有密碼方能進入,所以這個郵箱裏的信件是私有的,每一封信件只有發送和接送的人才能讀到。
而部落格卻是一個屬於個人的公開園地,也被稱為博客、網誌等名稱。只要在網上登記了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網址後,一些愛好寫作塗鴉或攝影的人就有個可令他們發揮的園地。這兒無需投稿,是博主自己當家作主,隨時可張貼自己的“傑作”,而在網上遊覽的人隨時可以讀到,仿佛類似文革時的大字報、或學校的黑板報。這種部落格、博客、網誌皆是免費的,而最可取的就是有個地方可收存你所有的文章和相片,又隨時可查到,令網民們樂此不彼。
而後來居上的臉書(facebook),是朋友們在網上互動的好去處。一般是認識的人方能互看到彼此的信息,整天不出門的你卻可在臉書上見到朋友們或親戚們出國旅行的相片、新誕生的嬰兒照或新婚照等五花八門的事兒。建議年紀越大的人越要學上網,先在臉書上開個户口,這樣天天上網上臉書看信息,一學就會,才能不出門而知天下事。臉書是全世界通用,但在中國卻是無法進入。
微信我把它稱着是中國的臉書,是屬於中國的但全世界的人皆可在微信“定居”,這兩家的功能差不多,但微信較有隱私且可以語音錄音,對方一上網就能聽到錄音,方便不懂打字的人而一切皆是免費的。
而Viber卻是一個不管你身處地球上那個角落,只要雙方的智慧型手機上都下載Viber,一天二十四小時皆可免費講長途電話或傳信息,也可群聊及傳相片,它比微信更勝一籌。
- 搞怪狂歡節
- 誰之過
- 獅城女子惹禍上身
- 機會是自己創作的
- 再聊《令人生畏的感冒菌》
- 何處是我“家”
-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 令人心思思的薑母鴨
- 會令人面癱的感冒菌
- 手機驚魂記
- 春風吹又生
- 這樣的同胞令人汗顏
- 南瀛吟社多產開心果
- 佳節情更怯
- 南瀛社課
- 水中奇景
- 萬眾一心“瘋糖果”
- 到美國旅行令她花開二度
- “三等人”
- 久違的影院
- 曇花一現捏人心魂
- 一匹脱韁而出的“黑馬”
- 独特的藝術步道
-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
- 公園裏如八爪魚的龐然大物
- 令人生怯的紐約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