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努力的方向有必要修正
2014/04/14 00:44
瀏覽2,837
迴響15
推薦228
引用0

    比起2010年春天,馬總統透過視訊和哈佛大學做交流的消息,20109月瑞士對台灣提出控訴的判決結果,大概更少人知道。2007年夏直到2010年秋,由台灣外交部主導的在瑞士訴訟案進行了三年多,結果是不審並賠款。外交部網站上的新聞稿,似乎只簡述經過並沒提到結果。

    2007720日,台灣依瑞士民法保護名稱與人格的第2829條款,向日內瓦邦法院提告,要求國際標準組織(ISO)的所有印刷與電子出版,把「台灣,中國一省」改名為「中華民國(台灣)。」
       

     ISO不服,認為台灣上錯法院、告錯事件,應該支付五萬瑞朗訴訟費用。台灣不反對在兩個月內給付兩萬瑞朗,並要求法院駁斥ISO其他的指責。日內瓦邦法院因提告內容不在其職權範圍內而無法審判,卻認為台灣具備控訴的能力與條件,既沒上錯法院,也沒告錯事件。接著,台灣上訴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結果維持日內瓦的判決,並要求台灣支付三千瑞朗訴訟費用,以及賠償ISO三千瑞朗。 
        
     
瑞士聯邦法院的法語判決全文裡,對我們以中華民國或台灣稱呼,提及,
瑞士也曾請求台灣司法協助,且不需中國同意,並說明,台灣具備一個獨立國家的條件,不過台灣的控告動機在於要求國際承認,而「承認」,不在法庭的職權範圍之內。

     ISO不屬於聯合國,它的成立早於聯合國二十年。ISO對各國的稱謂是根據聯合國統計處的名單而來。認為ISO(不是政治單位)對我們國名的錯誤書寫會造成巨大負面影響的說法,必須有確切的數據與證據支持。網站上購物或付款在選擇國家時,Taiwan必列其中,則是不爭的事實。世人對台灣究竟是什麼政治實體,或了解聯合國統計處怎麼稱呼台灣,不見得有興趣。各國政府都知道台灣是個獨立國家,只是礙於和中國的經濟利益往來,不能明講,這事,大概只有台灣人自己不知道,所以努力的方向有所偏差。台灣駐瑞士代表處的公文以「中華民國大使館」署名,也不曾遭到抗議;瑞士有些單位不但接受代表處的更正,甚至因錯寫我們的國名而來函致歉。瑞士政府及民間對台灣的態度,就是實例之一。

    ISO 的網頁上說明,該組織在政治上採中立態度。外交部控告ISO,要求正名,效果不彰,代價太大。如果台灣不了解世界,為什麼世界要了解台灣?如果台灣不知道國際社會想些什麼,憑什麼要求國際社會要正視台灣的希冀?要了解世界的脈動,台灣的媒體就必須負起對國際事件、對各國民情詳細、公正報導的責任,而不是坐在冷氣室裡進口花邊新聞。

    「過度與極端」是這一時代的明顯徵兆,可惜我們的媒體不只丟失了其基本存在理由之一的社教責任,更加強了對於「過度與極端」的臣服,以致人們的感官麻痺、價值低廉,只能躲在陰性化了的社會裡,相互以從網路上就可以方便取得的愛與道德彼此依偎。
        
    
當一位學外語的大三學生對於「你怎麼看待『我只要學會話,不要學文法』?」的提問,一臉茫然時,是否有人想過,台灣的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餵養?
    
    深化道德、提昇品味、耕耘形象、照顧弱勢、培養精英,投資有肝膽、有氣魄的媒體,投資能夠分辨事實與政治語言的國民,才是台灣努力的方向。2012.01.20刋出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3) :
13樓. 向陽春
2014/05/29 20:35
耕一畝桃花源田——台灣獨立追求的核心價值!

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出了問題,要國際承認你甚麼?

歡迎瀏覽拙作  耕一畝桃花源田——台灣獨立追求的核心價值!  並參與討論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12樓. ~ X ~
2014/05/11 00:47
台灣自己需先認同
台灣自己需先認同

其實國際多數上都已認同台灣

台灣處在一個很無奈的國際地位上

台灣人要自覺自醒 

 
自覺自醒,怎麼做?步驟呢? 顏敏如2014/05/11 14:18回覆
11樓. 我敗絮其外, 我金玉其中
2014/05/07 21:32
需要修正的方向,來自認識不清與認知錯誤。
不只如此,還因為懶人太多! 顏敏如2014/05/07 23:41回覆
10樓. 小黛
2014/04/30 13:37
足感心耶 顏敏如2014/05/01 07:24回覆
9樓. 謎謎-過渡
2014/04/27 09:09
語重心長

要言不煩,語重心長

沒錯,語重心長! 顏敏如2014/04/28 05:35回覆
8樓. 一畝桑田
2014/04/26 18:26
有氣魄的媒體

台灣確實須要有氣魄的媒體,

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格主從瑞士看台灣,

一鈄見血。


謝謝閱讀。 顏敏如2014/04/28 05:34回覆
7樓. Quilter's world
2014/04/19 11:49
提升內在
的確需要自我提升與外界接軌,充實國際觀,閉門在家裡漫天互相胡攪喊罵,效果不彰。

即使台灣媒體沒有「空間」容納外來的大量分析,如果「願意」,上網就有不同語言的提供。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也看看自己,想想別人。

顏敏如2014/04/19 16:47回覆
6樓. 牧谷(Pokemon總動員)
2014/04/19 10:57
有趣的訟案

台灣需要有創意的人才出來主導政治活動

台灣不是没有人才

而是國家領導人「親小人、遠賢臣」的後果

外交部這種笑話是「有道德操守,但沒有智慧和能力」的官員的代表作

好文章!但好像不歸屬「詩詞」類

屬詩詞類,應該是為了杜絕外來的,難聽、難看的語言。 顏敏如2014/04/19 16:43回覆
5樓. 念雲
2014/04/17 09:56

祝出版文書暢銷

台灣在國際地位裡還有很多需要加強努力的

只要跟大陸簽服貿接軌國際舞台

這是一條捷徑的路

簽訂協議或許是條便捷的道路,卻不是唯一的道路,不是嗎? 顏敏如2014/04/19 16:40回覆
4樓. eichan
2014/04/15 23:13
澳洲是名正言順的

國家,台灣不是中國。政治權力帶動語言權力。

祝福台灣。


一個國家,是否受到國際「字面」上的承認是一回事,如何自處又是另回事。 顏敏如2014/04/19 16:3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