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青春補課
2010/12/23 06:40
瀏覽2,546
迴響2
推薦44
引用0
這幾個月回到私立語言學校上課,一方面是因私校授課較有系統,一方面是希望藉著付了學費督促自己。結果不知為何,暑假過後,義大利文好像忽然熱門起來,原本經常只有小貓兩三隻的班級,新開學陸續擠進七個學生。
其中三個是外國人學義文的典型案例:嫁雞隨雞。一個是來學音樂的巴西人。另外兩個極年輕的法國與德國女孩,則算是打工度假,到義大利家庭當保母。
廿歲的法國女孩運氣不太好,選到一個難相處的寄宿家庭。理論上她只需負責照顧小孩,卻被額外強加了一堆打掃、烹飪工作,女主人聽來是位苛薄惡女,節慶家庭聚會一率不歡迎女孩參加,即使大家同桌用餐也不多準備一份給法國女孩,要她自己想辦法。
19歲德國女孩的雇主是個單親職場女性,雖然她也需要幫忙煮飯,但女主人待她較好,周末也會分擔她的工作。她很聰明,自己念文法書加上跟小朋友對話,毫不費力追上了我們進階班的程度。
起初跟P先生談到班上有兩個當保母的打工族,他自然聯想到是較貧窮國家來的外勞,得知兩人都來自所得比義大利高的國家,有點訝異。
但仔細想想,其實這種情形在歐洲非常普遍,語言學校其他班級也有好幾位,不管是因為想體驗人生,或是對前途暫時感到茫然,在學齡放任自己去做各種功利主義看來「沒用的事」,都不會受到太多責難。
相對在台灣,雖也已開始流行打工度假,面臨的家庭或社會壓力顯然不可同日而語。在我18歲的時候,這則根本是不可能想過或有過的人生選項。當時我滿腦子想的是升學,周遭環境更以一種無可質疑的強勢態度,讓我深信所謂人生的康莊大道,就是過關斬將,擠進教育體制設下的一道道窄門。
我這麼說不是厭惡或悔恨自己的求學之路。我是幸運的,我喜歡念書,也念得不算太差。事後諸葛地猜測,就算把我丟進可以從心所欲的環境,我八成還是會像蒙上旁罩的馬,心無旁騖地踏上升學路。
但不能否認的是,比起多元的歐洲社會,我成長環境中確實少了許多Diversity。闕如的結果是兩面刃,少了一些誤入歧途的危險性,卻也少了一些另闢蹊徑的可能性。於是當有一天被迫脫離我信仰的生涯規劃,我才發現,徬徨跟慌張不是慘綠年少的專利。
來羅馬的兩年多,我總是掙扎想做更多有用的事,疲於應付瑣碎家務中「沒用的事」。弔詭的是,有用的事經常帶來一連串失望,沒用的事卻教會我在沒有盼望中忍耐。或許,這也算一種遲來的青春補課吧。
其中三個是外國人學義文的典型案例:嫁雞隨雞。一個是來學音樂的巴西人。另外兩個極年輕的法國與德國女孩,則算是打工度假,到義大利家庭當保母。
廿歲的法國女孩運氣不太好,選到一個難相處的寄宿家庭。理論上她只需負責照顧小孩,卻被額外強加了一堆打掃、烹飪工作,女主人聽來是位苛薄惡女,節慶家庭聚會一率不歡迎女孩參加,即使大家同桌用餐也不多準備一份給法國女孩,要她自己想辦法。
19歲德國女孩的雇主是個單親職場女性,雖然她也需要幫忙煮飯,但女主人待她較好,周末也會分擔她的工作。她很聰明,自己念文法書加上跟小朋友對話,毫不費力追上了我們進階班的程度。
起初跟P先生談到班上有兩個當保母的打工族,他自然聯想到是較貧窮國家來的外勞,得知兩人都來自所得比義大利高的國家,有點訝異。
但仔細想想,其實這種情形在歐洲非常普遍,語言學校其他班級也有好幾位,不管是因為想體驗人生,或是對前途暫時感到茫然,在學齡放任自己去做各種功利主義看來「沒用的事」,都不會受到太多責難。
相對在台灣,雖也已開始流行打工度假,面臨的家庭或社會壓力顯然不可同日而語。在我18歲的時候,這則根本是不可能想過或有過的人生選項。當時我滿腦子想的是升學,周遭環境更以一種無可質疑的強勢態度,讓我深信所謂人生的康莊大道,就是過關斬將,擠進教育體制設下的一道道窄門。
我這麼說不是厭惡或悔恨自己的求學之路。我是幸運的,我喜歡念書,也念得不算太差。事後諸葛地猜測,就算把我丟進可以從心所欲的環境,我八成還是會像蒙上旁罩的馬,心無旁騖地踏上升學路。
但不能否認的是,比起多元的歐洲社會,我成長環境中確實少了許多Diversity。闕如的結果是兩面刃,少了一些誤入歧途的危險性,卻也少了一些另闢蹊徑的可能性。於是當有一天被迫脫離我信仰的生涯規劃,我才發現,徬徨跟慌張不是慘綠年少的專利。
來羅馬的兩年多,我總是掙扎想做更多有用的事,疲於應付瑣碎家務中「沒用的事」。弔詭的是,有用的事經常帶來一連串失望,沒用的事卻教會我在沒有盼望中忍耐。或許,這也算一種遲來的青春補課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
- 2樓. GCY2010/12/25 17:09re
不少句都讓我挺有感觸的,像在沒有期盼中忍耐,慌張徬徨不是慘綠年少的專利……記不清打錯請見諒
謝謝你的留言~ 黃雅詩 於 2010/12/26 06:05回覆 - 1樓. 阿福林2010/12/23 13:51這篇寫的真棒!
寫的真好!尤其最後那兩句!哈!所謂"有用的事"和"沒用的事"有時候隨著年紀增長也會有不同的領悟像我現在就常覺得我阿母以前為什麼不多敎我點女紅縫紉、燙衣、烹飪、木工,甚至於種菜種花種草在我現在看來都是好有用好有用的事喔可是我卻這麼的不在行以至於我也沒辦法敎我的孩子只能自我安慰說"無能的媽媽會敎出能幹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