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一個會影響你孩子一生的關鍵決定,也是台灣二百九十五萬個學子(編按:以九十八學年度統計高中、國中、國小人數)與父母所要做的抉擇——我該不該讓孩子到中國念大學?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宣布,今年起,台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科能力測試成績達「頂標級」,即可免試申請北大、清華等中國一百二十三所大學,若以台灣參加學測考試考生一年約十五萬人,成績達到頂標,約總數的前一二%計算,今年將近有一萬八千人合乎此資格。
加上教育部去年宣布,希望在今年六月前開放認可中國四十一所大學學歷。中國的大學之門,正對著台灣學子大為敞開。
「現在是要好上加好!」長期協助輔導台生參與港澳台聯招考試到中國就讀大學的夏潮聯合會會長陳福裕興奮的說。他說,過去大家會認為去中國念大學的學生,都是在台灣念不到好大學的學生,其實情況恰好相反。
目前每年通過夏潮報名大學聯招的台生約有一百多名,其中有六成是來自前三志願的優秀學生。(其餘每年約一、兩千名的台生報考,因為家長多是台商,則是在香港與中國報名。)
九章數學創辦人孫文先的女兒考上台灣大學,卻選擇到北京大學讀數學。父親做藝術拍賣工作的葉沛潔,高中就讀北一女人文社會資優班,第一次學測成績可以甄試上台大,但她選擇到北大。學測成績可以上台大醫檢系的何安琪,也選擇走入復旦大學醫檢系。
走進北大校園,甜美的葉沛潔對我們說,「這是一個完完全全跟你的過去沒有連結的世界。」當被問到「放棄了什麼來到北京?」她說:「一切。」
她,或是她們的父母,看到了什麼?為何讓剛滿十八歲的孩子離鄉背井,住在四個人一間的宿舍,洗澡要走路兩、三百公尺,同時,還要學會對敏感的政治話題裝傻迴避?
如果我們的孩子不跟進,就從此被淘汰?假如我的孩子在台灣只能念很差的學校,是否能到中國念更好的學校?我,到底該不該讓我的小孩成為在中國念大學與研究所六千七百名台生(統計到○九年)中的一員。
類似的討論,在各地發酵。
面對中國教育大門:贊成者搶趨勢,反對者憂風險
「當然選北大,想都不必想,笨蛋才選台大!」《拒絕聯考的小子》作者吳祥輝說。他最小的孩子念高一,現在休學跑去打籃球;他舉雙手贊成讓孩子去中國念書。
「失去中國就沒有未來!」吳祥輝強調,看教育要往三十年之後看。他說,去中國可以學三件事情:一是感受與理解中國;二是掌握人脈;三則是學習他們看事情的大器,而不是停留在小而美的島國心態。
「全球化趨勢擋不住,」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洪迪光也大投贊成票。他認為,此刻對台灣高中生來說,要擠進中國前十大名校的門檻,遠低於內地任何省分的中學生,是中國對台讓利的難得機會。但他的好友崔懋森、一位北一女高二學生的家長卻反對。
「我選擇讓孩子念台大,」崔懋森說,中國很多方面確實是跳躍式成長,「但教育和科技不一樣。」他認為,透過社會學習奠定日後的人生價值觀,是大學階段很重要的內容,中國改革開放不過十幾二十年,整體社會素質相對貧乏,且對岸大學也才剛開放台灣高中生申請入學,「是好是壞還不知道,風險並不小。」
「我不反對人脈很重要,但家長應該想清楚,給小孩的人生價值觀是什麼?追求人脈建立,創造後半段人生物質條件的優勢,是最重要的嗎?」崔懋森反問。此外,中國經常傳出使用回收「鍋底油」的食品安全事件,「就算念名校有好名聲,但對健康造成的潛在損失該如何估算?」
天平的兩端,各有道理。但同一時間,上海名校復旦大學早跑在政策前,讓部分台灣優秀學生面試入學,並祭出「趨同化管理」策略,提供的學費等待遇,與中國學生一視同仁。
最吸引人的是,復旦大學也是英國《泰晤士報高教增刊》排名前兩百名的學校,目前台灣只有台大入榜,但在中國,卻已有六所入榜。
「台灣的內部(成長)壓力會把年輕朋友往外推,大陸的經濟成長,會把人才往內吸,一來一往,效果正加倍。」
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已經近二十年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楊景堯形容這擋不住的趨勢。但問他,會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中國念大學,他想了一想卻說:「不會。」「對那裡,我還是有很多的地方,都看不懂。」
過去台商去中國,投資最壞是虧錢,「但這個(指去中國念書)不行欸,虧的是人欸,人的問題是要更加嚴重,更加嚴肅。」建中校長蔡炳坤一直強調。
負笈中國優缺點:釐清五大迷思,千萬不要一窩蜂
這是個艱難的決定。究竟,從過來人的經驗來看,到中國念大學的優缺點是什麼?有什麼迷思是必須釐清的?
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夏雯震在輔仁大學畢業後,到北大直攻碩士與博士,並在當地大學任教過。
在他眼裡,若北大與台大PK,北大有三大優勢:第一,北大重視理論研究;第二,北大國際化程度高,有大量外籍生,與國外大學如賓州大學、西北大學與史丹佛大學等名校合作項目多,國外大師常來擔任講座,「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前美國國務卿)就會去。」
第三是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一天的講座數量比台灣這邊一個禮拜還多,」同儕念書的氛圍會讓你不敢鬆懈。
那北大輸給台大的地方呢?「除了這些,其他都是台灣的強項。」台灣的師資、學術自由與行政效率都是優勢。
在這些過來人的台生眼裡,外界對到中國念書仍存在不少迷思。
迷思一:以為B咖學生可以申請A咖學校。
「在大陸考好學校的本科(大學),沒這麼容易,」夏潮聯合會執行秘書李中說。每年雖然透過港澳台聯招的錄取率約三成,但「那是有近兩百所學校招生。」
每年中國有六百萬學子擠破頭要進入北大與清華等名校,這些學校開放給台生的名額有限,也會非常謹慎。夏雯震說,以北大為例,除了醫學科系外,每年進入的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台生,大多是重考過才進入,或是念過一年大學才考試進入。
李中說,反倒是申請中國研究所,是依照專業領域去申請,比較有可能出現原本在台灣的大學念得比較不好,但卻申請到名校的狀況。
迷思二:以為在中國念大學,申請到歐美名校研究所的成功機率比較高。
台灣大學教務長蔣丙煌認為,這是沒辦法被證實的傳言。美國學校有策略性的與中國建立交流與建教合作,加深了上述想像,但台生本身出國意願低,也是事實。
若以數據觀察,教育諮詢公司QS Top MBA公司做的二○○八年全球MBA申請者調查,調查對象是五大洲共三十二個國家的MBA申請者,台灣學生成功申請獎學金的比率只有一○‧九%,確實只有中國大陸的一半。
但,如果以每年中國畢業大學生,出國念研究所約二%的比率,其實是比台灣還低。而如果孩子的學習意願很低,把他硬丟到競爭激烈的中國校園裡,在更後面的校內排名,反而會讓他出國申請的學術成績單更難看。
迷思三:以為中國市場大,去了就可解決就業問題。
根據教育研究機構麥可思公司(Mycos)發布二○○九年大學生就業能力排行榜,研究分析○八年中國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調查顯示,畢業半年後,○八年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為一四%;換算起來,等於中國一年約有八十萬的大學生失業大軍。
中國大學生的畢業薪資也有很大差異。第一名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其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收入約人民幣五千五百元(約合新台幣二萬五千元),確實與台灣的大學畢業生相近,但整體而言,即便是二一一院校(編按:中國邁向二十一世紀,重點培養的一百所大學)畢業生,其找到工作的大學生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為人民幣二千九百四十九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三千元);一般大學的平均月收入則約人民幣二千零三十元(約合新台幣九千三百元)。
夏雯震觀察,台生如果一開始不能彎腰接受這種低薪,就不用談就業機會。「如果基本競爭力不夠,最可憐是四不像,」去陸企,當其他同事每天積極爭取無償加班時,你能同樣拚搏嗎?到台資企業,「台商就特別喜歡用有經驗的,他們不像本土公司一樣是有根的。」而台灣不認證中國學歷的問題,當然也斷了台生回台考公務機關的路。
迷思四:以為去中國就一定可以累積人脈。
夏雯震認為,許多台灣大學生平常只是窩在宿舍,或是只與台灣同學相處在一起,每到寒暑假,當中國學生都積極到職場實習,而你的孩子是選擇飛回台灣「犒賞自己」一番時,人脈建置的效益恐難如你想像大。
迷思五:中國的教育品質比較好。
中國的確有越來越多大學都列入世界排行,但是,這些排行的指標多由論文篇數與引用數構成,「而名師多是教研究所,」夏雯震說。若你的孩子不是特別積極會主動請益,學習效果恐怕也有限。
揭開了一層又一層的中國大學面紗,楊景堯認為,大家可以學習用自由經濟市場的觀念,去檢視包含中國、香港,新加坡,以及最近透露將開放以台灣學測成績去申請學校的日本明治大學,甚至是台灣自己的大學。
當大學因全球化競爭開始搶人才後,家長要開始懂得,把到各國念書的優缺點理性盤點出來,然後做出抉擇。
他舉例,中國的大學裡仍有共產黨支部,學校最大的不是校長而是黨委書記,政治掛帥的特質是不會改變的。
若要去中國念書,要適應這個環境是你必須付出的成本,但收穫可能是感染中國校園努力念書的氛圍。到底值不值得,那把秤,是在每個孩子與家長的心中。
「只要記住,不要一窩蜂,」家住台北的孫媽媽說,他的女兒放棄台大機械系的錄取通知,到北大念數學,現在已經在美國耶魯大學直攻博士。
做選擇的關鍵:陪孩子想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未來
第一步,想清楚孩子要的是什麼。
「想清楚孩子到底要什麼,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孫媽媽說。「就是要因夢而異,」楊景堯說。
「媽媽,我這次回來,我沒有哭,」「我的苦,已經吃完了。」這是孫媽媽的女兒,在大四畢業典禮時跟孫媽媽說的話。
北大四年,她寒暑假放假回來,在回北京的班機上其實都會落淚,但是卻從沒有告訴母親。
在北大,女兒一刻不敢放鬆,在期末考前夕,女兒就開始計算乾淨的貼身衣物還有多少,因為洗衣服會犧牲她念書的時間。大一剛進去,學長姊已經跟她盤點好到大四的行程,「大二要進新東方補習,」「大三下要考完托福跟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
孫媽媽說,女兒能吞下這些辛苦,「因為她說,自己想當大學的教書匠。」在去歐美專攻博士的前提下,她對台灣的強項電機資訊沒興趣,所以選擇了未來可塑性大的數學,而北大的數學基礎很強,「她高二、高三就自己上網找資訊。」
現在當別人問孫媽媽,該不該讓孩子去中國時,她多是先問,「他想做什麼?」如果有人想做能服務十三億人口的醫生而去中國,她覺得很好,因為如果是這樣,「那台灣承不承認中國學歷,就不會是他的困擾。」
第二步,想清楚孩子的特質。
在復旦大學念書的上官欣融,在母親眼裡獨立性本就不差。有一天,她跟上官媽媽說:「媽,我打了一場勝仗。」上官媽媽才發現自己的女兒比想像中更有彈性。
原來,上官欣融是宿舍裡房間的舍長,一次,一位身為天之驕子的同學,不滿上官欣融的糾正,把她的衣服丟到地下踩,結果她寫信給舍監,聯合其他同學換房間,獨立解決了問題,「我又心痛,又高興。」
但如果孩子倚賴性太強,或是太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家長可能就需要再評估。不過李中觀察,一般學生從高中轉大學適應力都很強,「別拿父母的鑰匙去開孩子的門,」「真的,你要相信孩子。」上官媽媽一直強調。
第三步,根據兩地學術專精差異來規畫。
孩子的興趣或性向,是對岸學校的強項嗎?兩地學術專精處不同,是選擇時必做功課。楊景堯分析,中國的航太工程很強;如果要念考古,歷史與人類學相關文科也很好;中醫課程是中國強項,學歷連澳洲都承認,這就可以是好的選擇。
但若是新聞與廣告傳播,或是電機資訊領域,或注重創意的科系,台灣其實還是有優勢。來自浙江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的章鐵飛,是聯發科第一屆兩岸交換學生獎學金的得主,他分析,台大老師擅長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背後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原創思考,中國則強調套用、參照既有模式解決問題,兩邊教育存在不同的思維。
第四步,盤點費用等客觀條件。
從資金規畫來說,中華力誠留學顧問吳裕偉說,目前中國就學一學年的學費約人民幣八千元至一萬元(約合新台幣三萬六千八百元至四萬六千元)。
但若看生活費,北京的物價和台北差不多,若到上海則比台北還高。不過若孩子都是在學校宿舍的生活圈往返,一個月新台幣兩萬元以內的支出,應已充足。
「就是要看你想的是多少年後的事情。」這是孫媽媽跟上官媽媽,不約而同下的結論。
無論如何,做這樣的選擇都不是容易的事;但正面來看,孩子未來的選擇性變更多。就算不去中國,從香港到全世界,好大一張未來藍圖,正在你孩子的眼前攤開著。
而身為父母,要為孩子所做的很簡單,就是陪伴他們想清楚自己的位置與未來。當國際化教育時代來臨後,全部人都要學會做抉擇,這個挑戰,包括父母與小孩都要面對。
延伸閱讀:台灣學術環境,對陸生也具吸引力
若是未來台灣也對中國大學生開放,台灣的大學對中國學生有沒有吸引力?在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丁光宏教授眼中,台灣優秀的大學也可以吸引中國學生。在台灣接受教育,「錯位優勢」就提升了,成為對台灣很瞭解的中國人,「將來國台辦主任肯定就是從這裡出來的,是吧?」
復旦大學新聞中心副主任羅倩說,復旦大學有一個文、理都非常優秀的研究生,曾得過中國最有名的作文大賽「新概念作文」一等獎,到台灣清華大學交換學生,做細菌發電研究,實驗非常成功,還在國際科學期刊上發表。
「我們很高興,盼望他回來。但是他在台灣交了一堆朋友,每個週末都跑出去,還去淡水騎車,導師也很愛他,帶他到處結識科學界的人脈。
半年後他回來了,我問他,『怎麼樣啊?吃得很好吧?』他說,『喔,這個還可以,臉盆一樣大的雞排到現在我還很懷念,但主要是清大的設備真的很好,他們有很多在世界很先進的儀器,這邊根本沒有。』」
羅倩說,做理科的人,就是超迷這些東西。他回復旦做實驗,覺得很不順手,結果他就跟兩邊的導師商量,以特例申請了第二個學期交換,可能讀完這學期就直接去美國,拿清大和某大學的雙學位。
「那等於就是被你們挖過去啦。當時我就建議,不要把我們最好的學生派出去,免得去了都不回來。」羅倩半開玩笑的說。
(文●陳雅玲)
$$$$$$$$$ 點閱網址廣告,多為收入加薪 $$$$$$
http://220.228.154.14/go/x23696@7
http://www.emailcash.com.tw/join.asp?refer=x23696
http://www.urlad.com.tw/Bloger/Bloger_01.aspxaffil=x23696
http://www.blogad.com.tw/BlogAD/About/Default.aspx?L=x23696
http://www.adcash.com.tw/members/signup.php?recommand_people=x23696
民眾只要輸入藥品名稱,就可以立刻獲知藥品訊息。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medicine/
聽見西藏~~美景美音更美心境
http://oldlady.idv.tw/old/2006/love_2006/51_xizang/index.html
大陸風光全集~~~感謝有心人的回饋
http://www.chtr.org.tw/chtr/18/CHN.htm
世博的網址~~盡情導遊
http://www.expo.cn/indexn.html
懷念的民歌網址~~~~回味昔日韻律
http://www.iwant-folk.com/folkvocalist.html
令人震撼的樂曲--中國味百聽不厭的《夜鶯》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12&postID=22182
不錯的網址~~不可思議哦!!
http://www.wimp.com
http://www.flixxy.com
http://www.robertharrison.org
台灣最棒烹飪教學網站
http://www.ytower.com.tw/movie/movie.asp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靈音樂~~好聽
http://www.youtube.com/user/FunnyDeadfishCH6#p/u/17/rUnNUqLgjTI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http://twblg.dict.edu.tw/tw/index.htm
轉載網頁上的電子書,很豐富分享, 真得很不賴
http://www.haodoo.net/?M=hd&P=wisdom
通訊地址遷移通報服務網址
http://amiwb.post.gov.tw
線上百萬書籍閱覽與查詢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
查詢的生活上資料庫
http://cancer.tlri.gov.tw/management/Link_2.htm
中研院完成的台灣地名資料庫
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
生活上多功能試算表
http://0123456789.tw/
實用的萬年曆/年/月/日/時間/時區
http://time.rootinfo.com.tw
千手觀音(終極版)請記得打開音效或戴上耳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HpWkNsGCms&feature=relat
文建會專為兒童設計的線上動畫兒童書
http://children.cca.gov.tw/garden/
坐在家中環遊世界!
http://us.worldviewbank.com/tw/
台灣休閒地圖終極版...
http://travel.network.com.tw/main/travel/default.asp
有環島之旅程
http://forestlife.info
國立編譯館~~認識臺灣小叢書
http://dic.nict.gov.tw/~Taiwan_series/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