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菲律賓之間的糾紛事件演變到今,讓人失望的是:許多媒體失格,而有更多的媒體人也失格甚至無格。
失格的媒體首推中時。從一開始,該報系就用聳動性的話語,煽動性的語氣,加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像「混帳」「血債血還」「養這麼多軍人幹嘛」之類的,頗似二毛五層級的狗血式文字,鼓動非復仇不可的民氣,讓人不禁感嘆中時卻已墮落至此之外,也懷疑這個媒體集團背後的動機到底為何。
而失格的媒體人除了口爆粗言的某萬事通主播外,竟然還有南方朔大師。今天在中時上的一篇比附「秦檜與葉名琛都愛好和平」的妙文,不但在史實方面郢書燕說,文字方面也引諭失義,不知所云。令人不禁懷疑:是否江郎彩筆已還,左公三都賦盡?
「賠償、道歉、懲兇」
真的有這麼多人主張戰爭?又有多少人了解戰爭?看著電視上塗脂抹粉的女主播,優雅地轉著台步,口中夸夸其談「我方軍力佔絕對優勢」「菲方大噸位艦隻只有一艘」云云,令人不禁懷疑:我們甚麼時候變的如此嗜血好戰?
時代真的變了。我們真的如此欣喜獲得了一個一展身手的機會─而且這個對手看來如此弱小,讓我們可以像美國侵略伊拉克一樣,也來上一場外科手術般的戰場媒體大秀?
1857年亞羅號船事件,英國要求中國「賠償、道歉、懲兇」。
同一年廣西馬林神父事件,法國要求中國「賠償、道歉、懲兇」。
1870年天津教案,以法國為首的七國要求中國「賠償、道歉、懲兇」。
還有,同治年間就發生在台灣的教案,導致1868年安平砲擊事件,我們也被要求「賠償、道歉、懲兇」。
哇,真棒,風水輪流轉,現在換成我們拳頭大,對別人提出「賠償、道歉、懲兇」。
如果只因為菲律賓的軍力較弱我們就打,這叫唯力是視不是麼?這叫強凌眾暴不是麼?
就算菲律賓真是敵人,我們,也該了解敵人,知彼知己才是。長久以來,對這個南方的窮鄰居,我們基本上是拒絕了解的。
我也不瞭解。如果不算google到的東西,我對菲律賓的歷史知識少的可憐。
鄭家的呂宋島
我知道它曾經是鄭氏海盜帝國覬覦的目標。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 (第二年荷蘭人又捲土重來,佔領基隆;1668年因復台無望而撤走),在台南設承天府,台南以北為天興縣,以南為萬年縣。又以赤崁城為首都,並在熱蘭遮城建築宮室,改名為安平。中央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廣設地方官職,大興屯田,遍設學校,獎勵農桑。儼然就要把台灣建成「民族復興的基地」。
但同時他們還看著另一塊肉。台灣鄭氏曾三次試圖征服菲律賓的呂宋島。第一次是1662年,在驅逐荷蘭人之後,鄭成功派傳教士義大利人李科羅訪問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名義上是問聘通好,其實有示威兼尋求同盟的意思。當時西班牙人對華人非常嚴苛與慘酷:17世紀初才殘殺了近五萬人!當李科羅到達馬尼拉,華人歡欣萬狀,西班牙人因此藉故又虐殺了快一萬人!看看當時傳教士的記錄:「西班牙人原欲殺盡所有中國人,但他們因可能因此欠缺熟練工匠及商人而作罷。」
鄭成功原本馬上想出兵復仇,但旋即病死,第一次出征作罷。其後1672年、1673年、以及1683年都曾有出兵菲律賓的打算,但都因中原情勢變化而中止 (主要是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的「三藩之亂」)。尤其1683年那一次,起因是康熙派施琅大舉攻台,鄭氏想要轉移根據地到菲律賓之故。可惜鄭方澎湖海戰,劉國軒敗得太快,我們無從看到這個假設性的歷史命題的結果。
如果鄭成功長命些,今天東南亞的華人勢力,是否全不相同?今天的菲律賓與婆羅洲,會不會出現一個華人王國?馬尼拉會不會像曼谷一樣,也有一個「鄭王廟」?
鮮奶大海盜
我還知道菲律賓也曾是鮮奶大盜垂涎的肥肉。
目前台灣鮮奶的第一品牌該是味全的「林鳳營」。這個品牌是源自於台南的林鳳營牧場。顧名思義:林鳳營便是林鳳這個人安營紮寨的地方。
地名的確實起源還要地方耆宿探源,可是歷史上真有一位叫林鳳的人物,身兼海上英雄與海盜。所以搞不好林鳳營原來便是海盜的基地!
林鳳所在的年代相當於明朝嘉靖萬歷年間,廣東潮州人。早年他縱橫海上,劫船越貨,擁有一支相當強大的海上勢力。1573年,林鳳向廣東當局要求招撫,被明廷拒絕,於是林鳳從澎湖出發,意圖襲據台灣,直奔台灣的魍港 (今布袋),卻在海上被福建總兵胡守仁擊敗。稍微修整之後,該年冬天林鳳再次進攻,又為福建水師所敗,損失二十條船。既然無法得志於中國,林鳳便把注意力轉向南方,當時西班牙人所據的呂宋島就成了他的首要目標。
1574年,林鳳率戰艦六十二艘自澎湖出發,直接進泊馬尼拉灣。他派手下的日本將領「莊公」率兵六百人進攻,初戰勝利,西軍軍官「高弟」被殺。西班牙人大驚之餘,全軍退守馬尼拉市。當時馬尼拉並沒有城池的設備,只以木柵環繞,再加小砲台一座而已,是以城守不固,情勢相當危急。當地菲律賓原住民久為西班牙人奴役所苦,至是群聚反抗,截殺西人,並「聚議於教堂之中,決議等到林鳳獲勝,即全面驅逐西班牙人,奉華人為王。」可惜後來林鳳二次攻城失敗,銳氣頓挫,將士傷亡慘重,只好轉移兵力,另外擇地築城固守。西班牙人跟蹤追擊,包圍四個月,林鳳終於不支,出海遁走,離開菲律賓,後來不知所終。
還有呢?
陽光垂愛的土地
我還知道中國革命早期,與菲律賓獨立軍往來甚密。至少1900年興中會的第二次武裝起義「惠州之役」,孫中山就曾透過日本掮客中村彌六,將菲律賓獨立失敗後的剩餘軍火運到中國。
但除了這些跟中國的帝國主義,以及史料中的一鱗半爪之外,我不知道一丁點菲律賓的英雄豪傑、風流人物。
但我知道,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心中,自己的祖國總是美麗可愛的,總是值得稱道的,總是為它驕傲的。
菲律賓的國父黎剎在面對美國人的槍口,從容就義以前,曾吟誦了以下的絕命詩:
「別矣,美麗的祖國,陽光垂愛的土地。」
我則記得在日片「二零三高地」這部電影中,熱愛祖國與敵國的小學老師,在出發對俄作戰前的光景。他在黑板上寫下了「美しい日本;美しいロシア」(美麗的日本,美麗的俄羅斯),並叮囑學生不要擦掉,直到他返鄉為止。
老師後來戰死異鄉,無法回到他深愛的日本。但這二句話卻永遠印在學生的心版上。
美麗的祖國,美麗的敵國。美麗的台灣,美麗的菲律賓。如果你不知道它為什麼美麗,蹲下膝頭,放下身段來尊重它,了解它。
至少在我們決定恨以前,總得知道恨的是甚麼東西。
- 7樓. 進攻屎那2013/06/20 14:44這些外省眷村霉体巴不得利用菲律賓,引起人民仇恨外國,轉移焦點,替螞蝗脫罪,although我也是外省人
- 6樓. jerry2013/05/15 22:38東拉西扯的另類思考 幫了社會和漁民什麼?
多多讀好台灣與菲律賓間的歷史 再寫文章 即使不用一大堆證明您歷史知識淵博的段落 也能震撼人心..... 東拉西扯 只讓人覺得空洞 賣弄
- 5樓. 庸人2013/05/15 19:59美麗的誤會、美麗的菲律賓
我國民素質高尚,怎捨得對如此美麗的國家開戰。況且“中華民國”向來愛好和平,一直主張以和平方式(賠償、道歉、懲兇)解決爭端,所以大家不必過分擔憂。
- 4樓.2013/05/15 10:41部分贊同
我不討厭菲律賓,也不排斥菲律賓人,尤其是遠赴他鄉勤奮賺錢的菲勞菲傭。
重點是: 菲律賓基層形同盜匪,菲律賓政府無能又無誠意,令人厭惡。
這不能混為一談。
至於台灣媒體,尤其是電視,誇耀台灣武力相較於菲律賓有多強,口水滿天,真不要臉。釣魚台那邊面對日本時怎麼不拿出來比一比?
這部分我贊同你的看法。
- 3樓. 張爺2013/05/15 10:26不是軍事力量的問題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會對台灣漁民幹這種事?
絕無僅有!!
喊打喊殺當然是亂來,但遣兵到自己海域執法確有必要
- 2樓. 韋翰2013/05/15 08:38悲哉哀哉
或許那個地方是美的,但住在那裏的人,心是殘暴的,今天有人受辱甚至遭受追捕式的屠殺,你不願意站出來相挺,爾後,你遇到了麻煩,相信也不會有人願意看你一眼的!媒體的民粹我也不喜歡,但這次,台灣完全被這海盜國給漠視了,欺侮了,竟然還有人好意思在這裡大放闕詞,細數歷史,真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矇頭蓋被自為天,悲哉哀哉。 - 1樓. Acer2013/05/15 02:01傲慢者眼中的失格
菲律賓數十年來的欺壓台灣漁民你少來吹什麼霉麗的屁. 沒有媒體, 有誰知道漁民的可憐台灣人的憤怒. 你搞不清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