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天地正,煌煌闢晨曦。
A圖↑(4月26日照片)
A圖與B圖差別在何處?光線嘛!為何要放此兩張照片?
參觀大阪城天守閣,是26日行程;誰知抵達大阪公園時,原本晴朗天氣,頓時風雲驟變,狂風颯颯颳起,不多時,斗大的疾雨,嘩啦啦地滂沱而下,逼得大夥抱頭鼠竄,狼狽跑到涼亭避雨。
在涼亭裡,呆望大雨傾盆而下,心頭鬱鬱又不甘;飛越千里到大阪,難道只是在天守閣腳下,倉皇凌亂匆匆一瞥不成?
傍晚到旅館,發現櫃臺上擺放大阪城景點路線圖,閱畢,發覺旅館下就是天滿橋駅,離大阪城公園不遠,欣喜萬分;翌日回台班機是中午,上午無行程,當即與好友Diana相約,翌晨聯袂步行到天守閣,再睹風采。
Diana已為人祖母,精神奕奕,神彩飛揚,每日忠實登上忠勇山,練柔軟操,倒立等運動,有空還騎單車健走,學藝古箏、上網蒐集資料等,真佩服她堅持的毅力和對生活的熱情與憧憬。
歲月洗濯年華,生命就會有白髮與閱歷,面對人生的轉折,睿智地當一名瀟灑的長者,這是應有的人生積極態度。
蘇軾說得好,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浣溪沙)。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多運動,接觸大自然,就能奏出多彩的樂章,如同秋菊的濃豔,秋日的燦爛。
四時許,晨曦微露,簡單盥洗後,躡手躡腳來到大廳和diana會合,拿著地圖按圖索驥。
天光濛濛,街道行人零落;步行約四十分,遠遠地,即瞧見晨光下的天守閣身影,仿似從夢中甦醒,閃耀發光。
咱們是從地圖的上方極樂橋(兩顆櫻桃處)進入;
進入大阪城公園,映入眼簾就是一大片翠綠樹木,花木扶疏,景致優雅。
四月了,繽紛櫻花已凋謝,紅白相間杜鵑,依然在晨風中燦爛怒放;地面上只有落葉,不見垃圾;只見運動的人,不見清潔人員清掃,偌大的公園一片寧靜、安詳與潔淨。
Manapan住家附近公園,一早,都可見到丟棄的紙袋、凌亂空罐子等;見到清潔人員,拿著竹掃把、揮汗如雨在清掃,於心不忍,也茫然不解,為何有人忍心製造垃圾,污染環境,增加別人負擔?
溫暖陽光下,陣陣涼風吹拂下,晨起的人或快步健走,或騎單車運動,一日之計在於晨;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故聖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
每天早上醒來,有兩個簡單的選擇,回頭去睡,繼續做夢;或者起身去追逐夢想,選擇權在自己手上。人生苦短,莫負今生,時光如流水,一切不復返,莫到失去青春光陰,才驚覺一場空夢,枉然了卻一身。
護城河約二十幾公尺,咱們從極樂橋走進天守閣。
和煦陽光照射下,石牆泛出金光閃閃光芒;清風帶著古城的情懷,迎接遠道而來的我們;
慶幸自己,掙脫睡蟲糾纏,才有福享受大阪城陽光的照拂與古城情懷的擁抱。
晨光映照,橋欄杆奕奕發光,走過橋後,回頭一望,遠方現代高樓大樓對應古橋,在濃鬱樹林間映襯,新舊不同世界彷彿此刻交融,一片欣欣向榮,生氣勃勃。
從橋面俯視護城河,水面平靜光亮,綠意盎然的樹枝,婀娜多姿,迎風招展;倒斜的樹葉迫不及待一親水面,饒有趣味;石橋、樹影映在護城河,寧靜又安詳。
過了極樂橋,回頭一望,晨光穿過樹葉,篩落稀疏樹影,映在歷盡滄桑的老城,宛如訴說著一段迷濛遙遠的一段繁華褪盡的歷史故事。
白雲悠悠飄,城廓依舊在,多少的樓臺煙雨,多少的辛酸無奈,盡化為一抹晨陽映照石牆,一縷晨風凌空而逝,即使有千種情懷千種恨,全是一場空夢,成了販夫走卒, 茶餘酒後談笑話題。
繼續上行,赫然在城牆邊發現一座簡單墓碑,碑文書寫著豐臣秀賴和其母自殺處。
西元1615年夏,因為豐臣家與德川家決裂,德川率兵攻陷大阪城,豐臣秀賴與其母(淀夫人)及身邊親信被迫自殺,此處即為豐臣秀賴自殺處,得年23歲;與侍女所生的兒子國松也被德川家康斬首,從此豐臣家正式滅亡,史稱『大阪夏之陣』。
翻閱中外史書,每個政權的開始與結束,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歷程,都是強欺弱,眾暴寡廝殺奪權,那怕德川家康曾是豐臣秀吉手下的諸侯之一,豐臣秀吉臨終前,還任德川家康為五大老之一(五大老:前田利家、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要好好扶助豐臣家,一旦,羽翼茁壯,德川家康反過來奪權。
天守閣共八層,結構堅固宏大,外觀線條清晰,高出地面約50米,可將大阪一覽無餘;飛揚的屋簷,似展翅的白鷺昂然騰飛在蒼穹,故也稱白鷺城。
站在外牆面,回頭遠眺大阪城,大樓林立,一片生氣勃勃,朝氣煥發,都市有廣大樹林,就如有健康的肺臟。
繼續沿著外牆行走,一座小小的寺廟,穩藏角落,地上擺放幾個石製地藏王佛像。
在日本常可在道路邊,見到地藏王佛像,模樣類似,神態可愛,每個石像脖子下都圍上一片兜兜,想像進食時,可能掉落米飯、菜屑,弄髒衣服,卡哇依內的想法!
晨光昱昱,天守閣冰清超逸昂然地矗立在藍天白雲下,孤傲桀驁,睥睨群雄,不可一世神情。
步上階梯後,來到天守閣的平台,只見一群中、老人分散不同角落,努力在做早操。
他們精神抖擻,不分男女老幼,一起來動動甩手,一天的活力就在醞釀發酵;
生命有歡喜,生活就平靜,俗語說得精準,每人只有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清醒的人活在今天,有誰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一個先來啊?
帶操的人站在小平台,聲若洪鐘地喊著,帶領大家做早操。(不是放 CD片)
細瞧,一面日本國旗挺立在一旁,不過做早操嘛!竟然國旗要相伴?是以身為日本人為榮?還是效法國旗中的太陽,日正中天,時時運動,日日健身,讓身體如朝日勃然煥發,氣色昂昂?
日本國旗為一面白色長方形旗幟,中心為一個紅色圓形代表太陽;19世紀中葉起,日本船隻懸掛著的就是這面旗幟,直至1870年正式定為日本海軍旗幟。
二次大戰後,日本政府並沒以法律訂定太陽旗為國旗,西元1999年,一所中學畢業典禮,校長為要不要掛國旗的問題而自殺;國會才通過議案,以法律明確訂定太陽旗為日本國旗。
猶記得,年幼住家牆柱,都釘有可插國旗桿的雙鐵環,一到雙十國慶、台灣光復節等節日,家人就囑咐Manapan將國旗插在鐵環上;忘了插,警察還會到府提醒,所以,馬路一片旗海迎飄揚,國恩家慶。
讀國小,每天到校後,八點,鐘聲一敲,就到走廊排隊,在音樂伴奏下走到操場,舉行升旗典禮,目送看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在翌翌太陽下緩緩上升,心中充滿無限光彩;
下午,放學前,背著書包,到操場舉行降旗典禮;看著曬了一天的國旗,慢慢降落,一日學校活動就結束,日日例行的儀式,從來不覺得有甚麼麻煩,還覺得自己的國旗真漂亮,自己的國家是多麼偉大。
及長,到都會讀書,接觸到黨外地下刊物與與言論,愕然發覺竟然有人否認政府,也不承認中華民國國旗,那時,還被搞迷糊,國旗哪裡不好?政府哪來差呢?漸漸地了解二二八慘痛事件,才知事有原委,又繼續鑽讀自由派學者寫的雜誌和書籍,方知,教科書寫的歷史,是片段斷章的,有刻意隱瞞的,有誇大宣染的,難怪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凡事都要『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現今,兩岸交流頻繁,軍事劍拔弩張不再,現今執政國民黨卻少言中華民國名詞,反而,黨外前身--民進黨三不五時搬出『中華民國』振振有詞,顯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
『中華民國』只是權要政客利用的名詞?『國旗』只是政客搓揉的工具?
天守閣旁是大阪市立博物館,只見大門一群人背手而立,前面傳來一陣陣歌聲。
他們站立姿態端正,認真嚴謹。
好奇一探, 一張大字歌詞掛在門上,一位老者領著大家清唱,唱完一首,翻閱下一首,繼續唱著。
湊耳傾聽幾首歌曲,不知其意思,但是,旋律徐緩悲涼,曲調悽婉纏綿,聽之,感人肺腑;兼有雄壯威武,蕩氣回腸,令人振奮,所唱的都是昭和時代的老歌,佇立一旁,也忘我地不成調哼著。
結束後,眾人離去,老者捲起大字歌詞,收起木架回去,地面乾乾淨淨;
踅轉到另一處,也見大字報歌詞掛在牆壁上,一群人佇足,湊合清唱。
Manapan住家附近的小公園涼亭內,有卡拉OK設備,液晶螢幕、伴唱帶與麥克風等,一人忘情高歌,周遭民眾遭殃,歌聲喧囂,不堪入耳;知命之年的Manapa至今不知明白,為何自娛的卡拉OK,硬要旁人魔音傳腦聆聽?日本人自律、自重、自愛、自戒讓人印象深刻。
人!寄居於世,蝸居群體,生死歷程,壽命長短均相似,惟形體相殊,舉止不一,地球億萬人,無一相同面貌行骸、無一相同思想觀念;其中,
上等人是靠自愛自重自律,約束己身言行舉止,融於社會,無悖於社會秩序;
中等人是靠法律風俗習慣,不敢亦不願放蕩行為,偶而犯錯,良心譴責不安;
下等人則無視法律尊嚴,甭管善良風俗習慣,也不在乎旁人冷眼嘲諷,目中無人,唯我獨尊。
湊近一瞧,唱的歌是『希望』!
不知他們心中的希望是什麼?該是經濟趕快好轉吧!
這批中老人正是一生眼睜睜見證日本國家經濟和運勢,從峰頂跌落谷底的一群人;曾經,他們和全世界的人一樣,相信過「日本第一」,從此將引領世界潮流。
西元1979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書寫一本書《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 Japan as Number One, Lessons for America》,讚嘆日本普及教育成功;治安很好,犯罪率較低;貧富差距不大:官員素質高且清廉;私人公司員工向心力強,團結合作,產品品質高等等。
一時,日本人變得驕傲自大,財經人士更狂妄想藉著日圓升值,張牙舞爪要把美國買下來;哪知,隨著經濟泡沫的破滅;西元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至今,日本經濟仍然一蹶不起。
是風水輪流轉?抑是主政著失措,讓日圓大幅升值造成? 難怪有學者說,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
和Diana轉一圈天守閣,原來運動場的台上,換了一位女士帶領大家做拍手操。
為減低音量,都帶手套擊掌,拍手做操;敬人者,人恆敬之;自重者,人恆重之,放諸四海皆準。
管他現在景氣好不好,身體健康最重要,要活就要動,拍掌也罷!舉腳也罷!只要活動筋骨,一天的活力就展開了。
漢朝神醫華陀說得好:動也,形氣亦動;不動,積滯氣鬱;故勞其形者長年,安其樂者短命,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亦是健康的根本。
江水後浪推前浪,世間新人換舊人,臨別時,依依不捨再回頭一眸;
朝陽輝映下,綠葉襯托中,天守閣金光閃閃,昱昱發亮,一副任憑歷史江流滾滾而下,我且居傲繼續挺立在歲月洪流中,覽盡多少達官貴族變成一坯魂塚土丘堆,曾聽多少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軼聞舊事。
百年前多少日本的歷史,似隱沒在白色的閣樓中,深不可知;也似在朝曦晨風中,輕輕的如輕煙飄逝。
走出極樂橋後,朝陽漸漸升起,亮麗照射在城牆上、護城河,水面泛著閃閃的亮光。
藍天白雲下,天守閣燦爛耀眼挺立著。
外牆不規則排列。
大阪城公園四周遍植櫻樹,樹幹粗壯如軀,枝葉茂盛,櫻花怒放後,翠綠枝葉卓然勃勃。
櫻樹下的座椅,一位老者柱著手杖靜靜地坐著,彷彿在傾聽什麼?往昔,天守閣旌旗蔽日,金戈鐵馬嘶殺聲?還是櫻樹喃喃低語,春去夏來,花海不再,熙攘人潮亦不再現的感傷?
春天時,這裡可是櫻花燦爛怒放,遊人如織;櫻花期不長,日本人藉由櫻花短暫燦爛的生命,表現悲壯的性格;讚嘆它耀眼怒放的繽紛,也欣賞它凋謝的淒美。
生活猶如萬花筒,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相依相隨,活著就要像櫻花,花期短促卻時時精彩,日日瑰麗;人生如夢苦短,看淡一切,看淡曾經的傷痛,珍惜與善待自己,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李白說得巧: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夢,為歡幾何?古人秉 燭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每一天、每一時都要好把握珍惜;莎士比亞說得好:我荒廢了時間,時間便把我荒廢了。
很感謝好友diana邀約晨光健走天守閣,跟團旅行有諸多限制,只要善用晨光,漫走遊逛,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後記:
1、逛完大阪城公園,再去逛附近的造幣局;櫻花盛放時,造幣局和一旁的大川,可是花海燦爛。現今,走在大川岸邊,只見櫻葉翠綠,河川潔淨(另文再贅述)
2、回旅館才八點,匆匆吃早餐:雖是剩餘飯菜,咀嚼在心裡,卻芳香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