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沒賣牛爽腩,就點個淨牛腩嚕。
本想少吃點麵。點了個淨牛腩,結果肉更多,吃的累死。
PS:上圖碗的大小跟台灣吃飯的碗一樣大。
牛腩本身沒問題,但怎麼吃怎麼鹹,湯也鹹的喝不多,重點是湯沒有很燙!
上湯肥牛伊麵
同樣有很鹹的問題,用餐的環境很侷促,桌子很小同時要坐五六人,尤其是左撇子更慘,會一直碰到別人。
沒有上回打包回飯店的好吃,回憶還是最美。
ADD:中環歌賦街21號 (週日休)
- 13樓. maverick0072009/10/16 00:46要命
半夜睡前看到你們在聊牛腩湯
把我的饞蟲都給勾了出來
這光景是叫我去哪裡找牛腩湯喝啊
看樣子得肚子咕嚕咕嚕響的失眠了乖~好好睡~
uppu 於 2009/10/16 23:58回覆 - 12樓. jeff2009/10/12 23:16上湯“淨”牛爽腩
純討論針對九記的菜單
只是好玩而已
沒有誰對誰錯
對不起
筆誤
但其他文字是否懂我之意
且是純討論吧了
港人用字文法很奇
淨字是沒有之意(應改成只有)
淨牛腩是只有牛腩的湯
九記的菜單
沒有加麵河類的有
上湯牛爽腩
上湯淨牛腩
為何不用
上湯“淨"牛爽腩
或
淨牛爽腩
- 11樓. hk2009/10/12 21:47J 老頭有去過香港嗎
scubagolfer 明明 解釋「淨」= 「只有」之意,淨雲吞 = 餛飩湯 其他如 淨麵 淨魚蛋 淨桑拿
J 老頭 竟可硬說 淨字是沒有之意 港人用字文法很奇 淨字是沒有之意 淨牛腩是沒有加麵的牛腩
J 老頭猩解 淨麵 = 沒有麵 淨魚蛋=沒有魚蛋 淨桑拿=沒有桑拿
- 10樓. Clara - 克拉拉2009/10/09 02:16都好
最近大概又要出差去吃了。
不過我吃太多燉煮牛肉料理,這些都是 So so
要不是肉粗有絲塞牙縫,就是湯濃但是脂肪爆炸多
有機會試試台灣土產菲力,限量但價錢不貴又新鮮!
我吃過幾次,多汁少油味道相當不錯。
- 9樓. jeff2009/10/08 23:45淨
港人用字文法很奇
淨字是沒有之意
淨牛腩是沒有加麵的牛腩湯
九記的菜單
沒有加麵河類的有
上湯牛爽腩
上湯淨牛腩
為何不用
上湯“淨"牛爽腩
或
淨牛爽腩
- 8樓. jeff2009/10/08 18:59親身體驗
不用去香港
到金春發點兩盤白切牛腩
說一份一定要筋及膠質的部份(切兩盤我想如還有應會給)
兩種比較
就能體會爽字
那還得吃的完呢! uppu 於 2009/10/08 22:43回覆 - 7樓. scubagolfer2009/10/08 18:47呵呵
爽腩帶較多膠質,吃來「爽脆」(← 不適合以國語思考,粵語用法則沒有咔啦咔啦脆的意思)好像有點可以意會了 uppu 於 2009/10/08 22:44回覆 - 6樓. 馬丁諾2009/10/08 18:23還是矮油~~
謝謝 SG 大出手解說, "淨"是懂了, 但, "爽"在哪裡?你也知道靠我沒用吧! uppu 於 2009/10/08 22:45回覆
- 5樓. scubagolfer2009/10/08 18:13矮油~~~
「淨」= 「只有」之意,淨雲吞 = 餛飩湯(無麵)。淨有時亦用「齋」字代替,例如齋啡 = black coffee、黑咖啡,齋河 = 不加料的湯河粉
『牛腩是胸骨附近的肉,油脂少、有嚼勁,若要細分,還有坑腩和脆腩。坑腩是與胸骨相連的部分,離骨的肉呈坑狀而得名。脆腩(又名爽腩或崩砂腩),在胸骨外圍,口感似牛筋但實非牛筋,一隻牛也沒有幾斤脆腩,是腩中極品。除非賣白烚腩或鹵水腩的地方,否則一般麵檔會把上述不同部位摻入牛筋一併撈亂,食客不能指定要坑腩或脆腩。』~ 香港 【明報】
- 4樓. jeff2009/10/08 17:47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口感
淨腩
可能是比較有肉絲可替代牙線
清齒垢吧
不過我猜
爽腩
應是其部位筋較多相對於牛腩比較爽脆吧
淨腩
這個淨字可能是比較純粹是肉的部份吧
一條牛有很多的部位
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口感
因應其不同的口感更有不同的料理手法來因應
台南清燙牛肉
牛肉只用高湯淋下沒有下鍋滷煮
故其選用最細嫩的里肌
牛腩
則須長時間的滷煮
(有去吃過牛爸爸的牛腓力/里肌/牛肉麵就知問題所在)
不能把這兩樣放在同天秤下比較
若真的要比
肉的部份清燙牛肉勝出
但
湯則腩湯勝出
(原因是用了牛大骨及幾百斤的牛腩牛雜)
不過金春發有一道牛肉羹則溶合了這兩的優點
肉是用里肌肉
湯是用熬煮多時的腩湯
香港之前沒直航前
一個月至少一次進去
華姐
大利
九記
均吃過N回
有去金春發喝過免費無限續湯的人都可體會
個人偏見
九記華姐的比較
就好像
九記是金春發第一回的原湯
華姐是後面的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