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兒送給她媽媽那束粉紅色系的玫瑰花已經變成乾燥花,ㄧ般來説,切花生命力能夠維持的期間相當有限,我們的生命也是,也曾經為玫瑰花束加水過一次。
遠在外地工作的大女兒原來是要祝福她媽媽早日康復,人吃五穀雜糧,生病總是難免,俗話説的母女連心原是【本質結合】,與【目的結合】仍有不同。(註)
傳説粉紅色系象徵著浪漫、純真與青春,人們期待心想事成,有人説信則靈,也不知道是不是?
由於主治醫師有叮嚀説於治療期間不宜接觸花粉,眼看女兒有些失望,她説花了350元特地從台北車站買回來要送給媽媽的,我跟她説,不然你把花送給我,我再轉送給我的媽媽,如同你傳遞給你媽媽的心意,你阿嬤我的母親她也是很愛花,只是我從來都沒有送過花給她。
後來我改變了心意説,不然花就放在你房間的書桌上,你不在的日子,我每天早上都會到你房間開窗通風,中午拉窗簾擋陽光,我每天看它就如同是你送給我的,女兒説好,我所以會改變心意是由於現在的小孩都有她們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能勉強她要做什麼,包括到對面我媽媽那裏點香拜祖及問安,如果她高興她會自己走過去,這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
我女兒與她外婆的感情相對比較濃(有緣),小時候是我岳母帶大她的,那時候我們住鄉下的海邊,她阿嬤背她洗衣服、背她煮午飯,她阿嬤於今年五月的母親節後不久告別人間,以前她每次休假回家都會主動騎機車到附近的街上找她阿嬤,這種心情我很懂,我也是我媽媽的媽媽帶大我的,甚至由於小時候家裏房間不足,ㄧ直到我國中二年級我離家、離校外出【探訪天下】的以前都是與我阿嬤同睡一張床,也不敢讓同學知道,其實是家境不能盡如人意,而每個小孩子都想要有獨立的房間、書桌,我也是。
我是害怕帶花送給我媽媽時,首先她會嚇到,其次她會關心的提問我女兒什麼時候回來⋯,我很難應對,就讓她不知道她孫女回來就好,我母親與我岳母都是27年次的,我岳母的父親於當時是農會理事長卻因重男輕女沒給她讀書,我母親相對幸運有機會讀書ㄧ直到沒能考上大學,我母親的身體、眼晴到現在都還很好,她很喜歡看書,也很愛看電視,以前就這樣。
我曾經想用手機攝取那束乾燥花賴給遠方工作的女兒,並對她説,你買的玫瑰花溫度還有,你的玫瑰花曾經有過美麗,如夢如詩,你對媽媽的心意也是。
註:所謂的【本質結合】是指自然的血脈相連,又稱【自然結合】,如父母子女,乃至兄弟姐妹,所謂的【目的結合】是人為的彼此約定,又稱【利害結合】,如社團、政黨,乃至國家,本質之結合,無法選擇,目的之結合,契約自由,母女是本質結合沒錯吧,而婆媳則是目的之結合,是經由兒子傳來的目的結合,婚姻原屬親屬法的契約,契約雙方難免各有目的,當然不宜説是【各懷鬼胎】,祥和社會,要説好話,説【美麗將來】,説【百年好合】。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繽紛2025/09/17 14:33人事物皆各有因緣,緣深緣淺,各有巧妙不同。 聽您解說結合的各種形式,這也是緣分的莫名所以,各有出處。 生命有起有落,擁有時珍惜,失去時追憶,緣分是如此來來去去,但確實存在過。 歡迎繽紛格主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格主文筆很好,遣詞用字恰到好處,眾所周知,真的能夠感受。 因緣的巧妙各有不同,涉及過去、現在及未來,【人事物皆各有因緣】,如格主所説,敬表贊同。 佛、道兩門,乃至民間所深信不疑的所謂【因緣】,與科學實證的【因果關係】相似,古人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符合人心、順應天理,佛家阿含經説【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主因助緣俗稱【因緣】,如同邏輯的【充分條件】,如同保險學的【主力近因】,如同法律學的【相當因果關係】,內文曾提及的【本質結合】無法選擇,或許是前世的主因,或許是俗稱【阿來耶識】的業力,【八個兄弟共ㄧ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在家把帳開。】另外的所謂【目的結合】得以選擇,或許是【必要條件】的助緣,然而就終極來説,是否真的能夠自由選擇,還是業已命定,仁智互見,例如羽毛的隨風飄揚,是否出於羽毛它自由意志的隨心所欲?如果羽毛有心的話,法國盧梭説【人生而自由,卻無時不在枷鎖。】 以上雖然有些宿命的理解,卻是經由格主留言分享的寶貴想法而重新思考所謂【自由】的射程究竟有多遠? 【生命有起有落,擁有時珍惜,失去時追憶,緣分是如此來來去去,但確實存在過。】善哉斯言,敬表贊同。 縱然如菜根譚所説【風來疏竹,風過而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還是相信如格主所提【緣分是如此的來來去去,但《確實存在過》】,我們短暫的在網路相遇也是吧,【相逢自是有緣】。 最後敬祝闔家安康。 阿丙0.6 於 2025/09/17 17:45回覆
- 5樓. 旭日初昇 暫 離2025/09/17 10:45阿丙兄此篇,像一束乾燥玫瑰,承載著時間、情感與記憶的層層疊疊。
 女兒的心意、母親的病中、祖孫的牽絆、代間的理解與差異,交織成一幅動人的親情畫面。
 乾燥花雖不再鮮活,卻因為被珍惜而有了新的意義。
 那句--你買的玫瑰花溫度還有,特別動人,不只是對女兒的回應,
 更是對生命中曾經有過美麗的一種珍惜。歡迎旭日初昇大哥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乾燥花雖不再鮮活,卻因為被珍惜而有了新的意義。】善哉斯言,敬表贊同。 所有擁有形體的一切終將生住異滅,如同卡謬所著【薛西弗斯的神話】中的【永無休止之輪迴】,卻也在周而復始的無可奈何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其實【價值】與【自創】無異,就有情世界來説,意義的生成來自於被愛,【被珍惜】如同大哥所説,我是這麼的理解,也不知道對不對。 謝謝勉勵,如同往昔,也將珍惜生命中擁有過的美麗,如同大哥的提醒。 敬祝闔家安康。 阿丙0.6 於 2025/09/17 12:28回覆
- 4樓. 紅袂2025/09/17 10:31一束花是女兒對媽媽的心意。阿丙兄明白孩子的心意,並做了尊重與成全兩者兼顧的處裡方式。 我從小也是跟著奶奶睡的,因為媽媽要照顧兩個小弟弟,所以跟奶奶的感情也很深,完全能理解您女兒跟外婆親的情感依附關係。 無論外婆或奶奶,或媽媽或爸爸,都是一家人。有愛的家庭勝過物質表現,因為「愛」讓家人心靈富足與幸福,甚至是一股安定的力量。如同您說的,哪怕玫瑰已成乾燥花,芬芳的溫度一直都在。 歡迎紅袂格主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法律離不開情理法,和諧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是。 我們都與奶奶有著特殊的情緣,於年幼的當時懵懵懂懂,於稍能懂事時卻也情緣將了,這就是人生吧! 【無論外婆或奶奶,或爸爸或媽媽,都是一家人。⋯甚至是一股安定的力量。】説得很好,敬表贊同。 傳統倫理格局區分【內親】與【外親】,來自當時重男輕女的農業社會,當代民法業已揚棄該很不合理的偏誤,所謂大家都是一家人,如紅袂格主所説【因為《愛》讓家人心靈富足與幸福,⋯】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説【愛聚恨離】,真實不虛。敬請參閱拙作【用愛發電的哀愁與美麗】https://blog.udn.com/u0928928469/183263262 敬祝紅袂格主闔家安康,也相信良善、美麗【一直都在】。 阿丙0.6 於 2025/09/17 12:09回覆
- 3樓. 米若絲2025/09/17 10:02玫瑰花曾經有過美麗,變成乾燥花還是一樣美麗,那一天粉碎了,留在心底還是美麗,阿丙兄記錄在格子,永遠美麗 !歡迎米若絲格主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玫瑰花曾經有過美麗,⋯留在心底還是美麗。】 善哉斯言,敬表贊同。 曾經美麗即不應嘆息,曾經擁有已經足夠。 有形世界總成住壞空,無形世界超越時空。 謝謝大哥您的勉勵,敬祝安康,永遠美麗。 阿丙0.6 於 2025/09/17 11:48回覆
- 2樓. Path Walker2025/09/17 09:44偶感
 俗話說: 好人一生平安 
 婆家娘家其實不分家 不能探索結緣的世俗功利目的
 府上老菩薩 老來安康 必有長壽基因
 這基因也會傳宗接代 且看子孫後天造化~不問花開幾許 惟願歲歲平安~ 謝謝 好文分享 歡迎Path Walker 格主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傳統宗法社會有【內親】與【外親】的區別,當代民法則不再區分內親與外親, 如格主所説【婆家娘家其實不分家】,敬表贊同。 長壽基因能夠傳遞固然有科學的根據,然而【子孫後天造化】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我岳母她父母都活到將近有100歲,但是她卻相對早逝,當下的醫療相關更勝於從前。 我聽我母親説她的阿嬤活到95歲,當時是全村活最久的,然而我的祖父(媽媽的父親)卻只活82歲, 記得小時候,常聽祖父説【他既是清朝光緒皇帝也是日本明治天皇時代出生的人。】 謝謝勉勵,敬祝安康。 阿丙0.6 於 2025/09/17 10:47回覆
- 1樓. 子若2025/09/17 07:29阿丙格主好!
 
 這篇文章字裡行間充滿了溫情,讀來令人感動。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