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一
詩,由「創造性的破壞」開始。
詩絲作繭困心田,旦夕糾纏魂夢牽。
妙緒巧思忽得悟,化為彩蝶舞翩翩。
有人說:讀十首好詩,不如自己寫一首壞詩,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詩寫不好無所謂,只要肯學、多看、不放棄寫作,終有一天,可以寫出夠水準的作品。
更何況,創作的樂趣在於過程的享受,以及作品完成時的滿足感。
作品的好壞與掌聲的多寡,反而是次要的了。
一首詩,由「創造性的破壞」開始。
詩的語言是精鍊的,有別於一般生活的用語,舉例來說明,讀者比較容易明白。
下列是一般生活的用語:
老人推著一車餛飩,沿街叫賣。
貓,追逐自己的,尾巴。
松鼠,賊頭賊腦的啃食,翠綠的樹葉。
我掏出一瓶陳年的,紹興酒。
他用飼料,養肥了一隻鳥。
突的一片落葉,啪的一聲,從天空上掉了下來!
喝不完的酒,就留到明天清晨再喝個夠!
漁舟,沿著湖心蕩開,一張張捕魚的網。
所以,一般生活的用語不是詩, 但合乎羅輯。
如果改變其中幾個字:
老人推著一車「辛酸」,沿街叫賣。
貓,追逐自己的,「恐懼」。
松鼠,賊頭賊腦的啃食,翠綠的「春天」。
我掏出一瓶陳年的,「諾言」。
他用「欲望」,養肥了一隻鳥。
突的一片「秋天」,啪的一聲,從天空上掉了下來!
喝不完的「寂寞」,就留到明天清晨再喝個夠!
漁舟,沿著湖心蕩開,一張張捕「夢」的網。
這樣子,就有點詩的味道了,這就是一種「創造性的破壞」。
藉著文字的重新組合,讓詩的觸鬚觸動心靈的感官,讓詩的想像無限的拓展延伸。
也符合「具體主詞+動詞+抽象受詞+衍生形容詞(副詞)」的基本結構。
提出來供喜歡寫詩的新手參考
單元二
給想像一對翅膀,翱翔青空
詩,不是夢想,是起點。
聞不到肉香和酒香,聞的到
煎熬心靈的焦味
聽不到喝采和掌聲,聽的到
寂寞!
一首詩,由想像開始出發。
在現實世界,一個老人騎著一輛單車,或一個男人牽著一條狗,貓追逐自己的尾巴跑,或者是老鼠賊頭賊腦的偷食物,這些景象到處可見。
詩人,則透過想像,讓這些到處可見的平凡,成為另類的不平凡。所以,當詩人看到一個賣餛飩麵的老人時,透過心眼,詩人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
一個背脊微彎,滿臉滄桑賣餛飩麵的老人,他的背後到底背負著多少歲月的辛酸?
詩人看到的,不再是單純賣餛飩麵的老人。同時,也看到了老人眼中,被生活的重擔折磨到不成人形的,滄桑。看到了,一個老人推著一車辛酸,沿街叫賣。想像,讓詩的震撼力,無限的拓展延伸。
同樣的道理,當詩人在街頭看到一個男人牽著一條狗溜搭時。或許男人,只是單純的散步和溜狗,詩人却可以透過想像,把整個溜狗事件,處理成一則新聞。
一個男人,牽著一條出軌的,影子。徘徊在午夜的十字路頭,痛飲愧疚。
這就是想像的力量。
單元三.
綠葉襯紅花兮共沉醉,眾星拱明月兮相映輝。
桃萼含苞春一枝,滿堂生香動情時。
若無綠葉來相襯,空留紅花損豔姿。
一首詩,從一句詩開始。
一句詩單獨存在時,詩意顯得薄弱,很難觸動讀者心靈的共鳴。就像一朵紅花,總須要綠葉來襯托,才能突顯花的豔麗。
若把紅花比擬成一首詩中,最重要的,詩意。綠葉,就是為了襯托詩意,所刻意創造的,境。所有具象或抽象的境,都是為了強化詩意,加深詩意,讓讀詩的人心靈產生共鳴。
以開頭的這首七絕古典詩來說,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寄情。情景交融,詩意便有了寄託。
同理來說,一個老人,推著一車辛酸,沿街叫賣。只能算是一句詩,必須加上其他的句子,才能成為一段詩或一首詩。所以,我們必須發揮想像力,為詩意造境。
例如:
一個老人推著一車辛酸,沿街叫賣。消磨所剩無幾的,歲月。
這樣構成一聯,但還不能算是一首詩。
我們在前面再加上幾句:
黃昏的小鎮,柏油路把夕陽的影子,燙的好熱
好長,一條蜿蜒爬行的,回憶。
肉粽,肉粽,燒肉粽!
一個老人推著一車辛酸,沿街叫賣。消磨所剩無幾的,歲月。
詩到此處暫時頓住,我們已經完成初步的造境。
讀者大致上已能看懂,作者在描寫小時候街頭巷尾常見到的景象,賣肉粽的老人。
我們再加上幾句,把整首詩串連起來:
我奮力衝出巷口,把買鉛筆的零用錢,換了一粒熱呼呼的燒肉粽,餵飽童年。
媽媽,賞我一竹子青紫的皮肉,當晚餐。害我的淚,濺溼了一枕頭的,夢。
我們已成功的引導讀者,進入想像的世界,最後加上幾句,把整個事件做個圓滿結束。
事隔多年,那蒼老的叫賣聲,偶爾會夾著一縷淡淡的,粽香。
在午夜夢迴時,反覆地咀嚼我的,思念。
嘗試分段:
黃昏的小鎮
柏油路把夕陽的影子
燙的好熱
好長
一條蜿蜒爬行的
回憶
肉粽!肉粽! 燒肉粽!
一個老人
推著一車辛酸
沿街叫賣
消磨所剩無幾的
歲月
我奮力衝出巷口
把買鉛筆的零用錢
換了一粒
熱呼呼的燒肉粽
餵飽
童年
媽媽賞我一竹子
青紫的皮肉當
晚餐
害我的淚
濺溼了一枕頭的
夢
事隔多年
那蒼老的叫賣聲
偶爾會夾著
一縷淡淡的
粽香
在午夜夢迴時
反覆地咀嚼我的
思念
一首詩,大至上可以說完成了。
至於,算不算一首好詩呢?那是次要的另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