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讓我解釋一下;「埋汰」一詞,是咱們山東青島話。
埋汰這詞兒,用法有三:
當名詞用的時候,是指不修邊幅的人。比方年少時,我媽常說我:「瞧你,真是個埋汰!」
當形容詞用的時候,是形容一個人啦哩邋遢的狀態。比方說,後來我長大成人了,我媽還是常說我:「你別這麼埋汰好不好?」
當動詞用的時候,比方說,人家猛糗你的時候,你可以可憐兮兮地對他說:「你至於這樣埋汰我嗎?」
2.
不修邊幅,並不等於髒亂!
我其實是個愛乾淨的人,甚至有輕度的潔癖。
至於我那不修邊幅的習性,是我從小讓家裡人培養出來的...
小時候,大人給我們理髮;咱家四個男生一概光頭,至於我這個惟一的女兒,則被雕刻成半個西瓜皮,斜斜地扣在頭上。
一直都醜慣了,有啥邊幅可修?
坦白說,小時候的我很自卑...
到了十來歲,我猛一下子叛逆起來,變得極有個性(據人家說,也變得漂亮起來),不准任何人碰我的頭髮!
於是乎,從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碩士畢業,甚至結婚典禮,舉凡我的各種證書上的照片,甚至包括今天貼出的這張照片,所有這些髮型,都是本人親自計己給計己三兩下剪出來的「埋汰」。
3.
回想起來,母親從未批評過我的髮型。
她倒是常常艷羨地望著我的頭髮,說她若有我一半多的頭髮就滿足了!
我親愛的母親從年輕起,就每天早上描眉,到了一百歲,仍然定期上髮廊美容院;我猜,她老人家可能也有點羨慕她女兒的灑脫自在?
母親嫌我埋汰,是指我穿起衣服來、那種誰也不甩的大咧咧氣概!
其實,那不也就和我對待我的髮型一樣嗎?
那,不也是一種我從小在家裡被練出來的氣概?
從來不記得小時候爸媽給我買過甚麼紗裙、花裙之類,只記得我很愛穿上哥哥們的卡其制服、戴上他們的童軍帽,把自己裝扮成男生。
母親最津津樂道的,是有關我十四歲讀初三那年,她把我爸扔掉的藏青色英國毛料舊西裝廢物利用,改製成一套冬天制服外套給我;而我把它當成寶貝!
先別提我當初是多麼地為了讓父母省錢而勇敢犯規(本校出售的冬季制服是黑色而不是藏青色),最糟糕的是,好動的我,三兩下就把媽媽修改的制服邊邊給穿得脫了線。
據我媽的描述,姑娘我除了埋汰之外,還特別目中無人;只見她短髮一甩、逍遙自在....
就像個小男孩似地,伸長腿從後面座騎、跨上那個龐大又老舊的草綠色退伍軍人自行車!
媽媽呀,您還說呢!若不是後來我自己把我自己當成女生,從小,家裡人有誰真正把我當女生尊重過?
無非,就是一根沒人看見的黝黑小木炭!
難怪我小學四年級的體育老師有一次對著我說:
嗄?真的嗎?怎麼可能呢?你怎麼會是陳正心的妹妹?陳正心很好看啊,妳為什麼長得這樣?
當初愣頭愣腦的我,聽了那個尖嘴猴腮的體育老師這樣說,我還笨笨地心服口服呢!
到了五、六年級,我的功課還是超棒,總是第一名。又因著我心地善良、待人誠懇、熱心照顧每一位同學,所以也一直被大家選舉為班長。
但從來沒有人知道(我小時候被家人侵暴),也從來沒人看出來、我那強烈的內在自卑、恐懼、與憤怒。正在與日俱增...
4.
聖經舊約傳道書12章第一節如是說:你當趁著年少、身體尚未衰敗時,好好記念那位創造你的主!
感謝主,是上帝的恩典,讓我在十二歲那年,遇見了主耶穌!
十二歲之前所受的一切創傷之記憶(包括家暴與性侵),都暫時在苦難的日子中凝凍...
耶利米哀歌說,人在年幼時負軛,是一件好事。
所羅門王說,人在年少時思想造物主,是一件美事!
感謝主,不論耶利米說的好事、或是所羅門說的美事,我都已經歷了,而且這一生,也嘗到了天父恩寵我的奇妙滋味。
5.
饒恕與遺忘,都需要愛!
感謝讚美主,我已不再埋汰。
這件碎花裙子,是我多年前在舊貨店Good Will只花美金三元買來的不值錢東西;我曾幾乎將它丟進垃圾桶,如今,我定意要修復它!
今天下午,我拿出針線盒,花了不少時間,把那件被我剪成狗啃式的小花裙的「邊幅」,耐心地一針針縫合起來。
生命的本質是破碎的、苦澀的;你我的身體,是帶罪的,是只配受咒詛的!
然而,主耶穌定意要救你;因著基督寶血的救贖,親愛的朋友啊,你我只須認罪、悔改、饒恕、遺忘...
生命的破口必能癒合,您的日子,也必愈活愈甜美!
- 1樓. vivi 之東張西望2023/09/05 15:30何德何能
若非神毫無轉動影兒的揀選與大愛,
起死回生廢物利用成為至寶的救恩,
我們什麼也不是。
親愛的Vivi,
我這張照片和格文,是去年七月份拍的、寫的...
一年多過去,沒有一個人為這篇格文留下一個字;您,是第一個!
我非常感激您,也非常敬佩您;謝謝Vivi,您為這篇格文做了完美的結論!
陳正華 牧師 於 2023/09/06 02:09回覆我太喜歡咱寫的這篇小文了!
剛才回覆了您之後,忍不住上去給自己按了個推薦,也忍不住將此文置頂一陣兒!
今天看完骨科手術醫生,本來打算立刻寫一篇格文向大家報告...只好再稍等兩天了!
陳正華 牧師 於 2023/09/06 02:2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