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剝皮戲謔
2011/03/04 03:35
瀏覽558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舊作「戲仿打油、醫詩」一文中

(參見http://blog.udn.com/tedteng/4518737

曾提到將前人詩文增字而成的諧謔詩;這種模仿古人的詩文

並稍加改動的諧謔詩文,或稱為戲仿詩、套改詩、剝體詩,

但一般常習慣稱之為剝皮詩剝皮詩有增字、減字、改字等

不同的方式,如前文中引的就是增字格。

 

  至于減字格,則有減《清明》一詩成五言者為著。

原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有自命詩醫者號稱此詩太肥,要替它減肥,成一首五絕:

“時節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自謂﹕時節何必清明?行人當然在路上!

酒家何處有,已經是問句,何必再借問?

指杏花村者何必是牧童?因此減字。)

 

   改字剝皮詩則最多見﹕

宋林升嘲諷南宋偏安,有首《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明末張岱,見杭州大旱,遍地餓殍,而太守依然搜刮

百姓,在西湖擺宴觀燈,便改此詩以諷之:

   山不山來樓不樓,西湖歌舞一時休。

   暖風吹得死人臭,還把杭州當汴州。

另有一首頗有趣的是宋程顥《春日偶成》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改成一首怕老婆詩﹕

    淡風輕近晚天,傍花隨柳跪床前。

    時人不識余心苦,將謂偷閒學拜年。

     還有一種剝皮詩,完全用前人的詩,一字不改,

只顛倒一下詩句的次序,意思完全不同。宋莫子山,

到山上寺廟隨喜入寺與和尚交談,發現那和尚

談吐庸俗,不知所云就剝唐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詩嘲之。原詩是﹕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他改為﹕

   又得浮生半日閒,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笑話
自訂分類:笑話
上一則: 剝皮戲謔(二)
下一則: 百度知道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