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2/15 18:15
近些年很常聽到出版業與實體書店之業者「時不我予」的感嘆,講白一點就是「出版業的嚴冬」與實體書店的數量連續數年直線下滑的現象,別的不說,大學時期舊遊之地--台北市的重慶南路--書店數量大減,就讓筆者...
瀏覽:400迴響:0推薦:0 - 精選2016/07/11 17:19
(一) 對於美國荀子研究的大興, 業師以為肇因於Knoblock全譯本(1988,1990,1994)的問世,而個人則以為應追溯至羅思文(Henry Rosemont, Jr.)等人的提倡(1971)...
瀏覽:845迴響:0推薦:0 - 2016/05/27 10:36
《宋書.范曄傳》篇末錄有一道獄中書信,乃范曄的夫子自道。內容評說自己不擅言談作文,其中卻對文學創作有一番見解: 文患其事盡於形,情急於藻,義牽其旨,韻移其意。雖時有能者,政可類工巧圖繢,竟無得也。...
瀏覽:463迴響:0推薦:0 - 2016/02/19 20:49
1. 甫入場便是三民書局的攤位,此前曾動念將在十多年前買的《唐六典》湊齊,但一看書本背後的價碼,若全數補滿,即便有展期優惠價,也不是多便宜的數字,所以放棄。又瞥見該書店竟將前四史(《史記》、...
瀏覽:519迴響:0推薦:0 - 2016/01/18 13:02
引用文章民主必勝? 政治學者曾探討為何與威權國家相比,民主國家在經濟政策的施行顯得成效不彰?有人認為或許是威權國家擴大了行政部門的裁決權力,縮小了立法機關的監督權,所以較有利於政策的貫徹;而民主國家因...
瀏覽:368迴響:1推薦:0 - 2015/11/15 20:13
覺得民進黨所謂的「維持現狀」並不是完全指現下的兩岸關係,更像是以前冷戰時期「聯美日以制中」的戰略觀。相較之下,國民黨的作法就比較像是藉由兩岸的緊密交流與合作,以減少台灣被攻擊的危險。如果能夠做大一點,...
瀏覽:332迴響:0推薦:0 - 2015/07/24 13:16
記於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 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篇第四節〈語言與意義: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下)〉 人由溝通而創造語言文字,...
瀏覽:379迴響:0推薦:0 - 2015/05/24 19:22
文章網址: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67251/#comment-panel 對於同一段過往,不同處境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其追憶的陳述,也就會呈現「一段歷...
瀏覽:254迴響:0推薦:0 - 精選2015/01/04 09:04
大致回顧了沙畹的著作之後,很難忽視他偶爾涉足的藝術領域的作品。他曾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是關於羅浮宮博物館的中國繪畫(1904年),另一篇是關於塞爾努什基博物館的佛教藝術的遠播(1913年)。此外,它還評...
瀏覽:441迴響:0推薦:0 - 精選2014/12/29 17:35
沙畹的作品一直表現出對文學和民俗的興趣。入選法蘭西學院時,他發表了該領域的第一部作品,在1893年12月5日講授的第一節課上,談論了中國文學的社會角色。此文與沙畹的其他作品迥然不同:一方面,他面向相對...
瀏覽:451迴響:0推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