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法醫真的等嘸人?
2008/11/28 12:00
瀏覽17,824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假如今天出現了這樣的新聞,你會有什麼感覺?

「國考報名掛0,公立醫院醫師找人」
「公職醫師找嘸人,國家考試報名掛零」

第一眼看到,一定會以為沒有人要做醫師了吧!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因為以後都沒有合格的醫師。
你若是問我這個是不是事實,還真的是事實,今年真的沒有人報考公職醫師,因為根本沒有這項可以考,所以掛零!
其實,因為制度改變,現在已經沒有公職醫師這項考試,醫師走的是專門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的路線,以專門技術人員高考來考取執照。考取執照,就能夠在公立醫院任職,並且依照規定升級。不需要考「公職人員高等考試」才能在公家醫院任職。
所以,公立醫院跟私立醫院一樣,還是有很多醫師可以為大家提供服務。問題就在於「公務人員國家考試」與「專技高考國家考試」根本是兩回事。只要考了專技高考及格,就能拿到執照,就有機會執業,不必考公務人員國家考試,就能執業。

那麼下面這幾則新聞是不是讓你覺得好像沒有人要走法醫呢?

大家一看到,一定也是作這個想法的。

說到法醫這個行業,一般的刻板的印象就是「驗屍」,媒體最有興趣的事情,就是兇殺案的靈異事件,若是有什麼特別的看法,那就是「恐怖」。對於法醫的薪水,一致看法就是「很少」「比一般醫師少」。但是這是真的嗎?

這還真的要謝謝CSI等等的影集,讓法醫看起來沒有那麼可怕,也沒有那麼無味,而且讓大家知道法醫工作在刑事鑑識的份量。另外也要謝謝健保制度,把醫師們的收入向著法醫的薪水看齊,跟做牛做馬還挨告的臨床工作比起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醫學系學子把法醫當作生涯規劃的選項。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請注意第一篇文章與第二篇文章裡面的藍色關鍵句,那是整個報導的關鍵。真的是如他們所說,限制了醫學系畢業就可以作法醫,所以,沒有人報考?

其實,法醫一直都是衛生署公費生的一個服務選項,但是,少有公費生選擇這個方案。原因跟文章裡講的差不多,不外乎「收入不好」「很辛苦」,其實,因為參與臨床工作的選項,工作具備多樣性,又能與人互動,與法醫工作相比,實在有趣多了。就算沒有法醫師法的規定,也沒有什麼人要來考。因為有資格的人,根本就不想考。

跟這些報導裡講的完全不一樣,就是「法醫師法」本身。按照這次的報導來看,這個法律會讓「法醫師」變少?真的嗎?
不,
因為引進有志於「法醫師」工作的醫學相關係所的畢業生加入,「法醫師」的人數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以台大法醫研究所招生的狀態,每一年可以收到十位乙組的學生,在最近一兩年都可以接近滿招的狀態,法醫師人數增加,應該是趨勢。所以,這個「法醫師法」會讓「法醫師」變多。不過,做「法醫」的「醫師」的比例可能會下降。

法醫師法通過之後,全台灣醫學院只有一家法醫研究所,這是事實,別的醫學院可不可以開辦法醫研究所?當然可以,但是都沒有開辦。法醫師法並沒有獨厚某國立大學,但是,這個研究所,怎麼看都不會是個賺錢生意,同時,還不容易找到師資,沒有幾家醫學院會想要開辦的。不然,大家可以問問看最近打算成立醫學院的某大醫學中心,他們有規劃這樣的研究所嗎?

台大的法醫研究所,到去年才有第一屆甲組(醫師再進修兩年)的學生畢業,這位同學畢業後去服兵役,而且利用這個期間考過了法醫師的高考。而乙組的同學因為修業年限的問題,第一屆的同學要等到明年六月鳳凰花開之後,才能報名法醫師高考。乙組的同學人數較多,當他們通過法醫師高考,很多都會進入公家機構服務,那時,他們自然會來報考這個今年沒有人報名的「公職法醫師國家考試」。也就是在未來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則新聞,「法醫師國家考試報名踴躍,人數大幅成長」。至於「流浪法醫師」的問題,在人力貧瘠的法醫以及刑事鑑識這個領域,想要飽和到有「法醫師」被迫去流浪,那還要好多年以後才可能發生。在這個根本沒有人的時代,在擔心人數會過多,與一個乞丐在街頭又冷又餓,卻擔心十年後會吃得胖到需要減肥,一樣的可笑。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法醫找嘸人 國家考試報名掛零
TVBS 更新日期:"2008/11/26 13:51" 林鈺倖 顧守昌

有月薪10萬左右的法醫師招考,今年竟然沒有人報考,原來全台只有8名法醫師,沒有法醫師的縣市,要是遇到需要解剖的案件,就得由法務部支援,目前最缺法醫師的高雄地檢署來說,3名檢驗員勘驗,一年要負責2000件案件,因為3個法醫師的缺職一直空著,但今年招考錄取2人,卻沒有人報名。

秀出解剖時被割傷的傷口,從事法醫工作8年的吳志信說,這就是法醫師的風險,也難怪去年招考還有1人報考,今年錄取 2人,竟然沒人報名。法醫師吳志信:「一些新進的想進來,他沒有法醫師證書,也不具有報考資格呀,(有證書的)精神科醫師他說,他說他一個月20萬呀,他為什麼要來?」

原來,以前只要醫學系畢業就可以當法醫師,但如今得要國內唯一一所法醫學研究所畢業,才有入場券,就是因為這樣,最缺法醫師的高雄地檢署,目前是3名檢驗員勘驗,一年負責2000件,相當於一人要做兩個人的工作。吳志信:「還有缺3個,3個缺還在等人,很累呀,因為他們分3 區,3個人就滿了,都不能休假。」

全台地檢署只有士林、基隆、台中和屏東各有一名法醫師,其他地區遇到要解剖的案件,就得由法務部4名法醫師支援,目前7名缺額,今年卻沒人願意報考,也許是因為風險高、再加上薪水不如一個月動輒十幾二十萬的醫師,才會讓法醫師的工作職缺一直空著。
**
國考報名掛0 法醫找嘸人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1/26 04:09"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醫活人比看死人熱門,法醫出現人才荒!

有鑑於法醫師國家考試,應考人員興趣缺缺,今年甚至掛零,考試院決定邀法務部、教育部、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等單位,進一步研議放寬法醫師考試應考資格,同時配合教考訓用多管齊下,填補國內法醫人才的空缺。

考試院秘書長林水吉表示,法醫師法於九十五年底施行,配合修法後舉辦的法醫師考試則於去年首度舉辦,去年一人報考、一人錄取。今年更慘,應錄取名額兩名,報名人數卻掛蛋,引起考試院考試委員的關切。

考選部官員私下表示,目前法醫師法規定的法醫師報考資格門檻過高,規定包括,一、國內外法醫學研究所畢業,並經實習期滿成績及格,領有畢業證書。二、醫學相關科系畢業,經醫師考試及格、領有證書,且修習法醫學程,並經法醫實習期滿成績及格,或經國內外法醫部門一年以上的法醫專業訓練,領有證明文件。

但現實面,除第一類剛成立沒多久的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有畢業生符合應考資格外,已具醫師資格者,根本沒人願意當法醫。

考選部官員表示,近日已計畫推動相關改革措施,從教考訓用多管齊下,包括由法務部研擬修改法醫師法,教育部配合挪動研究所學生人數配額,開放更多學校設立法醫學研究所等,據了解,除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包括成大、中國醫藥、中山及國防醫學院等,都有意成立法醫學研究所。

也有多位考試委員主張,應提高法醫師的待遇,以增加從事該行業的誘因。

尚缺七位法醫員額

根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人員指出,目前國內從事法醫相關工作的法醫師或檢驗員約五十人,尚缺七位法醫員額,由於醫生轉行當法醫的可能性不高,成立沒多久的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是國內目前唯一專業培訓法醫師人才的單位,但畢業人數有限,也使得短期內法醫師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過渡階段。

但如果大量教育資源同時投入法醫師人才培訓,不排除將來可能衍生出「流浪法醫師」的問題。


***
待遇低、風險高 乏人問津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1/26 04:09"

〔記者黃良傑、楊久瑩/綜合報導〕各地法醫荒卻又乏人問津,屏東地檢署法醫吳志信感觸最深,他說︰「若非把驗屍當成功德,哪能看盡人生百態。」法醫與檢驗員因不成比例的待遇,加上高感染風險,讓學醫的年輕人望而卻步。

吳志信從事法醫工作八年,是目前高屏地區唯一編制法醫,高醫畢業後曾任職於台南署立醫院,八十九年間,抱持理想投入法醫行列。

他分析年輕醫師對「法醫」望而卻步的原因,除了屍臭味難忍外,高感染風險也是主因之一。國外曾統計感染最高危險期就在於屍體解剖時,況且國內法醫只有簡便防護,往往解剖後,才發現死者罹患肺結核或其他傳染病,欲提升擔任法醫的意願,應該從加強待遇與防護著手。

經正規醫師養成出身的台中地檢署主任法醫師許倬憲指出,法醫目前的月薪待遇僅約八到十萬元,跟醫師動輒二、三十萬元相比,的確差距太大。他回憶,馬英九總統當年擔任法務部長時,曾主張調高法醫待遇到十八萬元,但未過關。

盼提升專業設備

最令法醫沮喪的是,國內資源及設備不足,目前各縣市的病理切片、毒藥物檢驗都要送往台北的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才能處理,希望爭取中、南部各設一個實驗室,提升法醫專業資源。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醫療相關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