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全球大賭場與羅賓漢
2011/08/14 10:35
瀏覽2,929
迴響4
推薦13
引用0

<全球大賭場與羅賓漢>

有一個很經典的投資笑話是這樣:如你不幸在2008年夏天發生一場車禍,昏迷不醒了兩年,兩年後醒來,你根本不知道有所謂的全球金融海嘯。你投資的股票,價格可能跟你發生車禍前是一樣的,甚至還要更高一些。

當全世界都陷入投資恐慌時,當一個短暫昏迷的植物人,恐怕是很幸福的事情。

德國投機股神科斯托蘭尼也老愛在文章裡說,如果你要問我關於投資的建議,我會說,買了股票以後,也請順便吞下一罐安眠藥,讓自己好好睡上一年。

這些話,聽來都好像是玩笑話,但在全球股市一片投機化的時候,你會很慶幸你沒在賭場裡工作。看看那些可憐的賭場操盤員,不管是證券自營商、外資操盤手、基金經理人等等,他們必須跟著股價行情而跟著摜殺股票。他們必須摜殺股票,因為下注的籌碼都不是他們的,但如果績效輸給別人的話,他們之中的幾個倒楣鬼可就要丟掉飯碗了。

如果你懂決策理論的話,就會明白,被專業包養的職業賭徒,他們在賭場裡的最佳生存策略,就是別當最後一名的賭徒就好。因為最後一名的賭徒,會被老闆炒魷魚,至於倒數第二以上的人,到底績效是-30%?-40%?或者-50%?一點都不重要,反正比那個倒楣鬼的-60%稍好一些就好了。

但真正玩自己錢的賭徒,可不會那麼傻,早早就在手風不順的時候就離場休息了。還會繼續留在賭場裡賭的,我看多是些不諳賭術的業餘投機客。

我常很感嘆這證券市場裡,真懂投資與投機的太少,而一知半解,誤把投機當投資的人太多,搞得全球股市一片投機風氣。2008年秋天如此,2011年夏天也是這樣。那些專業證券商裡的專業投資手,真的是在做投資嗎?

如果你對證券業的遊戲規則多點瞭解,你對身在其中者說不出口的無奈多點認識,你會很清楚也明白地告訴自己---千萬別買基金,因為基金就是這些號稱專業投資人而實際是職業賭徒的下注籌碼。

你買的基金越多,基金經理人可下注的籌碼就越大;全球若有更多的基金投資人,全球股市的投機風氣也就會更盛行。

我一點都不想以泡沫化來形容當前的股市,因為泡沫已經是二十世紀的舊名詞了。當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幾個人真的喝過無泡沫啤酒時,滿出泡沫的啤酒,就會被認為是正常的啤酒。所以啤酒不會泡沫化,因為一旦泡沫少了,全球政府就會繼續來個搖、搖、搖的救市措施,鼓勵投機客繼續來玩泡沫。

如果你要問我,股市會不會崩盤?我會說,2012年世界末日來臨之前,有很大的機率不會。因為投機客太多,太多的投機客充斥於市場,就是全球股市最好的保障。

所謂的投機就是,股價跌了,就買;高了,就賣。手上有過多的籌碼,就買;背後的金主要贖回資金,就賣。

投機跟全球景氣循環一點關係都沒有,彼此只有想像關係,卻無實質關係。

這其實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就好像一個男人在玩女人一樣,他以為他玩到手了,彼此有高潮了,其實他只是線上在看A片、色情片,然後自瀆式地高潮與洩氣而已,而那個真正的股票女人,那個真真正正在生產線上努力營運的企業家,投機者根本就沒touch到。難怪現在的老闆都很怨嘆生意難為,就跟女人缺少了實質性福一樣的悲哀!

因為大家都不想也不會玩真的,所以造假的遊戲盛行。女人裝出假高潮,就跟企業老闆編出假財報、假利多一樣的悲哀,原因無他,他們都只想引起男人與投資人的關愛眼神而已。可惜,這些男人是偽男人與偽投資客,都只是為了一場遊戲來玩玩愛情與金錢遊戲而已。

真正的投資人為何要把眼光太多放在股價的波動上呢?應該要注意的是經濟的基本數字,關心企業的營運獲利表現與前景。真正的企業家,不太擔心股價波動,擔心的是營運獲利績效。如果營運獲利績效沒變,股價遲早就會真實表現出來。

投資的邏輯再簡單不過了,但可惜,懂這件事情的人慢慢變少了。就好像澳門賭場太刺激、太好玩了,媽祖廟前的香火與澳門老街的古味,就少人去逛了。

現在連新加坡都搞了賭場與賽車生意,為的也是經濟成長率。我們還能說甚麼呢?那就難怪英國的年輕高材生也要上街頭搞暴動,因為有錢人搞了太多投機,沒錢人只好搞劫富濟貧的羅賓漢遊戲。

王志鈞
2011/08/14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投資心法
迴響(4) :
4樓.
2011/10/31 22:29
說得太好了

決定退出基金的行列,改投入ETF的懷抱。因為:
所有的投資活動,都有運氣成份,都可以說是賭(機率、隨機)。
所以,重點就在,如果一定要賭,那就找抽頭比較輕的賭場。
偏偏,基金就是其中抽頭很重的。

你很聰明!!一聽就懂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2011/11/08 12:15回覆
3樓. HHWU
2011/08/14 23:17
不同看法

有時這也是不得不,只是看自己有多少本錢,以及怎麼玩!

因為現在的薪水若只放定存,光通膨就會吃掉這些利息. 若要為以後退休做準備,總是要找個投資或投機方式都好,賺些錢讓自己養老. 因此,就算時空改變,這樣的投資或投機依然如作者所寫,還是會存在的.

是啊,或許我們都是不得不而來到人間吧~~所以就不得不想法子活下來,或不得不為生存而不擇手段.........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2011/08/17 08:49回覆
2樓. MayMay
2011/08/14 16:11
這篇文章不是財經文章,是社會現實版文章

我有個親戚是開賭場的。他們這行也做股票 -- 加盟禿鷹集團操縱上市公司。

他以為看到我,老是告誡我,做生意和賭博一樣,見好就要收,去釣釣魚,再開下一局。在他們賭場裏面有專門的職業賭徒,一組兩人,用同樣的金額對賭,一正一反抵銷輸贏,目的是熱絡氣氛,讓他人興致高昂的跟下去賭。

他們最不喜歡那種在旁邊看了許久許久,才下一注的人,因為,這種人通常少輸多贏。還有一種人他們也不喜歡,就是賭紅了眼,失去理智一直要借錢的人。因為這種人如果輸了,會輸到失去理智,可能會殺人或自殺什麽的。他們最喜歡那種賭了輸,輸了就換賭場轉運,過兩天再來賭的那種人,因為這樣的人,會比較理智的控制他們的財務,也不會出人命。

這個基金經理人挑客戶是一樣的。有些人老是不出手,要賺他們的手續費很難;有些人下手金額超過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輸了就上吊或跳樓,這也不好,最好是那種到處換基金又頻頻出手的人 -- 到處都不賺錢就不能怪基金經理,而基金經理人反而賺了很多的手續費。

賭徒只能押注一方,但,莊家是兩方,說到底,就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你說得真是有趣又生動,學了寶貴的一課。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2011/08/17 08:48回覆
1樓. 喜歡讀您的文章的人
2011/08/14 14:25
寫的真好

寫的真好, 一針見血!

*** 千萬別買基金,因為基金就是這些號稱專業投資人而實際是職業賭徒的下注籌碼。***

謝謝你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2011/08/17 08:47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