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41208~15 Kyle小寶貝兩歲6個月了;孩子會用「行動」表達吃醋情緒;別成為孩子創造力終結者 (附照片69張及短片2支)
2024/12/25 13:05
瀏覽7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12/13是教會致福學苑本年秋季班結業成果展,我們英文班演短劇和唱歌。我戴上紅色假髮演Anger怒怒,舞台上同學們表演精彩逗趣,高唱Top of the World也歡樂振奮,感覺默契還不錯,教會也幫我們拍了很多照片,特增補於此。12/15中午,應秋琴的召集,我們四位好友在中壢家商對面的食農故事館(Tina廚房)聚餐。午餐回來陪伴EmilyKyle在三樓玩,享受祖孫同樂的美好時光!平日每晚與VitoVic視訊,關心兩兄弟的學習情形並為他們祝福禱告,也讓我能甜蜜入夢!感謝主!我也終於抽空把小娃們的多部短片串接上傳於YouTube了,敬請觀賞,謝謝!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發展小提醒】孩子會用「行動」表達吃醋情緒囉

孩子愛吃醋的行徑,爸媽一定不陌生吧?!無論是爸媽抱別的孩子、小動物,或是爸媽互相擁抱時,孩子都可能出現抗議的聲音或行動。只不過,每個孩子「吃醋」的方式不盡相同,有些反應比較激烈的孩子,只要感覺爸媽的愛被分享時,他就會想盡辦法表達自己的不滿,通常是先出現哭鬧,甚至還會出現拉扯、動手打人以表達抗議。 面對孩子因嫉妒而出現的攻擊行為時,千萬不宜過度反應或是故意去激怒孩子,否則孩子的醋意會更深。為了要打破孩子愛吃醋的惡性循環,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知道爸媽對他的愛,經常用肢體語言、或是口頭語言讓孩子你有多愛他,這些源源不絕的「愛的保證」就是化解嫉妒的最佳策略。

本期特選主題: 從嫉妒情緒,談兩歲孩子的情緒表達

二歲大的安安有許多填充玩偶,其中一隻「熊寶寶」更是他的最愛。這一天,安安抱著熊寶寶到房裡找媽媽,媽媽正在餵弟弟喝奶,看了安安一眼,沒說什麼又繼續低頭餵奶,過了一會兒,媽媽聽到客廳傳來奇怪的聲響,跑出去一看,卻看見安安猛力的把熊寶寶向地上一丟,兩腳還踩上去,使勁地踩……

表達吃醋也是一種進步

其實許多二歲左右的孩子,都可能會出現像安安一樣的行為,這表示他們已經能利用象徵性的方式——「行為」,來表達內在的情緒及感覺了。

在此之前,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只會用最直接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他的需求︰如果餓了、累了,或是難過,他會哭;如果還想留在遊樂園玩不想回家,他會賴在地上不走或尖聲哭叫。

然而,一個二歲大的孩子,已經進一步能感受到自信、焦慮、害怕、嫉妒、關心……等更為複雜的情緒,只是,由於語言發展上的限制,這時候他還沒有辦法「說」出來,只能藉由一些「行為」來表達這些他以前不曾有過的「感受」。

最需要爸爸媽媽的瞭解

孩子這種表達情緒的象徵性行為,除了表示他在發展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成為一個有獨特情感、思想的小人兒之外,更表示了他們需要爸媽的幫助——由於無法用語言表達,他們需要爸媽幫助他們瞭解、知道自己心裡的感覺,還有,如何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

爸媽在處理二歲孩子的情緒問題時,有二個重點需要特別注意,讓孩子知道︰第一,感覺沒有所謂好的或壞的,都是可以表現出來,可以被接受的;第二,不論有什麼事情讓他感到生氣或不高興,他都有能力控制自己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二歲孩子的這種象徵性行為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果您的孩子表達憤怒和嫉妒的方式,和安安一樣,您首先要做的,就是緩和他的情緒,例如告訴他︰安安覺得生氣是嗎?要不要過來坐在媽媽旁邊,等一下媽媽說故事給安安聽,安安就不會生氣了。讓孩子知道你瞭解她的感受。

告訴孩子「他的感覺是什麼」

待孩子平靜下來後,您可以幫助孩子知道他剛才的感覺是「什麼」。正如同每個東西有一個名稱,每一種不同的情緒也有它的「名字」。在上述例子中,您可以對孩子說︰「你一定很生氣,才會把熊寶寶丟在地上,還用力踩它。」

接納並回應孩子的情緒

另外孩子有時出現的退化行為,像變得跟寶寶一樣黏人、容易發脾氣、只肯用奶瓶喝奶等,也是一種象徵性行為。這種行為傳遞的訊息是︰孩子對目前的處境感到不安、焦慮,需要你像以前一樣的保護、照顧他。這種情形通常會發生在搬新家,或家中新添了小寶寶之後。

一旦孩子出現退化行為,與其嘲笑他「那麼大了還像妹妹一樣……」,倒不如理解他的焦慮,容忍他暫時「孩子氣」的行為,等待他重新找回自信,這樣對孩子會更有幫助。

正視孩子所表現的情緒,並給予正向而積極的回應。孩子不僅從你的態度中學會接受及處理自己的情緒,更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認知,幫助他在人生的路程中,走得更快樂、更有自信。

本期特選主題: 別成為孩子創造力終結者

男孩平均身高/體重/頭圍

2.5 歲:85.598.3公分 10.716.6公斤 46.351.6公分

三歲前的孩子具備了許多「高創造力」人格特質:好奇、喜歡觀察、思考自由、富有彈性、勇於探索、不停發問、樂於動手嘗試等,而且很快樂、精力充沛、不擔心失敗,也不受規範所牽制。

這些特質看來,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觀察家與發現者,也是有各種千奇百怪想法的創意大師,好奇心是他的靈感來源,觀察力是他的創作能量,想像力是他的翅膀,在他沒有包袱的廣闊世界裡,不經意的童言童語或是小動作,都可能是成人眼中絕佳的創意點子。

不過,當孩子逐漸長大,這樣的創造力似乎開始減退。事實上,一個被認為有創造力的孩子,其實反應了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教養觀,如果爸媽常對孩子說 「不可以」、「快一點」或是「你不懂」之類的話語,都可能終結了孩子的創造力。

以下我們整理出四個常見的教養迷思,請爸媽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和空間,多一點彈性和包容,讓孩子有機會發揮他的想像與創意!

X迷思1:常對孩子說「不可以」

○其實:允許犯錯才有創意

或許是擔心孩子受傷,或許有時是怕麻煩,當孩子正準備大展身手、往外探索時,我們常說「不可以」,阻止孩子繼續嘗試。對小小孩來說,自由探索是增加生活經驗的方式,也是滋養創造力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你總是給孩子很多限制與規則,不准孩子犯錯,都會讓孩子覺得挫折、變得畏縮,甚至不敢嘗試,如此他就沒辦法體會發現與創造的喜悅。

X迷思2:總是要孩子「快一點」

○其實:有留白才有創造力

這是一個講求效率與速度的時代,大人們的步調總是非常急促,也因為老是在趕時間,所以常常必須打斷孩子正在很專心做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嗎?科學上很多重大的發明都是在散步、洗澡、坐車……這些被認為「無所事事」的留白時間裡突然靈光乍現的。因為,有留白時間才能讓人自由的聯想,也才能激發創造力。

所以請多為孩子安排一些自由或留白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決定想做些什麼,也許他想玩玩具、閱讀或畫畫,甚至有時想發發呆、天馬行空的聊聊天也很好。或許就在這些留白的時間中,孩子的創造力已經在無形之中滋長。

X迷思3:老是為孩子「打分數」

○其實:保持開放欣賞的態度

開放的家庭氣氛是讓孩子發揮創造力的基本條件,你必須有顆開放的心及用欣賞的態度去看孩子的表現,不要老是對孩子說「這樣好像不太對」、「這樣會更好」,去評價孩子的表現,這樣會讓孩子心中出現「別人會怎麼打分數?」的聲音,而害怕去多嘗試,當然也很難享受創作過程中樂趣與成果。

因此,支持尊重孩子的創意、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加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都會讓孩子對自己更有自信更有創意。 

X迷思4:告訴孩子「不要問」

○其實:發問可以引導思考

孩子的好奇心是創造力不可缺少的要件。若你總是阻止孩子發問,或是要求孩子給你標準答案,不但侷限了孩子的想像力,標準答案更會讓孩子停止思考其他的可能性。當孩子發問時,請重視孩子的疑問,千萬別因為回答不完的問題而不耐煩。當你回答問題時要有技巧,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更不要只有一個答案。

除了,鼓勵孩子問問題,你也可以進一步成為引導孩子觀察、假設、思考的發問者,像閱讀《好餓的毛毛蟲》時,你可以問孩子「為什麼毛毛蟲要吃東西?」、「如果你是一隻毛毛蟲,你想吃些什麼東西?」問了問題之後,記得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而這樣發問、思考與回答的一連串過程,可以幫助孩子統整經驗,也是激發創意的方式喔!

創造力是一個驚喜,驚喜是沒辦法預期的,所以請給孩子多一些時間、空間,多一點彈性和包容,你自然會看見一個有自信、有創造力的孩子。  

延伸閱讀: 玩得盡興又好清理的妙方

X拒絕髒寶寶?!

每當孩子發現了新鮮、有趣的東西,總是會「忍不住」發揮他「好奇一族」的本領,非得一一親身檢視體驗,才不管這裡是沙堆、土堆、還是小水漥。也或許是孩子的探索過程實在太快樂了,所以,根本無法意識到在一旁緊張的家長,正驚聲尖叫的制止:「那個髒髒不要摸!不要亂跑,衣服會弄髒!…」您是不是也是這種類型的父母呢?

○事實上,父母為了保持孩子衣服的清潔,而給予過多設限的這種要求,等於是直接剝奪了孩子最重要的「發現」與「創造」學習機會。孩子往往會因為父母一再的要求與警告,對探索新事物感到不痛快,進而對任何新事物學習感到興趣缺缺,所以,建議您不妨順其自然吧!那究竟在孩子的探索學習路上,父母要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玩得盡興,父母也能放心、放手、不抓狂呢?

塗鴉遊戲準備

父母如果不希望牆壁、地板有色筆、蠟筆、甚至黏土的痕跡,建議父母除了幫孩子準備夠大的圖畫紙外,還可以事前在地上或牆上鋪上白報紙或塑膠布;甚至,還可以空出一個專門遊戲室,讓孩子在足夠的用具與空間支援下,盡情發揮、盡情遊戲!如此一來,父母也不需因為怕弄髒、怕清理而處處限制孩子了。

水遊戲準備

很少有孩子能夠抗拒玩水的樂趣,一但玩起水來,通常也很難避免不把自己和環境弄得濕答答的!通常到游泳池玩水、游泳,家長比較容易保持孩子衣物的乾爽;如果孩子也喜歡在家裡玩水,就需要動點腦筋了!父母可以在洗澡前,暫時開放浴室成為孩子的「水城」,把怕濕、怕滑、易碎物或是危險的清潔劑等物品收一收、和孩子說明注意事項,並且陪孩子一起玩,這樣一來,不論玩的多激烈,「水戰場」就只限定在浴室發生,孩子的衣物與環境也才能維持乾爽!

戶外遊戲準備

可以到戶外玩,孩子一定很興奮!看到水漥踩一踩、看到沙子也想抓一把放口袋…。可是對家長來說,看到新買的衣服或是才剛洗乾淨的衣服褲子,一下子又變得髒兮兮時,簡直就又陷入了夢靨!建議您,下次出門前,先幫孩子換上舊衣服、或已經準備清洗的衣裳吧!或是,幫他穿上一件圍兜兜,也會很有幫助!

如果,不想讓孩子一天到晚看起來都是髒兮兮的樣子,事先的準備是相當重要的。除了為孩子備妥適當的工具,也別忘了穿上合適的衣物。像孩子的吃飯與遊戲時間,都是很容易把衣服弄髒的時候,圍兜兜、工作服、運動服就很能夠發揮功效;而且不需要多,固定的幾件在特定的時候使用,就能夠幫家長省去很多事後清洗與責難孩子的體力,孩子也可以因此玩得更痛快了!

短片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Ero6TdLpc (7:34)

          (20240907~1123 Emily and Kyle having fun with family in ChungLi and HsinChu)

短片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MVuDrXjvc (6:48)

          (20241215 Emily and Kyle playing merrily in ChungLi)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