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節到中秋節有兩個連假,shine專程到台北和家人共度;9月底臺灣欒樹開出頂生圓錐花序,黃色小花燦爛佈滿樹冠,因此有個美麗的英文名稱 Taiwan Golden-Rain「台灣金雨樹」。

微小的黃花以花海戰術衝擊人們的視野,滿樹黃花在清風吹過時,構成一波波耀眼的黃金花浪,讓人不由自主的舉頭仰望,發出陣陣的讚嘆。拾起一朵隨風飄落的小花仔細瞧瞧,小如指甲的黃花上,基部有一抹紅暈,似乎在預告著下一季的艷紅。

臺灣欒樹(Koelreuteria elegans ssp. Formosana),又名苦楝舅、苦苓江、金苦楝、拔仔雞油、臺灣欒華、木欒仔、五色欒華,春、夏長綠葉,初秋開黃花,秋末蒴果未熟時紅色,冬季蒴果成熟為褐色。不過幾天,黃色花叢出現紅斑,黃花開始落地,撒落一地花雨,授過粉的雌蕊隨即結成覆有嫩紅苞片的蒴果;

入冬後嫩紅的蒴果會轉為暗紅色,暗紅色的蒴果膨脹成氣囊狀,像千萬個小燈籠掛在樹梢,因而又有「燈籠樹」之稱,時序進入隆冬,蒴果乾枯轉為褐色,樹葉也轉黃而離枝。欒樹一年四季呈現豐富的色彩變化,因此有「四色樹」的稱謂。

嫩紅苞片的蒴果像千萬個小燈籠掛在樹梢,蒴果三瓣片合成,狀似燈籠,初為綠色後轉粉紅色。蒴果成熟時會轉為褐色,內含種子。

重瓣九重葛在陽光下閃爍,有夠漂亮。

美人樹入秋展嬌顏,彷彿是一場粉色浪漫饗宴;

9月底的榮星花園周邊,人行道上粉嫩嬌豔的美人樹花朵紛紛綻放,淡粉身影靜立藍色天空下,迎著陽光照射出無限旖旎,尤其在西風吹拂下,美人樹婀娜多姿隨風搖曳,令人著迷駐足。

仰望天空的粉色美人樹花

好多美人樹,讓shine真是欣喜若狂;美人樹(Silk floss tree or Floss silk tree),別名:美人櫻、酒瓶木棉、美麗異木棉。

美人樹花況在9月底進入盛期,把握這秋高氣爽時節,共赴這秋天的浪漫饗宴。

美人樹花多先葉或與葉同時長出,大而豔麗,紫紅、紅色或淡粉紅,徑10 ~12公分,萼杯狀,花瓣長橢形,基部常有乳白色斑點。

花瓣為裂五瓣,呈現淡粉色至洋紅色,近花蕊處呈現淡淡牛奶白;每逢開花時,藍天白雲下綠葉點綴粉紅花瓣,完勝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令人留連忘返,美不勝收。

總狀花序自近枝端的葉腋伸出,花瓣5瓣,桃紅色或粉紅色有紅褐色細斑點,花瓣基部白色,瓣緣波浪狀。花徑10~15cm,開花期秋至冬季。


美人樹與木棉同科,由於樹幹造形奇特有如日式陶瓷酒瓶因而有「酒瓶木棉」的稱號。

光臘樹又稱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圓錐花序自枝端伸出,花白色,翅果匙形,夏季開花,秋季結果。

由於質地堅韌緻密,在雕刻、建築、家具等等應用受到歡迎,因其樹液受到獨角仙愛好,因此在夏季常可見受到獨角仙啃咬而留下的垂直食痕,除了獨角仙外亦可看到鍬形蟲、蜂類、金龜子等啃咬能力不比獨角仙的昆蟲來分一杯羹。

使君子(Rangoon creeper)是一種常綠攀緣狀藤本植物,花期長達8個月。另外還有好多俗稱,例如:山羊屎、仰光藤、醉水手、色干子、留求子。

使君子為穗狀花序頂生懸垂狀,萼筒管狀,雄蕊10枚,花絲細而短,子房下位,花柱極長,花冠筒狀下垂,花瓣初開為白色,漸變成粉紅,最後為紅色,有香氣,植株上可見繽紛粉嫩的顏色間雜,非常吸引人。


使君子是一種很容易辨認的植物,因為它那由五瓣花瓣組成的小花,在完全開放後就會向下低垂,花形十分特殊,在夏季6-9月開放,花期相當長。

金露花(Duranta erecta,中國大陸作假連翹),又名洋刺、番子刺、花牆刺、籬笆樹、小本苦林盤、如意草。對生葉片光亮,葉形橢圓,葉緣有粗鋸齒,葉腋處或有細尖刺。花開於枝端與近枝端葉腋,總狀花序斜伸或下垂,淺藍色花冠5裂。

金露花屬常綠灌木,樹高2~3m,主枝直立,側枝柔軟易下垂。春至秋季開花,總狀花序腋出頂生,花冠藍紫或白色。

我偏愛蕾絲金露花,花色藍紫具有白色鑲邊。開花期全年,花後會結晶瑩金黃色果實,果實和葉子有小毒。

紫花蘆莉草又名翠蘆莉(Ruellia simplex)原產於墨西哥,翠蘆莉花冠喇叭形花色除了常見的紫色,也有粉紅與白色品種;引進後在台灣已經氾濫到處可見。

今年中秋節傳說有超級月亮,因此在台北過中秋時就用心拍照;隔日返澎又聽說真正滿月將於10 /7(農曆16)出現。因此晚上特地外出散步,看到超級月亮就努力拍攝,但因沒腳架效果還是不太理想。

利用澎澄飯店三號港前的地標玩一下超級月亮

和超級月亮捉迷藏…..


超級月亮居然跑到福朋喜來登的塔樓啦!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據說月球本身不發光,在圍繞地球運動的過程中,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有規律地變化,月相也在不斷變化。月球的這種盈虧和圓缺變化周期稱為朔望周期,平均時間是29.53天。

今年中秋的月亮比普通滿月大14%、亮30%,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絕佳創作機會。感謝新手機很給力,居然可拍攝出月球表面喔!

走到國際廣場再來和超級月亮玩玩捉迷藏

在國際廣場和超級月亮玩捉迷藏


今年中秋滿月出現一輪「超級月亮」,其實超級月亮並不罕見,每年都會有,且不止一次。「超級月亮」不是天文術語,本質上是「近地點滿月」,也就是滿月時月球正好位於近地點附近,視直徑比一般時候的滿月大一些,亮度也高一點,但僅憑肉眼是難以分辨出這種差別。

月亮的"胖瘦"其實是指其與地球的距離變化,當月亮運行到近地點附近時,視覺上會顯得更大更亮,俗稱"超級月亮"。只是很奇怪為何超級月亮的光線顏色不一樣啊? 但是拍攝出月球表面看起來都一樣喔!

生活博物館也要和超級月亮玩捉迷藏


10 /8(農曆17)晚上8點在馬公國小散步,感覺月亮還是一樣美,也能拍攝到月球表面,但因為沒有腳架也沒支點,所以失敗的拍攝還不少喔!

農曆17的超級月亮還是又圓又大


月球表面看起來都一樣


10 /9(農曆18)晚餐後到馬公國小散步,7點的超級月亮雖然已經有缺角不太圓,但是感覺顏色好溫暖。

有朋友說這超級月亮好像是我們澎湖人中秋節最愛吃的月餅~冬瓜糕,還真的很像喔!

馬公國小的超級月亮


2025澎湖追風音樂燈光節於8/29~9/26登場,是一場音樂的狂歡,有很多有特色的燈光秀夜景,因shine在澎湖家有點宅,所以都沒過來拍照;這日在馬公國小散步時,想說若在觀音亭拍攝超級月亮應該會更好,剛好就看到這些漂亮的燈光秀夜景。

這區主題是"菊島浪客"~解開島嶼的冒險之心: 秋冬澎湖特產的「海風」,卻是逐浪探海的旅人最愛。從遊艇、磯釣、風帆、水岸活動…等,菊島瞬間化為各式冒險玩家的天堂。

這區主題是"時代記憶"~光輝歲月的迎風足跡: 四大元宵慶典的「西乞龜」,是澎湖全島的與神有約。「西嶼西砲臺」敘述戰地的痕跡。望安花宅將「草編」揉合成生活與文化的結合。澎湖先民智慧的「大目船」刻畫出時代走過的足跡。「澎湖生活博物館」縮影了菊島700年生活記憶光影勾構菊島時代的「段落」,讓輝煌依舊的時代記憶,對號入座。

超級月亮也想和海豚美女玩一下捉迷藏

但後來超級月亮比較喜歡和海豚玩喔!


超級月亮和海豚

這區主題是虎嶼之瞳~凝視時光的島嶼圖騰: 取材虎井嶼追日大道的藝術轉譯,被玄武岩簇擁的「巨人之手」,端起北回歸線23.5串聯的全球16個國家,及宛如遺世秘境的澎湖第七大島「虎井嶼」。化境之外,逗趣療癒的島上懶貓,將帶領旅人感受漁村寧靜與慢活的美好,一起風中追日,歲月靜好。

救國團的活動中心周圍燈光秀好美

這區主題是海上的花~湛藍海洋中的花園: 將澎湖的天人菊與花火節結合,變成海上的一束花,充滿爛漫與歡樂的氛圍,許多人會在此相聚,為了參與美麗的盛會。


藍色光影的點滴成面,簇擁著成群灑落的天人菊叢,彷彿以光影勾勒出被海洋擁抱的澎湖群島,敘述「海上菊島」的綻放及大地美學。


這區主題應該是"味獻"~風鹽佐味,菊島美味獻映: 海風與陽光交織出的「澎湖麵線」,是百年曬場中飄著麵粉雪的美味經典,是時光與職人手工的的味覺記憶。以風為引,以浪為砧,在時間與鹽分的交纏間,每根懸垂的麵線都是時光積累出的味覺纜繩,與菊島繁盛美味,共舞出道道雋永的菊島味獻。只是展期過後沒了麵線看不出原創的意涵啦!

這區主題是"海島歌聲"~陌生名詞下的生活共鳴: 全台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的「二崁村」,宛如一個活跳跳的褒歌博物館。古厝牆、紅瓦片上各式閩南朗讀的褒歌,是早期的澎湖,用來抒發心聲、表達情意的載體,一句句都鮮活出時代足跡與海島環境的迷人過往。


褒歌,是不識字的詩作。想聽比外婆澎湖灣更道地的澎湖民歌,就聽褒歌。

居然還聽得到褒歌喔!

走到海豚亭,超級月亮又想玩一下捉迷藏。

歡迎<光>臨~海島樂園的盛情邀約: 海風穿隙,流動的光帶正以潮汐的節奏,將澎湖灣的波粼裁剪成簾,迎來了註解澎湖開拓史中海洋性格由來的閩式古帆船。乘光破浪,泊岸在光島盛典,盛情迎賓。

在此,音樂、海洋及菊島的符號,轉譯成光影敘事的輪廓,宛如一場發光的澎湖潮汛。引光入島,是為了讓旅人的「光臨」,成為光的本身。

2025澎湖追風音樂燈光節於8/29~9/26登場

雖然追風音樂燈光節已結束,燈光秀依然燦爛美麗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