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田埂溝渠水泥化 一頁農村心酸史》
2011/01/25 20:00
瀏覽1,802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田埂溝渠水泥化  一頁農村心酸史》

在台灣,許多成長於鄉村、年紀在六十歲左右的人,對鄉野都有個共同的記憶:石頭砌起來的駁坎或田埂,古樸自然,泥土上或石縫間可以長出生命。不管是花東地區的台九線兩邊,田埂上如茵的綠草;或桃園新竹苗栗的濱海公路旁的農田,所種來抵擋東北季風侵襲的竹子、扶桑花,都把綠野田疇粧點出美麗的色彩,迷人極了!

但是,本來都這麼自然的景象卻改變了,近年來,當搭乘高鐵、火車馳騁在田野,或者搭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時,偶爾會看見不長草的田埂了。有一天,當我回南部故鄉時,發現我的兄姊們的農田田埂也舖上了水泥,探究之下方得知,近年來,由於農業轉弱、農村人口老化,農民們沒有很多時間和體力整理田埂,於是使用除草劑。沒有想到使用之後草全被燒死的同時,也沒有草根可以抓住土壤了;田埂於是開始崩塌,造成相鄰的田地分界跟著產生變動,農家還得花錢請人來測量、確認彼此的土地面積,於是覺得很浪費,也很麻煩,乾脆就舖上了水泥田埂,一了百了。一些灌溉溝渠也有類似的狀況。

舖成了水泥田埂和溝渠、加上使用農藥之後,很明顯地,蝴蝶、蜜蜂的數量跟著減少了,最明顯的是:再也看不見螢火蟲,所以很難體會「輕搖羅扇撲流螢」的情景,也無法學習摸蛤蠣添營養的技巧了。

「噴除草劑之後,為甚麼草地變成枯黃呢?」原來,植物體內的光合器官是葉綠體,當陽光照射到葉子的時候,葉綠體吸收光能(輻射能),加上由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以及氣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就進行一連串複雜的生理反應,最後合成蔗糖澱粉,並釋放氧氣;蔗糖和澱粉支持植物生長及維生,而氧氣則由氣孔排出成為動能維持生命之所需。葉片在完全沒有光源的環境時,葉綠體中的「電子傳遞鏈」會停止作用,光合作用無法進行。人類使用的除草劑,它們的作用就是利用化學藥劑來打斷植物的電子傳遞鏈之作用,使得葉片在吸收光照時,無法行光合作用,因而無法進行一連串的生理反應,也就是無法把光能轉換為化學能,葉片內累積過高的光能,就把自己燒死了。

許多研究指出,農作物大量使用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劑的結果,帶來藥物殘留及土壤鹽化、硬化的問題,對環境衝擊很大。以我們台灣來說,八十七萬公頃可耕農地中,約有二十七萬公頃已經酸化或硬化;所謂「酸化」是指土壤的酸鹼值(pH)在5.5 以下,酸化硬化的土壤會影響許多作物的生長。

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最近提出一項連署活動,要跟農委會提出「保留自然水圳」的訴求。此事讓我想起在台北市北投區的洲美里,有一條小溪─九份溝;沿著九份溝順流而下,有一座小小的竹橋,途中有幾棵大大的苦楝樹和水柳;九份溝的盡頭匯入舊雙溪河,此處有攔水壩,攔起一泓碧水,非常美麗。2007年我們自然步道協會在國際扶輪3520地區第五分區的六個扶輪社、加上日本天滿橋扶輪社的經費支援,在這裡進行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台北盆地早年仍是沼澤時代的植物原住民─穗花棋盤腳;在製作解說牌期間,解說老師粱蔭民發現穗花棋盤腳樹上攀了許多籐類;過了半年多,又有夥伴發現此樹已經厭厭一息,於是趕緊通知有“高支剪“的戴國星老師,來幫忙剪除它身上的重擔,終於又讓它恢復生機。2009年冬天,當我再度來到這裏,拍攝到舊雙溪河畔的山芙蓉、金黃色稻穗    連向天際的大屯火山群的景象時,實在是非常感動!

本集節目播出這天是農曆的12月16日,正是民間拜謝土地公的日子。看著南部的朋友寄來屏東地區水圳被水泥敷起來的照片,不禁想:失去了自然,農村可能變得更為寂靜,不會再有搶救水岸樹木的動人故事;接著加以對照洲美里九份溝堤岸新樣子的照片,兩者的工法雖然不同,但是都失去了原本的樣貌;這裡面所隱藏的農業收入偏低、農業人口老化、農村價值被大眾誤解乃至忽視的問題本質,其實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農業生產充滿風險的此刻,糧食自足率僅約三成的台灣,其實是需要加強關注的嚴肅課題。

完成於   2011.01.09
播出日   2011.01.19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