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喪禮服務乙級考試命題之迷思
2011/08/25 12:15
瀏覽3,114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近日仔細閱讀過喪禮服務乙級考試命題草案,發現命題團隊似未「精準」抓住乙級考試測試的「精神」與「要旨」。因此,考題的命題方向和內容亦有所偏差。

喪禮服務乙級考試,其測試對象是「禮儀師」等級的殯葬從業人員。「禮儀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大致可包括三大項:一是整個喪禮流程的規劃與安排。二是提供專業禮儀諮詢與禮俗儀節的指導。三是整個喪禮的溝通、協調與執行。

前面兩項是「禮儀師」的專業,毋庸置疑。後面第三項考驗的是「禮儀師」的社會經驗、人生歷練、人際的溝通和協調。一場喪禮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規劃和安排即可。喪家的成員的意見紛雜,家庭成員間關係可能錯縱,彼此可能有利害關係,有金錢上的糾紛,也有權力的爭鬥,甚至財產上的對立爭奪。「禮儀師」都必須一一面對、掌握、協調、溝通和安撫。除了掌握最主要有權利決定喪禮者,其他相關家庭成員的意見和問題,有時候也不能太忽略。否則,一旦溝通處理不佳,很可能阻礙喪禮的執行和流程,喪禮即無法圓滿完成。

 

本次喪禮服務乙級考試測試草案,測試內容分成三部份。第一站:「治喪流程規劃」與「訃聞撰寫」。第二站:「奠禮流程規劃」與「奠文撰寫」。第三站:「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與「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實務技能測試」。

第一站考的是喪禮流程規劃與安排,考生應以表格流程方式寫出喪禮的時間、服務內容及安排時程。另外,訃聞撰寫要考生寫出整個完整的訃聞。

第二站奠禮流程規劃,考生必須根據提供的訃聞內容,安排整個告別式家奠禮及公奠禮的流程,寫出奠祭順序和主流程、致奠者及孝眷動作細節,如:「孝男、孝媳、孝女獻奠」「孝男、孝媳、孝女靈前就位→上香→獻花→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獻果→跪→叩首、再叩首、六叩首→起→獻香茗()→跪→恭讀哀章(不用者略過)→孝男、孝媳、孝女 向靈前行哀奠禮→叩首、再叩首、九叩首→起→禮成→奏哀樂→孝男、孝媳、孝女 請退回答禮位置」。以及簡答奠禮進行中可能發生的狀況題四題。然後,考生還要以亡者子女立場,撰寫一篇「奠父文」,也就是「哀章」。奠文有兩種版本,一是傳統體例文言文版的奠文,一是白話文版的奠文。

第三站則是「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與「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實務技能測試」。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考的是針對某個喪家為案例,要考生以選擇題方式答題。還有一題問答題,題目是「安寧的共同照護模式」。而「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實務技能測試」考的是針對定型化契約內容,要考上找出錯誤的地方並予糾正。

 

考試命題內容很明顯的偏向喪禮的流程規劃與進行。「禮儀師」的專業部份,禮俗指導和禮儀規劃,似乎「看不到」。第二站撰寫奠文(哀章)部份,我認為意義不大。奠祭文主要是為人子女表達對過世父母親的思念和哀悼,由子女親自寫來,在告別式上唸讀出,除了表達思念和哀傷,適度達到盡哀效果,還能帶動喪禮的氣氛。現代的「禮儀師」似乎很少有人再代替孝子女寫哀章,至多是指導喪家如何寫哀章,並於告別式上安排唸讀。

再說,命題委員們提出的範例版本。其中傳統版本十分文言,一句四字,這樣的內容,現今還有人使用?試想,如果現在有人提供這樣的奠文,可能沒有喪家可以完整讀出。也沒有幾個「禮儀師」可以有能力寫出。最有趣的是,不管誰讀出這樣的奠文,可能「亡者」也聽不懂。至於白話的版本,同樣一點也不白話。文中不斷的「嗚呼!」制式化的文章,寫出來一點都沒有令人感動之處。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月○○日歲次己丑年○月○○日之良辰

陽居不孝男 ○○ 暨全體孝眷,謹以三牲清酌之儀跪奠於

父親大人之靈前曰:嗚呼

緬懷父親和藹慈祥 幼承庭訓 篤信忠惇

賦性聰穎廉潔謙恭 創業興家 克勤克儉

處事以敬待人以誠 碩德闤闠 戚友同欽

哀哉我父清風傳家 撫教殷勤 鞠育恩深

芝蘭馥郁庭樹濃蔭 菽水承歡 繞膝孝敬

方期益壽日月同春

胡天不佑忽奔九原 藥石罔效 無術返魂

天不憖遺地不載德 親恩未報 愴懷萬古

音容已杳泣血椎心 蓼諼廢讀 玉山同頹

騎鯨入海魂歸極樂 遺志遵從 鑒此不忘

今茲家奠淚灑涕零 父其有知 來格來嘗

嗚呼哀哉 伏惟 尚饗                  (傳統體例)

 

至於第三站「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這樣的命題方式,更凸顯出命題委員們對「禮儀師」工作的不瞭解,以及對「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的不專業。這部份實在令人覺得遺憾。

「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牽涉到心理諮商、宗教信仰、心靈輔導等專業層面。「禮儀師」的工作,前後與喪家接觸可能只有7天到1個月的時間,有時候連亡者都沒有接觸到。在實務上,「臨終關懷」多為宗教師、專業社工、親近家人等為之,「禮儀師」角色在某些時候與「臨終關懷」是有衝突性的。「禮儀師」可以介入和關懷的是「臨終處理」而非心靈層面的「臨終關懷」。頂多是提供喪家臨終關懷的諮詢和建議作法。

至於「悲傷輔導」,「禮儀師」斷難從短短的一、二十天中,確切地瞭解到喪家的真實悲傷面貌。更不應該從喪家成員中短短的簡單一、兩句對話,即判斷或認定喪家是何種悲傷,他們的話語代表什麼意義。

喪親悲傷不僅只是浮盪在情緒表層的哀傷而已,它還牽扯到許多個人更內心深處的諸多元素,包括自我的死亡焦慮、和亡親的生命連結關係、自我的生命價值、個人的感情特質和悲傷處理技巧……等等。

專業的「禮儀師」亦無需深入介入「悲傷輔導」領域。他只要瞭解「臨終關懷」和「悲傷輔導」的基本概念。能夠適時且準確的提供喪家處理的方向即可。舉例來說,臨終關懷部份,如果喪家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禮儀師」可建議喪家在親人臨終之際,給予三個關懷的面向。第一個面向是身體和環境上的安排與照護。第二個面向是傾聽心聲並協助完成心願。第三個面向則是協助並給予心理靈性上的支持與關懷。

同樣的,在「悲傷輔導」部份,「禮儀師」應提供家屬相關資訊及常識性內容。可以告知家屬,若為一般程度的哀慟,親友只要多給予關懷、陪伴、支持和鼓勵,即能協助度過哀慟期。但是,如果是長時間陷於較深度的悲傷,而且持續一段時間都未見改善,那麼就要尋求醫療和精神或心理方面的專業諮商及輔導治療,才能有效協助親友遠離悲傷。

 

對於喪禮服務乙級考試,筆者建議應刪除非禮儀師專業的部份,而宜增加或修正為「臨終處理」、「禮俗指導」、「身後事相關諮詢」(包括繼承、遺囑、臨終關懷、悲傷輔導、保險事宜等)等考試項目及內容。才能測試出禮儀師的專業和角色精髓。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