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有著一種情;
是那麼的真誠,是那麼的珍貴,是那樣的令人深深感動與震撼。
我與小嫻的友情,常常使我想到李白與杜甫之間的情誼。
李白與杜甫相差11歲。
兩人認識時,李白41歲,杜甫30歲;
在山東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相識。
其實,李白當時已有相當的知名度,有一個機會可以去認識,自然是任何人都會去爭取的吧?
李白一個相當熱情的人;
他天生的個性是,與他在一起時,他會把他強烈的情感與熱情表達出來;
也因為如此,他的朋友相當多,也因此他幾乎是-----處處留情。
這兩人一認識,就好比是親兄弟一般;
兩人睡在一起,蓋同一條棉被。
杜甫一生最佩服就是李白;
對於李白這一位詩之天才,杜甫是佩服之至,
可以說,杜甫是李白的知己!
而天生熱情的李白,是想作什麼,就會去作的那一型的人兒,從來不會去考慮後果;
比如,有一次他突然想去拜訪道士「華蓋君」。
杜甫喜歡當跟班的,也跟著一起去;
兩人乘著小舟橫渡黃河,欲要去拜訪隱士。
在當時,橫渡黃河是一件險事,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
而比較冷靜的杜甫,雖知有生命危險,卻仍然自願相陪,可見得友誼之深厚。
他們兩個人在一起有三年的時間;
而後,李白到南方去,從此以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杜甫常常思念著李白,寫了12首思念李白的詩歌。
只要一有「道聽途說」的關於李白的消息;
他就激動的,馬上寫下心中的感受與感情,
他的兩首「夢李白」,即是其中之二。
而我與小嫻的相識,是一種偶然中的偶然。
18年前,她才從高中畢業,為了家計沒有繼續升學,到媽媽開的旅行社上班;
而我,則是一個小男孩的媽媽,一個學校的教師。
照理說,我們沒有任何機會認識的;
她在北,我在中。
但是,就是這麼的巧!
她感覺自己壓力大,大到她想一個人去流浪;
而我是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深宮怨婦」;
我過著可以說是富有的物質生活,但卻是「悔教夫婿覓封候」的生活。
我,已經無法再承受那一種生活,如果再不讓自己「出走」,心靈與精神將無以承當。
於是,用半年的時間先一步步的訓練兒子,可以一個人作所有的家事,可以一個人獨立-----
另一方面,用方法,讓學校為我請「代課老師」,好讓我休息整整一個月------
計畫著,一個人去流浪,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異國-----------
在機場,
我認識了小嫻、憶梅、春月、偉國、小王;
也是一個人背著登山背包,要去尼泊爾的,同一班飛機的人兒。
後來,30日的相處,建立起「休戚與共」的友情;
我才發現,我們都有我們的故事。
除了像是哲學家的「小王」,他只是單純的喜歡旅遊之外;
憶梅、春月與我,都是婚姻出現危機的年輕婦人。
30天的相處理,發生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
其中之一,是我與小嫻的成為一生一世的知交。
我與小嫻,也是相差11歲;
一個是超乎她年齡的溫柔、懂事與體貼;
一個是浪漫、熱情、深情與心事重重的我。
在小嫻那兒,我釋放了我的悲傷情調;
只有她,是我願意說心事與我的悲傷的人。
這18年來,我是那一個總是不好找的人兒;
我像是漂泊的靈魂一般的難尋。
一向的個性是,從不主動找任何人;
你不找我,那麼過一段時日,會自然的再也不知我在哪兒。
18年,相見不超過10次。
除了她結婚時,請假帶著兒子去之外,
每一次再見我,一定是多年以後-----
這一次的相見,是4年以後。
我住在「烏來」的旅店,只為了泡溫泉而已!
她在下班後,在回家的路上,接到我的電話----
我告訴她,別來看我,只是想知道她好不好而已!
但是,在10點多時,她包了一輛計程車,從板橋趕了過來;
帶著我們在一起時會做的事----酒與其他零食。
我們可以幾年一滴酒都不沾,可是,兩人在一起,一定要喝酒;
這是在尼泊爾兩人醉的一塌糊塗之後的,不用言說的習慣了吧?!
第一句話是:「你怎麼瘦成這樣?比以前憔悴多了!」
我則是:「你也胖的太離譜了吧?」
接著,她先脫了衣服,帶著啤酒,躺進我為她放好的溫泉;
而後,我也脫了衣服,與她看著外面漆黑的夜空----
4年不見,有太多的事要說;
要從哪兒說起呢?
她的婚姻,我的婚姻、事業與家庭、個人與他者之間、自己的心境與心情--------
我們開始罵起彼此--------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大事,不讓我知道呢?
答案一致:不要妳為我失眠與難過!
是的,18年來,我們都經歷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的種種波折;
不是心中沒有這個人,而是,她雖是生命的至交,是唯一可以知道心事與痛傷的人兒;
可是,卻不忍心讓對方為自己心痛與失眠---
所以,一次次的獨吞,一次次的不說不言---
4年不見,仍是一點點陌生感都沒有;
4年不見,仍是那麼的深厚的不變的情誼。
我深深知道,
這一份非常珍貴而難得的友情,是世界上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在這兒,寫下我對小嫻的深愛與無盡的不變的友情。
補記:
小嫻不知「白雲深處有人家」,她對我的認識已經超過一切,無庸多餘
- 4樓. 湖映~ 一盞忘塵茶2008/12/24 08:56她...的確存在
生命中何其有幸,也有幾個超過30 年交情的朋友.即使離國20餘載,我們可以數年不通電話,沒有訊息.但彼此都把對方放在心上.這種無須經營的友情,的確存在著人世間.我想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拿來灌溉情誼的養分...不是'時間'...而是~用'心'來經營灌溉.
慢慢的隨著年歲增長,現在幾乎交往的朋友都是如此的因緣,所以聚會越來越少,但感情卻可以越來越富裕...
親愛的湖映:
我們都是有福之人;
我們也是心靈富裕的女人。我們的生命何其幸運,有「君子之交」,總是不論時空怎麼改變,依然在我們的心中靈現友誼的光輝。
閒雲遠山自相宜 於 2008/12/29 11:58回覆 - 3樓. 林大哥2008/10/11 21:55朋友貴在相知的感動
這樣的友情已經超越"你"我" 算不算一種傳奇?
從相知相惜裡昇華 昇華 再昇華
兩顆心交融成世間最美的交響樂章在天地間共鳴
任誰都會感動與羨慕
何必再問
君復何求?
- 2樓. 奈米2008/07/15 12:35友誼
這樣的友誼 真是難得 叫人羨慕呢
- 1樓. 雅三2008/07/15 09:55珍貴
人生裡
朋友不需多 一兩個 就很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