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不負責講壇(一○一年十月評論)
油電雙漲及民生物價飊
不明於化,而欲變俗易教,猶朝揉輪,而夕欲乘車。
──先秦〔「管子」七法〕
解
想要快速地感化、教育民眾,不是用政令就可以的,是必須從風俗習慣上來教化人民。若是不了解人民的風俗就想改變的話,就像早上剛裝上車輪,傍晚就想駕車遠行,而不仔細的檢查一番,是很容易出事的。
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先秦〔「書經」大禹謨〕
解
做人君的要實施德政,只有在完全的行善,要行完全的善政,只有興利造福,教民要先養民。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先秦〔「管子」牧民〕
解
政令能夠實行,在能順應民心;政令不被別人遵守,是因為違背民心。
立我烝民,莫匪爾極。
──先秦〔「詩經」周頌.思文〕
解
后稷在虞舜的時候,種出一粒穀子來,救濟著許多百姓,后稷的功德,真是無量啊!
☆
每每國內遭逢重大政經建及公安事件時,最讓台灣人民所緬懷的第一人選莫過於故 總統蔣經國執政的那些年代
小蔣經常不定時間,穿著便服輕車簡從,私訪民間尋常人家;不只關心人民、探訪民情、廣聽民意…無時無刻不忘交待相關單位所有官員的行政效率並隨時注意物價波動;不要隨便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
對台灣,貢獻極大。其政策行事早已成就小蔣在歷史時刻的定位更深植人心,即便今天的民進黨也對其作為豎起大拇指;說:『讚』
反觀;自認其為蔣經國傳人的馬總統,只想保持不沾鍋形象却不敢放手大幹一場,想歷史留名是說笑吧;泰半時間當個宅總統,觀看FB。
有些事都是:「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
奇怪耶──
☆
時事評論不負責講壇
論
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費方案
勞工保險與退休金
令煩則民詐,政擾則民不定。
──先秦〔「鄧析子」無厚〕
解
政令太過繁瑣,人民就會用欺騙方法逃避政令;政令若是會擾亂到人民,人民的心裡就會不安。
松柏之地,其土不肥。
──先秦〔「國語」晉語.九〕
解
松柏生長的地方,因為枝葉茂盛,冬夏都有濃蔭,因此土地不肥沃。同樣地,君王之家的派系、政令多而雜,人民便無所適從,國家就易紛亂。
一、
為了幾個改變後仍不會增加稅收的政策,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費方案,除了浪費納稅人民血汗錢和多花許多無謂時間開會討論。
值得嗎!
政府無感的官員啊,就算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吧;放棄一個油滋滋的肥水高速公路收費站,只為圖利某財團
收費員全部裁撤九佰多人吔,對政府目下的勞工就業政策還真是大大諷刺呢^o^
二、
幾佰萬勞工辛苦的做牛做馬了大半輩子,付出無價青春和血汗…臨老却連勞工退休金都領不到這真是寡婦死了獨生子──沒指(子)望了
叫廣大勞工們情何以堪
公務人員退休後除了有18叭可領、定存有13叭,每年還有額外的年終可拿;
厚此薄彼不禁為勞工抱不平
想想之前的綠色執政和當今政府又為他們做些什麼?
☆
時事評論不負責講壇
論
二代健保及健保補充保費
開徵證交稅
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禍辟也。
──南朝宋〔「後漢書」張衡傳〕
解
人民的怨恨充滿國中,神明必降下禍害來。
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
──先秦〔「書經」伊訓〕
解
上面主政的人,如果能夠考慮到百姓的需要,瞭解百姓的情況,國才能治理得很好,不然國家就會大亂了。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
──先秦〔「孟子」離婁.下〕
解
☆
政府經年大聲疾呼鼓勵民眾從事投資要放長線。
但却又不合常理的名目來徵稅,嚴重懲罰廣大投資人;合理的徵稅偶們能體諒國庫困窘並加以配合。
然爾;一樣是投資。國外投資及基金投資國外獲利配息所得却不用扣稅;而國內長期投資及定存利息皆必需強制納稅
奇怪耶──
☆
時事評論不負責講壇
論
中國巡防釣魚台列島
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先秦〔「孫子」謀攻〕
解
用兵的法則,對敵人以計謀攻取,就是運用外交、經濟等和平手段,不經血戰,就讓敵人屈服於我,而達到目的,這是上等的戰略;相反地,出於血戰,擊破敵國,讓對方屈服,這是下等戰略。
攻其所必愛,出其所必趨,則使敵不得不相救也。
──三國魏〔「孫子」虛實.曹操注〕
解
攻擊對方心愛的地方,出兵對方要經過的路線,使得敵軍不得不來互相救援,減少對方作戰能力。
☆
打開中華人民共和國近代史來看。
自中共建國以來所有的中共領導人都嚴謹分寸守護國家;一寸都不讓的領土政策與對外戰爭談判的對象有:越南、俄羅斯、菲律賓、英國、葡萄牙到現在的日本…等國
日本政府莫再提李登輝、金美齡………等人的說法了
這些媚日的假日本人那裡愛日本了
311地震+福島輻射外洩
一個嚇得連忙跑到台灣避難
一個如驚弓之鳥連屁都不敢放
真心真意愛日本要禍福與共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而不是
大難來時先顧自家
☆
時事評論不負責講壇
論
治國用人
開直言,廣視聽,理之萌也。甘諂諛,蔽近習,亂之象也。
──北宋〔「資治通鑑」唐紀〕
解
接納並鼓勵諫言,增廣見聞,這是理性的開始;若只希望諂媚阿諛,又對眼前的陋習沒有了解,這便是國家動亂的徵象。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先秦〔「孫子」謀攻〕
解
明白對方和自己的情形或虛實,即使是百戰,都不會發生危險。
其次不了解敵情,僅是認識自己,打起仗來,可能勝利,可能失敗,無從判斷。
最後是對敵人不了解,甚至連自己軍隊也不了解,打起仗來,好像在暗中摸索,一定每戰必敗。
☆
執政黨及目下的官員們可不可以稍為用心做點功課。
別說:「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
太擺爛了吧──
☆
時事評論不負責講壇
論
犯罪行為與牢獄人權
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賞罰」〕
解
在量刑行罰的時候,如果都能相當地適切明曉,那麼,邪佞奸惡的人,就必然有所害怕的了。
信賞罰以驗懲勸,糾遊戲以杜姦邪。
──南朝宋〔「後漢書」仲長統傳〕
解
落實獎賞與懲罰,才能導民以正,使民信服;力止糾遏不良習尚,才能杜絕奸佞邪惡之輩。
☆
能不能一視同仁人人平等?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