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無須感傷
2023/06/18 23:42
瀏覽949
迴響6
推薦65
引用0

後陽台的幾盆沙漠玫瑰,陸續開了些不同品種的花,大抵都很鮮亮

明豔,花形也標緻!但我卻不像前年那般,興奮地猛拍照轉發。

或許是,害怕過幾天,看著它凋零如昔,對照相片的美而難過!

類似這種逃避,害怕感傷與失落的心理,好似逐漸在增強中。

去年,俄烏戰況激烈時,朋友轉發烏克蘭民眾被轟炸死亡,

屍體像丟廢棄物一般,無情地甩進壕溝中堆疊...。

我只瞄了一眼,隨即刪除。各種災難影片,也不再看!

過往,我就曾因恐怖份子對各國無辜人民的狙擊或輾壓,

心生恐懼,也替死傷者難過到心情沮喪,精神亂了些日。

甚至還很不理解:為什麼其他人,不會像我這麼悲傷難過?

是不是他們比較無情?而我,極富悲憫、同情心!

後來,看見許多無常與生離死別,就沒那麼「人溺己溺」了!

因為,曾去看過身心科,醫生說:「承擔不起,就不要承擔!」

乍聽下,不太理解。慢慢體悟了!原來,世間無常,非我能阻絕,

也非我能承擔!眼前發生的一切,就只能面對與接受,再逐漸淡忘。

這些日子來,我都很努力在學習:不讓煩惱上心,不給雜訊燒腦。

世間是非、恩怨、紛擾何其多?我們哪能一一關注或受其干擾?

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簡約俐落、心清氣閒,比什麼都重要!

「竹籬茅舍風光好,道院僧堂終不如。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增廣賢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6) :
6樓. 十年風《春雷》
2023/06/26 10:58
妳應該刪的是朋友而不是照片。

那位朋友極端表示「厭惡戰爭」,

只要有慘不忍睹的畫面,一定轉傳。

她的初衷,是讓我們深刻體會戰爭的殘酷!

其實,大家也都曉得,但不會想看畫面。

屢傳過來都寂靜無聲,沒得到回應!

幾次之後,她便自動退出群組了。

呵呵 ~ 是群組成員,我不能刪她呀!

sallychen2023/06/26 15:18回覆
5樓. 環保阿嬤金鳳姨
2023/06/22 11:43
 祝福您健康快樂, 

感謝金鳳姨的祝福。

也祝福您:福壽安康,生活愉快!

  

sallychen2023/06/22 23:32回覆
4樓. 一點心
2023/06/21 19:40
以前學生時讀到一些偉人的故事,比如史懷哲,他三十歲之前投身於藝術,三十歲之後則奉獻給非洲窮人。又如德蕾莎修女,她最初到印度時,是在教會學校教有錢人的子女讀書。但當她看到圍牆外那些窮人的孩子不但無法讀書,甚至連吃的東西也沒有,她便感覺良心不安,最後終於脫離舒適的學校,到外面跟窮人一起過生活。我想這就是偉人與世俗人的差別。當然我們不必要求自己當偉人,因為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但順著良心和真心徹底去做而已。他們把最初輕微一念的惻隱之心化為行動,日積月累下來才走出了與世俗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他們也都曾面臨承擔不起的巨大壓力,也面臨放棄或堅持挺進的艱難抉擇。但回顧自己真實的初心,產生堅強的信念,最終都使他們完成了使命。呵呵,不知道Sally老師是否會覺得我這番論述有些文不對題?謹此順祝端午佳節愉快。

仰天地,傲霜雪,浩氣直衝太虛際,立身堪比長青萬年草;
展乾坤,任棟梁,和顏進退俗世間,接物須憑澄素一點心。

你所舉例的〈史懷哲〉醫師,〈德蕾莎〉修女,

他們都是富有高度憐憫心,才能將小愛擴及為大愛,

將一生,奉獻給社會上有需要幫助的人。

他們會這麼做,自然是「志向宏遠」「勇於實踐利他」

一般人不太容易做到這麼大範圍的濟助,跟角色與環境有關。

由於深受儒教影響,我們常會有「濟弱扶傾」的觀念,

這就是「承擔的能耐」~ 憐憫別人的「弱」,拉他一把。

但這也必須衡量己身的能力,超過了,就會成負擔。

像〈史懷哲〉〈德蕾莎〉他們就極有能耐,可以展現大愛!

而你說:「我們就順著良心和真心,徹底去做。

把最初輕微一念的惻隱之心化為行動,日積月累下來,

才走出了與世俗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這就對了!從小處做起,找最少的人,去踐履!

我PO文偏向於「無須感時傷懷」!了然於當下所發生的一切,

扮演不了「上帝的角色」,就順其自然,無差別心地接受結果。

這樣的心態跟「濟弱扶傾」不同!後者是在能力範圍內,先一步助人,

而前者是對於不幸者的罹難,抱以同情,但毋須承擔痛苦,積鬱寡歡。

感謝你時來討論。也祝福:端陽佳節愉快!

sallychen2023/06/21 23:44回覆
3樓. 和煦秋陽(曼谷美功鐵道 市場)
2023/06/19 22:04

悲天憫人     呵呵 可見你還年輕啊 

等你到了我這年紀    才能體會事不關己    置身事外  的豁達

這絕對不是無情    沒心沒肺   而是對世事無常的透徹覺悟

不要總是圍著家人轉    在照顧家人之外

讓自己的心放飛   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道理你已了然於心    只是需要付諸行動

大家都說    知易行難

其實應該是   知難行易    這是我的覺悟   與你共勉

謝謝秋陽的一番啟示,如醍醐灌頂!

我確實在心理年齡上,和同年紀人,相距頗大。

由於生活比較單純,也沒遇上什麼大風大浪,

就有了PO文這些體驗和感受,或許稚嫩些!

對於家事、國事、天下事,我始終無法做到 ~

「事不關己,置身度外」!也因此,諸多罣礙。

這可能是原生家庭的氛圍所致,也是個性使然。

但我相信,可以逐漸改變,走向自我放飛的境界。

應該說,我也很依賴家人回饋予我的溫暖和慰藉。

才會不斷付出,從中得到被需要的成就與滿足。

就是一種相互依存的方式,讓身心有安頓的定錨。

妳的安排很棒呢!唱歌、畫畫、寫文,充實又快樂。

    

sallychen2023/06/19 23:34回覆
2樓. 夏爾克
2023/06/19 10:52
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最重要,那才是最真實的,我拒看新聞已很久了,活的更好。

雖然這麼說,但實際上不容易做到!

因為我有許多時間,是掛網看視頻的,

比方說,政治評論或投資的訂閱。

偶爾也會庸俗從眾地看看網路連續劇。

很羨慕你的自律,說不看,就能拒之以千里。

我想,回歸到最終關鍵,就是「調適與超越」。

懂得篩選優質而不易被煽動的,冷靜淡漠地看。

你將大部分時間拿來寫樂評或閱讀,更值得的!

      

sallychen2023/06/19 15:05回覆
1樓. 紅袂
2023/06/19 10:16

原來想勸慰Sally,但讀到最後原來妳自己了然於心過好自己小日子,我便收話。

 

拿我自己來說也的確如此,吸收太多資訊的後果難免不受到影響,但這就是世間樣貌,無論哪國戰爭或發生髮些悲痛憾事,妳我再如何傷懷都無能為力,只能在己力範圍內盡力,扛自己能扛的。管理好自己的內外在,就是為家人替社會減少一件憾事。

 

所以現在許多悲慘的受虐的悽苦等負面資訊,我都大約一覽即過,不無駝鳥心態卻也是善待自己心靈的方式。

看完PO文,紅袂會不會笑我太脆弱,易受外界影響?

記得國中導師曾說我,集煩惱之大成,天生敏感多情。

也或許是讀了些古詩詞,容易感時傷懷,充滿際遇的想像。

至於,當今政治或資訊置入,有些情緒波動,自然是免不了!

若感受到焦慮不安,便會暫離!可要完全戒斷,恐怕不易。

妳說對於悲慘的 受虐的 悽苦等負面資訊,都大約一覽即過,

這正是我目前亟待學習的心態,雖然晚了些,還是要實行。

我若是凡事較真,罣礙於心,就會興起無力和無助感。

長此以往,說不定會憂鬱成疾,那對自己是殘忍的! 

感覺妳像是一位心理諮商師,同理心十足,善於疏導。

送妳一張不錯的問安圖喔~

       

sallychen2023/06/19 14:44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