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百年,能扯就扯,稱股市大跌,我也來訓訓小馬
目前的國民黨,是來自於蔣總裁,沒有蔣哪有國?談什麼去蔣?建國百年硬要湊那個台灣人不痛不癢的孫中山,沒事掰掰陸皓東,林覺民,國民黨之腐朽,真是與溫室效應一樣的快
其實北伐戰爭中的龍潭戰役,最能顯現粵,桂兩系與黃埔軍系同甘共苦,擊潰強敵孫傳芳的歷史掌故
而今天的國民政府,若沒有龍潭戰役之功,何來能奠都南京?與日抗戰呢?
今天恰巧台股大跌,我也全部投入銀彈了,還有一批銀彈要到周三才能動用
既然如此,勝負無論,只好讀讀史書,想想人家在強敵環伺,必要求勝的條件下
國民革命軍是如何撐到最後,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權後,於5月初令所部各軍分途渡長江繼續進行北伐。胡宗南所在之第一師
白崇禧
由第二路軍總指揮白崇禧指揮,于
從
胡宗南所在的第一師在8月中旬經由瓜洲渡過長江,奉令調往杭州駐紮,擔任護衛滬杭鐵路線的任務。這時胡宗南奉命不再兼任第二團團長,到第一師師部專任副師長。因師長鄧振銓久假未歸,胡宗南遂代師長職。
李宗仁
孫傳芳軍傾全力偷渡長江截斷滬寧線威逼京、鎮,震動了南京政府。當時,南京政府所轄各軍,以李宗仁的第七軍與何應欽的第一軍為核心,沿長江佈防。其中第七軍防守南京東西沿江各陣地;第一軍則駐防從鎮江到上海、杭州的鐵路沿線各地。南京政府軍委會的李宗仁、白崇禧、何應欽除令駐防南京與鎮江的部隊從東、西兩面圍堵外,又電令駐防蘇州、上海、杭州的各部隊火速增援。
軍委會調兵的電令到達杭州第一師師部時,第一師師長鄧振銓久假未歸,胡宗南乃以副師長的身份率領全師從杭州緊急出發。
這時,孫傳芳軍已渡江南犯三天多時間,與南京政府軍在龍潭、棲霞山一線展開了激烈殘酷的血戰,反復衝殺爭奪,棲霞山與龍潭主陣地兩度易手。雙方都傷亡慘重,槍炮聲日夜不停。孫傳芳軍是北洋軍閥部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勁旅。此次孫傳芳又是孤注一擲,志在必得,傾巢出動,破釜沉舟,孫傳芳本人親臨前線指揮,因而孫軍作戰十分勇猛與頑強。在
就在這戰場形勢十分危急的時刻,胡宗南率第一師兩個團適時趕到龍潭前線。給國民政府軍帶來了很大的支持與鼓舞。負傷後仍留在前線指揮的劉峙當即命令胡宗南率這兩個團由下蜀出發,往湯山、銅山、羊山以南地區,向虎頭山、青龍山敵軍陣地攻擊前進,威脅敵之右側翼,並設法與西線南京方面國民政府軍取得聯絡,協同作戰。胡宗南指揮第二、
在胡宗南率兩團部隊趕到龍潭前線的同時,陳誠部第二十一師的第六十三團及顧祝同第三師一部等也從蘇州、上海一線趕到龍潭投入戰鬥。東線南京政府軍力量大增。與此同時,在西線的第七軍等部也發動反攻,于29日重新奪回棲霞山陣地。孫傳芳的軍隊被壓迫到龍潭一隅。
胡宗南於8月29日夜接到軍委會電令:“第一師(缺第一團)擊破虎頭山、青龍山之敵,佔領龍潭車站後,派一部兵力對東陽鎮、西溝渡方面警戒,以主力轉向頭、二、三、四塊扁擔州之線攻擊佔領之。”
此時,孫傳芳軍已渡江作戰五天多時間,雖死傷慘重,仍頑強戰鬥。孫軍渡江各部,包括從棲霞山等地潰敗之部隊,最後都“聚集在龍潭一隅。計其兵力,有孫傳芳聯軍的第二、四、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師,及第十五、二十七、二十九、補充第一各混成旅,約達6萬餘人。依據龍潭以西的黃龍山、以南的青龍山、虎頭山,和東西的大石山、雷臺山等險隘,編成堅固不拔的根據地,嚴陣以待,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孫傳芳駐節水泥廠,親自督戰。其悍將李寶章、上官雲相、梁鴻恩、崔錦桂、段承澤、鄭俊彥等都在龍潭前線指揮。[3]
因此,當南京國民政府軍發動三路進攻時,仍遭到了孫傳芳軍強大而頑強的抗擊。孫傳芳軍還反攻為守,進行全線逆襲。“龍潭周圍數十裏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戰鬥的慘烈,實為筆墨所難形容。”
胡宗南指揮第一師的第二、
天黑以後,戰場逐漸沉寂下來,雙方都在休整,因連日奮戰,均已疲累不堪。胡宗南接到上級命令,徹夜警戒,俾翌日拂曉再殲殘敵。但殘餘的孫傳芳軍困獸猶鬥,經一夜休整,於
南京國民政府軍取得了震動一時的龍潭大捷,扭轉了自8月初反攻徐州失敗以來的戰場頹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