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社團友人女兒游適伃.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廳.鋼琴獨奏會!
友人招待3台遊覽車.聽旁人談起她從小不用教.從不說不好的話.
一路讀書練琴.都是榜首.不用父母操心....

|
桃園的女兒游適伃德國樂壇大放異彩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桃園囝仔、旅居德國的大提琴家游適伃、小提琴家梁涵琳以及兩位大陸和韓國提琴好手所組成的「亞德弦樂四重奏」,日前於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中,在20多支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勇奪第一名。 游適伃的家人6日獲悉好消息,為兩位優秀傑出的旅德台灣學子,能夠再度揚名國際樂壇而倍感榮焉。 擔任「亞德弦樂四重奏」大提琴手的游適伃,出生於桃園市,六歲即開始學琴,在學期間即已參加國內音樂比賽獲得無數獎項和榮譽。85年赴德深造,先後進入德國著名之柏林藝術學院和司圖加特藝術學院,在音樂大師Prof.Wolfgang Boettcher 和Prof. Rudolf Gleissner的指導下,琴藝與日俱增。 90年與來自亞洲三位年青音樂家組成「亞德弦樂四重奏」(Jade Quartett),經常與該樂團於歐洲各國巡迴演出,被譽為弦樂四重奏最閃亮一顆新星。94年該樂團曾獲日本「大阪國際室內樂大賽」第三名,為亞洲樂團締造傲人新紀錄。同年10月游適伃個人受邀於司圖加特電視台,演出舒曼大提琴協奏曲,深獲當地樂評和樂迷好評。
此次游適伃參與演出的亞德弦樂四重奏,大放異采,再度獲得殊榮,證明游適伃的努力和琴藝終於開花結果而受到國際樂壇的矚目。家人及親友並祝福她在7月19日和9月22日慕尼黑音樂院與波蘭華沙舉行的獲獎者音樂會中有更精彩之演出,為旅德的台灣音樂學子爭取更多的榮譽。 |











































大提琴家游適伃 以音樂行銷台灣
|
玉山 |
出生於桃園的游適伃,小學六年級就通過台灣天才兒童的考試,更曾經連續8年奪得桃園縣音樂比賽冠軍,也多次在台灣區大提琴比賽獲得第一名,其中在1993年唸武陵高中二年級時,她以當屆年紀最小也是唯一一個高中生,打敗多位當時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前輩,從大提琴協奏曲大賽中脫穎而出,獲選跟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聖桑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天生提琴「手」 八歲啟蒙 說起學習大提琴的因緣,游適伃8歲時,因為唸桃園西門國小音樂班的哥哥,他的中提琴老師每個禮拜都和一樣從台北到桃園上課的大提琴老師張忠一起往返,因為哥哥比較晚下課,每次都要讓張忠老師多空等一個小時才能回家,讓游媽媽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就索性讓游適伃也跟著張忠老師學習大提琴。
剛開始張忠老師還擔心不知道游適伃的手夠不夠大,要求先看過游適伃的手再決定,還好看完後,他覺得游適伃的手很適合拉大提琴,游適伃也就開始跟著大提琴啟蒙老師張忠學習大提琴了。
之後游適伃也跟著哥哥的腳步進入桃園西門國小音樂班,國中時更每天往返桃園、台北兩地,到台北南門國中音樂班上課。唸南門國中音樂班時,她也遇到了學習大提琴的第一個貴人-張正傑老師。
張正傑是台灣相當知名的大提琴家。留學並旅居維也納多年的張正傑,回台灣第一個收的學生就是游適伃。
她唸南門國中音樂班一年級時,當時張正傑還旅居在維也納,尚未回台灣發展,在一次張正傑難得回來台灣在國家音樂廳開音樂會演奏時,游適伃當時在南門國中的大提琴老師推薦她去聽這場音樂會,音樂會結束後,游適伃的媽媽馬上就帶著她去找張正傑,希望張正傑可以收她當學生。
但當時張正傑還在國外,便答應回國後一定會收游適伃當學生。因此隔年張正傑回台灣,第一個收的學生就是游適伃,當時游適伃唸南門國中二年級,張正傑也因此到南門國中音樂班教琴。
學校為留她 特聘老師 後來游適伃念高中時,因為想繼續跟著張正傑學琴,原本打算在台北唸中正高中音樂班;當時桃園武陵高中正好成立第一屆音樂班,因為她是當屆第一名考進武陵高中音樂班,武陵高中非常希望可以把這樣優秀的音樂人才留在桃園,游適伃也認為自己是桃園人,如果有機會也希望可以留在桃園回饋,但礙於當時張正傑老師並沒有在武陵高中兼課,讓游適伃很為難。
沒想到武陵高中竟然為了游適伃,特地把張正傑從台北請到桃園上課,也因此讓游適伃順利留在武陵高中。武陵高中畢業後,她考上了台灣最好的音樂學校-台北藝術大學(當時的國立藝術學院),大一時她就通過柏林藝術大學的考試,到德國唸書。
媽陪赴德國 笑當女工 游適伃說自己可以到德國學習音樂,畢業後還能繼續留在德國發展,在台灣最要感謝的,除了大提琴老師張正傑,就是媽媽施素惠。
曾擔任國中家政老師的游媽媽,對於游適伃從小的學習就非常注重,甚至曾經在她和哥哥唸西門國小音樂班時,媽媽還到學校旁聽陪他們上課,因為這樣游媽媽才知道孩子在學校學了些什麼課程,回家才可以適當的要求他們練習,也由此可見媽媽對孩子教育的用心。
初到德國唸書時,游媽媽也陪她在德國住了兩個禮拜適應環境,還開玩笑說自己是到德國當清潔工,幫游適伃打掃房子、整理行李的,也讓人看到媽媽對孩子的疼愛。
已經在德國住了14年的游適伃,在德國也遇到自己在音樂上的第三個貴人-前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沃夫岡.波其爾(Wolfgang Boettcher)。
這位老師不只在音樂技巧上指導了游適伃,在她從德國的學校畢業後,因為簽證問題可能無法繼續留在德國,他還特地帶著游適伃到相關單位,為她爭取可以繼續留在德國的機會。
目前游適伃在德國除了樂器演奏,也在音樂學校教琴,雖然她原本是打算到德國唸完書就回到台灣發展,但到德國生活了幾年之後,發現自己要的舞台、掌聲和機會都在德國,也和幾個在德國認識的朋友一起組了亞德四重奏,她覺得自己已經比較適應德國的音樂環境了。
還在學校念書時,有次和朋友一起參加了室內樂比賽,因為在比賽中獲得不錯的成績,在回程途中,和朋友突然興致來了,一行人就在中途下了火車,到附近當起街頭藝人在街上演奏,然後把當街頭藝人賺到的錢和比賽得獎的獎金,一起拿去吃大餐。
亞德四重奏 宣揚台樂 目前游適伃也積極想在國際上推廣台灣音樂,和另外一位同樣是生長於台灣的小提琴家梁涵琳,還有兩位來自韓國的小提琴家劉炫智、中提琴家盧炫錫一起組了亞德四重奏室內樂團。
他們目前的目標,是除了演奏經典的古典四重奏曲目外,也可以在每一場音樂會都演奏一首來自台灣的曲子,行銷台灣音樂。台灣曾寫過《橄欖樹》等歌曲的知名作曲家李泰祥,也曾經特別幫亞德四重奏寫過曲子。
游適伃特別提到,亞德四重奏(Jade Quartett)的名字,Jade除了就其字面本身「玉」的含意,以發音來講,Ja和de也是亞洲和德國的諧音,正好代表了四位來自亞洲的台灣人和韓國人在德國演奏。
樂團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政府可以重視他們的價值,他們也在國際舞台上,結合台灣作曲家們的作品演出,行銷出台灣的國際形象,甚至希望可以因此讓台灣走出目前許多的外交困境。
已經成立近9年的亞德四重奏,明年就將邁進第10個年頭了,游適伃說自己老師所組的四重奏,可以在樂壇上演奏超過40年,也以此期許亞德可以繼續在樂壇上更加發光發熱。
國際間演出 屢屢獲獎 目前亞德四重奏,每年在德國、法國、奧地利、荷蘭、瑞士、日本以及台灣等國家,都有平均大約40多場的演出。
樂團也成為客座音樂家,定期被受邀於著名的奧伯斯多夫(Oberstdorf-德國)國際音樂節、東弗士蘭(Ostfriesland-德國)國際音樂之夏和格羅寧恩(Groningen-荷蘭)國際音樂節等。也在2005年夏天,在奧伯斯多夫國際音樂節與來自西班牙的雷奧諾絃樂四重奏,現場一起錄製了第一張八重奏CD。
亞德四重奏在德國法蘭克福2004年的「孟德爾頌絃樂四重奏大賽」獲得首獎;2004年也在伊利斯-馬卡爾特得到一等獎;2005年在日本大阪國際室內樂大賽中也得到第三名,更因此榮獲了德國2005年年度傑出音樂團體的頭銜;2007年5月也在德國慕尼黑當代絃樂四重奏大賽「聲音的橋梁」中獲得冠軍。
2008年亞德四重奏首次受邀回台灣,和長榮交響樂團一起在國家音樂廳、基隆文化中心演出。這一次也因為許潮英慈善基金會的贊助,讓他們又可以再度回到台灣進行巡迴演出。從9月3日,亞德四重奏於台南、桃園、新竹、雲林、基隆等地,展開一系列共6場於全國各地的音樂饗宴。
爸當「提琴家」 媽縫暖衣 雖然已經出國14年了,但游適伃和家人的感情還是很好,接受訪問時,還穿著媽媽近年研發的「現代金縷衣」,據說是結合中醫經絡穴道等多功能的塑身衣。媽媽還特地幫她在褲子部分加長,讓她可以當成外搭褲直接搭配衣服穿。
演奏大提琴多年的游適伃,坦承自己練琴這麼多年來,多少都有些職業傷害,也因此現在幾乎每天都會穿著媽媽所研發的塑身衣,尤其在德國天氣比較冷,穿著這件衣服,還可以兼具了保暖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這件衣服也代表了媽媽對她的愛,雖然分隔在台灣和德國兩地,但游適伃和家人的感情還是一樣好。
她開玩笑說,爸爸常常自我揶揄自己也是「提琴家」,不同的是,游適伃是真正的「大提琴家」,而他是幫忙女兒提琴的「提琴家」。
不論是為她特製現代塑身衣的媽媽,或是在小時候常常幫女兒提琴的提琴家爸爸,都同時代表了他們對游適伃的愛。因為家人的全力支持,才讓游適伃今天在國際樂壇上締造了這麼亮麗的成績單。
|
********************************************************************
龍岡米干節 端出66桌雲南美味
2016-04-16 10:11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桃園報導
龍岡米干節今天登場,昨晚的雲南長街宴,在地雲南鄉親扛出簸箕飯宴客。 記者張雅婷/攝影
分享
雲南的辦桌「長街宴」很有特色,源自雲南哈尼族習俗,在節慶時候由當地居民共同推出傳統佳餚,招待親朋好友,從村頭綿延至巷尾,又稱為「長龍宴」,桃園市府觀旅局昨晚在平鎮區重現雲南辦桌,66桌的長街宴吸引滿滿的人潮一嚐雲南風味。
桃園龍岡地區的傳統風味米干店家有40多家,長街宴中展現在地雲南鄉親好客迎賓的精神,每家店都準備一道象徵大豐收和大團結的簸箕飯,每個簸箕內備有6至8道菜,席開66桌,除了米干,還有破酥包、乳扇等多樣道地雲南美食。
桃園市府觀旅局表示,今年米干節今天起登場,展區包含火舞、浴佛水裝置藝術、異域文化走廊、雲南服飾展示等,今年桃園燈會設計的異域花燈也將在會場展示。
熱情的潑水節在今、明兩天登場,會場將有兩艘裝滿水的龍船,下午3點舉辦潑水大對抗;晚間有魅力金三角舞蹈大賽與水花晚會。受歡迎的點火儀式與打歌,在昨日晚餐後接續登場,工作人員換上絢麗的民族服飾,帶領民眾踩著節拍共舞同樂。龍岡米干節即日起至4月24日,詳細活動時間與內容,可至http://ricenoodlefestival.tycg.gov.tw/2016/或搜尋臉書粉絲頁「龍岡米干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