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蘋果電腦返鄉,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2012/12/15 02:37
瀏覽6,287
迴響11
推薦29
引用4
美國電子業巨擘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的CEO庫克,最近在幾個重要媒體上公開宣佈:他們決定從明年(2013)起,投資1億美元,將Mac電腦生線,從中國大陸遷回美國本土。一向與蘋果電腦形影不離的最大合作伙伴台商富士康(Foxconn),也會追隨蘋果電腦,將組裝廠遷至美國本土。

雙雙在中國大陸進行組裝多年的蘋果電腦與富士康,可謂是難兄難弟。當年因為垂涎大陸的低廉人工與組裝技術,投資大把鈔票在中國南方投資設廠,創造了上萬工作機會,上繳了中國務史上歷史最高的收。兩家公司也賺進了不少銀子。

但是,從中國大陸賺錢,就有如火中取栗,總有許多無法預知與控制的風險。

首先,蘋果電腦被指控使用血汗工廠剝削勞力,富士康也被紐約時報爆料:他們的工作環境十分不人道。再加上富士康的員工數次跳樓輕生,讓這兩位難兄難弟飽受衛道人士的批評;雖然花了大錢不斷改善工作環境、給員工加薪,但仍然無法平息眾怒與輿論的尖刻批評。

此次蘋果電腦決定返,雖然無法證實與他們在中國大陸組裝屢遭批評有直接關係,但是這對美國疲弱的經濟體質,無異是注入一劑強心針。一心要振興經濟的歐巴馬政府,是否暗地裡給了蘋果電腦什麼承諾,讓他們決定返,外人不得而知。但是這對增加投資金額、增加工作機會,對是個雙贏。美國政府只要給點甜頭,就可以有百倍的回收,何樂而不為?

最瞭解電腦組裝生態的台灣業者,一定知道這個決定,對整個電腦業鏈所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電子業的業鏈,就像一大串粽子,只要抓住領頭的大品牌,其餘的周邊零件製造商、供應商,就一定跟着他走,別無選擇。

CEO庫克並不諱言,把工廠移至美國本土,並不是安全返家(home free),而是得面臨新的挑戰。首先,除了工資成本必須增加外,美國普遍缺乏具有電腦組裝技術的工人。幸而富士康鴨子划,投資在人工智慧與機械手臂(Robot)的研發多年,已經有了具體成效。

有了機械手臂,就可以減少人力、降低工資成本、提升品品質。加上電腦的主要零部件,都是由美國、台灣半導體廠商生,因此整體來,未來Mac電腦的生成本,未必會比在中國大陸組裝高出許多,但是卻少了惱人的工作環境紛擾、人工嚴重短缺、缺乏忠誠度、政治干預等無法控制的干擾。

最重要的一點,由於歐巴馬政府做了幾件得人心的事,如刺殺宿敵賓拉登、伊拉克撤軍等,再次凝聚了美國人的愛國心。大環境讓美國人再度以購買美國貨為傲。許多商店、商品,驕傲地打出「美國製造」(Made in USA)的標語,吸引國外顧客購買。

Mac電腦,成為「美國製造」的本土品牌,相信那些蘋果迷們,不會吝嗇多付一點錢來購買品,何況還可以間接增加本土青年人的就業機會,何樂而不為? 如果Mac電腦能順利返而存活下來,相信緊接着iPhoneiPad等3C品,也會步着Mac電腦後塵,回到自己的家

回頭看看台灣。與其朝野嚷着薪資過低、失業率高,每天罵政府無能,還不如學學美國政府,鼓勵這些在中國大陸苟延殘喘的知名名牌業回,因而帶動其周邊業、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合作廠商,一起打包回;不但增加了投資活水,也帶動了整個相關業,就業機會將成千上萬地增加,薪資自然會跟着水漲船高。這才是解決就業薪資等問題、振興經濟救股市的最有效辦法!

筆者一家人,出外購物,經常低頭尋找「台灣製造」標籤,如果是「中國製造」,就沒有多大興趣。我相信我並不是唯一青睞「台灣製造」的消費者。如果政府能掌握這股喜愛「台灣製造」風潮,與在野黨凝聚共識(雖然十分困難),不要再以什麼環評、外勞、圖利廠商、反台商之類的無謂意識形態抗爭,來卡住台灣經濟獲得重生的命脈。

如果,那天台灣的知名品牌,如宏碁、華碩、宏達電、明基等電子品,如捷安特等大型機械產業,都能把生基地從中國大陸移回台灣;政府則投入資金迅速發展人工智慧、機械手臂之類的研發,將土地與自動化設備低價提供給返台廠商設廠,這樣才能真正帶動整個經濟起飛、工作機會增加,這才是打破22K起薪魔咒的釜底抽薪之計。朝野兩黨與其每天互噴口水,還不如好好一起耕耘台灣這塊土地。畢竟,這裡才是我們台灣人安生立命的家

 

(參考資料)

1.蘋果電腦返http://www.cbsnews.com/8301-205_162-57557515/apple-ceo-tim-cook-says-macs-will-be-made-in-the-u.s/

2.歐巴馬與庫克通話談振興經濟:

President Obama calls Apple CEO Tim Cook and other CEOs to discuss fiscal cliff and economic growth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1) :
11樓. 麥芽糖
2012/12/21 03:15
一張張跳票

路人Juno:

這兩天, 媒體在研究: 奧總統"解救"GM 通用動力汽車公司的案子.

總統大人, 花了大量納稅人的銀子, 買下該公司股份. 現在, 該公司要收購三分之二的股份, 白宮將在這個"解救"活動中, 大賠一筆.

說話容易, 就像槍枝控制一樣.

呵呵!

美國在有槍枝控制的年代, 濫殺無辜的案件並沒有減少!

克林頓也曾經拿社會救濟金去股票市場, 也輸了不小!




10樓. 路人Juno
2012/12/17 04:31
還好蘋果公司做甚麼共和黨管不著

麥芽糖:

這個故事的啟示, 是: 現在的美國, 是個口號治國的國家!

健保 ObamaCare
撤軍
蘋果電腦返鄉?
都是口號! 說的比唱的好聽, 卻不能當飯吃!

========

這也是實話。  不過下次歐巴馬再提出管制槍械的口號,然後共和黨和NRA又在扯後腿的話,三年後你還可以加"說的比唱的好聽"的一條。  還好蘋果公司做甚麼共和黨管不著。

9樓. 麥芽糖
2012/12/16 23:54
口號治國

呵呵!

這個故事的啟示, 是: 現在的美國, 是個口號治國的國家!

  1. 健保 ObamaCare
  2. 撤軍
  3. 蘋果電腦返鄉?

都是口號! 說的比唱的好聽, 卻不能當飯吃!




8樓. Archangel
2012/12/16 22:02
民進黨很貪婪

蘋果電腦不是我們的,我們憑什麼要庫克先生將蘋果生產線留在我國?

即使留在我國,我們還是學不到核心知識。

這個問題跟國產汽車一樣,

我國每年進口歐美的高級房車,

並要求歐美汽車製造業者授權我國自產進口車的零件,才稱為國產車。

但我國自產自銷汽車零件這麼多年,仍不懂製造BENZ全部車體的技術方法。

我國的工商業大老們真的很無能......


7樓. 路人Juno
2012/12/16 13:08
美國的蘋果新工廠可能可以使用機器人組裝

版主:

歐巴馬為他的振興經濟方案尋求企業界支持,與蘋果老闆庫克互動頻繁,因此不免讓人有此聯想。

===========

台灣好像沒報導,美國的報導猜測蘋果要把傳言中的"Apple TV"組裝搬到美國。 這種大電視和iPhone iPad不同,笨重不能使用空運,把它放在接近終端消費者的地方可能更划算。 這一點SEESAW已經提了,他難得這次沒罵髒話,值得獎勵。

另外在美國的蘋果新工廠可能可以使用機器人組裝,這不會給美國帶來多少新的工作機會。

6樓. rt888
2012/12/16 12:30
不是消費的願不願意多出幾塊錢的問題

關鍵不是消費的願不願意多出幾塊錢的問題,而是廠商最後還是會想方設法,上窮碧落下黃泉,將消費者多掏出來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而不是用來支付比目前還多出的人力成本。

還有,美國的勞工是不可能像大陸勞工那樣任勞任怨的,他們有多久沒坐在不見天日的流水線了? APPLE那種吹毛求疵到變態的品質要求,和富士康軍事化的嚴苛管理模式,老美工人不拿槍到工廠濫射才有鬼!

還有最重要的相關供應鏈呢?在美國組裝,就好像在一座原料孤島,能把龐大的相關供應鏈移往美國嗎?你鴻海、APPLE划算,供應商未必划算!

就算以上問題最後都能歷盡艱辛的克服!繞了這麼大一圈,耗費如此巨大的成本,就只是重新回到目前的產能和品質,還得冒著品牌砸鍋市場流失的風險!實在很難讓人想像,一切以利益為導向、資本主義之極致的美國廠商會這麼愛國,尤其是APPLE!

所以,APPLE和鴻海真的只是做做戲給美國政府看而已,不要太當回事了!

5樓. 時季常
2012/12/16 04:01
一億美元
一億美元的投資設廠,塞牙縫的"返鄉。"做做樣子而已。
鴻海投資,應該會大好幾倍。 洛杉基2012/12/16 06:21回覆
4樓.
2012/12/16 00:17

值得深思!



3樓.
2012/12/15 12:12
感謝樓主的文章
今天看到樓主的文章,小弟實在是深刻的覺得,若是台灣有多一點能好好靜下來思考,看看國際動態的人就好了。可惜大多數的人一打開電腦就是FB,用FB倒無所謂,但FB上面太多是沒營養的、或是簡單的被「剪輯」過的新聞,然後跟我一樣的學生就跟著一起熱血位反對而反對,殊不知很多事情的背後,將會是另一次台灣失去競爭優勢的慘劇。

我批評那些職業學生自己不做功課,不願獨立思考,他們除了惡意攻訐回嗆之外,依然故我。台灣的競爭優勢,就在這些政客加職業學生的打鬧下,逐步失去,不再回來。

真不知道該火大的是誰?

洛杉基2012/12/15 12:51回覆
2樓. 蘇信
2012/12/15 07:32
回台灣設廠?

回台灣設廠?

工廠設在那?

近年想增設的科學園區用地那一件不被所謂的『環團』反對到底?

可悲的民粹,22K薪水的元兇! 洛杉基2012/12/15 12:4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