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6樓. 麥芽糖2012/09/17 04:20聘雇類似徵婚
找人找事, 彷彿求偶, 是個雙方必須同意的事情!
求職與求偶, 一般人都有經驗.
求才則比較少數人有經驗.
不過, 其中道理, 大同小異.
老丐也僥倖, 三者都做過.
齊大非偶? 也許是條件訂得太高!
對於雇主與員工, 就像結婚: 總要適應, 也需要在職訓練, 重點是合作前進, 共創未來!
- 15樓. 腦殘沒藥醫2012/09/16 22:39嘿嘿
大家可以注意看一下奴隸銀行
大部分的技術類的人才
幾乎每家公司找人都是需要2年以上的經驗
剛好就是有點經驗而不會太老
擺明就是不想訓練人才而要即時戰力
薪資呢...嘿嘿..上班要打卡.下班要責任
找不到人就唉說年輕人草莓族
沒有找不到的人才 只有給不夠的薪水...
合乎勞工法規難道找不到人嗎
前幾天還有晚上10點把人趕走的幸福企業
真好笑....每天加班到晚上10點還能幸福...
真是見鬼了
- 14樓. 老頑童上山2012/09/16 21:17同感
果然!
業界高人果然犀利又不失中肯.
- 13樓. sebastian2012/09/14 14:50台灣的 RD 圈很小
格主徵聘好幾位韌體工程師,找不到很正常了,台灣的 RD 圈很小,小到早上內科那家公司那些人吵架,竹科的下午都會來問八卦.....
所以紀錄不良的公司在都會入了RD 圈黑名單,
這份名單的大小就看個人在RD 圈混了多久了而定了現在 SW/FW 界現在是在比誰能出的去才是有行情,留下來的都是沒什麼名號你說的沒錯,確實是實情。。。 洛杉基 於 2012/09/14 15:21回覆 - 12樓. sebastian2012/09/14 14:47因為他們要的是奴才
有時人才不一定只要有錢就能留的下來,通常這些有獨到技術的人,對於研發環境也有一定要求,環境不一定要好,但是一定要能令他們忘情的投入,一些行政的小細節可能逼走他們的稻草,不巧台灣公司的老闆最喜的就是用行政的程序,來達成控制對(老闆)的忠誠度,這點不管是在內科,竹科都是如此........
- 11樓. 醉紅塵2012/09/14 10:28感慨!能像版主一樣看見問題關鍵的人實在太少...
人才...其實就是幾個關鍵...
首先,台灣所有企業中,真正有投資創新研發的企業是少得可憐,屬於創新研發領域的人才留在台灣根本是一無是處,於是,前往海外成了不得已的唯一選擇,就像何大一,當初若留在台灣,就不會有雞尾酒療法。
其次就是像版主所說,台灣企業幾乎不願意培養人才,因為多數台灣企業的心態是「我找員工來幫我賺錢的,不是我花錢的投資的標的!」,畢竟台灣即使有「研發」也是應用端的研發,很多大學生甚至高中生就可以做的工作,何必找碩士、博士!
看看台灣,連碩士、博士的薪資都低了,是因為一群失業的碩士、博士找不到工作,只好低薪屈就,轉而從事應用端研發工作,甚至是不務正業(非自己所學行業),那麼,國家投資在這些碩士、博士身上的教育資源呢?
最後就是企業老闆貪婪,就像澳洲台勞事件,看看在澳洲許多當地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老闆願意以高薪(相對於台灣)雇用外來打工者,而台灣的老闆們呢?台灣勞工不願意從事的工作,不僅不願意提高薪資雇用本地勞工,反而向外求取更低廉的外籍勞工,難道是澳洲的企業主比較笨,不知道自己提供的時薪是台灣的三倍嗎?真是諷刺啊!
當企業經營虧損時,老闆依然不忘為自己加薪,不談股票,年薪近千萬,就是不願意讓自己員工過得好一些,甚至狀況不對就關廠走人,台灣有太多這種貪婪、自私的企業,就以專利發明來說好了,職務上的發明,專利歸屬公司所有,公司可能透過此項專利賺進上億元,而真正發明的員工卻只能領取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的發明獎金。
看看台灣的企業是如何對待人才的,這樣的環境要如何留住人才?要如何培養人才?
說得太好了!其實就是供需問題,粥少僧多的情況之下,老闆自然不會出高薪,反之,老闆就得乖乖掏錢請他需要的人。 洛杉基 於 2012/09/14 10:35回覆 - 10樓. 32972012/09/14 06:25答案
找不到人才的答案
一是 真正好人才早外流了, 因為若是好人才,難道自己不懂得何處才是容身之處。
二是 沒有識才的伯樂培養,就算出生即天縱英才也無用武之地
- 9樓. 新雙城記2012/09/13 16:32人才是努力而產生的
我們的教改就是一堆沒有實際在社會工作過的學者所憑空照抄美國系統的三流制度,一大堆學校,但是程度卻是不進反退.這就像以前進銀行是要會打算盤,現在根本不需要,因為有了計算機.同樣的,我們的教改是生產出教改人士想要的人,而不是社會需求的人.加上迷信大學文憑的傳統,不願低就,這都是浪費年輕人的生命,這些教改真是真是罪大惡極.想當初我從頂尖國立大學畢業,月薪還不到兩萬,但是經過我十年的奮鬥,薪水早已經翻了十倍.如果當初我沒有彎下腰接受那個低薪工作,我現在還真不知是何模樣?一個好的人才,總會有人看到的.希望與大家共勉。說得好! 洛杉基 於 2012/09/13 21:59回覆 - 8樓. 河壩巡2012/09/12 16:09不是找不到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人才怎麼找,那就找不到
用人標準不能制式化,而是要靈活!蘇州有個厲害的技師,什麼進口的高科技設備,他都搞得定,每個月也不過2萬rmb。理由很簡單,他只有高職學歷!但是他不願意換工作,因為已經有感情了!
東莞常平有個香港設計師,他設計許多圖紙都爲速食店採用做成玩具,呵呵,這個香港人本是大陸人,連高中都沒畢業。
資策會有個資深講師,許多企業都找他講課,誰知道他以前也不過三專畢業(現在叫大學)!
一技在身,勝過那些“大學”的學位。 洛杉基 於 2012/09/12 18:54回覆 - 7樓. 路人Juno2012/09/12 01:14甚麼時候要離職,就必須放棄還沒拿到的獎金,那就是公司訓練你的代價。
版主:
台灣有些公司也給股權,但是公司 N 年無法上市上櫃,這些股權都是口惠而已。
稅法改制後,大部份上市公司已經不再給股票了,改為給現金紅利。
========
現金紅利也可以分年發,不是嗎? 你加入本公司,給你紅利八萬元,分五次發給,第一年沒有,第二年給兩萬,到第五年給完。 你做滿第一年時也有積效獎金或紅利,可能是現金也可能是股票,第二年不能拿,第三年開始拿。 就這樣,你甚麼時候要離職,就必須放棄還沒拿到的獎金,那就是公司訓練你的代價。
有道理! 洛杉基 於 2012/09/12 18:5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