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畢,開啟了一天的旅程。
一般來說,日本團只配置了一位領隊兼導遊。
然而,他必須同時持有日語領隊執業證與日本通譯案內士證照。
經過了簡單的行程介紹,老實說,他日本歷史應該要重修。
車程約莫五十分鐘,
即由愛知縣常滑市コンフォートホテル中部国際空港抵達名古屋市名古屋城。
其實,這次的行程,基本上都和日本戰國時期的織田家有很多的淵源。
話說剛開始在名古屋築城的勢力並非德川家康;而是今川家。
織田家勢力茁壯後,奪取了今川家的柳之丸一城,
並且改名為那古野城。
然而,織田信長將據點移至清洲城後,那古野城則被拆除。
到了江戶幕府時期,「德川御三家」當中的尾張德川家,
在慶長十五年(AD1610)開始建築名古屋城,
並做為尾張德川家(六十一萬石)的居城。
小結來說,名古屋城是一座平城(平原地帶的城堡),
為日本百大名城之一,由德川家康下令建築,
建城的擔當者則為「賤岳七本槍」之一的加藤清正(初代熊本藩主)。
名古屋城於1945年5月遭美軍空襲,後於1959年重建天守閣。
天守閣上方使用了1940枚慶長大判裝飾的金鯱為其特色,
傳說以金鯱裝飾天守閣,可避免城堡遭受祝融的肆虐。
經過外層護城河的橋上,
穿越蓊鬱的綠色隧道,
由正門進入名古屋城。
步行不久,則可見西南角望樓(未申隅櫓)與大天守閣,
往前徐行,左轉可由本丸表二之門進入本丸。
進入本丸後,左側可見清正石,
右側即為城主(藩主)所居住的本丸御殿。
再往前行並左轉,
即可由階梯登上小天守閣,
小天守閣與大天守閣之間有通道連接,
進入大天守閣的B1F則有電梯可登上5樓展示廳,
參觀完金鯱與三英傑畫像後,
可再由樓梯登上七樓展望室。
不論是生活,或是在職場上,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座城。
站上大天守閣展望室眺望遠方,
一切的人、物便顯得渺小。
然而,每當兵臨城下,
籠城乎?野戰乎?
也只能隨機應變罷了!
| 外層護城河 |
| 正門與售票處 |
| 西南角望樓(未申隅櫓)與大天守閣 |
| 本丸御殿 |
| 大天守閣 |
| 大小天守閣之間的通道 |
| 大天守閣B1F |
| 金鯱上的慶長大判 |
| 名古屋城模型 |
|
金鯱 |
| 前方為小天守閣 |
| 於小天守閣出口拍大天守閣 |
| 能樂堂 |
| 停車場入口 |
| 篠島の矢穴石 |
|
加藤清正像 |
人生,不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組合而成。 故事,通常可以從微小的細節中受到感動。 我是「高級水電工」,也是華語導遊/華語領隊, 就讓我們一起共同體驗人生、體驗感動。 |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